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急诊的院前急救详解
- 格式:pptx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113
院前急救1、院前急救的概念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急诊医疗服务向社会大众的延伸。
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广义上讲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救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即伤员尚未到达医院前的救治。
狭义的院前急救则专指由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2、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医疗角度、社会救灾角度、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3、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4、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突发性)(2)时间紧急、流动性大(紧迫性)(3)病种多样复杂,涉及各个学科(多样性)(4)急救环境条件差(艰难性)5、院前急救总任务: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
具体: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外急救;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急救知识的普及。
6、院前急救的原则总原则: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先救命、后治病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先排险、后施救急救与呼救并重1.抬起就跑→暂等并稳定伤情2.10-20分钟白金时间3.1小时黄金时间4.6小时白银时间5.>6小时白布单时间7、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一、救护车使用制度保证救护车处于应急备用状态,随时接受急救任务。
防止科室或私人随意使用救护车,避免影响急诊急救用车。
救护车专供抢救运送病人使用,不可调做它用。
救护车一般由急诊科或医务部调度。
1、各类值班人员 (司机、医生、护士) 应保持高度待命(24小时)状态,接到急救指令后,直接呼叫到出诊专科医生、护士、出诊司机,无条件地执行急救任务。
按规定着装、挂牌上岗。
白天要求3分钟到位,晚上要求5分钟到位。
2、救护车平时停放于急诊科附近(指定专用地点)。
3、接到呼救电话,接电话护士立即填写出车单(包括询问患者简要病情、时间、联系人电话或地址、派车类型),4、危重病人应积极实施现场急救。
转送病人途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处理,及时与转运医院联系,做好抢救准备,要注意医疗抢救原则,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5、抵达医院后,应及书写院前急救病历。
应用医学术语,书写准确,字迹清楚。
6、车辆回院后,应作好车厢内的清洁卫生,使车厢内保持整洁、卫生、舒适。
运送传染病人后,应根据不同的病种,进行消毒处理,预防交叉感染。
7、回院后及时检查并填写各种登记:出诊病人统计表(重点为出车、到达及返院时间、司机、公里数、出诊人员、病人转归、住院号等)。
填写急救药品添加本,按量补充出诊使用的急救药品和物品。
发现抢救仪器有故障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并及时请维修工修理。
8、车内禁止吸烟,不得摆放无关物品。
9、救护车外出救护应按标准收费。
一般情况先收费后出车。
如情况紧急或通过电话呼救者,可先出车,出车费由接诊医生或护士收费,司机协助督促患者交费。
10、住院患者要求到外院就诊、检查或请外院医生会诊、手术者,均按上述收费标准交纳出车费。
特殊情况必须经业务院长签发派车单。
凡私自派车、私自出车和出车不收费的,一律查明责任者,按出车地点收费标准加倍罚款。
二、救护车常备工作制度:1、各班次提前15分钟到岗,点物并登记。
常见急诊急救知识标题:常见急诊急救知识引言概述:急诊急救是在突发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技能。
掌握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处理,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心脏骤停急救1.1 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脉搏,意识是否清醒。
1.2 迅速呼叫急救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让周围人员帮忙。
1.3 开始心肺复苏:按照心肺复苏的技巧进行操作,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二、中暑急救2.1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避免暴露在阳光下,保持通风。
2.2 补充水分:让患者饮用清凉的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2.3 用湿毛巾或冰袋降温:将湿毛巾敷在患者额头或脖颈处,或者将冰袋放在腋下或大腿内侧。
三、窒息急救3.1 判断患者是否真的窒息:观察患者是否无法言语、无法呼吸。
3.2 迅速施行急救措施:采用胸部挤压或肋骨折断法进行处理。
3.3 如何处理婴儿窒息:采用反扣法或背部拍打法进行急救。
四、溺水急救4.1 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继续溺水,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4.2 迅速施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3 观察患者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情况,随时准备进行急救。
五、骨折急救5.1 确认骨折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肿胀、畸形,听取患者的描述。
5.2 固定受伤部位:用绷带或其他固定物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移动。
5.3 尽快送医院就诊: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结论:掌握常见急诊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习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为他人的生命安全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