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现状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520.99 KB
- 文档页数:4
论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杨立中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1992(000)003
【摘要】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资源储量大,卤水浓度较高,并含有I、Br、K、Li等多种有用组分。
地下卤水多沿构造隆起部位富集,并具有天然气和卤水同层的特点。
指出目前对地下卤水开发利用发展不均的现状,以及多以制盐为主,开发利用单一等现象。
提出深化对地下卤水资源量的评价,加强对地下卤水综合利用的研究,组成跨行业的开发实体等建议。
【总页数】5页(P227-231)
【作者】杨立中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四川盆地卤水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利用展望 [J], 林耀庭;李红军
2.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资源优势及综合开发前景 [J], 林耀庭
3.四川盆地卤水钾硼碘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J], 林耀庭
4.深层地下卤水资源量评价的研究:以四川盆地自贡凹陷邓关储卤构造为例 [J], 杨立中;王大纯
5.浅析四川盆地典型储卤构造地下卤水型锂资源潜力 [J], 陈小炜;周恳恳;牟传龙;李效广;马红熳;伍皓;李志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页岩气开发现状及面临问题摘要:随着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取得的良好进展,预示着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具有缓解我国能源压力的巨大潜力,将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热点。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在资源储量评估、水平井钻探和完井、开采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与美国相比,我国页岩气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对页岩气的开发在开采技术、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开发成本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页岩气储量开发进展成本环境保护天然气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防线,但是在我国天然气严重短缺,这一现象已导致我国经济运行时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瓶颈。
面对逐渐减少的常规能源,页岩气作为一种新能源,在中国资源潜力巨大,与美国28×1012m3的可采资源量差不多。
美国早已掀起了页岩气开采的革命潮,页岩气开发既能减少经济发展对常规能源的需求压力,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国内页岩气的开发研究整体上处于前期探索和准备阶段,从2005年开始进入早起评价阶段,2011年我国颁布了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对于页岩气的探索开发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1 储量概况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
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页岩本身既是气源岩又是储集层,其总孔隙度一般小于10%,而含气的有效孔隙度一般不及总孔隙度的一半,渗透率则随裂缝的发育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因为储藏页岩气的页岩分布比较广泛,所以页岩气的资源储量任然不可低估。
根据最新勘探成果,目前全球页岩气资源量约为456.24×1012m3,其中北美页岩气储量108.79×1012m3,中亚和中国页岩气储量为99.90×1012m3,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为25×1012m3,与美国28×1012m3的可采资源量大致相当。
攀枝花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分析攀枝花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大渡河中下游,是四川盆地和滇西地区的重要交汇处。
攀枝花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盐卤等多种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对于攀枝花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可持续性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对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攀枝花市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北的大龙山、冉庄山和沙马拉达山。
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因为过度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枯竭,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攀枝花市应该加强煤炭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还应该加大对清洁煤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煤炭资源,攀枝花市还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对地下水和地质构造有一定的影响,一些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攀枝花市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
加强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管控,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盐卤资源方面,攀枝花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盐化工基地之一。
攀枝花市盐卤资源丰富,但在盐卤资源开采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和管理盐卤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
盐卤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攀枝花市应该加强对盐卤矿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减少废水和废渣对环境的影响。
攀枝花市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攀枝花市应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工作,科学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攀枝花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分析【摘要】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加剧,资源恶化、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从攀枝花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可持续性问题分析、优化开发方式与保护措施、矿产资源可持续性评估以及资源管理与监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评估当前情况,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针对可持续性挑战,提出加强资源合理开发、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监管机制等建议,以期促进攀枝花地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长期稳定利用,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攀枝花、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开发现状、问题分析、优化开发、保护措施、评估、资源管理、监控措施、可持续性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矿产资源的重要性矿产资源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能源矿和非金属矿等多种类型,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农业、交通等领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金属矿是重要的原材料,在制造工业产品和建设基础设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铝、铁、铜等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航空器、建筑结构等领域,为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能源矿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也至关重要。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是现代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它们被广泛用于供电、供热、交通等方面,是维持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的重要动力。
非金属矿如石灰石、石膏、盐等也在建筑、化工、农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矿产资源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1.2 攀枝花矿产资源概况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城市之一。
攀枝花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钢铁等多种矿产资源。
煤炭是攀枝花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煤炭储量丰富,是攀枝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摘要:通过对目前中国天然气市场特点分析,认为在中国天然气市场上主要存在供气不足、消费比例不合理,应急保障措施缺乏,市场竞争无序,主体发展滞后,监管力度不足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发挥天然气在发展绿色经济中的作用。
关键词:天然气市场现状问题对策1概述天然气是古生物在地下埋藏数亿年并且经过高温高压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与其他常规能源,比如煤炭、石油相比,具有高热值、高燃烧效率以及环保清洁的特点。
据相关研究统计,天然气燃烧之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同量煤炭、石油所产生二氧化碳的50%和60%,但产生热量却有普通煤气的3倍之多,因此是目前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首选能源。
从2012年全球天然气的探明储量来看,我国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1万亿立方米,仅占到世界的1.5%,但是从天然气消费量来看,我国却占到5%,并且与2011年相比,天然气消费量增长幅度为世界之首,达到了21.5%。
除了供需矛盾之外,我国的天然气产业还存在勘探开发以及管理上的问题。
因此,深入分析我国目前天然气市场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政府当局审时度势,合理规划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支持。
2中国天然气市场特点2.1天然气资源分布与需求市场分布矛盾冲突根据目前天然气的探明情况而言,我国有大约80%的天然气是分布在四川、青海等西南部地区,而该地区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天然气产量远远大于该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与此同时,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消耗量大,长期大量的能源消耗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东部沿海城市目前正积极发展天然气的使用,缓解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天然气需求量,与中国西部相比,又存在天然气产量不足的问题,由此造成了天然气资源分布于需求市场分布的矛盾十分突出。
2.2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且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2004年西气东输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3本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对外合作非常规天然气技术攻关项目(编号:No.06203201)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董大忠,1962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油气勘探与发展战略、非常规油气资源地质勘探与开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910信箱油气资源规划所。
电话:(010)62098610。
E 2mail :ddz@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在四川盆地的应用3董大忠1 程克明1 王世谦2 吕宗刚3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 董大忠等.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在四川盆地的应用.天然气工业,2009,29(5):33239. 摘 要 近10年来,在高天然气价格、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页岩气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天然气开发目标,形成了适合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对页岩气资源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
在详细研究美国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基础上,探索了我国现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并针对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及威远气田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的页岩气资源做了初步预测。
结果认为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丰富,不少于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量,是未来值得重视的重要天然气勘探开发新领域。
关键词 页岩气 资源 评价方法 四川盆地 应用 DOI :10.3787/j.issn.100020976.2009.05.0070 引言 与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一样,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目标选择虽然细节极其复杂,但关键还是确定其是否具有工业价值。
美国在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实践中,将具有合适页岩类型、有机质含量、成熟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以及天然裂缝发育等综合条件的页岩作为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1],不断深化页岩气资源潜力认识,形成了适合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笔者在美国主要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深入、系统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四川盆地西南部及威远气田区古生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的初步估算,探索适合中国现阶段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一、典例引领1.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能源生产总量B.能源消费总量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②水能资源丰富③核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A (2)C (3)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第(2)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保障水平就越高。
第(3)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核能开发缓慢,太阳能资源分布较少。
]二、考点透析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1)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的特点煤炭比重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重上升。
(2)煤炭资源的优点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及其建设原因①主要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等。
②建设原因:缺少常规能源;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原因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②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⑤国际石油价格不稳定(波动较大);⑥石油储备体系尚不健全。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中国是世界上资源分布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中国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
一、煤炭资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
主要产煤省份有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地。
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广泛用于发电、煤化工、冶金等领域。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减少煤炭开采和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
二、石油资源中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主要产油省份有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以及四川等地。
石油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政府鼓励节能减排,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三、天然气资源中国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被重视,对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中国政府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投资,加大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力度,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四、水能资源中国是拥有丰富水能资源的国家,水电是中国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如三峡水电站、长江水电站等。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水力发电,推动水电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替代传统的煤电等能源形式,以减少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五、核能资源中国的核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辽宁、吉林等省份。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核能发展,积极推动核电站的建设。
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对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加强核能安全管理,提高核能技术水平,以确保核能的安全利用。
六、可再生能源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新能源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攀枝花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分析【摘要】攀枝花位于四川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本文对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攀枝花的矿产资源概况和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评估。
接着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和评价方法。
最后总结了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情况,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并提出了提升可持续性的建议,旨在促进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攀枝花、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分析、概况、开发利用、环境影响、对策、评价方法、总结、未来发展、展望、提升建议。
1. 引言1.1 攀枝花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分析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区。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会带来环境问题和资源枯竭风险。
对攀枝花的矿产资源进行可持续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攀枝花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这些资源在当地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矿产资源的开采对土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等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存在着资源枯竭风险,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对攀枝花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攀枝花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情况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于川西坳陷的一部分。
攀枝花市地质构造复杂,地层类型繁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灰石、铅锌、铜等。
煤炭储量较大,主要分布在攀枝花盆地西北部和西南部;铁矿主要分布在攀枝花盆地西南部;石灰石主要分布在攀枝花盆地北部和东南部;铅锌、铜等金属矿分布较散,集中在攀枝花市东部和西部。
攀枝花市的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市区周边和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开发难度较大。
攀枝花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分析攀枝花是四川省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聚集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的日益紧张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成为了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对攀枝花矿产资源的现状、开发利用方式和可持续性进行分析,探讨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攀枝花矿产资源的现状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缘,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多样,地质资源十分丰富。
在矿产资源方面,攀枝花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为主。
煤炭储量占据主导地位,是攀枝花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是全市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由于煤炭资源的丰富,攀枝花市拥有多家煤炭企业,煤炭产业在当地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等资源方面,攀枝花也拥有不俗的储量,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深入,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明显加快,资源的补充速度无法与之相匹配,给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带来了挑战。
攀枝花地处“一带一路”经济圈,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开发的优势明显,因此吸引了大量的资源开发商前来投资。
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由于技术水平的不足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开采方式单一:攀枝花的大部分矿产资源都是以传统的开采方式进行开采,这种方式既不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容易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2.环境治理欠缺: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因为环保法规的不完善和监督机制的不力,会导致环境污染的产生,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浪费和破坏;3.政府监管不严:由于监管部门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不严格,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导致了资源的挥霍和浪费。
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上。
在资源的消耗方面,攀枝花煤炭资源的储量减少速度明显加快,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由于资源的消耗速度与补充速度的不匹配,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受到了威胁。
四川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关键问题与建议尹中山;魏文金;肖建新【摘要】四川省自2010年古蔺大村DCMT-3煤层气井组成功以来,尤其在2016年西南地区煤层气勘探与试验在局部地区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如杨梅参1井、川高参1井等高于4000m3/d,最高达8307m3/d的高产煤层气井,四川省有望成为全国煤层气重要的气源供给基地.总结四川地区高产气井的沉积环境研究,研究其成藏规律,加强煤层气选区、储层改造,对今后西南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以资借鉴.【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9(031)001【总页数】4页(P66-69)【关键词】四川煤层气;关键问题;建议;川高参1井【作者】尹中山;魏文金;肖建新【作者单位】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 610072;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 610072;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67四川省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查明煤炭资源约160亿t,预测埋深2 000m以浅尚有煤炭资源量259亿t(2011年);预测埋深2 000m以浅煤层气资源总量6 715亿m3。
据文献[1],川南煤田现可以估算的煤层气资源量约4 500亿m3。
煤在生成、演化过程中,据理论推算无烟煤阶段每吨煤产生130余m3甲烷,按照川南地区二叠系龙潭组/宣威组无烟煤资源约130亿t估算,将产生1.7万亿m3资源量,包括储存在煤层中的4 500亿m3甲烷资源外、有部分甲烷资源在地质演化历史中逸散到大气、煤系地层围岩中、或运移到更有利的聚集空间中。
这是目前资源评价中应当重视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同一地区煤层气井产量存在巨大差异的问题应是当前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1 四川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1.1 基本情况我省在煤层气勘探试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资金来源既有中央、地方财政资金,也有企业资金等多种途径。
除浙江油田在筠连县有400口孔外,其他单位在四川地区有各种参数井、试验井共43口,其中四川省地勘基金支持4口参数井,中国地调局支持7口,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宝鼎、广能)5口、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石宝)8口、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大村)17口、(西南)兴文县1口、中石化(华东)古蔺县1口。
摘要:主要阐述四川省能源的储量、生产消费状况和开发利用状况以及在其中产生的社会、环境、经济三方面的问题,就问题和现状进行预测和展望,对四川省能源经济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近年来四川省的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耗状况,针对现有能源经济现状从政府、企业、公众及其非政府组织三个方面展开思考,对能源发展思路,能源发展方向进行简单阐述,,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发展道路,即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利用,促进能源安全,保护能源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关键字:能源经济特征现状四川省能源消耗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资源,对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面对新世纪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我们在保障能源供需平衡、提高能源效率和有效节约能源、深化能源领域的改革和扩大开放、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推动能源环保工作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
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因此,为了更有效的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作为中国能源经济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四川的能源经济特征进行细致有效的分析,进而找到有效应对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与能源安全的方法。
一.四川省资源能源概况四川省常规能源资源具有“水丰气多,煤少油缺”的特点,水能、煤炭、天然气占常规能源资源的比例分别为71.2%、27.3%、1.5%。
四川省能源资源丰富,以水能、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它们在四川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占99.96%的比重。
其中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理论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占全国的21.2%,仅次于西藏;技术可开发量1.03亿千瓦,占全国的27.2%,经济可开发量7611.2万千瓦,占全国的31.9%,均居全国首位。
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川西南山地的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三大水系,约占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的2/3,也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富矿区”。
全省已经和正在开发的水能资源约1034万千瓦,其开发利用规模居全国前列。
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就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在本文中,在对大气污染的成因进行分析之后,再提出解决对策,以利于我国的环境治理。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治理措施所谓大气污染,指的是人类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所排出的各种生产和生活废物已经严重超过了环境的最大承受能力,导致大气质量变化,从而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大气污染分为两类,分别是人为污染和自然污染。
所谓人为污染,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大气排放出来的各种污染气体,又可以分为交通污染、工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染等。
而自然污染则指的是因为自然现象而导致大气被污染,比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
当然,归根究底,人为造成大气污染的影响的比较严重的。
1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1.1气候和地形因素一般来说,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排放与不同的气候、地形条件有着直接的影响。
比如:以四川盆地作为例子,四川盆地位于大巴山、龙门山以南,邛崃山、大凉山以东,大娄山以北,巫山以西,周围都是大山围绕,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盆地,相对而言,一年四季温差较小,但是,由于地形的因素,大气污染物就不能及时有效的扩散出去,于是导致四川多地冬天多大雾天气。
1.2城市建设从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城市建设对大气质量有着主要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主要有下面三方面的内容:1.2.1广泛使用燃料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所排放出来的诸多废气占大气污染总量的百分之二十。
这些废气产生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由于对燃料的大量使用。
在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还没有广泛的普及天然气,因此,许多居民仍然将煤作为主要的生活燃料。
而当前我国的燃煤市场,仍然以高硫煤为主。
因此,居民在燃烧煤时,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有一些山区的居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没有使用燃煤,但是采用传统的柴火做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1.结合材料,归纳分析我国的能源供需特点及影响。
(综合思维)2.运用图表结合实际,理解我国的石油供需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综合思维)3.举例分析,我国的能源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影响。
(区域认知) 4.讨论分析,我国未来能源安全保障的主要对策。
(地理实践力)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安全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挑战(1)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提供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
(2)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
(3)化石能源消费带来了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
2.我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图表点拨]教材第30页图2.13,从该图可看出:(1)世界上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2)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1.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
2.我国石油的供需变化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俄罗斯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4.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石油长距离运输,均可能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资源特点:煤炭资源丰富,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的主要表现:(1)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2)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①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产生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②消费过程中的问题:释放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和严重雾霾;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