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4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案【篇一: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已编辑】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案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教学设计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1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教学设计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 2 -- 3 -- 4 -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像力,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并将音乐的形式要素溶入到作品分析中。
初步学习鉴赏的方法,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用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高中音乐舒伯特教案【篇一: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讲课人:宋延华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类型:音乐欣赏课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内容。
这一章节介绍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
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二)本节课内容适合音乐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
(三)本课分别从艺术歌曲《鳟鱼》和《魔王》中体验和分析艺术歌曲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能力与音乐感受能力。
他们正值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歌曲《鳟鱼》和《魔王》,感受、体验音乐思想情绪,理解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兴趣,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提高辨认是非的能力,面对社会中的种种诱惑能够学会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了解著名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代表作,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演唱、启发、讨论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鳟鱼》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会演唱第一段;欣赏《魔王》,对其角色进行划分、分析人物的形象以及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体验歌曲的整体效果。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1.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吴祖强等作于1972年,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
2.【俄】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下苦闷彷徨不知所措的思想情绪。
3.长江之歌,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王世光曲,胡宏伟填词,《话说长江》主题音乐,歌词: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4.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5.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要素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6.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
旋律:也称作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旋律。
7.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主音)为中心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
如大调式、小调式、五声调式等。
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或自高至低的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8.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弦进行”。
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
9.曲式:音乐材料的排列形式,也就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布局。
10.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及横向结合关系)11.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之分。
人声音色又可分为童声、女声、男声等;乐器音色的区别更是多种多样。
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1.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花儿,高亢悠扬,舒展自由。
2.刨洋芋,山西民歌,起兴开始,集叙事与抒情为一体。
3.脚夫调,陕西北部的信天游,寂寞惆怅。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教学材料: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课程名称:音乐鉴赏授课对象:高一年级授课教师: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东校区林改峰一、课程要求: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开发,可以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二、课程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 、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三、课程基本原则: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课也存在这一特点。
它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 、参与原则: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2 、情感性原则: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
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
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更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3 、愉悦原则: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正因为音乐具有这一特征,人们才有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所以,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也是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目的之一。
四、课程内容及安排:第一单元学会聆听1、怎样欣赏音乐2、聆听《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感受、体验二者的音乐情感。
3、课时安排:1课时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教学要求:了解民歌的历史、特征、分类及文化意义学生应掌握的概念与理论:1 、民歌的概念2 、各类民歌的特征及功能意义教学重点:把握各地民歌的风格与特征教学难点:各地民歌风格的辨识。
音乐考点第一单元学会聆听1.《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2.吴祖强:作曲家。
代表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3.刘德海:琵琶演奏家;4.柴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有:《第六(悲怆)交响曲》等;5.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6.音乐的形式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1.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2.西北民歌代表曲目: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风格特点: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3.中原民歌代表曲目:《沂蒙山小调》(山东)、《王大娘钉缸》(河南)、《孟姜女哭长城》(河北);4.南方民歌代表曲目:《弥渡山歌》(云南)、《对鸟》(浙江);5.少数民族民歌内蒙古民歌代表曲目: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短调民歌《嘎达梅林》;西藏民歌代表曲目:《宗巴朗松》;维吾尔族民歌代表曲目:《牡丹汗》;6.各民族代表乐器:扎木聂(藏族)、马头琴(蒙古族)、手鼓(维吾尔族)、冬不拉(哈萨克族);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1.鼓吹乐:是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代表曲目:《滚核桃》、《童谣》等;2.“打溜子”: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代表曲目:《锦鸡出山》;3.江南丝竹: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以及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乐种,所用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等;代表曲目有《中花六板》等;4.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主奏乐器有高胡、扬琴等,代表曲目有《娱乐升平》等;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2.梅兰芳: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3.四大行当:生、旦、净、丑;4.京剧的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
5.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两部分;6.京剧的著名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京剧《贵妃醉酒》选段)、《家住安源》(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等;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1.呼麦: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
《音乐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与标准一,音乐鉴赏(必修)二,歌唱(选修)三,演奏(选修)四,创作(选修)五,音乐与舞蹈(选修)六,音乐与戏剧表演(选修)音乐鉴赏(必修)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学习内容定位:鉴赏内容标准:在聆听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学习方式:聆听音乐为主.强调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指定专题或自选专题,主动收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用口头描述,撰写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鉴赏心得,交流鉴赏体验等.内容标准——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音乐体裁,表演形式.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了解中国和西方音乐史.了解音乐流派,重要代表人物(生平,作品,贡献).了解中外通俗音乐发展简况.——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体验民族,地域,时代风格.——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民族文化特征.学习音乐美学,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能够联系姊妹艺术或其他相关学科,借助乐谱熟悉音乐作品主题,应用相关软件欣赏音乐,搜寻下载音乐资料,对音乐作品作出评价和评论.1,为什么说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审美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审美感知和培养审美情感.2,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内涵是什么音乐教育过程,是一个学习者对音乐的感受,感悟和音乐对学习者的感染,感化过程.形成学生同音乐之间的直接体验与交流.3,如何理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不同意教师的见解,不同意课本的解释,这才是学生自身的体验和真正的理解,才可能实现音乐教学对自主,探究,交流的追求,达到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目标.——几个应关注的问题学生根据指定专题或自选专题,主动收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5,鼓励学生以随笔的形式表达音乐鉴赏心得有哪些好处有益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益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益于学生整体艺术修养的提高.6,为什么提出对"通俗音乐"的学习要求通俗音乐作为音乐文化的一种,完全可以让学生从正面来接触,以便更好地认识,理解和鉴别. 4,音乐鉴赏中怎样进行探究性学习7,要求学生"能够在电脑上应用相关软件欣赏音乐,并能够通过互联网搜寻和下载音乐资料"有何意义信息与网络时代,使得计算机成为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的重要资源.音乐与计算机的结合,是艺术与科学融会的结晶,是感性与理性的互补,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对接.它不仅拓宽了音乐教学的思维与方式,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带来了音乐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变化.8,"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和"了解音乐艺术的特征"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学习音乐美学常识"是指常识性的理论知识.包括音乐美的构成,音乐的风格和流派,音乐评论等."了解音乐艺术的特征"则从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是时间艺术,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是表演艺术四方面来进行.教材内容特点:以单元内容的形式,分节的形式,欣赏,知识, 拓展与探究板块来呈现.(共十八单元,三十四节)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第七节丝竹相和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九节现代京剧第五单元亚洲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第六单元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风笛排箫歌声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十四节巴赫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园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歌唱(选修)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歌唱教学在九年制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课程性质:选修模块.学生可以选择.内容标准:——欣赏优秀的声乐作品.——学习掌握歌唱基本技能.——合唱中,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理解作品创作意图,对指挥的动作做出敏锐的反应.——重唱中,独立承担一个声部,做到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独唱中,深入理解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并依据自己的声音特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 ——几个应关注的问题1,为什么歌唱教学要以合唱为主培养自觉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参与意识,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高中各类课程培养目标的重心.合唱艺术需要在演唱上做到旋律,节奏准确,音色融合,统一,咬字吐字准确,清晰,声部间要和谐,均衡,这一切要求参与合唱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求参与者具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及能力.合唱学生受益的人数多,指导教师发挥作用大.2,在歌唱教学中要不要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要培养.需要明确:(1)歌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歌唱技能.(2)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一定要融在歌唱艺术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将歌唱技能训练与歌唱艺术表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3)歌唱教学应该在表现音乐情感,塑造音乐艺术形象上下工夫,与培养学生歌唱技能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3,为什么要举办各种类型的演唱会或音乐会为学生提供汇报演出及展示才华的机会.教材内容以单元形式呈现,共七个单元.采用欣赏,知识,拓展与探究三个板块呈现.第一单元学会歌唱第二单元赞美祖国第三单元芳菲田野第四单元世界之光第五单元天长地久第六单元感受经典第七单元浓郁乡情演奏(选修)演奏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逐步提高演奏能力.内容标准:——欣赏优秀器乐作品.——学习掌握演奏乐器的基本技能.——合奏中,符合乐队的演奏要求.——重奏中,独立承担一个声部的演奏任务,并与其他声部默契,和谐.——独奏中,理解作品题材和风格,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奏乐曲.——熟练地运用乐谱演奏乐曲.——采集并学习演奏优秀的民间乐曲.——几个应关注的问题1,演奏教学为什么要以合奏为主演奏课是一种群体合作的表演艺术,它需要演奏者相互默契,紧密合作,在演奏集体内部及演奏集体与听众之间做到情感交融.学生参与学习的人数多,老师指导合奏效率高.2,在演奏教学中,音乐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主要职责是教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自己在乐队中或某一乐曲中所处的地位,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表现乐曲的情感,刻画音乐形象,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做人.3,怎样解决演奏课中使用什么乐谱的问题根据学校条件和实际进行选择简谱或五线谱.指挥使用总谱,演奏者使用分谱,教会学生从总谱上抄写"分谱",并按总谱参与演奏实践.教材内容由乐队和吉他两部分内容组成.以单元与节的形式来呈现.乐队有两个单元五节;吉他有四个单元十三节.乐队——第一单元认识乐队第一节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第二节西洋管弦乐队第三节管乐队第四节混合乐队第五节乐队指挥第二单元演奏吉他——第一单元走近吉他第一节吉他的历史第二节吉他的类别第二单元演奏初步第三节定弦与调弦第四节演奏姿势及空弦练习第五节初级演奏方法第六节吉他记谱法第三单元民谣吉他演奏第七节和弦指法图及演奏(c大调, a小调)第八节弹唱《雪绒花》第十节和弦指法图及和弦演奏(G大调, e小调)第十一节弹唱《真心英雄》第十二节和弦指法图及和弦演奏(F大调,d小调)第十三节弹唱《朋友》第十四节变调夹的运用及和弦推算第十五节弹唱《中国人》第十六节吉他和弦的进行模式第十七节弹唱《同桌的你》第四单元吉他与乐队第十八节吉他与乐队创作(选修)音乐创作是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过程和手段.教学中,应以歌曲创作为重点.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内容标准:——学习音乐材料组织与发展的基本形式及声乐作品中的词曲结和关系,初步掌握音乐作品结构的一般常识及基本的作曲手法,参与以歌曲创作为主的创作实践.——学习音乐创作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尝试为歌词谱曲,为旋律配置简易伴奏.——运用数字音序和音频软件进行简单音乐编辑和创作.——采集优秀民间音乐,作为创作和改编的素材.——几个应关注的问题1,高中创作教学的重点是什么重点是歌曲创作.即:尝试为歌词谱曲.2,高中学生学习音乐创作应具备哪些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应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如:基础乐理,丰富的歌唱实践,视唱能力,记谱能力,音乐想象能力等.有关歌曲创作或音乐创作的基础知识.如:歌曲的整体构思,主题乐句的写作,旋律的发展手法,歌曲的词曲结合,多声部歌曲的写作,歌曲的结构形式,歌曲的体裁形式等.3,为旋律配置简易伴奏指的是哪些内容为歌曲或短小的器乐曲编配打击乐伴奏.为歌曲或短小的器乐曲选择适当的乐音乐器编配简易伴奏.将乐音乐器与打击乐器合在一起为歌曲或短小的器乐曲编配伴奏.教材内容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习创作第二单元旋律的创作第三单元音乐主题的写作第四单元歌曲的结构第五单元歌词的选择第六单元采风与命题创作第七单元电脑音乐第八单元歌曲创作方式及其过程音乐与舞蹈(选修)音乐与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技能与综合艺术素养并重.内容标准:——积极参与舞蹈的学习,排练,演出等活动.——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组合,优秀的舞蹈或舞剧片段.——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起源,发展,体裁及相关文化知识.——能够随音乐即兴舞蹈,根据音乐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和队型,鉴赏与评价.——几个应关注的问题1,舞蹈艺术有哪些基本特征舞蹈是形体的艺术,是时空艺术.它具有:动作性,情感性,审美性三大特征.2,在教学中如何把握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音乐与舞蹈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音乐课程,音乐与舞蹈教学模块之间的关系.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3,音乐与舞蹈有哪些主要教学内容舞蹈鉴赏与舞蹈常识,舞蹈表演,舞蹈创编.4,在音乐与舞蹈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舞蹈鉴赏,表演,创编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舞蹈鉴赏要重视学生的自身感受.表演应遵照循序渐进.创编通过现场观摩,观看录象帮助学生积累舞蹈语汇.教材内容以单元形式呈现,共九个单元.第一单元走近舞蹈第二单元中国汉族舞蹈第三单元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第四单元中国古典舞蹈第五单元芭蕾舞(中,外)第六单元外国民间舞蹈第七单元现代舞(中,外)第八单元社交舞(中,外)第九单元命题表演音乐与戏剧表演(选修)音乐与戏剧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应将两者结合,重视表演及创编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及创造才能.内容标准:——欣赏中国戏曲,中外歌剧,音乐剧及影视配乐等.——了解戏剧构成的主要元素,我国传统戏剧及中外歌剧的起源,发展,流派风格,主要代表人物和艺术成就.——能够选配适当的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歌,寓言,童话等文学作品,选择适当的题材创编有配乐的戏剧小品或小型音乐剧,有表情地演唱我国戏曲唱段及中外歌剧选段.——几个应关注的问题1,戏剧艺术的特征是什么故事性,表演性,综合性.2,音乐与戏剧表演主要涵盖哪些教学内容戏剧鉴赏和戏剧常识,戏剧表演,戏剧创作三方面.3,在创编戏剧小品或小型音乐剧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哪些问题选择适合创编与表演的内容,内容应具有故事性,情节性和人物角色等要素.为学生提供录象,录音等视听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设计,主动创造艺术形象,善于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做出客观评价.教材内容:以单元,节的形式呈现,共四个单元十七节.第一单元走近戏剧第一节欣赏与认知各种类戏剧第二节音乐在戏剧中的功能与作用第二单元中国戏曲第三节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第四节中国戏曲的表演程式与行当第五节戏曲中的大戏,小戏及剧种第六节京剧的音乐第七节戏曲的现代戏第八节戏曲排演实践第三单元歌剧第九节欧洲歌剧及其艺术形式第十节欧洲歌剧著名作曲家及其作品第十一节中国歌剧的形成第十二节中国歌剧的发展第十三节歌剧排练实践第四单元音乐剧第十四节美国音乐剧第十五节西方现代音乐剧第十六节中国音乐剧第十七节音乐剧排演实践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教学建议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要渗透在不同模块中.坚持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2,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确保高质量地开好开足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以保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自主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对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3,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充分认识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音乐教育的重大作用.教师要经常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电脑和网络资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评价建议1,评价原则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2,评价内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教师:教育思想,业务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课外音乐活动),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3,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教科书编写建议(略)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略)完2006年3月学习建议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结合学习.二,认真通读,深入理解,实践运用.三,作好测试准备.。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教学材料: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课程名称:音乐鉴赏授课对象:高一年级授课教师: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东校区林改峰一、课程要求: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开发,可以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二、课程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 、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三、课程基本原则: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课也存在这一特点。
它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 、参与原则: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2 、情感性原则: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
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
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更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3 、愉悦原则: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正因为音乐具有这一特征,人们才有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所以,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也是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目的之一。
四、课程内容及安排:第一单元学会聆听1、怎样欣赏音乐2、聆听《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感受、体验二者的音乐情感。
3、课时安排:1课时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教学要求:了解民歌的历史、特征、分类及文化意义学生应掌握的概念与理论:1 、民歌的概念2 、各类民歌的特征及功能意义教学重点:把握各地民歌的风格与特征教学难点:各地民歌风格的辨识。
紧扣“立德树人”总要求全面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自1996年教育部要求在全国普通高中设置音乐课程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中音乐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
音乐课程改革在遵循“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下不断推出新的举措,高中音乐教材建设是其中引人注目的热点,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2019年9月在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率先使用的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系列,对探索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方向,为教学一线师生提供新的教学材料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本文从编者的角度,以高中阶段使用范围最广、开课率最高的《音乐鉴赏》教材为例,对修订版的高中音乐教材加以简要解读。
一、课程结构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结构由2003年版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1必修(音乐鉴赏)+5选修(五个模块任选)模式,变为“6必修+6选择性必修+选修”模式。
课程数量成倍增加,课程内容也有了较大拓展,下表是修订前后变化情况。
上述变化分别以2003年、2017年两个版本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为参照。
其中2003年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表述为:“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
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积极为普通高中学生学习音乐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2017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表述为:“打破了自1996 年我国普通高中恢复艺术课程及2004 年试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以来,全体高中学生统一学习同一门音乐课程的固定模式,体现‘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的课程基本理念。
”由此可见,课程设置完全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修订前后课程设置的变化反映了10多年来高中音乐教育的不同思路与要求。
从课程结构层面看,此次高中音乐教材修订在延续之前的按模块编写的基础上,根据18+18的学分要求,每个模块分为上、下两篇,各成体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此次“课改”所提出的选择性需求。
高中音乐鉴赏目录表人教版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音乐鉴赏目录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欣赏: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知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欣赏:沂蒙山的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知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欣赏: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知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第七节《丝竹相和》欣赏:中花六板(江南丝竹)、娱乐升平(广东音乐)知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知识:京剧、南梆子、四平调第九节《现代京剧》欣赏:雄心壮志冲云天、家住安源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现代京剧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星星索、欢迎、巴雅提木卡姆知识:亚洲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欣赏:非洲赞歌、鼓舞、门库尔雅、男孩之舞知识:非洲音乐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欣赏:鸟儿在歌唱、优雅、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知识:欧洲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欣赏:告别、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知识:拉丁美洲音乐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十四节《巴赫》欣赏:马太爱难曲(第1、72、78分曲)知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欣赏: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知识:奏鸣曲式与交响曲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欣赏:魔王、鳟鱼、菩提树知识:艺术歌曲、声乐套曲、舒伯特与艺术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欣赏:C小调练习曲、爱之梦知识: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肖邦与李斯特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欣赏: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知识: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柏辽兹第十单元音乐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知识:民族乐派、交响诗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荒山之夜知识:强力集团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欣赏:海上--从黎民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知识:印象主义音乐与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五首管弦乐曲(第二首)知识: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第二十三节《爵士乐》欣赏:南部之子、不知为何知识:迪克西兰爵士乐、自由爵士乐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高山流水志家园》欣赏:广陵散、流水知识:古琴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光无故人》欣赏:阳关三叠、扬州慢知识:中国古代歌曲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欣赏: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知识:学堂乐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欣赏:问、渔阳鼙鼓动地来知识:清唱剧《长恨歌》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八节《聂耳》欣赏:金蛇狂舞、毕业歌知识:左翼音乐运动第二十九节《冼星海》欣赏:黄河大合唱知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欣赏: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欣赏:乱云飞、御风万里知识:新中国的器乐创作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知识:中国新歌剧和歌剧音乐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欣赏:思念、懂你、好汉歌知识:通俗音乐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欣赏: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祖国颂知识:音乐的社会功能。
高中音乐课课程安排: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1课时)
第二单元团结拼搏、阔步向前(校歌)(1课时)
第三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4课时)
第四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2课时)
第五单元国之瑰宝--京剧(传统现代)(2课时)
第六单元亚洲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2课时)第七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欧洲拉丁美州)(2课时)第八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1课时)
第九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1课时)
第十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3课时)
第十一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2课时)
第十二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1课时)
第十三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题(1课时)
第十四单元经典流行音乐(1课时)
第十五单元文人情致(2课时)
第十六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2课时)
第十七单元人民音乐家(2课时)
第十八单元新中国的歌(4课时)
第十九单元走向新世纪(1课时)。
乱云飞高中音乐教案【篇一:八年级音乐上下教案】《御风万里》---教学设计课题《御风万里》课时1课型欣赏教材分析1. 背景资料: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郭文景在香港回归之前,应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专门为弦乐乐队和军乐队而作2. 作者简介:郭文景,作曲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3. 歌曲分析:《御风万里》是表现了全国人民在香港回归之时,响彻大江南北的兴奋热烈狂欢之声。
全曲曲式结构为“引子+a+b+a1+尾声”,速度上具有意大利式序曲的快慢快的特点。
学情分析聆听《御风万里》,在聆听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参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唱会歌曲以加深对歌曲主题思想的认识。
关于这首歌的演出背景可以简单介绍。
借助民族音乐符号向人们传达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
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学习音乐表情术语,体验感受作品的内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御风万里》,熟悉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过程与方法目标:视唱乐谱,判断主奏乐器,感受音乐风格,辨别民族归属,领会作曲家引用它们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聆听体验对比分辨中西乐队,比较中西乐队的风格色彩。
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概况,简单了解彭修文重点聆听《御风万里》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认识中西合璧的意义难点分辨《御风万里》中的汉藏蒙等民族音调主题关键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教具钢琴黑板多媒体音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情景引入 1.师生问好 2.导入组织活动播放传统京剧音乐片段,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依次播放两段音响,要求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
1)民族乐队的《乱云飞》导板, 2)中西乐结合的《乱云飞》导板教师播放多媒体聆听京剧片断,分辨并写出有哪些乐器聆听作品、熟悉主题,在表格上填写回答问题: 1、两者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与传统京剧音乐相比你有何感受? 2、乐队指挥是谁?了解传统京剧乐队的构成,为新课作铺垫。
浅谈十九世纪中叶欧洲钢琴音乐鼎盛时期的成因[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了“19世纪中叶是欧洲钢琴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命题的成因,试图从钢琴发展史、演奏技巧的逐步科学与完善、历史积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肖邦和李斯特的决定性作用等四个方面入手,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综合比对和研究,对这一命题进行较透彻的剖析。
[关键词] 十九世纪;欧洲钢琴音乐的鼎盛时期;成因在几乎所有关于欧洲钢琴音乐发展的叙述文章和书籍中,都将19世纪中叶描述为钢琴音乐的“黄金时期”或“鼎盛时期”。
例如,现行高中音乐鉴赏课本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中,是这样叙述的——肖邦和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两颗璀璨的明珠,他们一同将钢琴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这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什么是十九世纪中叶而不是之前或之后,甚至是现代?为什么起关键作用的是肖邦和李斯特而不是莫扎特、贝多芬或之后的拉赫玛尼诺夫等人?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并未提及,音乐研究类文献和网络上也少有涉及。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认为,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一、钢琴的发展与成熟音乐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乐器的发展史,是互相作用的。
钢琴是在古钢琴的盛世出台的,1709年,意大利人巴托罗缪.克里斯托伏里(1655——1731)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只有四组琴键(四个八度),从演奏机理看,与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很象。
刚诞生的钢琴是典型的丑小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改良过程才逐渐得以完善——1720年,克氏制造出了第2台钢琴,四组半琴键;1726年,巴赫第1次演奏钢琴,认为键压太重,高音太弱,一点儿也不喜欢;1765年,9岁的莫扎特在伦敦第1次见到了钢琴,不过直到1782年才自己买下一架,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九年;1790年,英国勃罗德伍德琴厂推出了五组半的钢琴;1800年,键盘颜色改成了现在的样子,而在这之前是相反的,据说是为了映衬出贵族仕女们白皙的双手;1808年,法国人埃拉尔发明了复震奏装置。
第一单元——学生聆听(课本5页)1、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
2、柴科夫斯基俄国作曲家,第六(悲怆)交响曲3、《长江之歌》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
4、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
5、《森吉德玛》的曲作者贺绿汀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课本15页)1、《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
2、《刨洋芋》是山西民歌。
3、《脚夫调》是流传于陕西北部的一首信天游。
4、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5、“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信天游”是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6、《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长调。
7、《宗巴朗松》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曲,具有内型的囊玛音调。
8、《牡丹汗》是一种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民歌特色的歌曲。
9、长调旋律特点: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
短调的旋律特点:节奏整齐,句幅较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
10、《沂蒙山小调》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虽标为小调,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11、《王大娘钉缸》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代表曲目。
12、《弥渡山歌》是一首云南民歌。
13、《对鸟》为浙江民歌,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前后两段分采用徵调式和羽调式。
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课本41页)1、《锦鸡出山》是依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的一首器乐曲。
2、《滚核桃》是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的一首作品。
3、《童谣》是根据北京儿歌转化而来的民间器乐曲,它以“吹歌”的形式出现。
4、打溜子是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
5、吹歌是“鼓吹乐”中的一个类别,它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以打击乐。
6、《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放慢加花,所以称它为《中花六板》它具有江南色彩。
7、江南丝竹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
第四单元——京剧(课本55页)1、《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出自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是虞姬的一个唱段。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42,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贝多芬43,第九交响曲,合唱,贝多芬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44,魔王,艺术歌曲德,歌德词,奥舒伯特曲45,鳟鱼,德,舒巴尔特词,奥,舒伯特曲46,菩提树,德,繆勒词,奥,舒伯特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47,C小调练习曲,钢琴曲,波,肖邦曲48,爱之梦,钢琴曲,匈,李斯特曲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乐的诞生49,幻想交响曲,法,柏辽兹曲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50,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四乐章,,美,斯美塔那曲51,芬兰颂,交响诗,芬,西贝柳斯曲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5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俄,格林卡曲53,荒山之夜,管弦乐曲,俄,穆索尔斯基曲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54,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交响素描《大海》第一乐章,法,德彪西曲55,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钢琴曲,法,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56,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奥,勋伯格曲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57,南部之子(He,s a son of the south)爵士乐,美,路易斯。
阿姆斯特朗曲58,不知为何(Don,t know why),美,杰斯。
哈里斯曲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59广陵散,古琴曲,古曲60,流水,古琴曲,古曲,天闻阁琴谱,管平湖演奏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61阳关三叠,合唱曲,古曲,王震亚编曲62,扬州慢,古代歌曲,宋姜()词曲,杨荫浏译谱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和李叔同63,体操---兵操,沈心工词曲64,黄河,沈心工词曲65,祖国歌,李叔同词曲66,送别,美,J.P奥德维曲,李叔同填词67,竹马,沈心工填词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68,问,易韦斋词,萧友梅69,渔阳鼙鼓动地来,清唱剧《长恨歌》选曲,男声合唱,韦瀚章词,黄自曲。
第一单元——学生聆听(课本5页)1、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
2、柴科夫斯基俄国作曲家,第六(悲怆)交响曲3、《长江之歌》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
4、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
5、《森吉德玛》的曲作者贺绿汀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课本15页)1、《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
2、《刨洋芋》是山西民歌。
3、《脚夫调》是流传于陕西北部的一首信天游。
4、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5、“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信天游”是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6、《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长调。
7、《宗巴朗松》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曲,具有内型的囊玛音调。
8、《牡丹汗》是一种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民歌特色的歌曲。
9、长调旋律特点: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
短调的旋律特点:节奏整齐,句幅较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
10、《沂蒙山小调》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虽标为小调,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11、《王大娘钉缸》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代表曲目。
12、《弥渡山歌》是一首云南民歌。
13、《对鸟》为浙江民歌,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前后两段分采用徵调式和羽调式。
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课本41页)1、《锦鸡出山》是依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的一首器乐曲。
2、《滚核桃》是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的一首作品。
3、《童谣》是根据北京儿歌转化而来的民间器乐曲,它以“吹歌”的形式出现。
4、打溜子是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
5、吹歌是“鼓吹乐”中的一个类别,它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以打击乐。
6、《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放慢加花,所以称它为《中花六板》它具有江南色彩。
7、江南丝竹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
第四单元——京剧(课本55页)1、《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出自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是虞姬的一个唱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音乐鉴赏目录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欣赏: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知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欣赏:沂蒙山的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知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欣赏: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知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第七节《丝竹相和》欣赏:中花六板(江南丝竹)、娱乐升平(广东音乐)知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知识:京剧、南梆子、四平调第九节《现代京剧》欣赏:雄心壮志冲云天、家住安源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现代京剧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星星索、欢迎、巴雅提木卡姆知识:亚洲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欣赏:非洲赞歌、鼓舞、门库尔雅、男孩之舞知识:非洲音乐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欣赏:鸟儿在歌唱、优雅、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知识:欧洲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欣赏:告别、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知识:拉丁美洲音乐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十四节《巴赫》欣赏:马太爱难曲(第1、72、78分曲)知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欣赏: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知识:奏鸣曲式与交响曲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欣赏:魔王、鳟鱼、菩提树知识:艺术歌曲、声乐套曲、舒伯特与艺术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欣赏:C小调练习曲、爱之梦知识: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肖邦与李斯特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欣赏: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知识: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柏辽兹第十单元音乐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知识:民族乐派、交响诗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荒山之夜知识:强力集团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欣赏:海上--从黎民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知识:印象主义音乐与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五首管弦乐曲(第二首)知识: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第二十三节《爵士乐》欣赏:南部之子、不知为何知识:迪克西兰爵士乐、自由爵士乐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高山流水志家园》欣赏:广陵散、流水知识:古琴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光无故人》欣赏:阳关三叠、扬州慢知识:中国古代歌曲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欣赏: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知识:学堂乐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欣赏:问、渔阳鼙鼓动地来知识:清唱剧《长恨歌》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八节《聂耳》欣赏:金蛇狂舞、毕业歌知识:左翼音乐运动第二十九节《冼星海》欣赏:黄河大合唱知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欣赏: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欣赏:乱云飞、御风万里知识:新中国的器乐创作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知识:中国新歌剧和歌剧音乐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欣赏:思念、懂你、好汉歌知识:通俗音乐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欣赏: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祖国颂知识:音乐的社会功能。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一、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感兴趣,乐于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并体验三首歌曲的不同情绪,能够随音乐哼唱、理解、记忆音乐的主题,
(三)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他对音乐的贡献,知道“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音乐知识。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聆听与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难点:体验三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内容:
《魔王》《鳟鱼》《菩提树》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教师利用好配套教学参考书与课件资源,反复聆听、鉴赏、分析,把握准本单元音乐作品的知识点、作品风格。
(二)教师范唱《鳟鱼》给学生直观的艺术感受。
(三)学生自主学习收集关于舒伯特及其艺术作品的资料,进行全班性的展示。
(四)学唱歌曲《鳟鱼》。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聆听教师演唱,直观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
(三)观看课件提供的直观影音资料,加强学生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把握。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情况。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七、评价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可通过让学生将本课上所学的歌曲进行演唱检测。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聆听的歌曲内容《魔王》分组朗诵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