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第七章认识区域(世界)第三节认识国家——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印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67 MB
- 文档页数:99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知识点汇总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知识点汇总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其中最大的是本州岛。
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
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沿海平原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图7.2p14,活动p16)3、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横滨。
日本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二战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上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赖很强。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样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扬长补短。
(工业分布的原因见活动p18、p19)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第二节东南亚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图7.20-21p22-23)2、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注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亚气候高温多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因此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俄罗斯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重点: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认识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大洲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2.认识俄罗斯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难点: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一:时事导入,激趣质疑情境导入:多媒体呈现2008俄罗斯总统大选图片:当地时间3月2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2日凌晨4时),2008年俄罗斯总统选举投票正式开始,由于俄罗斯东西时间差异大,投票时间定于各地时间上午8时到晚上8时,海参崴选民开始投票时,首都莫斯科仍是1日夜里11时……(新华社特稿)提出问题:(1)这两个城市的选民投票时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2)反映了俄罗斯具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对地理问题的质疑、析疑,引起学生兴趣。
教学环节二:国土辽阔,寻找证据多媒体呈现俄罗斯位置图、地形图、城市分布图。
学案资料:1.七大洲面积(万平方千米):亚洲4 400,非洲3 000,北美洲2 400,南美洲1 800,南极洲1 400,欧洲1 000,大洋洲900。
2.世界面积大国(万平方千米):俄罗斯1 700,加拿大997,中国960,美国937,巴西854,澳大利亚769。
3.平原面积(万平方千米):西西伯利亚平原260+东欧平原400=660。
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1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大高原之一。
4.俄罗斯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家。
5.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约是中国的两倍。
生生互动结合地图和学案中补充的资料,小组合作完成:(1)寻找证据证明俄罗斯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大”。
(2)各组派代表依次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位置图、地形图,进行小组交流、比较分析,正确描述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特征。
课堂评价:教师在充分参与学生的研究、展示之后,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学生讲到哪儿,教师评价到哪儿。
注意从知识、思路、规范、规律、方法等方面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2012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国家(教师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国家第一节日本一、识图(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四大岛屿: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
海洋:I日本海、J太平洋、K濑户内海。
邻国:L韩国、M中国、N俄罗斯。
工业区:①京滨工业区、②名古屋工业区、③坂神工业区、④濑户内海工业区、⑤北九州工业区。
首都:E东京。
山峰:G富士山。
海港:P神户、F横滨。
渔场:R北海道渔场。
二、自然环境:(1)组成:由北海道岛(A)、本州岛(B)、四国岛(C)、九州岛(D)四个大岛和附近许多小岛构成,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3/4。
平原狭小,是一个多山的岛国。
(3)地形区: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最高峰:富士山。
(4)气候: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有明显的海洋性)(夏秋季节在太平洋沿岸多台风。
)(5)多火山地震:处在亚欧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6)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三、经济发展:(1)发展经济的条件:A有利条件:①丰富的人力资源,②较高的科技水平,③岛国,多优良港湾(神户P、横滨F,其中横滨是日本最大的海港)。
B不利条件:①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
(2)世界上最大的原料和燃料进口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大,为“外向型”经济。
(3)最大的贸易伙伴为美国,其次是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等。
(4)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原因:日本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产品要大量出口(5)五大工业区:①京滨(东京、横滨)、②名古屋、③阪神(大阪神户)、④濑户内海、⑤北九州。
(6)渔业: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日本海洋捕捞量居世界首位。
(7)农业:日本农业发达,农业机械注重小型化。
四、人文环境:(1)文化: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近代以后日本文化受欧洲影响;二战以后,日本文化受美国影响。
2020年中考地理考点图文解读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1.读图识图:国家: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
海洋:E______,F______,G______。
岛屿:a______(纬度最高,樱花开的最晚),b______(面积最大),c______,d______。
首都:g______,位于_____岛上。
2.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它处于 火山地震带,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日本中小学生经常_____演习。
3.海岸线特点及优势:日本位于亚洲 ,东临 洋,西临 海。
日本是个 国,海岸线曲折,多 ,有利于 发展。
4.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平原。
图中f 是 山,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最高峰。
5.气候:日本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1.经济特点: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2.经济发展模式:3.条件:⑴不利条件:①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____ ②国内市场小,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需要______⑵有利条件:①海岸线 、多优良 ;②劳动力资源 ;③科技出口产品4.工业分布:乙六个主要工业城市日本五大工业区⑴读图甲,识日本主要工业区:A. 工业区;B. 工业区;C. 工业区;D._______工业区;E.______工业区。
⑵读图乙,识日本主要工业城市:A. ;B. ;C. ;D._______;E.______;F. 。
⑶工业分布:特点:集中分布_______沿岸和_______沿岸的狭长地带。
原因:①沿海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1.民族: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______。
建筑材料:轻质防震。
2.文化特点:传统与现代并存,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CA EBDGF1.读图识图(上左图):A 、B 、C 、D 、E 、F 、G 。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国家和地区一、知识要点一、国家和地区(1)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2)人口上1亿的11个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亚洲)俄罗斯、尼日利亚、美国、墨西哥、巴西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
(2)发达国家的分布(洲和半球位置):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
(3)发展中国家的分布(洲和半球位置),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的南部,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4)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
(5)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
一、国际组织(1)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
(2)安理会: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也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构。
中、美、英、法、俄为常任理事国。
(3)主要国际组织:二、跟踪训练1.下列亚投行成员中全属于发达国家的一组是(D)A.巴西、法国B.印度、中国C.埃及、俄罗斯D.意大利、新西兰2.下图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情况,对于其中的差异产生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C)A.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产生的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智力方面的区别B.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发展水平高,是因为人种方面的优势C.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受发达国家的侵略和剥削,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的重要因素D.发展中国家最终不可能赶上发达国家读“部分国家人类发展指数图(人类发展指数越高,表示发展水平越高)”,回答3~4题:3.图中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分布在(D)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欧洲4.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分布在(B)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大洋洲5.中国与非洲近年来贸易增长迅速,中国向非洲出口服装、机械等工业产品,同时从非洲进口石油、铜矿等工业原料,促进了各自经济的发展。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国家知识点重点考点整理1. 日本概况: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人口 1.27亿,首都东京,通用语言为日语,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 3/4)。
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日本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
日本气候:海洋性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有“绿色王国”之称。
2. 日本农业特点:耕地少、地块小,依靠科技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日本工业特点:工业生产能力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居世界前列,现代化程度高;矿产资源缺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能源进口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大。
日本工业分布: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两大对外港口城市:神户、横滨。
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大陆。
3. 日本文化特点:传统与现代并存,东、西方文化兼容。
日本本土文化如温泉沐浴、春天赏樱等。
4. 美国概况: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面积937万平方千米,人口2.84亿(2002年),首都华盛顿,通用语言英语,绰号“山姆大叔”。
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共有50个州。
5. 美国文化特点:多元文化,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折射出其他民族文化的美丽之处。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人种博物馆”之称。
现美国人口中白人约占82%,黑人约占13%。
6. 美国经济特点:经济发达表现: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均首位,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和军事大国。
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出口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2,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工业: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
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南岸,形成了城市群集的制造业带。
7. 美国城市:纽约:美国最大城市和海港,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华尔街、自由女神像、联合国总部位于该市)。
印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重点:印度水旱灾害、印度人口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分析造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一:视频导入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印度旅游》,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引领:1.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2.说说你对印度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画面,学生对印度有一个初步印象,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一定基础,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环节二:图释导学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描图、读图、绘图、析图,能简单绘制出印度的轮廓、地形区示意图,归纳印度的位置和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绘制简图、读图分析,能准确地找到地理事物的位置,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分析。
学生活动一:1.描图析图:描绘印度轮廓,读图回答印度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邻国位置。
2.歌谣学地理:指图反馈歌谣内容——“喜山印洋间,北回北部穿。
陆上六邻国,巴中尼不孟缅。
”教学评价:准确的定位是学习一个区域的基础和前提,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歌谣准确定位,在定位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学生活动二:1.绘制简图:请把印度轮廓示意图绘制在作图区,并在图中标注出喜马拉雅山、印度洋和北回归线。
2.读图填图:读图找出印度的主要地形区,尝试在简图中标注出三大地形区。
教学评价:注意观察学生在绘制简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绘制简图是否标准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定位方法。
教学环节三:合作交流学生活动一: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相关问题,归纳人口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多带来的压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问题引领:1.2011年印度人口已经超过了多少亿?2.从1993年到2003年间,印度人口大约增长了多少亿?3.从1950年开始,每隔10年,印度人口增长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图中提取数据的分析,诊断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