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目标导航]一、空前的浩劫1.规模及损失(1)规模空前:战争涉及四大洲及四大洋。
(2)损失巨大: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军费开支和物资总损失浩大,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2.法西斯的暴行(1)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
(2)日本①在沦陷区进行野蛮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达30万人以上。
②灭绝人性地使用生化武器,成立了代号为“731”的细菌部队,用活人做细菌试验。
③在马来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日军也犯下了滔天罪行。
思维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中,尽管参加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在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共同目标下,它们互相援助,共同抗击敌人,争取胜利。
二、正义的审判1.纽伦堡审判(1)经过:1945年11月,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对纳粹德国的首要战犯和犯罪组织进行审判。
(2)结果:1946年10月,纳粹党的领导机构及其秘密警察和党卫军等犯罪组织都得到应有的惩罚。
2.东京审判(1)经过: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正式开庭。
(2)结果:东条英机等战犯受到惩罚。
(3)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
易混易错纽伦堡审判比较彻底,使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对许多日本战犯免于起诉,并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
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1.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2.绥靖主义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霸权野心,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演变为全面侵略战争。
3.突破陈规,积极创新:在战争中,一些国家墨守陈规,军事思想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结果有的遭到亡国的厄运,有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4.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对迅速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8课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学设计意图1、由二战的逐步扩大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3、理解合作在重大事件上的重要作用。
4、掌握有转折意义的几次重大的战役,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
5、了解几次会议和各个法西斯国家投降的史实。
6对学生进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教育。
一,导入新课由二战一步一步扩大的史实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布置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课文(一)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该组织的建立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二)大战的转折1、哪些战役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2、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给学生分析斯大林格勒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三)“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1、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人物、决议、作用。
(与战后的世界格局结合起来讲解)3、德日法西斯的投降4、二战给人类带来了那些影响?四、拓展训练:1、与一战相比,二战的性质有什么不同?2、二战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五、课堂小结回顾二战时怎样一步一步扩大的,哪些大国相继被卷入了战争,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和教材第一目的内容,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根据老师的讲解和教材内容,融入自己的观点,回答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裂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雅尔塔会议的重要性。
从灾难和推动科技的发展等方面理解二战的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谈谈感想完成作业【作业布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的局部战争仍在不断发生,你知道的有哪些?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新的战争?(设计意图: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历史迁移能力;渗透情感教育:珍爱和平,反对战争)【习题设计】1、选择题(1)二战中转折点的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B.不列颠之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攻克柏林(2)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的登陆点是A.敦刻尔克B.里尔C.布雷斯特D.诺曼底(3)在轴心国的三个主要法西斯国家中,最先投降的是A.德国B.意大利C.西班牙D.日本(4)提出建立联合国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中的A.德黑兰会议B.雅尔塔会议C.开罗会议D.波茨坦会议(5)最先攻克柏林的是A.苏军B.美军C.英军D.法军2、材料题宣言重申《大西洋宪章》的宗旨与原则,并规定: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品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来抵御与之处于交战状态的轴心国成员及其附属国;保证同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保证不同敌人单独停战或媾和。
世界现代史必背知识点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1917年11 月7 日,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1917 年至1920 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2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列宁新经济政策:①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苏联的建立: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①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学习内容第8课正义的胜利学习目标1、了解《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2、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3、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树立正确认识战争和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关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学习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习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法提示图片阅读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1、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标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
2、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法国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3、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尽快结束战争和建立战后新秩序的问题。
4、1945年5月,苏军攻克,将红旗插上大德国国会大厦,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5、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在美国战舰号上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二)质疑问难:二、探究交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苏、中、美、英等逐步走向联合,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正义的联盟——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读一读:(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他们的敌人对于保卫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它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是经济的或军事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说出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战役的概况。
2.阐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
3.探讨联合国建立的意义;评价雅尔塔会议。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盟军的反攻;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难点:日本投降的原因。
3. 教学用具幻灯片。
图片。
4. 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打出两幅图片:图片一:1945年5月9日莫斯科时间零点43分,柏林时间22点43分,德国正式投降书的签定仪式在柏林南部的卡尔斯霍斯特市的一所军事工程学校的饭厅里举行,苏军元帅朱可夫主持了受降仪式。
代表德国签署投降书的,是陆军元帅凯特尔。
5月9日莫斯科时间零点43分,凯特尔脱下了他那双白色小山羊皮手套,用草体在投降书上签上了他的名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图片二: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后是接受投降的中、美、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
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历时15年的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走向胜利的?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学案导学一、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1)重要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和菲律宾战役。
(2)影响: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非地中海战场(1)重大事件:美英联军在北非登陆,北非战事结束;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
第8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教学时间:2课时备课人:吴勇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
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一课讨论联合国建立的过程和雅尔塔
会议的内容和评价。
3、围绕本课练习对本单元的重大历史进行简单的整理。
二、教学过程
1、知识复习:二战从全面爆发到进一步扩大的过程转入
本课的课题。
2、尝试学习:教师明确本课的目标然后学生自学。
3、教师精讲:教师结合课本42页地图帮助学生明确斯大
林格勒战役的位置和意义以及诺曼底登陆的影响。
讲解登陆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会议的时间,参会人员和内容以及影响。
以及联合国建立的过程,帮助学生回忆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到联合国的建立。
4、法西斯的覆灭:从欧洲战场的结束到太平洋战场的结
束。
教师结合图片和多媒体介绍一两个小故事。
5、知识巩固:学生识记本课的重点知识。
三、巩固练习:完成参与园地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