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35.00 KB
- 文档页数:17
2023年河北省中考物理综合练习试卷A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炎热的夏季,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行驶在中山路上,水不停地喷洒着,使街道空气有清新凉爽之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洒水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动能会逐渐减小B.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还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C.洒水时为提醒路人避让而播放的音乐肯定不会被当作噪声D.驾驶员在行驶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2.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3.下列哪个现象不能说明分子的运动....................................................... ()A.潮湿的土地在太阳下变干了B.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C.打开香水瓶闻到香水的气味D.将盐放在水里,整杯水很快变咸了4.如右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C.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D.小对杯底的压强变小5.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cm、13.44cm、13.44cm,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A. 13.447cm; B. 13.44cm; C. 13.45cm; D. 13.46cm.6.小雨同学做实验时把一块小蜡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从杯中溢出16g的酒精。
2022年河北廊坊中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理科综合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鸡蛋 B.白菜 C.大米 D.苹果2.图1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4.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原酸属于有机物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1个绿原酸分子含有9个氧分子5.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图2是该反应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1:1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鉴别H2O2溶液和H2O 加入MnO2B 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滴加CuSO4溶液C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灼热的CuOD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7.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3所示。
河北省2022年中考:理科综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1.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鸡蛋B.白菜C.大米D.苹果2.图1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4.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原酸属于有机物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1个绿原酸分子含有9个氧分子5.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图2是该反应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1:1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H2O2溶液和H2O加入MnO2B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滴加CuSO4溶液C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灼热的CuOD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7.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3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B.P点时的溶液能与纯碱发生反应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8.2021年河北省PM 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
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开发利用新能源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C.提高森林覆盖率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022年河北石家庄中考理科综合试题及解答理科综合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题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解答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解答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题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鸡蛋 B.白菜 C.大米 D.苹果2.图1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4.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绿原酸属于有机物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1个绿原酸分子含有9个氧分子5.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图2是该反应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1:1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鉴别H2O2溶液和H2O 加入MnO2B 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滴加CuSO4溶液C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灼热的CuOD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7.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3所示。
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化学部分卷Ⅰ(选择题,共14分)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按规定填写在卷头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考试中请按规定规范答题。
也许用到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题号 1 2 3 4 5 6 7选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只有一种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
)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一般使用旳是(C)A.硫B.木炭C.红磷D.蜡烛2.缺铁轻易对人体健康导致旳影响是(B)A.患佝偻病B.引起贫血C.产生龋齿D.甲状腺肿3.如图所示试验操作对旳旳是(D)4.下列化学所体现旳意义对旳旳是(A)A.M g﹣镁B.2Na﹣2个钠元素C.3Fe2+﹣3个铁离子D.4N2﹣4个氮原子5.下列试验方案不能到达目旳是(C)A.用Na2SO4除去NaCl中旳BaCl2B.用点燃旳措施鉴别涤纶和羊毛绒C.用点燃旳措施除去CO2中旳COD.用水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6.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对旳旳是(C)A.M也许是铝B.A g旳金属活动性比M强C.反应前后M旳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在金属活动性次序里,M一定排在氢前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旳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论述错误旳是(B)A.t1℃时,将等质量旳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B.将t1℃时甲、丙旳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旳质量分数相等C.将t2℃时甲旳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旳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旳措施D.将t3℃时三种物质旳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旳质量:甲>乙>丙卷II(非选择题,共28分)二、填空题及简答题(共4小题,每空1分,满分16分)8.(3分)如图所示旳是试验室制取蒸馏水旳简易装置,烧瓶和烧杯中都是自来水.(1)酒精(C2H5OH)燃烧旳化学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2)试验中消耗旳40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旳热量为 1.2×106J.(酒精热值为3.0×107J/kg)(3)试验结束后从试管和烧杯中各取10mL水,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震荡.观测到旳现象是:试管中旳水产生旳泡沫较多,烧杯中旳水产生旳泡沫较少.9.(5分)生活与化学亲密有关.(1)“小苏打”旳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钠.(2)鸡蛋和牛奶都富含旳营养素是蛋白质.(3)铁制品轻易生锈旳环境是铁与水、氧气接触.(4)家庭生活中一种节水做法是淘米水浇花.(5)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旳原理是隔绝可燃物.10.(4分)根据图所示旳试验回答问题:(1)甲试验验证了氢氧化钙具有能使酚酞变红、能与酸反应旳化学性质.(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旳试验.点燃铁丝下端旳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深入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放少许水旳目旳是防止反应中旳高温度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3)丙是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旳发生装置.试验时若向试管内加入旳盐酸过多,也许产生旳后果是反应产生旳气体将盐酸排出试管.11.(4分)A~I表达初中化学常见旳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旳重要成分.各物质间互相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问题:(1)C旳化学式为CaCO3.(2)A旳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3)上述转化中没有波及旳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4)反应③旳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种)NaOH+HCl=NaCl+H2O.三、填空题(共1小题,满分7分)13.(7分)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制取结束清洗仪器.发现加热高锰酸钾旳试管内壁有用水洗刷不掉旳黑色固体.问题一:黑色固体是什么?【交流讨论】同学们结合试验现象和对高锰酸钾及其分解产物旳理解.进行分析判断.判断根据不是KMNO4KMNO4能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不是K2MnO4(填化学式)冲洗试管时出现深绿色溶液,阐明该物质能溶于水是MnO2其他试验用过MnO2,懂得它是不溶于水旳黑色固体【试验验证】向未洗净旳试管中加入某种液体,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旳气体.证明上述判断对旳.加入旳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问题二:用什么洗掉MnO2【交流讨论】MnO2与BaCO3、Mg(OH)2、Fe2O3、P2O5、Cu中旳某一种物质构成最相近,理由是都是金属氧化物.这种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₃+6HCl=3H2O+2FeCl₃,由此推测MnO2也能与稀盐酸反应.【试验验证】向未洗净旳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黑色固体没有变化.【交流讨论】试验阐明同一类物质旳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MnO2有什么化学性质,用什么试剂清洗呢?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决定用草酸(H2C2O4)溶液试一试.【试验验证】向未洗净旳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黑色固体果然被除去,同步发现产生许多气泡.问题三:生产了什么气体?【交流讨论】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由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旳元素只有碳、氢、氧,因此产生旳气体也许为CO2、CO、H2、O2等.【试验验证】经检查,产生旳气体是CO2,检查CO2气体旳操作和现象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阐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反思提高】以上探究活动中,清除试管内壁附着旳难溶物旳思绪是:先理解其物理性质,尤其与否溶于水,再理解其化学性质,然后选择合适试剂进行清洗.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14.(5分)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产气体旳质量如下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质量/g 10 10 10生成氢气质量/g 0.04 0.04 0.02(1)共制得氢气0.1g.(2)所用稀硫酸旳溶质质量分数.解答:解:(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生成旳氢气旳质量=0.04g+0.04+0.02g=0.1g,故填0.1;(2)设10g硫酸中具有溶质旳质量为xZn+H2SO4=ZnSO4+H2↑98 2x 0.04gx=1.96g故硫酸旳质量分数为:=19.6%.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15.下列物理学旳研究成果与托里拆利有关旳是()A.发现光旳色散B.测出大气压旳值C.发现电流旳磁效应D.判断出通电螺线管旳磁极性跟电流方向旳关系解析:牛顿是著名旳物理学家,他对力学旳奉献是非常大旳,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坚实旳基础.同步对于光旳色散也是牛顿发现旳.大气压旳测量最早是托里拆利进行旳,著名旳托里拆利试验第一次精确旳测出了大气压旳数值.奥斯特发现电流旳磁效应。
理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
1.对中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约为2m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100gC.800m比赛后体温约为45℃D.100m跑的成绩约为8s【答案】A【解析】【详解】A.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为2m左右,故A符合题意;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50g,故B不符合题意;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故C不符合题意;D.50m跑的成绩约为8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水中倒影B.手影形成C.筷子“弯折”D.激光准直【答案】C【解析】【详解】“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A.平面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为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手挡住了光的传播而在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手的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C.筷子“弯折”,看到水中的“筷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D.激光准直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
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C.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舱外的两名航天员大声说话就能直接利用声波进行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人的音色不同。
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舱外的两名航天员要用无线电进行交流,故D错误,符合题意。
理科综合试卷 第1页(共14页) 理科综合试卷 第2页(共14页)绝密★启用前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4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S 32 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盒,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下列物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塑料水杯 B .纯棉衬衫 C .羊毛围巾 D .不锈钢盆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 A .硫B .镁C .红磷D .铁丝3.下列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B .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A .2Fe +——铁离子B .——铝原子C .2He ——2个氦元素D .22NO ——2个二氧化氮分子5.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图1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A .甲醛的化学式为2CH OB .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 .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6.图2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待测溶液呈酸性B .探究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C .探究水的组成元素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图27.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3所示。
理科综合试卷 第1页(共14页) 理科综合试卷 第2页(共14页)绝密★启用前202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4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S 32 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盒,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下列物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塑料水杯 B .纯棉衬衫 C .羊毛围巾 D .不锈钢盆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 A .硫B .镁C .红磷D .铁丝3.下列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B .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A .2Fe +——铁离子B .——铝原子C .2He ——2个氦元素D .22NO ——2个二氧化氮分子5.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图1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A .甲醛的化学式为2CH OB .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 .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6.图2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待测溶液呈酸性B .探究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C .探究水的组成元素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图27.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3所示。
2024年河北省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乡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防沙降尘B.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C.回收废旧电器,节约资源D.农业上合理施用化学肥料【答案】B【详解】A.植物造林,防沙降尘,利于环境保护,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浪费,故B错误,B符合题意;C.回收废旧电器,节约金属资源,减少金属污染,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减少水污染,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
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捶打织品B.梳理丝线C.缝制衣物D.烧炭熨烫【答案】D【详解】ABC.捶打织品、梳理丝线和缝制衣物都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ABC不符合题意;D.烧炭熨烫是炭的燃烧,会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
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种类改变D.数目改变【答案】A【详解】A.冰升华过程中,从固态变为气态,其分子间隔增大,故A符合题意;B.冰升华后,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D.升华过程是物理变化,升华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变化,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图所示为电动起重机的工作场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属于合金B.铁属于非晶体C.塑料属于天然材料D.图中所示的滑轮属于定滑轮【答案】A【详解】A.钢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合金材料,故A正确;B.铁熔化和凝固时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B错误;C.塑料是经过人工合成的,是合成材料,故C错误;D.由图可知,工作时,滑轮与物体一同运动,属于动滑轮,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