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艺术歌曲的成熟 舒伯特的歌曲(1)
- 格式:ppt
- 大小:6.72 MB
- 文档页数:19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纲要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教学材料:XXX《音乐鉴赏》课程名称:音乐鉴赏授课对象:高一年级授课教师:XXX,XXX东校区一、课程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的研究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二、课程目标:1、通过研究中国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通过研究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三、课程基本原则:音乐鉴赏课程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参与原则:教师要创造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2、情感性原则: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
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3、愉悦原则:音乐具有审美愉悦性,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也是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目的之一。
四、课程内容及安排:第一单元学会聆听1、怎样欣赏音乐2、聆听《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感受、体验二者的音乐情感。
3、课时安排:1课时第二单元腔韵——多彩的民歌教学要求:了解民歌的历史、特征、分类及文化意义学生应掌握的概念与理论:1、民歌的概念2、各类民歌的特征及功能意义教学重点:把握各地民歌的风格与特征。
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本单元的基本要求是了解中国器乐作品的分类、历史和代表作品。
学生需要掌握以下概念和理论:古琴音乐、民族器乐(如北方锣鼓、江南丝竹)、近现代中国作品(如交响乐、民族乐队作品)。
教学重点是区分传统器乐与近现代民族器乐作品在审美及形态上的差异。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审美理念。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人物及作品介绍弗朗茨·舒伯特[1] ,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
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人物简介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
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
他为不少诗人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
主要作品他的歌曲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也有民间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流浪狗》(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雷欣》、《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主要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
舒伯特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被称为《伟大交响曲》。
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
音乐创作创作灵感舒伯特思路敏捷,有人形容他的歌曲是“流出来”的。
曾有这么一件事:一天,舒伯特与朋友到维也纳郊外散步,走进一家小酒馆,见到桌上有一本莎士比亚的诗集,便拿起来朗读。
忽然他问道:“很好的旋律出来了,没有五线纸怎么办?”朋友们立即将桌上的菜单翻过来划了五条线递给他。
高中音乐鉴赏【Ⅶ】★前言一、欧洲17世纪---20世纪四大音乐时期(约从1600年--1920年左右)1、巴罗克音乐时期:⑴时间: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1600年----1750年)⑵音乐风格:具有剧烈的宗教色调。
音乐名贵庄重,雄伟壮丽,充溢活力的音乐风格特质。
⑶代表人物及作品:①巴赫—德国—欧洲音乐之父、复调大师、十二平均律之父。
作品:大型声乐套曲《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
管弦乐曲《布兰登堡协奏曲》、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等。
※:1600年是歌剧的诞生年;1750年巴赫的去世标记着巴罗克音乐时期的结束。
(巴赫生于1685年去世于1750年)。
②亨德尔—德国(英籍德国)--清唱剧大师。
作品清唱剧《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组曲》等。
③D·斯卡拉蒂-----意大利----作品有《D大调奏鸣曲》等。
2、古典主义音乐时期:⑴时间: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头左右(1750年--1820年左右)⑵音乐风格:a.以简洁明快的主调音乐为主要风格,崇尚理性,强调道德的力气。
b.作品结构严谨,艺术手法简洁洗练,力求通过音乐语言及其戏剧性的绽开来表达思想感情。
c.音乐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所提倡的理性主义的审美观点。
⑶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代表人物(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⑷代表人物及作品:①贝多芬—德国—乐圣。
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钢琴奏鸣曲《其次十三(“热忱”)奏鸣曲》又名《f小调(“热忱”)奏鸣曲》、《c小调(“悲怆”)奏鸣曲》、《#C小调(“月光”)奏鸣曲》。
歌剧《费德里奥》。
另外有钢琴曲《致爱丽丝》又名《献给爱丽丝》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既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引路人。
高中音乐舒伯特教案【篇一: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讲课人:宋延华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类型:音乐欣赏课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内容。
这一章节介绍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
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二)本节课内容适合音乐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
(三)本课分别从艺术歌曲《鳟鱼》和《魔王》中体验和分析艺术歌曲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能力与音乐感受能力。
他们正值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歌曲《鳟鱼》和《魔王》,感受、体验音乐思想情绪,理解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兴趣,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提高辨认是非的能力,面对社会中的种种诱惑能够学会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了解著名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代表作,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演唱、启发、讨论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鳟鱼》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会演唱第一段;欣赏《魔王》,对其角色进行划分、分析人物的形象以及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体验歌曲的整体效果。
分析舒伯特歌曲的时代内容论文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时代内容时代影响论文摘要:本文中主要从舒伯特生活的时代背景、复辟的时代性对舒伯特创作造成的影响、生活环境的窘迫导致音乐内容的变化,来谈谈19世纪作曲家们普遍性的特点。
舒伯特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艺术歌曲,把艺术性的歌曲凡俗化,使之更亲切近人,这在音乐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一、舒伯特生活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初期随着社会状况的急剧变化,欧洲社会普遍的形成一种新的思潮?——浪漫主义思潮,这对舒伯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浪漫主义音乐是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在音乐情感上的一种反映,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
舒伯特在作品中表现的这种个人情感以及生活遭遇,在当时奥地利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代表性,十九世纪初的封建复辟,使奥地利和德国的一些知识青年陷入深深的苦闷当中,法国大革命破灭,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不久,便将保卫新政权的革命战争转为对外进行的扩张和侵略,结果遭到失败。
奥地利人民先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鼓舞,之后又在反对拿破仑侵略的战中中付出沉重的代价。
结果却是换来封建统治的全面复辟,当时奥地利的社会是十分沉寂的,四周一片黑暗。
舒伯特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真实体验,把实实在在存在的社会现实完整的通过他的作品表现出来。
通过他那一首首倾诉哀肠的作品,人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他所处于的社会的黑暗和当时一代知识分子的苦痛、矛盾,这一点正是舒伯特作品在今天具有的时代意义与时代内容。
二、复辟的时代性对舒伯特创作造成的影响复辟时代的奥地利青年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当时在德奥文艺界产生的早期浪漫主义思潮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舒伯特正是当时主观消极情感音乐思潮中的代表人物。
舒伯特怀着天真幼稚的幻想走进社会,在走进社会以后舒伯特亲身经历了社会的残酷与现实,但是他也在渴望着,在他的思想中还是充满了矛盾的,既有绝望的情感又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绪,舒伯特就是在这样一个光明与黑暗、希望与失望、现实和幻想中徘徊的。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舒伯特浪漫主义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家。
一方面,他继承了莫扎特、贝多芬的德奥古典主义音乐传统;另一方面,他又以对传统的创新和发展,给后来的作曲家开辟了新的天地,而被称为第一位浪漫主义音乐家。
舒伯特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西方音乐风格开始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时期,浪漫主义艺术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追求主观意念的突出表现。
作为浪漫乐派奠基人的舒伯特,虽然仅比贝多芬晚逝世1年,但可以说,他和贝多芬属于两个时代。
贝多芬作品中那些社会性、伦理性的重大题材和那英雄主义的气概,在舒伯特的创作中悄然逝去,他偏重于普通人的生活圈子,着意抒发“自我”的情感和幻想。
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开创了音乐上的浪漫主义派别,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中,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传统、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诗歌,以及奥地利民间音乐素材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包涵了美妙的诗歌、形象的伴奏、民间音乐素材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完美的艺术歌曲。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舒伯特艺术歌曲音乐创作的特点。
一歌曲音乐与文学诗词的理想结合在浪漫主义音乐流派形成之前,人们常把艺术歌曲认知为是一种浅显的、与纯音乐格格不入的通俗音乐体裁,对于音乐与文学诗词之间的有机结合和歌词的艺术价值往往是不够重视的。
而欧洲文学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介入”,才促使这个时期的音乐家们开创了一个艺术歌曲的新纪元。
以舒伯特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音乐家,真正抛弃了旧有的美学原则,使19世纪的艺术歌曲无论在体裁形式、和声风格、旋律特征等方面较前有本质的区别,但对其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文学与音乐关系的改变。
在舒伯特创作的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中,其中有一百多首是以歌德的诗所谱写,其余的则采用席勒、海涅、缪勒等著名诗人的诗歌。
舒伯特曾说:“是歌德的音乐与诗的天才,帮助了我的成功。
”可以说,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植根于浪漫主义诗人那优秀文学诗歌的丰饶土壤里,他不仅重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还在不断地发掘诗词的内涵。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是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的主要方法之一。
A.观察法B.讲解法C.启发法D.互动法【答案】 A2、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的实现C.身心素质D.社会需要【答案】 C3、民间流行的丝竹乐不包括()。
A.江南丝竹B.西安鼓乐C.潮州弦诗D.福建南音【答案】 B4、电影《城南旧事》采用了下列哪首学堂乐歌作为插曲()A.《体操——兵操》B.《送别》C.《春游》D.《秋游》【答案】 B5、下列哪首作品是福建南音的代表作()A.《八骏马》B.《步步高》C.《雨打芭蕉》D.《行街》【答案】 A6、下列关于完满终止的说法错误的是()A.结束主和弦必须为强拍,根音旋律位置B.低音为原位的属或下属到主,即四五度进行C.比不完满终止有更强的收束感,更适宜结束全曲D.与正格终止、变格终止并称为结束终止的三种基本类型【答案】 D7、F列和弦中,性质完全相同的一组三和弦是( )A.自然大调I级和弦与自然小调I级和弦B.自然大调Ⅳ级和弦与自然小调Ⅳ级和弦C.自然大调V级和弦与自然小调V级和弦D.自然大调V级和弦与和声小调V级和弦【答案】 D8、探戈舞的节奏特点是()A.三连音B.附点C.后十六D.切分音【答案】 D9、下列作品中属于贝多芬创作的是()A.《伊菲姬尼在陶里德》B.《弄臣》C.《费加罗的婚礼》D.《费德里奥》【答案】 D10、胡老师想确认管乐队学生是否已学会吹奏乐器《红旗颂》,最适合采用下列哪种评价方式?A.纸笔评价B.档案评价C.表现性评价D.概念评价【答案】 C11、形式主义美学观特别强调音乐作品的形式属性,因此在增进审美领悟和审美敏感性方面,聆听音乐时更注意的是()。
A.作曲家生平B.创作背景C.故事情节D.乐器音色【答案】 D12、信天游《脚夫调》《兰花花》的结构特征是A.上下句B.螺师结顶C.起承转合D.鱼咬尾【答案】 A13、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作,叙述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屠杀犹太人事件的十二音序列作品是()。
高中音乐鉴赏目录表人教版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音乐鉴赏目录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欣赏: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长江之歌知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欣赏:沂蒙山的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知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欣赏: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知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童谣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第七节《丝竹相和》欣赏:中花六板(江南丝竹)、娱乐升平(广东音乐)知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知识:京剧、南梆子、四平调第九节《现代京剧》欣赏:雄心壮志冲云天、家住安源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现代京剧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星星索、欢迎、巴雅提木卡姆知识:亚洲音乐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欣赏:非洲赞歌、鼓舞、门库尔雅、男孩之舞知识:非洲音乐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欣赏:鸟儿在歌唱、优雅、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知识:欧洲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欣赏:告别、美丽的小天使、小伙伴知识:拉丁美洲音乐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十四节《巴赫》欣赏:马太爱难曲(第1、72、78分曲)知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欣赏: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知识:奏鸣曲式与交响曲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欣赏:魔王、鳟鱼、菩提树知识:艺术歌曲、声乐套曲、舒伯特与艺术歌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欣赏:C小调练习曲、爱之梦知识: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肖邦与李斯特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欣赏: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知识: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柏辽兹第十单元音乐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芬兰颂知识:民族乐派、交响诗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荒山之夜知识:强力集团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欣赏:海上--从黎民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知识:印象主义音乐与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五首管弦乐曲(第二首)知识: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第二十三节《爵士乐》欣赏:南部之子、不知为何知识:迪克西兰爵士乐、自由爵士乐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高山流水志家园》欣赏:广陵散、流水知识:古琴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光无故人》欣赏:阳关三叠、扬州慢知识:中国古代歌曲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欣赏: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知识:学堂乐歌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欣赏:问、渔阳鼙鼓动地来知识:清唱剧《长恨歌》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八节《聂耳》欣赏:金蛇狂舞、毕业歌知识:左翼音乐运动第二十九节《冼星海》欣赏:黄河大合唱知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欣赏: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欣赏:乱云飞、御风万里知识:新中国的器乐创作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知识:中国新歌剧和歌剧音乐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欣赏:思念、懂你、好汉歌知识:通俗音乐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欣赏: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祖国颂知识:音乐的社会功能。
摘要钢琴曲集《童年情景》可以说是舒曼在音乐创作中的重大突破,《梦幻曲》作为其中的一首,广为流传。
在《梦幻曲》中,舒曼将文学渗入到了音乐当中,并且在自己浪漫主义创作的基础上,融合丰富多样的织体、突破传统的和声理念创造出了一系列简单的旋律,这种简单中却糅杂了自己丰富的情感,情感中既有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和感叹,又有对年华逝去的悔恨,正是音乐中渗透着的这股情感将听者带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引发一系列的想象与沉思。
而对于一百多年后的我们,细腻的情感以及打破常规的勇气正是我们这些学习者创作过程中所缺乏的,本文将通过对《梦幻曲》作曲特点以及曲式的探讨来深入了解舒曼在《梦幻曲》所运用的音乐学原理,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努力达到更好的突破。
关键词:舒曼;《梦幻曲》;曲式特点AbstractPiano album "childhood scene" can be said to be the schuman in amajor breakthrough in music creation, "nocturnes" as one of thewidely circulated. In reverie, schumann will permeate musicliterature, and on the basis of his romantic creation, rich andvaried texture,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harmony to create a series of simple melodies, simple is a melting pot of their emotion and feelings in both memories of childhood life and exclamation, and regret for time passing, it is saturated with the emotional in music will be the listener into a fantasy world,triggered a series of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after we, emotional and the courage to break theroutine is what we lacked for the learner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nocturnes" compo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ing the form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chuman in "nocturnes"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musicology, and efforts to achieve betterin the future learning process.Key words: schumann; "Nocturnes"; The buckling characteristics目录TOC \o "1-3" \h \z \u 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梦幻曲》的创作背景 1(一)19世纪流派简述 1(二)作者当时的简况说明 2二、《梦幻曲》的艺术特点 2(一)作曲特点 2(二)和声突破 3(三)曲式分析 4(四)演奏分析 5三、《梦幻曲》的历史意义 6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引言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杰出的评论家,浪漫主义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独特的作曲技巧以及如诗一般的文学修养让它以简单的旋律,多声部的构思,给人富于浪漫的幻想,将人带到一个梦幻的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卓越人物之一。
舒伯特的歌曲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从古典主义时期过渡到浪漫主义时期,因此要引导学生聆听浪漫主义音乐中代表人物的音乐作品,如本节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
舒伯特生平的介绍。
他是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
舒伯特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
他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虽然三十一岁就夭折,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总共写下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600多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等。
教材选取了舒伯特的三首艺术歌曲《魔王》、《鳟鱼》、《菩提树》,它们风格各异,但是都十分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现。
声乐套曲《冬之旅》,充分展现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越来越重要。
《魔王》原为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诗中描写的是:父亲怀抱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里。
这时,魔王出现了,想用各种办法引诱、威胁孩子,父亲竭力安慰、保护孩子,但孩子依然惊恐而死。
《魔王》这首歌是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
《鳟鱼》是舒巴尔特的一首抒情诗,他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河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上当受骗的小鳟鱼。
舒伯特写这首歌是在1817年的夏天,他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满,也很向往自由,但是又摆脱不了贫困潦倒的生活境遇,所以,他看到舒巴尔特的这首诗时很有感触,很快就写了《鳟鱼》。
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音乐知识分别是“艺术歌曲”“声乐套曲”。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鳟鱼五重奏》的学习,处于这个年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即对其旋律和舒伯特已经比较熟悉。
浅谈舒伯特歌曲的创作特⾊及其演唱风格2019-08-07摘要:舒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乐的杰出“歌⼿”。
他带着⾃⼰的喜怒哀乐,孤⽴的站在世界的前⾯,倾吐⾃⼰的感情.他以短促的⽣命创造了⽆⽐丰富的⾳乐“珍宝”。
他⽣世不得志,死后愈来愈为世⼈所爱戴。
他的作品如同他的⼈格⼀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并未消减他那夺⽬的光辉!关键词:舒伯特浪漫主义德国民歌旋律舒伯特是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继承者,是19世纪欧洲浪漫乐派的先⾏者,是浪漫主义歌曲和浪漫主义交响曲的奠基⼈。
舒伯特⽣活在⼀个政治上⾮常⿊暗、封建复辟的时代。
当时,轰轰烈烈的法国⼤⾰命已经成为过去;拿破仑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建⽴政权后不久,便将保卫新政权的⾰命战争转变为对外侵略,并遭到了失败;奥地利⼈民先受法国⾰命的精神⿎舞,之后⼜在反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换来的却是封建统治的全⾯复辟。
奥地利的统治阶级推⾏露⾻的⽂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
梅特涅⾸相的特务⽹布满全国,在饭店、书店、图书馆以及学校⾥到处都有秘密警察和领津贴的告密者。
所以舒伯特⽣活的时代是⼀个资产阶级⾰命青黄不接的时代;⼤⾰命的⾼潮已过去,新的⾰命⾼潮还没有到来。
⽽1848年欧洲另⼀次资产阶级⾰命⾼潮到来时,舒伯特已经故世整整20年了。
舒伯特的⽣命虽然短促,但创作范围之⼴、内容之丰富,⾜以令⼈惊异。
他的全部创作既有20部⾳乐戏剧作品歌剧、轻歌剧、戏剧配乐等、⼗部交响曲、⼗九⾸弦⽉四重奏、20⼆⼿钢琴奏鸣曲、四⾸⼩提琴中、六百多⾸歌曲、⽆数钢琴⼩曲集以及许多宗教乐器、合唱曲、四重唱、三重唱等等。
他在歌曲、交响曲、室内乐曲的创作题材内达到⾼超的艺术境界。
舒伯特继承了维也纳古典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优秀传统,虽然在英雄性上不及贝多芬,但在抒情性上充分展现了⾃⼰的天才。
他的作品中体现的全部⽣活问题,⼈与现实的关系,⼏乎都是通过抒情的概念反映出来的。
歌曲性、民族性、通俗性是舒伯特⾳乐的重要特征。
舒伯特艺术歌曲浅析舒伯特是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风格自然、优美、多样化,作品涵盖了大量的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一种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古典音乐形式,通常用钢琴伴奏,以诗歌为文本,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舒伯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凭借着对人性情感的深刻理解,成为了经典之作,以下是我浅析的几首代表作。
《鱼夫之歌》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代表作,它以水手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渴望旅行自由的情感。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简单舒缓,钢琴伴奏的柔和轻盈,与舒适的自然环境相互辉映,营造了一种沉静、悠闲的氛围。
歌曲中的词语意境深邃,用意简洁,清晰明了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歌曲的表现力佳,传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热爱。
《冬之旅》是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在音乐的结构上,这首歌曲注重了旋律和歌词的情感共振。
音乐旋律随着歌词的变化而起伏,音乐风格执着、纤细,表达出冬天的孤寂和悲凉。
这首歌曲充满了文学意境,使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人对世界的感受和反思。
整首歌曲的表现非常深刻,旋律扣人心弦,歌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李尔王》是一首以德国著名传说《李尔王》为主题的艺术歌曲,舒伯特从中汲取了许多灵感和音乐素材。
这首歌曲以叙事的方式进行,描述了传说中李尔王的故事,并通过音乐营造出了一种神秘感和哀思感。
音乐旋律既优美又庄严,让人在听歌的时候感受到一种既庄重又庄重的情感气氛。
《谢勒诗选》是一组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所有诗歌都选自著名诗人谢勒的作品,这首歌曲整体上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天堂和地狱的幻想。
舒伯特运用各种音乐技法,在旋律和歌词中相互映照,从而创造出一种神秘、梦幻的音乐空间。
这首歌曲表现了人类生命的精神追求、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类存在的深层意义的思考。
总而言之,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充满了深刻的人性深度,他用旋律和歌词来展示人的情感世界,将音乐视为一种能够传递真实情感的传达媒介。
他的音乐充满了睿智和思想性,表达了对人类生命的探索和追求。
乱云飞高中音乐教案【篇一:八年级音乐上下教案】《御风万里》---教学设计课题《御风万里》课时1课型欣赏教材分析1. 背景资料: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郭文景在香港回归之前,应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专门为弦乐乐队和军乐队而作2. 作者简介:郭文景,作曲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3. 歌曲分析:《御风万里》是表现了全国人民在香港回归之时,响彻大江南北的兴奋热烈狂欢之声。
全曲曲式结构为“引子+a+b+a1+尾声”,速度上具有意大利式序曲的快慢快的特点。
学情分析聆听《御风万里》,在聆听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参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唱会歌曲以加深对歌曲主题思想的认识。
关于这首歌的演出背景可以简单介绍。
借助民族音乐符号向人们传达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
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学习音乐表情术语,体验感受作品的内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御风万里》,熟悉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过程与方法目标:视唱乐谱,判断主奏乐器,感受音乐风格,辨别民族归属,领会作曲家引用它们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聆听体验对比分辨中西乐队,比较中西乐队的风格色彩。
了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概况,简单了解彭修文重点聆听《御风万里》的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认识中西合璧的意义难点分辨《御风万里》中的汉藏蒙等民族音调主题关键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教具钢琴黑板多媒体音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情景引入 1.师生问好 2.导入组织活动播放传统京剧音乐片段,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依次播放两段音响,要求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
1)民族乐队的《乱云飞》导板, 2)中西乐结合的《乱云飞》导板教师播放多媒体聆听京剧片断,分辨并写出有哪些乐器聆听作品、熟悉主题,在表格上填写回答问题: 1、两者间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与传统京剧音乐相比你有何感受? 2、乐队指挥是谁?了解传统京剧乐队的构成,为新课作铺垫。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42,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贝多芬43,第九交响曲,合唱,贝多芬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44,魔王,艺术歌曲德,歌德词,奥舒伯特曲45,鳟鱼,德,舒巴尔特词,奥,舒伯特曲46,菩提树,德,繆勒词,奥,舒伯特曲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47,C小调练习曲,钢琴曲,波,肖邦曲48,爱之梦,钢琴曲,匈,李斯特曲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乐的诞生49,幻想交响曲,法,柏辽兹曲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50,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四乐章,,美,斯美塔那曲51,芬兰颂,交响诗,芬,西贝柳斯曲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5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俄,格林卡曲53,荒山之夜,管弦乐曲,俄,穆索尔斯基曲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54,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交响素描《大海》第一乐章,法,德彪西曲55,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钢琴曲,法,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56,五首管弦乐曲,第一首,奥,勋伯格曲第十三单元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精粹57,南部之子(He,s a son of the south)爵士乐,美,路易斯。
阿姆斯特朗曲58,不知为何(Don,t know why),美,杰斯。
哈里斯曲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59广陵散,古琴曲,古曲60,流水,古琴曲,古曲,天闻阁琴谱,管平湖演奏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61阳关三叠,合唱曲,古曲,王震亚编曲62,扬州慢,古代歌曲,宋姜()词曲,杨荫浏译谱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和李叔同63,体操---兵操,沈心工词曲64,黄河,沈心工词曲65,祖国歌,李叔同词曲66,送别,美,J.P奥德维曲,李叔同填词67,竹马,沈心工填词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68,问,易韦斋词,萧友梅69,渔阳鼙鼓动地来,清唱剧《长恨歌》选曲,男声合唱,韦瀚章词,黄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