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失效分析技术与典型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8.37 MB
- 文档页数:10
PCB的CAF测试失效分析案例PCB的CAF(Conductive Anodic Filament)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电子产品印刷电路板的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它能够检测到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或故障的潜在问题。
然而,有时候CAF测试可能会失效,即不能准确地检测到问题,导致缺陷产品被误判为合格产品。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PCB的CAF测试失效原因。
在家电子制造公司的生产线上,制造商对所有PCB进行CAF测试以确保其可靠性。
CAF测试是通过将电流注入PCB中,将其浸泡在盐溶液中,并检查是否存在电流泄漏的现象来进行的。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有电流泄漏,说明可能存在导电的异物,导致电路损坏。
然而,在一批PCB中,CAF测试出现了失效现象。
虽然这些PCB在CAF测试之前都经过了完整的制造流程,并通过了其他各项测试,但在CAF测试阶段仍然出现了电流泄漏。
制造商决定对此进行详细调查,以找出问题所在。
首先,制造商对可能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
他们注意到,电流泄漏现象主要发生在焊盘附近,并且与焊盘和PCB表面涂覆的保护层之间有一层薄膜。
制造商怀疑这可能是导致CAF测试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验证这一猜测,并找到具体的原因,制造商进行了实验。
他们选择了几个有电流泄漏的PCB,并将它们切割成小块进行进一步分析。
通过显微镜观察,制造商发现在焊盘和薄膜之间存在一些微小的裂纹。
这些裂纹可能形成了导电通道,并导致了电流泄漏现象。
为了进一步验证,制造商还进行了材料分析。
通过对薄膜的成分进行分析,制造商发现薄膜中掺有一种对电导率较敏感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能在制造过程中被不慎混入,导致了薄膜在CAF测试中失效。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制造商得出结论,PCB的CAF测试失效是由于焊盘附近的薄膜存在裂纹,并含有导电材料引起的。
制造商进一步调整了制造过程,增强了焊盘附近薄膜的耐压性,并加强了对材料的筛选和控制,以确保不会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CAF测试失效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问题、设计问题或操作问题有关。
PCB失效分析介绍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译为印刷电路板,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重要组件。
它由基板、导线、组件及连接器等构成,用于支持和连接电子元器件,实现电路的功能。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PCB可能会出现失效的情况。
这篇文章将介绍PCB失效分析的一般流程,包括常见的失效类型、失效分析方法以及案例分析。
PCB的失效类型可以大致分为电气失效和机械失效两类。
电气失效包括导通故障、断路故障和短路故障等,机械失效则包括开焊、虚焊、冷焊、板与插件之间接触不良等。
在进行PCB失效分析时,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进行外观检查。
通过目视观察PCB表面和内部,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或错误。
例如,观察是否存在明显的腐蚀、热伤或机械划痕等。
其次,进行电学测试。
使用测试仪器进行电路导通测试,检测是否存在导通失效、断路失效或短路失效等。
常见的测试仪器包括万用表、示波器等。
接着,进行组件测试。
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试设备,对PCB上的组件进行测试。
例如,使用数字万用表、热像仪等设备,对元器件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性能进行测量。
然后,进行故障点定位。
根据前述的测试结果,确定故障点的大致位置。
可以利用烙铁、红外热像仪、X射线检测仪等工具对故障点进行进一步的定位。
除了常规的失效分析方法,还可以结合一些辅助技术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例如,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对PCB进行解剖和分析,了解其内部结构和材料组成。
同时,还可以利用红外热像仪、X射线检测仪等高级测试设备,对PCB进行非破坏性测试,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下面以一个实际案例进行PCB失效分析。
电子设备中的一个PCB上的一些电路失效,导致整个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通过外观检查发现,该PCB表面没有明显的损坏,但观察到一些插件的焊点存在异常。
接着,进行电学测试。
使用示波器进行导通测试,发现在该焊点附近存在断路失效。
然后,进行组件测试,发现焊点附近的元器件没有明显的故障。
PCB失效分析技术与典型案例2009-11-18 15:10:05 资料来源:PCBcity 作者: 罗道军、汪洋、聂昕摘要| 由于PCB高密度的发展趋势以及无铅与无卤的环保要求,越来越多的PCB出现了润湿不良、爆板、分层、CAF等等各种失效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针对PCB在使用过程中的这些失效的分析技术,包括扫描电镜与能谱、光电子能谱、切片、热分析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等。
然后结合PCB的典型失效分析案例,介绍这些分析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PCB失效机理与原因的获得将有利于将来对PCB的质量控制,从而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失效分析,分析技术一、前言PCB作为各种元器件的载体与电路信号传输的枢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最为重要而关键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与可靠性水平决定了整机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
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的小型化以及无铅无卤化的环保要求,PCB也向高密度高Tg以及环保的方向发展。
但是由于成本以及技术的原因,PCB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失效问题,并因此引发了许多的质量纠纷。
为了弄清楚失效的原因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分清责任,必须对所发生的失效案例进行失效分析。
本文将讨论和介绍一部分常用的失效分析技术,同时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
二、失效分析技术介于PCB的结构特点与失效的主要模式,本文将重点介绍九项用于PCB失效分析的技术,包括:外观检查、X射线透视检查、金相切片分析、热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显微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等。
其中金相切片分析是属于破坏性的分析技术,一旦使用了这两种技术,样品就破坏了,且无法恢复;另外由于制样的要求,可能扫描电镜分析和X射线能谱分析有时也需要部分破坏样品。
此外,在分析的过程中可能还会由于失效定位和失效原因的验证的需要,可能需要使用如热应力、电性能、可焊性测试与尺寸测量等方面的试验技术,这里就不专门介绍了。
2.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就是目测或利用一些简单仪器,如立体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甚至放大镜等工具检查PCB的外观,寻找失效的部位和相关的物证,主要的作用就是失效定位和初步判断PCB的失效模式。
PCB短路失效分析PCB短路失效是指在电路板上的两个或多个电路之间发生了错误的电连接,导致电流绕过了原本设计的路径,从而造成电路功能受损或完全失效的情况。
PCB短路失效可能是因为设计错误、制造缺陷、材料选择不当、组装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的。
首先,设计错误可能是导致PCB短路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设计人员在布局电路板时,如果排线过于接近或布线不合理,就有可能导致两个或多个电路之间的短路。
因此,为了减少短路失效的风险,在设计阶段应该合理布局和布线,并避免将不同电路放置得过于接近。
其次,制造缺陷也是导致PCB短路失效的常见原因。
在PCB制造过程中,例如蚀刻、覆铜、印刷等步骤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导线间的间距太小或出现外覆材料的异常粘连等情况,从而引发短路失效。
材料选择不当也可能导致PCB短路失效。
在PCB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应该符合设计要求,例如导线应该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外覆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等。
如果材料的绝缘性能不合格或耐热性能不足,就有可能出现短路失效的情况。
此外,组装过程中操作不当也可能引发PCB短路失效。
在PCB组装过程中,例如焊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焊点清洁等操作都需要严格执行。
如果焊接温度过高或焊点清洁不彻底,就可能导致焊点短路,从而引发短路失效。
为了避免PCB短路失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布局和布线:在设计阶段,应尽量避免将不同电路放置得过于接近,合理布局和布线,减少短路的风险。
2.严格控制制造过程质量:在PCB制造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确保导线间的间距够大,外覆材料没有异常粘连等问题。
3.选择合适的材料:在PCB制造中,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确保导线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外覆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等。
4.注意焊接过程:在PCB组装过程中,要注意焊接温度的控制,并确保焊点清洁彻底,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短路失效。
综上所述,PCB短路失效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板故障,可能由设计错误、制造缺陷、材料选择不当、组装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
PCB通孔导通失效分析PCB通孔导通失效是指在PCB板上的通孔无法正常导通的情况。
通孔导通是PCB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用来连接不同层的电路,确保电流和信号能够顺利地传输。
因此,通孔导通失效可能会导致电路板无法正常工作。
以下是对PCB通孔导通失效的分析:一、焊盘连接不良焊盘连接不良是导致通孔导通失效的一个常见原因。
焊盘连接不良可能是由于焊接温度不够高,焊接时间不足,电流过大等原因导致的。
此类问题可以通过调整焊接参数来解决,例如增加焊接温度和焊接时间,使焊盘能够与通孔壁充分结合。
二、通孔内部堵塞通孔内部堵塞也是导致通孔导通失效的常见原因。
堵塞可能是由于老化、灰尘、涂层物、钎焊剂等杂质进入导致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清理通孔,可以使用针头、化学清洁剂或者喷气罐来清洁通孔,确保通孔内部没有任何堵塞物。
三、PCB板压力不均PCB板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特殊工艺的要求,需要在特定的地方施加压力。
但是,如果施加的压力不均匀,可能会导致通孔导通失效。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确保施加的压力均匀分布,可以采用合适的夹具或者专用的通孔机械来进行制造。
四、基材质量问题通孔导通失效还可能是由于基材质量问题造成的,例如基材强度不足、基材尺寸不稳定等。
在选择及制造基材时,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保各层基材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性。
五、设计问题通孔导通失效有时候也可能是由于设计问题导致的。
设计问题可能包括通孔尺寸不合理,信号线走线不合理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重新设计电路板,合理地设置通孔尺寸和信号线走线,确保通孔导通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PCB通孔导通失效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焊盘连接不良、通孔内部堵塞、PCB板压力不均、基材质量问题和设计问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造商和设计者需要更加关注制造过程中的细节,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通孔导通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