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格式:pdf
- 大小:10.09 MB
- 文档页数:91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36557〕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08〕审核〔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批准〔〕批准日期〔2022.10.23〕(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而设置的。
主要讲授高速铁路线路、牵引动力、高速铁路动车组、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及通信系统,高速铁路车站设置,高速铁路的运营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施工岗位、管理岗位的基本能力。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工程地质》、《土质学与土力学》、《基础工程等》。
2.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建立铁路运输的整体概念,树立铁路运输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重要理念,了解铁路各专业之间的关系理念和铁路运输机制,确定本专业在整个铁路运输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及其主要技术经济优势。
2)掌握高速铁路对线路平纵断面、轨道、路基、桥梁和隧道设计的特殊性,对维修养护作业的特殊要求。
3)掌握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受电弓、车辆动力装置的基本原理。
4)掌握高速铁路动车组的基本类型、主要技术特点、基本构造和关键技术。
5)掌握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
6)掌握高速铁路车站的技术特点、分类、车站技术设备和枢纽的基本概念。
7)掌握高速铁路运输计划编制、通过能力计算、车站作业组织、调度指挥、客运服务、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3.课程设计1)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目标。
依托铁道运输类岗位职业标准,以铁道运输类岗位技能构建课程内容,针对铁道运输类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高铁发展前景及就业前景分析本文是关于高铁发展前景及就业前景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高速铁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规定,近几年来,中国的高铁事业发展无疑是巨大的。
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讲高铁的发展前景及就业前景分析,欢迎大家参考。
高速铁路发展前景分析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我国铁路系统瞄准世界铁路先进水平,运用后发优势,博采众家之长,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短短几年时间,推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世界最前列。
20xx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358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20xx年高铁预计将建成通车6552公里,合计13,000公里以上。
新线合计7,901公里,共计98,901公里。
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1.高速铁路是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xx年12月7日,国务院副张德江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表示,政府已将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将在财政投入、建设用地、技术创新、经营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中长期路网规划》提出,到20xx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铁货分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
20xx年,国家对《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xx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
以上规划将提前到20xx年完成。
2.中国高铁运营效果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体情况是好的。
线路基础、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动车组等主要行车设备质量稳定可靠,运行安全平稳。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新时空,不仅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而且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3.中国需要高速铁路节假日期间大量乘客滞留大城市火车站的现象仍旧存在;能否买到一张自己想要的火车票,依旧是大多数旅客心头挥之不去的担心。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
2008年,国家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一、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宏伟目标,中国铁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在体制创新方面,创建了合资建路的崭新模式。
铁道部与31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加快铁路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新线建设项目基本上都是与地方政府或战略投资者合资,广泛吸引各方面资金投资铁路建设,形成了集全社会之力建高铁、推进铁路现代化的生动局面。
——在管理创新方面,充分发挥我国铁路路网完整、运输集中统一指挥的优势,统筹利用铁路内外的各方面科研力量和人力资源,形成强大合力。
在铁路建设中,无论是工程管理部门,还是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协调行动,组织起了强大的工程建设队伍;在技术装备制造中,无论是运营单位,还是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都统一步调,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制造体系。
这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一组织,形成一个“拳头”,坚持整个铁路技术创新体系一盘棋,在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统一搭建了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平台,走出了一条铁路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
我国高速铁路的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客站建设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运营维护技术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体系。
二、中国高速铁路现状与未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920营业公里。
其中,新建时速250~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4044营业公里;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2876营业公里。
1咼速铁路与客运专线的区别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速度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等等一系列现代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根据国际铁道联盟定义:"高速铁路"是指提速改造后200千米以上,新建时速250千米以上的铁路系统。
而在我国,铁路运输需求巨大,因此产生了客运专线”这一名词,即客货分线运输。
比如现在的京沪线以后就是京沪货运专线,京沪高铁就是京沪客运专线。
而在我国客运专线”都是时速250千米以上的铁路系统。
因此客运专线属于高速铁路。
但是在外国有些铁路是时速200千米以上,但是客货混跑,那样的铁路是高速铁路但不是客运专线。
城际铁路”都是客运专线,比如京津城际。
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时速大于250的,因此都是高速铁路。
2高速铁路与客运专线国内外发展概况适合高速铁路的生存环境其实只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人口稠密和城市密集,而且生活水准较高,能够承受高速轮轨比较昂贵的票价和多点停靠,第二是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能够保证高速轮轨的施工、运行与维修需要。
就这两点而言,以巴黎和柏林为核心的欧洲大陆和日本密集的城市带是最适合不过的。
因此世界最先进的高速轮轨技术诞生在德、法、日这3个国家就非常合乎逻辑。
日本1964年10月1日正式开通的东海道新干线全长515.4公里,运营速度高达210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
当时的东京至新大阪“东海道”新干线仅用8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
日本为首的第一代高速铁路的建成,大力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房地产、工业机械、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降低了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铁路市场份额大幅度回升,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课件 (一)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课件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通行最便捷、快速的交通方式之一,其快速、高效、安全、便捷的特点是其他交通工具难以替代的。
近年来,国外高速铁路逐步发展,在世界各国的运行和使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
一、日本高速铁路日本高速铁路又称新干线,是世界上首条商业化营运、专门用于高速列车行驶的线路,自开通以来,速度和准确率堪称全球领先。
其中最有名的是东京至大阪的山手线,列车速度一般在220-240公里/小时之间,平均车间隔在3-5分钟之间。
二、法国高速铁路法国高速铁路全长2000多公里,连接城市多,直接连接布鲁塞尔、伦敦、阿姆斯特丹等欧洲主要城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连接巴黎和马赛的高速路线,建成后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其最大设计时速可以达到320公里/小时,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三、德国高速铁路德国高速铁路紧随日本和法国,是欧洲深受欢迎的一条高速铁路。
与前两者不同,德国高速铁路不仅考虑速度和准确性,还注重舒适性。
整车采用ABS控制系统、转向架无级调速系统等,使列车行驶更加平稳,加之车内座椅宽敞、储物空间充足,使德国高速铁路成为消费者最受欢迎的高速铁路之一。
四、中国高速铁路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截至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一以上。
正是依靠高速铁路的快捷和便利,使我国的交通运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出行方式。
总之,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促使全球交通事业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各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不同,但都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信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的运用和发展必将更加广泛,更加便捷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高速列车技术发展趋势论文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专业班级:交通设备嘻嘻嘻班姓名:手动阀学号:*********高速列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啥方法都摘要:高速铁路是一个集各项先进铁路技术、先进运营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和资金筹措在内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效率的运营体系,它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机车车辆配置及站车运营规则等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铁路渐渐成为交通运输的主流。
我国近年来在高速铁路的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相伴而来的便是如何保持先进技术的问题。
这需要把握高铁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介入研究。
本文从世界与中国高速列车技术现状与发展出发,分析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现状与趋势,总结主要类型以及世界各国高速列车发展趋势。
高速列车是指最高行车速度每小时达到或超过200公里的铁路列车。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列车为日本的新干线列车,1964年10月1日开通,最高时速每小时443公里,运营速度可达每小时270公里或300公里。
此后,许多国家相继修建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也一再提高。
1.世界各国目前高速列车发展概况到目前为止,开通高速列车的国家有日,中,法、德,意,英,俄,瑞典等国。
其中法国的TGV系列创下钢轮式实验速度之最,2007年其速度曾达到每小时574.8公里。
高速列车一般指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列车。
20世纪50年代初,法兰西共和国首先提出了高速列车的设想,并最早开始试验工作。
1976年,用柴油电动机车牵引的高速列车在英国投入服务,这是当时英国最快的载客列车,最高时速达250公里。
法兰西共和国则以电力机车为研究对象,其高速电力引列车在1978年曾创下时速260公里的纪录。
1981年10月,新的高速列车“T.G.V”在巴黎─里昂干线正式投入使用。
采用流线形造型的“T.G.V”和和常规列车相比,空气阻力减小了三分之一。
它装有大功率动力装置,具有较强的爬坡能力,可以高速爬上35%的陡坡,也可在坡路上起动,使用的仍是普通铁轨线路,曾创下时速380公里的纪录。
高速铁路概论辅导资料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系二〇一三年三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一节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2)第二节高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较 (3)第三节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 (4)第二章高速铁路线路 (7)第一节概况 (7)第二节线路的平面 (7)第三节线路的纵断面 (11)第四节路基及轨道 (12)第三章高速列车的牵引动力 (14)第一节概述 (14)第二节受电弓与传动装置 (17)第三节动力车车体与转向架 (18)第四节制动技术 (19)第四章高速铁路的车辆 (21)第一节概述 (21)第二节车体和车内设施 (21)第三节空气调节装置 (22)第四节转向架 (22)第五节牵引缓冲装置 (22)第六节制动装置 (22)第七节摆式车体 (23)第五章高速铁路的信号和控制系统 (24)第七章高速铁路的车站及枢纽 (25)第一节概述 (25)第二节高速铁路的车站布置图 (26)第三节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的方式 (27)第十章磁悬浮列车 (28)模拟试题 (29)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1铁路速度的分级常速——时速100~120km/h。
中速(准高速)——时速120~160km/h。
快速——时速160~200km/h。
高速——时速200~400km/h。
特高速——时速400km/h以上。
2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概况2.1初期高速铁路建设高潮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正式开通。
法国:后来居上,在一些技术、经济指标上超日本而居世界领先。
高速铁路最初建设的特点:(1)由于采用新技术,铁路竞争力加强,经济效益好转;(2)解决了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3)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建设;(4)节省能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5)新建项目带动了既有铁路网的技术改造。
第一次(初期)建设高潮有四个国家(日法德意)建成9条高速铁路(自59-91的32年内),总长3198km,这些成就影响了很多国家,从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对高速铁路的关注和研究酝酿了第二次高潮。
浅谈中国高铁的发展2004年,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铁道部提出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我国铁路网中长期的建设目标和投资规模。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总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并提出了建设“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客运专线总里程1.2万公里以上。
(机车车头)2006年年初,“十一五”期间铁路建设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1.25万亿元,比“十五”期间翻了两番。
2004年是500多亿元,2005年原计划投资1000亿元,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间,总投资规模更是猛涨到了1.25亿元,平均每年2050亿元,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
这样的投资增速,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尚属空前。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共建设17000公里铁路新线,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这些客运专线主要有京沪、京广、京哈、沈大、陇海等,列车时速将达到200至300公里。
尽管没有使用高速铁路这个概念,但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高速铁路以时速270公里为起点的标准,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毫无疑问就是标准的高速铁路。
如此庞大的高速铁路投资规模,说明中国高速铁路时代到来!(图为“四横四纵”规划图)高铁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修建了高速铁路。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国高速铁路,其最高商业运行时速已突破300公里,同时新一代的TGV高速列车创造了时速515.3公里的超高速记录。
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到2000年底,世界高速铁路的总长已达6858公里。
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和正在修建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约占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
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速铁路网总长达3万公里,其中新建路段9100公里,约占30%. 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规划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