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阅读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87.01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班级姓名学号一、记叙文阅读。
我的母亲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
2023学年第一学期宁波三锋教研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注意力源于人的感觉和知觉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
各类企业通过挖掘消费者对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注意力培养潜在消费者,产生价值和利益,形成注意力经济。
在注意力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商业形态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融合各类传媒内容所形成的听觉注意力经济。
近年来,在视觉注意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听觉注意力经济崛起,网络有声读物成为消费者的“阅读新宽”。
从最早的唱片教材、广播剧,到磁带出版物,再到今天的网络电台,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有声读物市场越来越大。
据统计,我国有声读物市场规模达到46.3亿元,用户规模达到3.85亿人。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商用化为各类媒体发展新的传播渠道提供了便利。
在互联网这一没有时间和地域局限的平台上,音频内容产品触网成为必然。
同时,与网络视频内容相比,网络有声读物更能适应信息时代的“碎片化时间”消费,也非常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消费者在运动、出行、锻炼等各类场景下都能使用音频。
网络有声读物迎合了人们的多场景收听需求,人们在不方便阅读和观看视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络有声读物获取信息和知识,感受“听读”带来的娱乐魅力,满足求知欲。
网络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
未来,知觉注意力将是注意力经济的主导形态。
为适应注意力经济发展转型,我国网络有声读物平台一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垂直领域差异化经营。
同一产业内,因产品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及信息提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某一企业的产品能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有显著区别。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读者可以很方便很廉价地(甚至免费)获得阅读的材料,可以海量获取和储存阅读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空隙做短暂阅读,甚至还可以互动式阅读,等等。
很多人因此形成习惯,要找什么问题、线索、资料,不假思索就去打开搜索引擎。
然而,人们理解某种事物,往往需要接触这些事物,逐步去了解和熟悉事物,这个过程中可能有许多感性的认知,这些是重要的积累。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过多依赖网上的结论,则容易形成碎片式、拼贴式思维。
主要以故事性、娱乐性取胜的网络小说,突破了精英文化圈的局限,适合快餐时代的跳跃式浏览,而“狗血故事”和雷同情节也在吸引眼球、捆绑消费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这一类阅读虽然满足了某种文化消费,但基本上属于“浅阅读”,且占用了不少人大部分的闲暇时间。
不同的人,甚至中老年与青少年,对读书还是读网,可能爱好与侧重都不同。
但无论如何,如果读网全部取代读书,那就可能失去很多读书的乐趣了。
一般而言,读网比较适合“浅阅读”,了解新闻、信息,也是上网比较方便。
但读纸质书更适合“深阅读”,因为上网阅读往往会受到其他推送信息的干扰,使这种本该“深阅读”的思维与感受变为“浅”。
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装帧、开本、版式、纸张,都可能含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令人玩味不尽。
每本书的流传过程,它的来路,都可能带有文化记忆。
读书终究是一种生命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面对信息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我们还要抵御信息过量造成的焦虑,培养自己的“定力”,这里说的“定力”,包括应对和过滤复杂过量信息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的眼光,还有平常心。
在烦躁的“大气候”中,尽量让自己能心静,除了减少微信、微博的使用,减少对各种负面社会新闻的接受,还可以利用部分时间,沉下心来采取传统的方式读书,重新检起纸质的书来读。
2024年临夏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学校开展“大美甘肃,锦绣中华”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美丽家乡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临夏是花儿的故乡。
每年春末夏初,待南阳山上白如霭.雪的杏花飘落,①北塬山上粉红可人的桃花开了,沿大夏河两岸逶迤三十多公里的牡丹花迎来怒放时刻,到处便是姹紫嫣红,氤氲醉人。
清代诗人吴镇曾写诗赞美临夏的牡丹“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可见临夏牡丹历史悠久。
②临夏人爱“花儿”,就好像临夏人爱牡丹,是灵魂深处的一种情怀,是发自肺腑的一种情感。
“花儿”如同一条民族团结的纽带,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凝聚起各族儿女,共建美丽的家园。
(选自张宗龙《我的第二故乡是花儿的故乡》,有改动)大美甘肃,魅力陇原!这里有兰州的百年中山桥,奔téng不息的黄河水在此处放慢了脚步;这里有因一碗麻辣烫而被带“火”的天水,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临夏的“蓝色黄河”,清澈见底的河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有陇南的绿水青山,如画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秀丽江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敦煌飞天,驼铃声响。
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朝向远方。
这里是甘肃,她已等你千年,正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你。
(选自《新甘肃·甘肃日报》,有改动)(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霭.()雪奔téng()不息(2)“桥梁”的义项:(名)①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构筑物。
如:“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②比喻能起______作用的人或事物。
如文段中该词就是这个含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线句①中“沿”“时刻”“到处”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名词、副词。
B.“姹紫嫣红”“魅力陇原”“清澈见底”“绿水青山”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②虽含有比喻词“好像”,但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
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②对于年轻人乘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
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一一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③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
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棒,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
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④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现的文化基础。
⑤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国、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⑥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堆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
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模拟试卷(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日期:2024.11 姓名:班级:得分:一、积累运用(28分)1.(4分)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信本册书中有许多人物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既有鲁迅笔下说话抑扬顿cuò的藤野先生,有身为佃农任劳任yuàn 的朱德的母亲,还有皮肤藏污纳gòu 眼神却入木三分的托尔斯泰,以及冒着zhì息的危险坚持科学研究的居里夫人。
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C.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更喜欢物理课了。
D.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的结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还要抓住它的特征:真实性、生动性、及时性。
B.标题、导语、主体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了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D.毛泽东的《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性的胜利。
表现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战斗气势,反映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大好形势,鼓舞人民的斗志。
4.(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亭亭山上松,。
,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5)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甲卷)02·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咏史诗是融文学与史学特质于一体的重要诗歌体类,其创作的素材乃立足于史事。
《史记》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之一。
咏史诗人的创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趋向,选取《史记》中的人和事,通过批判或褒扬,以寄寓抱负或针砭时弊。
在现存的文学史料中,最早的咏史诗的素材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该诗在咏史创作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班固依据此传叙写的“缇萦救父”史实,创作传体《咏史》诗,将二百字的故事,缩写为八十字的五言诗,传承了《史记》“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和“实录”的著史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记》的传播形式和流传途径更为广泛,更便于咏史诗人从《史记》中选取适合个人创作的题材。
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咏史变体即论体咏史,通过吟咏冯唐、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人,将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抒发个人处于门阀森严时代而才华不能得到施展的痛苦和愤懑。
唐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为咏史诗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唐初咏史创作仍沿袭班固的《咏史》体式,叙多于咏,事大于赞。
当盛世不再,咏史诗人试图在历史往事中寻找社会成败治乱的根由,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性。
因此,诗人多借对《史记》中人、事的评价,来表达其与前人不同的史识和史观,一时翻案成风。
唐代晚期,还出现了以七绝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咏史诗人,他们一写就是百十首,如汪遵、罗隐等。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1至8页,答题卡1至4页。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3.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
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识字与写字(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娉.婷(pīng)恪.守(kè)箴.言(jiān)抽丝剥.茧(bō)B.冠.冕(guān)曲.折(qū)愧赧.(nǎn)顿开茅塞.(sāi)C.逞.能(chěng)憎.恶(zēng)桑梓.(shēn)忸怩.作态(ní)D.撩.逗(liáo)伶仃.(dīng)阔绰.(chuò)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林冲被逼的走头无路,毅然上了梁山。
B.你这样断章取意的去理解他的意思是不对的。
C.每到黄昏,对面林中的小鸟就会聒噪的叫着。
D.大病一场之后,身体本强壮的他已经形消骨立,我简直有点认不出了。
3.汉字,是中华文明献给世界的一份厚重的礼物,它书写过孔子的思考、司马迁的史书,记录过唐诗宋词的风韵.....汉字是有生命力的,也是美的,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精髓。
请你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组(包含标点),使用楷体简体完整、认真抄写在下面田字格内,体现出汉字之美。
A.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B.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二、梳理与探究(18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部小传,事迹鲜明,描写丰富,红花配绿叶,相得益彰....。
B.在这次查处的文艺珍品的倒卖中,他是丰功伟绩....的操盘手。
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阅读附答案 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①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
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②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
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
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③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
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
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
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④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
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
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
为什幺?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
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
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⑥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
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说“知(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而荀子却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孔子说“(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而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却慷慨激昂地说“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
关于“说与不说”,古圣先贤们各持己见,身处新时代的青年,在“说与不说”之间,当作何权衡和选择呢?请以“说与不说”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意思是说能成就大事业的,不拘泥于生活上的细枝末节。
而《尚书》中则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意为不注意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及大的道德节操。
上述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以“小节和大德”为主题,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胡适在《中学生的修养与中学生的择业》演讲中,将“勤谨和竣”四个字看作做人、治学的秘诀。
其中“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而要虚心,要和和平平。
“缓”,意思是不要忙,不轻易下一个结论。
如果没有“缓”的习惯,“和”字就不容易做到。
“和”“缓”这两个字在做人、治学方面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古代留下了无数的名句,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古人经验的结晶。
然而有些名句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礼记·儒行》认为“儒有博学而不穷”,《荀子·劝学》主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荀子·劝学》却又言:“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阅读答案【篇一:2014年永春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txt>语文试卷(本卷共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学校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8分)开发于秦代时期的清源山坐落在市区的北郊,是一座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这里有流泉飞瀑,奇岩异洞,风景秀丽,峰峦叠翠,万木竞秀。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上的老君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已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它依然栩栩如生,神采奕奕。
李老君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悠悠然“由楚入闽”。
莫不是看中泉南佛国这一风水宝地吧! .... ?请用正楷字体把词语“流泉飞瀑”抄写在“田”字格里。
(2分)?在拼音格中写出“瑰宝”中“瑰”的拼音。
(1分)?文中的泉南佛国应标的标点符号是。
(1分)?横线处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
(2分)a.即使??也??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请修改文段中划线句子,使表达的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
(2分)2.诗文默写。
(11分)①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观刈麦》)②,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④余立侍左右,,;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⑥,不亦君子乎?(《论语》)⑦,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⑧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⑨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3.按提示填空。
(2分)读鲁迅的文章虽有难度,但我们常感动于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
针对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认为“中国人已失掉自信力”的谬论,他挥笔如刀,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以“”为雄辩,列举大量事实有力地加以批驳;至于《故乡》中杨二嫂由“ ”变成尖酸刻薄的“圆规”,作者为她感到痛惜,给予同情。
2024年江苏省泰州兴化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学业质量评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和运用(24分)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
优秀的国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永远给予中华儿女精神zī养。
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典籍,见证了民本思想的发端,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A)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医药学典籍,传承了中华医者求真务实、心系民生;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míng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追本sù源,旁征博引,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
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xuàn丽的文化密码,讲述着我们中国人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B)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在A、B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逗号句号B.逗号问号C.分号句号D.分号问号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鉴古知今”“良工巧匠”“国学典籍”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B.画横线句子“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医药学典籍,传承了中华医者求真务实、心系民生”有语病,应在句末加上“的精神”。
C.“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的主干:典籍是一盏明灯。
D.《尚书》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虞夏商周四代。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②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⑤古代诗词中,有很多诗人善用鲜明的对比。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用“,”两句形成不合情理的对比,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杜甫《石壕吏》中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诗人强烈憎恶差役、深刻同情老妇人的感情。
5、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九(1)班同学在学习“古诗苑漫步”后,打算以“古诗中的离情别绪”为专题编篆一本诗集,请阅读材料完成如下任务。
2015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六大题。
全卷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有关部门表示,要整饬(chì)电信乱象,必须对敢于饮鸠止渴攫取利益的运营商加大管控力度。
B.贾平凹的新作《老生》以解读老生长谈的《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给人以无限的感喟(wèi)和沉思。
C.大型现代廉政剧《全家福》改变了传统廉政题材戏曲的叙事模式,情节跌宕起伏,观看后振聋发聩(ɡuì),直击灵魂。
D.连日来,总理频对“奇葩(pā)证明”发话,引发社会共鸣,网络上掀起了如何进一步简政放权的讨论热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网友对大众汽车调侃道:你大众就是大众,根本成不了风格,因为大众都走的路,再认真也成不了风格。
B.人一定要旅行,以增加自己的见识,你见的多了,自然就会心胸豁达,就不会和目光短浅的人一般见识。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这要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D.嘉宾对获奖者说:“几十年前我们合作时,你是小伙子,我也是小伙子;几十年之后,我是老头子了,你还是小伙子,祝您的艺术青春永驻!”3.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开小花……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在孩童的哭闹声里,你悄悄溜走;在少年的欢笑声里,你轻轻滑过;在青年远行的脚步声里,你默默流逝。
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你无声无息地,藏进了父亲的白发,藏进了母亲的皱纹,藏进了双亲蹒跚的步履。
你是个轮回的沙漏。
终有一天,你也会让我们重复父母的过往……A.文段开头运用对偶的修辞,生动地描绘出老树、枯木迎来新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经过漫长等待后的惊喜之情。
B.文段中“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这一追问,强调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抒发了作者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