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 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

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 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

3、在玻璃、松香、萘、蜂蜡中, 有一定熔点的物质是_________, 它的熔化过程中, 温度_____________.

A.玻璃

B.萘

C.不变

D.改变

4、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 冰的熔点为_______.

A. 0℃

B. 0℃以下

C. 0℃以上

5、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A.蜡

B.冰

C.玻璃

D.松香

6、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时()

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7、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热时,它的温度可能降低

C.一块糖溶在水中是属于熔化现象

D.雾的形成是属于汽化现象

·

8、水杯中的水面上浮着一块冰, 冰熔化后, 杯中的水面: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9、保温瓶中放有1500克0℃的水,将一小块-1℃的冰放入其中,盖好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小块冰将化成0℃的水

B.有少量的水会结成冰

C.冰水质量没有变化

D.冰水的温度没有变化

10、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某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说明()

A.房间里的温度一定为0℃

B.外界没有传热给冰

C.冰没有传热给外界

D.房间温度在0℃以上

二、填空题:

11、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

12、铁矿石在炼铁炉里变成铁水,这是________现象.

13、用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________.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直到300℃时还未熔化完,可见玻璃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16、冰变成水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固态液态是________的.

1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但一定要________热量.

#

18、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5℃的房间里,冰________继续熔化(填能、不能),这是因为________.

19、图中是萘的熔化图象,图BC段表示________过程.在这过程中,萘________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还可以知道萘的熔点是________℃.

20、如图是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冰从20℃升温到0℃用了________秒;从0℃冰变成0℃水用了________秒;从0℃的冰变成100℃的水用了________秒;沸腾持续了________秒.

三、实验探究题:

21、在“研究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熔化”的实验中,为了使试管中的硫代硫酸钠的各部分受热均匀,在用酒精灯给烧杯缓缓加热的同时,还要用________搅动硫代硫酸钠.当硫代硫酸钠的温度达到25℃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直到它全部熔化完为止.

四、简答论证题:

<

22、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地区,测室外物体的温度,是用酒精温度计,还是用水银温度计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1、B

分析:由于温度相同,冰和水间无热传递,冰不吸热不能熔化,水不放热不能结冰,因而水和冰的数量都不可能发生变化.周围气温也是0℃,水与周围空气间也没有热传递(也不能放热),不会结冰,冰也不会增加.

2、D

3、B;C

4、A;A

5、B

.

6、B

7、B

8、C

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解: 分析: 冰浮在水面上, 受重力和浮力平衡

F=G冰,

ρ水gV排=ρ冰gV冰.

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所以G冰=G水

|

ρ水gV排=ρ水gV水

V排=V水

从以上分析可知, 冰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冰化水后水的体积, 所以水面不变.

9、B

10、B

11、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12、熔化

13、0℃的冰熔化过程中也要吸热,所以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

:

14、相同,非晶体

15、吸收,不变

16、熔化,共存

17、不变,吸收

18、能,有温差发生热传递(向冰)

19、熔化,吸收,80

20、60,180,360,180

21、搅拌棒,温度,状态

22、提示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低.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具有较低的凝固点.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 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 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 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 】 3、在玻璃、松香、萘、蜂蜡中, 有一定熔点的物质是_________, 它的熔化过程中, 温度_____________. A.玻璃 B.萘 C.不变 D.改变 4、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 冰的熔点为_______. A. 0℃ B. 0℃以下 C. 0℃以上 5、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A.蜡 B.冰 C.玻璃 D.松香 6、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时() 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 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7、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热时,它的温度可能降低 C.一块糖溶在水中是属于熔化现象 D.雾的形成是属于汽化现象 · 8、水杯中的水面上浮着一块冰, 冰熔化后, 杯中的水面: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9、保温瓶中放有1500克0℃的水,将一小块-1℃的冰放入其中,盖好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小块冰将化成0℃的水 B.有少量的水会结成冰 C.冰水质量没有变化 D.冰水的温度没有变化 10、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某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说明() A.房间里的温度一定为0℃ B.外界没有传热给冰 C.冰没有传热给外界 D.房间温度在0℃以上 《 二、填空题: 11、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 12、铁矿石在炼铁炉里变成铁水,这是________现象.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J.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牛-乙]冰是固体,水雄液体,水蒸气是气体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 [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对点强化练习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2课时 熔化和凝固的综合应用

第2课时熔化和凝固的综合应用 知识点1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1.焦子健到超市买了一罐可乐和一些冰块,他把冰块放入可乐中,一会儿可乐变得凉爽可口,这是因为冰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时要________热量,使可乐的温度降低;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0 ℃以下,菜窖里放几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被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时________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2.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是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雪要________,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________。 知识点2熔化、凝固条件 3.深秋的早晨发现湖中水面结了一层薄冰(不计蒸发吸热),由此可知昨夜最低气温为() A.0 ℃B.0 ℃以下 C.0 ℃以上D.0 ℃或0 ℃以下 4.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没有熔化B.熔化一半 C.熔化少于一半D.熔化超过一半 知识点3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应用 5.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6.如图所示为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试根据图回答: (1)萘在BC段是____________态,在DE段是________态,在EF段是____________态。 (2)萘的熔点是_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_。 (3)萘熔化时用了________min,凝固时用了________min,它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 一、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FG: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①该物质是晶体。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0C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6)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4、凝固【重点】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放热。 (2)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3)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4)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5)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 5、热传递: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 注:热传递必须要有温度差,就像开空调的卧式没有关门,而客厅的“热空气”就传递到卧式,使得卧式的温度上升。所以为了节能,我们开空调时要关好门窗,早上要开窗通风。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1、物态变化 (1)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称为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时,既要关注温度的变化,又要关注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的情况. 知识点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硫代硫酸钠)、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3)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知识点3、熔化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熔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且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0C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目的是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酒精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6)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知识点4、凝固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2)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3)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4)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且不断放热. (5)凝固放热的事例: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生乙]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 [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设计理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2.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仪器】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温水、大试管、粉末萘、石蜡、温度计、搅拌器、火柴。 【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模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讲述:我们在小学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动画展示: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它们那里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点明课题:科学上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变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如水结成冰。 动画展示:正在喷发的火山。(让学生用以上的结论分析火山喷发的现象)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优秀教学设计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老师解说: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生乙]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说: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 [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生乙]冰熔化成水属熔化过程 [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 师说: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1、熔化和凝固(板书)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2)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师说: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生甲]应该不相同. [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 [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 [生丁]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 [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备课人李登新课型新授课时间课题《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板书设计1.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教 学 反 思

一、激情引入,明确目标: 春天,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在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 二、自主学习,找出疑难: 1、熔化______________,凝固___________。 2、晶体———————,非晶体——————。 3、熔点----------,如——。凝固点————,如————。 4、熔化__热,凝固______热。 三、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方案一] 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 [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 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熔化和凝固_教案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学习熔化和凝固的基础上,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2.会用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描述物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通过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4.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师生共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知道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2.组织学生讨论并利用对比法,了解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的一种方法。 3.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优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 难点: 正确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并对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物体状态变化的描述及判断.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师:熔化和凝固有哪些规律呢?熔化和凝固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讨论交流 学生回忆、交流总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小结归纳 (板书) 1.熔化的规律: 2.凝固的规律: 3.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图片。 议一议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你还见到哪些熔化和凝固现象?对展示的图片进行解释。 学生思考并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介绍 向学生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冶铁的国家,铸铁的使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投影商代的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安 边 中 学 姬文明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 2、设计理念: 基于学生特点,本节课从熔化和凝固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指出探究的课题。学生分组探究海波和松香熔化和凝固实验,各组通过汇报实验数据总结交流有关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学生利用图像分析整理实验数据,通过观察比较熔化凝固的图像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掌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分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合作的乐趣。 3、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属于物态变化的基础章节之一,而熔化和凝固是物质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其物态变化的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学好本节对学习其他物质的特性有迁移作用。同时,本节课也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的具有探究内容的课,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今后探究性课题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动手能力,形象思维比较好。学生喜欢动手,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但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较为抽象的知识理解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换的;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 3、通过比较海波与松香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 4、会用图线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5、会查物质熔点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感知固体发生熔化都需要吸热; 2、通过对海波、松香熔化过程的探究,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处理,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 4、通过探究活动体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感知探究的过程。 情感与评价:1、通过教学活动,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通过记录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和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 教学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教学难点: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区别晶体和非晶态 教学准备: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温水、大试管、海波、松香、温度计、搅拌器、火柴、放大镜,多媒体课件。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自主学习:一.问题引入: 1.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这是为什么? 2.自然界中物质存在三种状态,且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其中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 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 3.熔化与溶化不同,前者表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后者表示物质溶化在 溶剂中的过程. 二、认识晶体(看课本95页完成下题) (1)你认识的晶体有、、、。 非晶体有、、、。 三.探究物质的熔化、凝固特点: 1、铜工艺品和玻璃工艺品有不同的制作工艺,铜和玻璃分别属于和 猜想:晶体和非晶体可能有(相同或不同)的熔化规律。 2.设计进行实验研究冰块(或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 1、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2、照图5-2-5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进行试验,并把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1)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横杆、铁夹)、、试管、碎冰。 (2)组装实验装置时,试管用铁夹固定,位置尽可能低;根据试管的高度、温度计的长度固定。 (3)将适量的碎冰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冰的状态变化,直到冰全部熔化2min后停止。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三种物态、物态变化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集是否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等。 4、了解晶体和非晶体有哪些? 5、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达到会识别图形的目的 二、学习内容 预习形成一 (一) 一.熔化: 1. 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 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 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 。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 。 3. 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 、 。 4. 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C 。当温度为790C 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0C 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C 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 ,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 ,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 ,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 ,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 熔化吸热的应用: ① 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0C 的冰比00C 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二)、凝固: 1. 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 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2. 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3. 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4. 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 5.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 6.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从A 到D 整个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 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BC 段是个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熔液的_________,CD 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 7.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____.晶体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大量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___. 合作展示 在一个图中画出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并进行简单的解析。 三、检测反馈 2请填出下列描述中的物态变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阳春三月,江河解冻: 3人们在冬天睡觉时会盖上被子,但夏天卖冰棍的人也会用被子把冰棍盖上,这其中的主要理由是 : A.防止冰棍被破坏; B.防止冰棍因吸热而熔化; C.防止冰棍的冷气跑掉而熔化; D.防止外界的温度传给冰棍. 四、学习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收获很多,写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吧!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3.根据熔化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物质都是晶体。 5.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例如塑料、松香、玻璃、沥青。 6.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7.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9.非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10.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11.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12.(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3.根据熔化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物质都是晶体。 5.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例如塑料、松香、玻璃、沥青。 6.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7.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9.非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10.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11.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12.(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2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2课时) 【导学目标】: 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2、明确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熔点和凝固点 3、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知识 4、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导学重、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什么叫做熔化?什么叫做凝固? 2、海波熔化和凝固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设问 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有什么不同点呢?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有什么区别?同一种晶体和熔点和凝固点又有什么关系? 三、新课导学: (一)聚焦目标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 海波(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图像分析: ①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 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段所对 应的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是海波 吸热升温的过程) 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点) ③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 海波加热?(答:BC段是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

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这是海波熔化过程) ④在CD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 ⑤按照上述问题,试分析DEFG 曲线图像(也可参考“聚焦目标二”进行) ⑥总结:像海波那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2、非晶体 (1)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2)分析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 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 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 定的凝固点。石蜡熔化时吸热,温度不 断上升,固态石蜡由硬变软,然后再变为液态。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石蜡由液态变为粘稠,然后由软变硬,形成固态。 (3)总结:像石蜡那样,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二)聚焦目标二:熔点和凝固点 (1)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 ℃。 (2)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 的形状。 思考并回答: ①AB 段。海波是____态,____热(填“吸”或“放”), 温度______。 ②BC 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热,温度_____。 ③CD 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热,温度_____。 (3)总结: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4861 35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学案(北师大版初二上)

学科:物理 教学内容:熔化和凝固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学案(北师大 版初二上) 1.知识与技能明白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能够相互转化的;明白晶体、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规律. 2.过程与方法明白区分晶体、非晶体的一样方法;了解图像是表示物理过程的一种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善于观看、实验与交流. 探究指导 物理宫殿 1.熔化〔melting〕与凝固〔solidification〕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讲明熔化与溶化不同,前者表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后者表示物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 2.物质的熔化、凝固规律 固体物质分类晶体非晶体 吸热与放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温度变化规律熔化、凝固的过程温度不 变 熔化、凝固时温度也在变 化 熔化图像

凝固图像 3.常见的晶体有金属、海波、冰、固态酒精、固态氧、固态氢、固态氮等,常见的非晶体有蜂蜡、沥青、松香、玻璃等 【例1】 (2004·江西南昌市)如图1.3-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依照该图像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图1.3-1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 信息三:. 思路与技巧此题考查熔化图像的知识.分析图像可知,海波的熔化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有一段平行于时刻轴的线段〕,因此海波是晶体,其熔化时的温度即熔点是48℃. 答案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是48℃. 讲明〔1〕图像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一种方法; 〔2〕画图像应明白横坐标、纵坐标表示什么物理量; 〔3〕图像中每一点代表的物理意义. 【例2】冬天穿棉衣能够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温顺,而棉衣自身并不发热.据讲法国预备生产一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快,气温降低时感到温顺.这种服装能够调剂温度的缘故是什么? 思路与技巧在环境温度变化时,胶囊内的材料经历了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两个过程,从而使人体的温度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

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生乙]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的三种形态。 2.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图象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熔化的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像与所学到的知识如物质的熔点等联系起来。 2.要逐步养成关心自然现像的态度,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四、教学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海波、石蜡、水、烧杯、液态酒精、钟表、冰块、铁块,五、教学步骤

分析、思考、总结:海波在熔化前温度不断升高为固态,熔化时温度不变为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后温度升高为液态:

三三三三、、、、教学课题教学课题教学课题教学课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二、熔化和凝固本章题目是《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很熟悉的物态变化现象,但不同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又有很大的不同,这出乎学生意料且是一个难点,掌握好本节内容是突破本章难点的所在,也是有效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物质熔化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四四四四、、、、教案设计理念教案设计理念教案设计理念教案设计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不同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百度搜索】https://www.doczj.com/doc/0815612176.html,/czwl/jszx/tbjx/sj/sj8s/sj8s4/201008/t20100824_715354.htm 五五五五、、、、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熔化和凝固》这一节课,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冰变成水及水可以变成水蒸气等现象为例,让学生认识物态变化。继而引入物态变化,引入熔化和凝固。教材第一次以旁注的形式完整展示科学探究过程的七个基本要素,并把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和蜡的熔化实验放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自然地将两者进行对比,可以较为方便的发现它们的区别,降低引入晶体和非晶体的难度,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材设计的这一探究活动要求明显高于前面的探究活动。教材安排这一较为成熟的探究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观察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海波的熔化实验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教材对此探究活动提出的问题综合性比较强,既要探究固体熔化本身的规律,又要把不同类固体物质熔化规律作对比,这种处理节省了时间。在凝固过程中教材没有展开,为学生的继续探究留有空间,教材对熔化和凝固的应用没作太多介绍,也没说明他们给人类带来的不利,这些空间都留给了学生。【百度搜索】https://www.doczj.com/doc/0815612176.html,/view/dda2b06527d3240c8447efdd.html https://www.doczj.com/doc/0815612176.html,/bbs/viewthread.php?tid=1718 https://www.doczj.com/doc/0815612176.html,/article/browse/244950.jspx 从而更准确地定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11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以下三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2)了解有没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