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荨麻疹的预防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4.41 KB
- 文档页数:2
物理性变应性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物理性变应性的病理病因,物理性变应性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物理性变应性病因
*一、病因:
多数病例潜在的病因不明。
有时药物或局部因子包括某些化妆品可诱发光敏感性(参见第119节及第111节接触性皮炎)。
有些病例对寒冷和日光的敏感性可通过含特异性IgE抗体的血清被动地传递,提示存在一种由物理因素所改变的皮肤蛋白作为抗原参与的免疫机制。
近来发现在一些寒冷所致荨麻疹病人中有IgG和IgM自身抗体,提示存在另一种机制。
少数寒冷所致症状的病人其血清内含有冷球蛋白或冷纤维蛋白原,这些异常蛋白可能与某种严重的潜在疾病有关(如恶性病变,胶原性血管疾病,慢性感染)。
寒冷可使哮喘或血管运动性鼻炎加重,但寒冷所致荨麻疹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变应性倾向。
据调查,约一半特发性病例其敏感性可由血清被动传递,热敏感性通常引起胆碱能性荨麻疹,后者在同一病人也可由体育锻炼,情绪紧张或任何刺激出汗的因素引起。
胆碱能荨麻疹似由于对乙酰胆碱异常高的敏感性所致。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物理性变应性病因,物理性变应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物理性变应性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物理性变应性”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现就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季节性过敏性疾病为大家科普。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概念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即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过敏反应由我们所说的遗传和环境共同导致,有研究表明,父母一方患过敏性疾病,25%~35%子女患过敏性疾病。
父母双方患过敏性疾病,40%~60%子女患过敏性疾病。
父母患同种过敏性疾病,50%~80%子女患过敏性疾病。
也就是说,过敏体质具有遗传倾向,当反复接触同种过敏原刺激后可引发过敏性疾病。
可见,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过敏性疾病预防重点应放在环境因素上,尽早明确过敏原,尽早处理过敏环境。
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包括:湿疹,特应性皮炎,荨麻疹;食物过敏;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
儿童过敏性疾病有着自然进程,如小年龄儿童容易患湿疹、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后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所以儿童早期出现过敏性疾病,应该早发现、早诊治,以延缓过敏的自然进程。
儿童季节性过敏性疾病的类型常见的儿童季节性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和支气管哮喘。
研究表明,儿童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比例为10%~40%,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比例高达80%。
儿童过敏性鼻炎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比例为9%~38%。
儿童过敏性鼻炎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均有重要影响。
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性鼻炎和季节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主要存在于室内,包括霉菌、尘螨、宠物皮屑等,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多发于春秋两季。
过敏性鼻炎以鼻痒、阵发性成串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工作中,可以看到症状严重的患儿有 “变应性敬礼”动作,原因是患儿为减轻鼻痒用手掌向上做揉鼻动作;“变应性暗影”,即下眼睑肿胀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出现下眼睑暗影;“变应性皱褶”,即经常向上搓鼻而在鼻部皮肤表面出现横纹。
352例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韩光香【摘要】目的探讨泰安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变应原分布状况,为变应性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来山东省泰山医院就诊的泰安地区35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分析.结果 SPT总阳性率85.80%,其中吸入组总阳性率84.66%,其中尘螨175例(58.72%)、昆虫134例(44.97%)、室内尘土130例(43.62%)、蒿属花粉111例(37.25%)、葎草花粉108例(36.24%).尘螨和室内尘同时阳性者与尘螨阳性者之比约为5:7;多价昆虫所致134例阳性病例中有114例发生在夏秋季,占85.07%.食物组总阳性率58.24%,其中主要是牛奶104例(50.73%)、海鱼68例(33.17%)、海蟹68例(33.17%)、海虾65例(31.71%).但不同性别之间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泰安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SPT总阳性率高,吸入组变应原主要是尘螨、昆虫、室内尘土、蒿属花粉、葎草花粉,且具有夏秋季多发的特点.食物组主要是牛奶、海鱼、海蟹、海虾.但不同性别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5(024)012【总页数】3页(P1248-1250)【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作者】韩光香【作者单位】271099 山东省泰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变应原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通过了解变应性疾病的变应原,从病因上进行防治,是防治变应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1]。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是一种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简便、快捷、高度特异性的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是目前国际上推行的标准化皮肤实验方法。
山东省泰山医院自2012年始采用皮肤点刺实验对变应性疾病变应原进行筛查,并对吸入性变应原阳性者进行脱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是由于药物(青霉素、痢特灵等)、疫苗或异体血引起。
皮损以风团尤其是多环形风团最常见,还可有中毒性红斑、结节性红斑样表现。
患者还有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病等血清病或血清病样反应的症状。
尚可有心肾损害。
属一种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
压迫性荨麻疹皮肤在受到较重和较持久压迫4~6小时后发生,受压局部发生弥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肿性疼痛斑块,累及皮肤及皮肤组织。
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续8~12小时。
有时可伴畏寒、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
发病机理与激肽有关。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过敏牛奶及奶制品牛奶及奶制品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食物,也是诱发婴幼儿哮喘的最常见食物变应原,牛奶中含有甲种乳白蛋白、乙种乳白蛋白和酪蛋白等成分,其中甲种乳白蛋白是所有牛奶成分中变应原性最强的变应原成分,虽然这种蛋白经热处理后,其变应原性可明显减弱,但对于高度牛奶过敏的患者仍然可以诱发较为严重的症状。
过去认为甲种乳白蛋白具有较高的种属特异性,故曾对牛奶过敏的儿童考虑采用山羊奶来替代,但近年研究证实许多不同种属的动物乃食品中的某些抗原性是相似的,对于牛奶过敏的儿童,山羊奶并不是一种可靠的替代食品,特别是对牛奶严重过敏的儿童,其食物处方中不应含山羊奶等。
海产品及水产品海产品及水产品已发现渔业发达地区的哮喘发病率增高,这是否与鱼类过敏有关尚不清楚。
但许多研究已证实鱼类、虾类、蟹类、贝类和蚌类等均可诱发呼吸道症状,例如鳟鱼、鲑鱼和鲐鱼等鱼肉颜色偏红的鱼类极易诱发过敏症状,虾、蟹、牡蛎等甲壳纲海产品和鱿鱼、墨鱼等也含有较高的变应原成分,这些食物的变应原通常耐热,熟食也常常诱发过敏,特别是食用不新鲜的海产品可使过敏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近年来还证实吸入气传鱼粉也可诱发对鱼类过敏哮喘患者的症状。
鸡蛋以及蛋制品鸡蛋以及蛋制品可以导致各个年龄段患者的过敏,以婴幼儿的过敏率最高,蛋清中的卵白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变应原成份,蛋黄则很少诱发过敏。
症状迅速出现风疹块(风团),在风疹块出现前几分钟,局部常发痒或有麻刺感。
变应性疾病患儿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结果的原因分析变应性疾病是一类由过敏反应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其中皮肤点刺试验被广泛用于过敏原筛查和确诊过敏性疾病。
然而,有些患儿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呈阳性,但实际上并未出现过敏反应。
本文将探讨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皮肤点刺试验简介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是一种常用的变应原筛查和诊断方法,可用于检测鼻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
该试验通过将不同的变应原涂于患者皮肤上,然后进行刺激,观察刺激后皮肤的反应情况,包括红肿、瘙痒、结疤等。
如果出现以上反应,说明该患者对该变应原具有过敏反应。
SPT 的操作简便,结果快速,是一种常规的过敏反应检测方法。
不同变应原的刺激物以及针头的种类、长度等都会影响试验结果。
正常情况下,SPT 反应是可靠的,但有些患儿可能会出现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误报,即实际没有过敏反应,但结果呈阳性。
影响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的因素1.药物干扰某些药物可能影响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如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苯海拉明等),皮质类固醇等。
这些药物能够减轻患者的过敏反应,遮盖过敏反应,或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因子来降低皮肤刺激试验的结果,使结果呈现假阳性。
2.皮肤刺激 SPT 本身就是对皮肤进行的一种刺激,而若是在皮肤敏感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
例如皮肤瘙痒、病变等情况都会使SPT 结果产生误差。
3.试验前饮食、锻炼等影响试验前饮食和锻炼等因素都可能影响SPT的结果。
例如,在进行SPT前吃辣椒、食物过敏原等会使测试结果偏高,而剧烈运动会使测试结果偏低。
4.试验操作不当 SPT 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
如针头不够尖锐、未进行正确的皮肤标记、不同皮肤的刺激强度不一致等等。
如何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发生1.诊断前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稳定的病史、如哮喘、荨麻疹等变应性疾病。
2.在进行SPT前停用对SPT结果会产生影响的药物。
变态反应分型口诀
记忆口诀:一速二毒三复合四迟发。
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分为四类,般习惯用罗马数字I一IV来命名。
最常见的是I型和V型。
I型过敏反应,有时也称作速发型过敏反应或特应性过敏反应。
此类反应是指当机体遇到抗原后的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刻发生的反应,在数小时后可能趋向缓解。
常见的疾病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
Ⅱ型过敏反应,即细胞毒性反应。
当吸附于细胞上的抗原性药物或微生物,或细胞膜本身的抗原成分,与IgG或IgM抗体作用后,结合或不结合补体,使细胞溶解或被K细胞杀伤,或被吞噬细胞吞噬,从而引起机体病变。
常见疾病有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药物性溶血等。
Ⅲ型过敏反应,即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反应。
当抗原进入体内,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大分子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小分子复合物通过肾排泄掉了,而可溶性的中分子复合物却留下来,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吸引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聚集而引起组织损伤。
属于此型的主要病变为血管炎,例如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等。
Ⅳ型过敏反应,即迟发型变态反应。
本型过敏反应并非在接触抗原后立刻发生,而是要延迟至24~72h。
致敏T细胞参与是本型反应的关键,它不需抗体参与。
接触性皮炎、结核菌素试验等都属于这
类反应。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变应性荨麻疹的预防方法
导语: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变应性荨麻疹吗,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着朋友们的健康,困扰着很多朋友,也有很多朋友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那么,变应
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变应性荨麻疹吗,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着朋友们的健康,困扰着很多朋友,也有很多朋友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那么,变应性荨麻疹的症状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变应性荨麻疹。
这是大家都比较好奇的问题,也困扰着很多朋友。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变应性荨麻疹的预防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变应性荨麻疹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
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四类。
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反应。
有哪些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身体抵抗力
想要有效的预防胆碱性荨麻疹,就应该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和加重,和人的情绪以及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是对病情的恢复有帮助的。
2、注意药物因素引起的过敏
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当您在服用多种药物而怀疑荨麻疹是因为药物引起的时候,最简单的预防方法就是及时的停用服用的药品。
3、积极治疗原有疾病
荨麻疹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