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原理及工艺5-6-2014
- 格式:ppt
- 大小:14.00 MB
- 文档页数:65
2205双相不锈钢热处理工艺2205双相不锈钢热处理工艺一、引言2205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异耐蚀性和良好机械性能的材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热处理工艺在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2205双相不锈钢热处理工艺。
二、热处理的目的热处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组织和性能。
针对2205双相不锈钢,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2.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3.调整材料的组织,使其具备良好的韧性。
三、热处理方法热处理方法是指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进行冷却的过程。
针对2205双相不锈钢,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将材料加热到固溶温度,使固态溶解后冷却。
固溶处理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使奥氏体和铁素体达到均匀分布。
2. 淬火处理淬火处理是将加热到固溶温度的材料迅速冷却。
淬火处理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材料的韧性。
3. 固溶处理 + 冷镇淬火固溶处理后,通过冷镇淬火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并保持一定的韧性。
四、热处理参数的选择热处理参数的选择对于2205双相不锈钢的性能影响重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热处理参数选择建议:1.加热温度:一般选择在摄氏度之间,以保证奥氏体和铁素体达到均匀分布。
2.保温时间:取决于材料的厚度和要求的组织性能,一般在30分钟至2小时之间。
3.冷却速率:冷却速率越快,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越高,但韧性会降低。
冷却介质选择时,要考虑到工艺要求和材料的成本。
五、热处理后的性能与应用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后,2205双相不锈钢具备较高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各种要求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场合。
例如在化工、海洋工程和石油钻采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六、结论热处理工艺对于提高2205双相不锈钢的性能至关重要。
固溶处理、淬火处理以及固溶处理加冷镇淬火等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在选择热处理参数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要求和工艺的可行性。
高强铝合金的热处理技术作者:张宇钢李百林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年第03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技术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铝合金综合性能的不断提高,从而使铝合金的应用更加广泛。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强铝合金热处理研究技术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技术也随之逐步发展起来。
铝和铝合金以它专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了建筑工程、航空工业、医疗保健等各个行业当中。
目前,热处理学科中,铝合金热处理技术逐渐发展,现已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有色金属技术的不断发展,铝合金在金产品的应用下越来越广,这就要求铝合金的热处理质量也越来越高。
铝合金热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退火、均匀化、固体熔化热处理等。
各行各业都开始意识到提高热处理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开始不断改进技术,促进生产水平的提高。
其中,提高零件强度和韧性,增强其抗疲劳和耐磨损能力;减少热处理过程中零件变形和氧化脱碳现象;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是当下热处理技术的发展的主要趋势。
与国外相比,我国高强铝合金的热处理技术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所以,有必要加强高强铝合金的热处理技术的研究。
1、均匀化处理由于高强铝合金具有非常高的合金化元素总量,因此,在铸造铝合金的过程中,均匀化是对其进行初步处理的必经工序。
在对合金凝固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枝晶偏析,而对其进行均匀化处理能够降低或者消除枝晶组织及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同时减少或者消除在对快速冷却铸锭的过程中所导致的内应力,使其热塑性得到有效改善。
对高强铝合金进行均匀化处理可以保证在铸造铝合金的过程中出现的非平衡进行二次溶解,降低二次溶解时的体积分数,是合金塑性得到有效改善,提高在基体中高强铝合金的固溶度,同时使其固溶强度得到提高。
均匀化高强度铝合金的时间越长,热处理的过程也就会越彻底。
但是,由于高强度铝合金具有非常高的合金元素含量,所以,对高强度铝合金进行均匀化通常会很困难。
热处理工艺对12Cr1MoVG厚壁无缝钢管表面硬度的影响肖功业;秦利波;何彪;赵庆权【摘要】分析了12Cr1MoVG厚壁无缝钢管组织分布状态与硬度的关系;通过测定其CCT曲线,确定出Φ219 mm×45 mm规格12Cr1MoVG厚壁无缝钢管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淬火970 ℃×60 min、水淬20 s,回火750℃×150 min.生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淬火时间,可减少铁素体的析出量,避免马氏体组织的大量析出,从而实现产品硬度的控制;新热处理工艺实现了12Cr1MoVG厚壁无缝钢管硬度在161~182 HB内的稳定控制,表面硬度合格率达100%,且其各项机械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期刊名称】《钢管》【年(卷),期】2015(044)003【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无缝钢管;12Cr1MoVG;厚壁钢管;金相组织;表面硬度;热处理工艺;淬火;回火【作者】肖功业;秦利波;何彪;赵庆权【作者单位】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01;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01;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01;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56;TG113.25+112Cr1MoVG无缝钢管主要用于制造高压锅炉蒸汽管道,使用温度可达580℃,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持久强度[1-4]。
12Cr1MoVG钢管是在优质碳素结构钢中加入适量合金元素,提高其力学性能、强韧性和淬透性,通常以热处理(正火+回火或淬火+回火)状态交货[5-9]。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要求12Cr1MoVG钢管的表面硬度为145~190 HB,而传统工艺生产的厚壁钢管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正火+回火工艺生产的钢管硬度为135~161 HB,低于标准下限值;淬火+回火工艺生产的钢管硬度为175~200 HB,超过标准上限值)[10-12]。
五、实验数据
1.硬度HRC
表1 GCr15钢热处理前后硬度
状态
1 2 3 平均
硬度
原件59.0 59.1 59.3 59.1
淬火后80.1 80.8 80.7 80.5
回火后79.8 79.4 78.9 79.4
表2 2Cr13钢热处理前后硬度
状态
1 2 3 平均
硬度
原件50.3 50.6 50.3 50.4
淬火后73.4 74.3 74.3 74
回火后63.4 63.2 63.3 63.3
六、金相照片及组织分析
1.金相照片
状态
GCr152Cr13 材料
原件
100μm 100μm
淬火后
100μm 100μm
回火后
100μm 100μm
2.组织分析
(1)GCr15钢合金含量较少、具有良好性能,经过淬火加低温回火后具有较高的硬度、均匀的组织、良好的耐磨性、高的接触疲劳性能。
(2)GCr15等温淬火组织为下贝氏体+碳化物+少量马氏体+极少量残余奥氏体,淬火变形很小,强度高,韧性好。
GCr15低温回火,马氏体分解,残余奥氏体转变,碳化物转变工艺特点为强调硬度取下限,强调韧性取上限。
(3)2Cr13属于不锈铁,硬度好,经过淬火处理后可以得到更好的机械性能,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组织形态为马氏体型。
2Cr13处理应为淬火+高温回火,组织应为回火索氏体+未溶块状铁素体,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该材料使用时耐腐蚀性。
转眼已然大四,在这即将毕业的时刻,我们迎来了大四下学期也是整个大学最后一次的实习。
在李安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校金属热处理实验室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着时令我们长了不少见识,也让我们更好地把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好好的融合了,也让我更加的下定决心学好理论知识。
马上即将踏上工作的岗位,我也希望借这次的金属热处理实习和将后来的毕业设计进行大练兵,这样才使我在将后来的工作当中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手忙脚乱。
以下是本次实习的具体安排: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目的:为了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正确选择材料及正确制定实施热处理工艺的目的,特安排了本次综合实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在若干基础科学的生产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但它的一些主要理论是通过实践并总结了实践的规律而建立起来的。
实践不仅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课堂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理论联系实际,而且也可以培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钢的热处理是将固态钢材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不仅可用于强化钢材,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而且还可以用于改善钢材的工艺性能。
其共同点是:只改变内部组织结构,不改变表面形状与尺寸。
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以改善钢的性能,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不但可以强化金属材料、充分挖掘材料性能潜力、降低结构重量、节省和能源,而且能够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大幅度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分类:(根据热处理的目的、要求和工艺方法的不同分类如下)1、整体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调质;2、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3、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
热处理的三阶段:加热、保温、冷却任务 1. 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选择零件材料及制定正确的热处理工艺;2.选择毛坯的种类、选择成型的方法、绘制出毛坯图3.制定工艺方案及拟定工艺路线;4.制定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掌握主要热处理工种(如:正火、淬火、回火)的基本操作技能,正确地使用热处理工种的主要设备,独立地完成简单零件的热处理工作;5.通过热处理的质量分析,能初步地运用在《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中已学到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6.能正确使用洛氏硬度计和小型金相显微镜,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金相组织分析的二、实习主要内容:(一)、材料及毛坯类型的选择:钳工凿子(t8)(二)、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我们都知道,所谓金属热处理,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铝及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与产品状态表示法―――刘静安教授 06年11月1、铝及铝合金热处理工艺1.1 铝及铝合金热处理的作用将铝及铝合金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以获得预期的产品组织和性能。
1.2 铝及铝合金热处理的主要方法及其基本作用原理 1.2.1 铝及铝合金热处理的分类(见图1)图1 铝及铝合金热处理分类1.2.2 铝及铝合金热处理基本作用原理(1) 退火:产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到一定时间后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
通过原子扩散、迁移,使之组织更加均匀、稳定、,内应力消除,可大大提高材料的塑性,但强度会降低。
①铸锭均匀化退火:在高温下长期保温,然后以一定速度(高、中、低、慢)冷却,使铸锭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均匀化,可提高材料塑性20%左右,降低挤压力20%左右,提高挤压速度15%左右,同时使材料表面处理质量提高。
②中间退火:又称局部退火或工序间退火,是为了提高材料的塑性,消除材料内部加工应力,在较低的温度下保温较短的时间,以利于续继加工或获得某种性能的组合。
③完全退火:又称成品退火,是在较高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以获得完全再结晶状态下的软化组织,具有最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强度。
(2)固溶淬火处理:将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材料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使材料中的第二相或其它可溶成分充分溶解到铝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然后以快冷的方法将这种过饱和固溶体保持到室温,它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因处于高能位状态,溶质原子随时有析出的可能。
但此时材料塑性较高,可进行冷加工或矫直工序。
①在线淬火:对于一些淬火敏感性不高的合金材料,可利用挤压时高温进行固溶,然后用空冷(T5)或用水雾冷却(T6)进行淬火以获得一定的组织和性能。
②离线淬火:对于一些淬火敏感性高的合金材料必须在专门的热处理炉中重新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不大于15秒的转移时间淬入水中或油中,以获得一定的组织和性能,根据设备不同可分为盐浴淬火、空气淬火、立式淬火、卧式淬火。
101科学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热处理工艺对TC4钛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孟利军1,杨娇妮2,苟曼曼1(1.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201;2.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8)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航空装备的制造过程中,钛合金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原材料。
因为钛合金及钛元素具有强度高而且密度低的特点,所以无论是在抗冲击性能、耐腐蚀性能还是耐热性能等方面,都优于其他的合金材料,并且在飞机上使用钛合金材料,还能够利用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相容性较好的特点,进而保证我国航空航天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在武器制作的过程中钛合金,也成为了衡量其先进性的重要指标,因此,探究不同处理工艺对钛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热处理工艺对TC4碳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探究如何通过对工艺流程进行控制提高钛合金材料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热处理工艺;TC4钛合金;组织;性能;影响中图分类号:TG1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3-0101-2收稿日期:2021-02作者简介:孟利军,男,生于1988年,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钛合金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与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热处理制度的关系。
在使用热处理工艺以后,钛合金的组织结构以及使用性能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探究热处理工艺对其性能及组织产生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钛合金原材料的使用性能,还能够通过对其原理的探究,使我国航空航天及军事方面具有更好的发展。
通过初步探究可以表明,冷却的速度可能会对钛合金组织的转变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速度越快其转变的方式由原子扩散为马氏体转变,主导地位越发明显。
同时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也会对其组织结构以及使用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钛合金的力学性能方面,会随着热处理工艺流程的进行而发生一定的转变[1]。
焊缝热处理绳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焊缝热处理绳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焊接技术,通过对焊接焊缝进行热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式,通过加热金属至熔化状态,再把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牢固的连接。
焊接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连接各种金属材料,包括钢、铝、铜等。
焊缝热处理是指对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缝进行热处理,以改善焊接区域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焊接过程中,焊接区域的金属会受到高温影响,可能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降低焊接的质量和性能。
焊缝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缺陷,提高焊接区域的硬度、强度和耐蚀性,提高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焊缝热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焊缝热处理绳状。
焊缝热处理绳状是一种可以对焊接焊缝进行均匀加热的设备,通常由电阻丝或铜管组成,通过传导热量对焊接区域进行均匀加热,达到热处理的效果。
这种焊缝热处理绳状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焊接区域,能够有效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焊缝热处理绳状是一种重要的焊接工具,在焊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焊接焊缝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确保焊接结构的安全可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合理选择适当的热处理方法和工具,确保焊接过程的质量和效益。
愿通过我们的努力,焊缝热处理绳状能够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第二篇示例:焊缝热处理绳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焊接行业的热处理工艺,通过对焊缝进行恰当的热处理,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提高焊接接头的耐热、耐腐蚀和机械性能,从而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焊接行业中,焊缝热处理绳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过程中,如钢、铝、铜、镍等。
焊缝热处理绳状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使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
焊缝热处理绳状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具体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焊接部件和焊接要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计划出版社年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18]建标协字第15号文《关于印发2018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制订本指南。
污泥焚烧作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可集约、高效地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焚烧灰渣可填埋或资源利用,适合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土地成本较高的地区;污泥热干化可有效去除污泥水分、提高污泥热值,常常作为预处理技术与污泥焚烧、工业窑炉协同处置、以及污泥热解、碳化等高温热处理技术联用。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HJ-BAT-002)将干化焚烧与土地利用共同作为污泥处置污染防治的最佳可行技术。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建城[2009]23号)也推荐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采用污泥焚烧工艺,并鼓励采用干化焚烧联用的方式,提高污泥的热能利用效率。
近年来,污泥热干化和焚烧技术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得到工程化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污泥热干化和焚烧工艺属于热化学领域,流程和设备较复杂,对设计和运行维护的要求较高。
国内已发布的标准仅有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城镇污水污泥流化床干化焚烧技术规程》CECS 250-2008和机械行业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JB/T 11826-2014,对污泥流化床干化和污泥焚烧在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方面的核心性技术要求作出了规定。
本指南旨在进一步深化对污泥热干化、污泥焚烧技术原理和工艺过程的理解,协同已发布的技术规程,指导和规范我国污泥干化焚烧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
本指南编制过程中,梳理、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文件,调查、研究了国内典型工程案例,总结、吸纳了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认知。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污泥热干化工艺、污泥热干化的辅助系统、污泥热干化的运行维护、污泥焚烧工艺、焚烧余热利用、焚烧烟气处理、焚烧飞灰处理和处置、污泥流化床焚烧的运行维护、污泥干化焚烧厂区的安全管理。
T10钢热处理⼯艺辽宁⼯程技术⼤学综合及创新实验开题报告学⽣姓名吴双全学号 1308010318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程学院专业/班级材料13-3所⽤材料 T10钢要求硬度 50~55HRC阅卷⼈阅卷⽇期成绩评定:T10钢热处理⼯艺设计⼀、实验⽬的1、通过设计⼀组热处理⼯艺⽅案提⾼T10钢试样的硬度,使其硬度达到50~55HRC。
2、设计热处理⼯艺使试样⾦相组织中最终出现屈⽒体。
⼆、实验材料及设备1、T10钢圆柱试样(15×15mm)若⼲2、硝酸3、酒精4、砂纸5、抛光膏6、玻璃板7、箱式电阻炉及控温仪表8、抛光机9、⾦相显微镜10、洛⽒硬度计三、实验内容1、T10钢概述⽬前常⽤的碳素⼯具钢有T8、T10、T12,其中T10⽤量最多。
T10钢优点是可加⼯性好,来源容易;但淬透性低、耐磨性⼀般、淬⽕变形⼤。
因钢中含合⾦元素微量,耐回⽕性差,硬化层浅,因⽽承载能⼒有限。
虽有较⾼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截⾯⼯件韧性不⾜,⼤截⾯⼯件有残存⽹状碳化物倾向。
T10钢在淬⽕加热(通常达800℃)时不致于过热,淬⽕后钢中有过剩未溶碳化物,所以⽐T8钢具有更⾼的耐磨性,但淬⽕变形收缩明显。
由于淬透性差,硬化层往往只有1.5~5mm;⼀般采⽤220~250℃回⽕时综合性能较佳。
热处理时变形⽐较⼤,故只适宜制造⼩尺⼨、形状简单、受轻载荷的模具。
2、T10钢化学成分碳 C :0.95~1.04(Tχ,χ:碳的千分数)硅 Si:≤0.35锰 Mn:≤0.40硫 S :≤0.020磷 P :≤0.030铬 Cr:允许残余含量≤0.25≤0.10(制造铅浴淬⽕钢丝时)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20≤0.12(制造铅浴淬⽕钢丝时)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30≤0.20(制造铅浴淬⽕钢丝时)注:允许残余含量Cr+Ni+Cu≤0.40(制造铅浴淬⽕钢丝时)3、T10钢适⽤范围这种钢应⽤较⼴,适于制造切削条件较差、耐磨性要求较⾼且不受突然和剧烈冲击振动⽽需要⼀定的韧性及具有锋利刃⼝的各种⼯具,如车⼑、刨⼑、钻头、丝锥、扩孔⼑具、螺丝板⽛、铣⼑⼿锯锯条、还可以制作冷镦模、冲模、拉丝模、铝合⾦⽤冷挤压凹模、纸品下料模、塑料成型模具、⼩尺⼨冷切边模及冲孔模,低精度⽽形状简单的量具(如卡板等),也可⽤作不受较⼤冲击的耐磨零件等。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处理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热处理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分析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热处理技术是通过改变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组织和性能,使其满足使用要求的一种加工方法。
热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和工艺,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 仪器:箱式电炉、金相显微镜、抛光机、冷却介质、洛氏硬度计、4%的HNO3酒精溶液、含FeCl3。
2. 材料:GCr15钢、2Cr13钢。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将GCr15钢和2Cr13钢分别切割成一定尺寸的试样,并进行表面处理。
2. 加热: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分别加热到不同的温度(如Ac1、Ac3等),保温一段时间。
3. 冷却:将加热后的试样分别采用水淬、油淬和空冷等不同的冷却方式。
4. 金相观察:将淬火后的试样进行抛光、腐蚀,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其组织结构。
5. 硬度测试:使用洛氏硬度计测试淬火前后试样的硬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相观察结果GCr15钢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硬度较高;2Cr13钢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硬度较低。
2. 硬度测试结果GCr15钢淬火后的硬度为HRC60-62,2Cr13钢淬火后的硬度为HRC50-52。
六、实验结论1. 热处理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如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等。
2. 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对材料性能有重要影响,应根据材料性能要求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3. 淬火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钢的硬度,但也会降低其韧性。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热处理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热处理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金相组织,如何测试硬度,如何分析实验结果。
这次实验使我认识到热处理技术在金属加工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篇一:钢得热处理实验报告钢得热处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得1、了解热处理对材料性能得影响2、了解在相同得热处理状态下材料成分对材料性能得影响3、了解用显微镜观察金相得制样过程二、仪器材料箱式电炉(sx2—4-10、sx—4-10)、硬度测试仪(hr—150a)、30钢、t10钢、砂轮(砂纸)三、实验过程1)、金相得制备将一小块金属材料用金相砂纸磨光后进行抛光,去除金相磨面由细磨所留下得细微磨痕及表面变形层,使磨面成为无划痕得光滑镜面,然后用侵蚀剂进行腐蚀,以使组织被显示出来,这样就得到了一块金相样品。
2)、钢得热处理淬火与正火钢得淬火:淬火就就是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后放入各种不同得冷却介质中(v冷应大于v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
钢经淬火后得组织由马氏体及一定数量得残余奥氏体所组成。
步骤为:加热前先对试样进行硬度测定(为便于比较,一律用洛氏硬度测定);再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t10钢在770℃左右,30钢在860℃左右分别均匀加热15分钟;然后迅速在水中冷却,并不断搅拌.将淬火后得试样用砂轮磨平,并测出硬度值(hrc)填入表1中。
钢得正火: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以上,保温适当时间后,在自由流动得空气中冷却得热处理工艺。
步骤为:加热前先对试样进行硬度测定(为便于比较,一律用洛氏硬度测定)。
再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t10钢在770℃左右,30钢在860℃左右分别均匀加热15分钟,后在空气中缓慢冷却。
将正火后得试样用砂轮磨平,并测出硬度值(hrc)填入表2中。
四、结果及讨论1、为什么淬火处理后得硬度值比正火处理后得高?答:因为淬火冷却速度比正火冷却速度快,由过冷奥氏体得连续冷却转变图像可知淬火后得到得就是马氏体组织,而正火后得到得组织主要就是珠光体.马氏体比珠光体晶粒度细晶界面多,使得晶体得位错滑移阻力增大,从而硬度提高。
2、在相同得热处理状态下不同得材料成分对钢得硬度得影响?答:钢得硬度与钢得含碳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