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测试卷1

《德育》测试卷1

《德育》测试卷1

- 1 -

《德育》测试卷1

一、选择题(每题2 分,30共 分)

本要素。

A.行为习惯

B.文化素养

C.社会公德

D.物质文明

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中的“敬业”主要规范( )的道德关系。 A.公民与国家 B.公民与公民 C.公共场合 D.公民与职业

3.办事公道对于企业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企业赢得市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B.抵制不正之风的客观要求。

C.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

D.会导致企业亏损、倒闭。 4.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

①不能靠突击来实现 ②不能通过空想来完成 ③ 靠对不良道德意识的改变 ④ 靠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改变

A . 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5.下面关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是( ) A.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 B.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为重要 C.德治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D.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6.有些中小学生因表现突出而被授予“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等光荣称号,他们的这些光荣称号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被非法剥夺,这是保护未成年人的。 A.名誉权 B.荣誉权 C.人生权 D.选举权。

7.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来的女婴扔到河里淹死了。甲某的行为犯了( )。 A.过失杀人罪 B.遗弃罪 C.故意杀人罪 D.无罪

8.人民法院是( )。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D.公安机关

9.《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

A.我国法律体系仍不够完善

B.有些法律和法规形同虚设

C.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普通法律与宪法是相辅相成 10.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中,既是核心原则又是首要原则的是( ) A.公平 B.诚实信用 C.平等 D.公序良俗

1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2.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

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个人的性格 14.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蒋敏等51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这表明( ) A.个体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

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C.实现人生价值,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5.下面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刻舟求剑 ③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④祸兮福之所倚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① ② 1.个人礼仪是道德的要求、礼仪的主体内容,是交往礼仪和职业礼仪的基础。

2.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不知者不为罪。

4.法律比纪律更加严谨,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所以法律可以代替纪律。

5.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和父母、夫妻双方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6.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7.假象是一种错觉。

8.新事物就是新产生的事物。

9.辩证矛盾就是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10.人的价值在于人的自我实现 三、简答题(共 10分)

1. 写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2分) )

2. 遵守职业礼仪有哪些作用?(3分)

3. 中职生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