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6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报告完整版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04.50 KB
- 文档页数:14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学习中心:陕西咸阳礼泉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 16年秋季学号: 151547409401学生姓名:刘洁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三、预习题1. 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铭牌刻度值,为线圈_并联_时的额定值;DY-20C系列电压继电器铭牌刻度值,为线圈_串联_时的额定值。
(串联,并联)2.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电流继电器是过流动作,小于整定值后返回;为了避免电流在整定值附近时导致继电器频繁启动返回,一般要设一个返回值,例如0.97,电流小于0.97才返回。
因此返回值要小于1四、实验内容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五、实验仪器设备六、问题与思考1.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答:动作电流(压)--是保护动作的最小电流(压);返回电流(压)--使保护装置停止动作的电流(压);返回系数--返回电流(压)/动作电流(压)一般小于1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答:返回系数是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重要用途是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统不被切除。
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2. 掌握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的测试和调整方法。
二、实验电路1.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实验接线图2.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实验接线图3.中间继电器实验接线图4.中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测量实验接线图三、预习题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电压继电器线圈在通电额定电压时,由于衔铁原来处于打开状态,将衔铁吸合动作,需要较大的吸合电流(比吸合后的保持电流大好几倍)才能产生足够的磁场吸力。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学号:学生: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三、预习题1.过流继电器线圈采用_串联_接法时,电流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流值读出;低压继电器线圈采用__并联 _接法时,电压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压值读出。
(串联,并联)2. 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答:1.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小电压称为返回电压;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大电压称为动作电压;返回电压与动作电压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2.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动作电流;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四、实验容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五、实验仪器设备六、问题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答:由于摩擦力矩和剩余力矩的存在,使得返回量小于动作量。
根据返回力矩的定义,返回系数恒小于1.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答:返回系数是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数不被切除。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一般能保护相邻线路。
在下一条相邻线路或其他线路短路时,电流继电器将启动,但当外部故障切除后,母线上的电动机自启动,有比较大的启动电流,此时要求电流继电器必须可靠返回,否则会出现误跳闸。
所以过电流保护在整定计算时必须考虑返回系数和自起动系数,以保证在上述情况下,保护能在大的启动电流情况下可靠返回。
丈止理丄丈孝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2015年春/秋季学号:⑸06 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吴斌____________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 实验目的1.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2.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2.低爪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低爪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三、预习题1.过流继电器线圈采用_理_接法时,电流动作值可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流值读出;低圧继电器线圈釆用_翹一接法时,电压动作值可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压值读出。
(串联,并联)2.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答:①•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小电压称为返回电压;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大电压称为动作电压;返回电压与动作电压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②•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动作电流;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四、实验内容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2 •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五. 实验仪器设备六、问题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答:山于摩擦力矩和剩余力矩的存在,使得返回量小于动作量。
根据返回力矩的定义,返回系数恒小于1.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答:返回系数是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数不被切除。
3.实验的体会和建议体会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一般能保护相邻线路。
在下一条相邻线路或其他线路短路时,电流继电器将启动,但当外部故障切除后, 母线上的电动机自启动,有比较大的启动电流,此时要求电流继电器必须可靠返回,否则会出现误跳闸。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年级:学号:学生姓名: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三、预习题1.过流继电器线圈采用_串联_接法时,电流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流值读出;低压继电器线圈采用__并联 _接法时,电压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压值读出。
(串联,并联)2. 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答:1.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小电压称为返回电压;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大电压称为动作电压;返回电压与动作电压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2.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动作电流;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四、实验内容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五、实验仪器设备六、问题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答:由于摩擦力矩和剩余力矩的存在,使得返回量小于动作量。
根据返回力矩的定义,返回系数恒小于1.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答:返回系数是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数不被切除。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一般能保护相邻线路。
在下一条相邻线路或其他线路短路时,电流继电器将启动,但当外部故障切除后,母线上的电动机自启动,有比较大的启动电流,此时要求电流继电器必须可靠返回,否则会出现误跳闸。
所以过电流保护在整定计算时必须考虑返回系数和自起动系数,以保证在上述情况下,保护能在大的启动电流情况下可靠返回。
实验一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
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1. 外部检查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3. 绝缘检查4. 刻度值检查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四、实验步骤1、外部检查检查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1. 内部和机械部分的检查a. 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0.15~0.2mm,检查舌片与极间的间隙,舌片动作时不应与磁极相碰,且上下间隙应尽量相同,舌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亦相同,舌片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应合适,舌片活动范围约为7度左右。
b. 检查刻度盘把手固定可靠性,当把手放在某一刻度值时,应不能自由活动。
c. 检查继电器的螺旋弹簧:弹簧的平面应与转轴严格垂直,弹簧由起始位置转至刻度最大位置时,其层间不应彼此接触且应保持相同的间隙。
d. 检查接点:动接点桥与静接点桥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55~65度,且应在距静接点首端约1/3处开始接触,并在其中心线上以不大的摩擦阻力滑行,其终点距接点末端应小于1/3。
接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两静接点片的倾斜应一致,并与动接点同时接触,动接点容许在其本身的转轴上旋转10~15度,并沿轴向移动0.2~0.3mm,继电器的静接点片装有一限制振动的防振片,防振片与静接点片刚能接触或两者之间有一不大于0.1~0.2mm的间隙。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学习中心:浙院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 15 年春季学号:学生姓名: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三、预习题1. 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铭牌刻度值,为线圈___并联___时的额定值;DY-20C 系列电压继电器铭牌刻度值,为线圈__串联___时的额定值。
(串联,并联)2.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答:返回电流与启动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re,Kre=Ire/Iop,使继电器开始动作的电流叫启动电流Iop,动作之后,电流下降到某一点后接点复归,继电器返回到输出高电子,这一电流点叫返回电流Ire,为了保证动作后输出状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过电流继电器和过量动作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恒小于1。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求较高的返回系数,如0.85-0.9。
四、实验内容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五、实验仪器设备六、问题与思考1.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答:在电压继电器或者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上,从0逐步升压,到继电器动作,这个电压是动作电压,继电器动作后再逐步降低电压,到继电器动作返回,这个电压是返回电压,返回电流与启动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答: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统不被切除。
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2.掌握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的测试和调整方法。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 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3. 熟悉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运行维护。
二、实验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种自动装置,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切断故障电路,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执行元件和逻辑元件组成。
1. 测量元件:测量元件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将测量结果传递给执行元件。
2. 执行元件:执行元件根据测量元件传递的信号,实现对断路器等设备的控制,从而切断故障电路。
3. 逻辑元件:逻辑元件用于对测量元件传递的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保护装置的协调和优化。
三、实验内容1.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与原理- 学习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 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包括测量、执行和逻辑处理过程。
2. 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 学习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方法,包括调试步骤、调试参数设置等。
-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技巧。
3.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与维护- 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过程,包括启动、运行、停止等环节。
- 学习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故障排除等。
4. 实验操作- 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接线、调试和运行。
-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电源、测试仪器等。
- 熟悉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2. 安装与接线-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在实验台上。
- 按照电路图进行接线,确保接线正确、牢固。
3. 调试-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设置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
- 进行调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运行与维护- 启动实验装置,观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
- 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电⼒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Word⽂档电⼒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电磁型电压、电流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1.实验⽬的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法及其结构。
2)熟悉⼏种常⽤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5)学习和设计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2.继电器的类型与原理继电器是电⼒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各异。
3.实验容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电流继电器动作、返回电流值测试实验。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2-2所⽰:虚线框为台体部接线220R动作信号灯aWord ⽂档图2-2 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值测试实验原理图实验步骤如下:(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1.2A ,使调压器输出指⽰为0V ,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2)查线路⽆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对应指⽰灯亮),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开关。
(3)慢慢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缓慢升⾼,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1亮)时的最⼩电流值,即为动作值。
(4)继电器动作后,再调节调压器使电流值平滑下降,记下继电器返回时(指⽰灯XD1灭)的最⼤电流值,即为返回值。
(5)重复步骤(2)⾄(4),测三组数据。
(6)实验完成后,使调压器输出为0V ,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7)分别计算动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即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值和返回电流值。
(8)计算整定值的误差、变差及返回系数。
误差=[动作最⼩值-整定值 ]/整定值变差=[动作最⼤值-动作最⼩值]/动作平均值 100%返回系数=返回平均值/动作平均值表2-1 电流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测试实验数据记录表动作值/A 返回值/A 1 1.21 1.12 2 1.19 1.12 3 1.19 1.12 平均值 1.197 1.12误差 0.8% 整定值I zd 1.2 变差1.6%2)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原理图如图2-3所⽰:图2-3 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电路原理图实验步骤如下:(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出2”和“公共端”,将开关BK 的⼀条⽀路接在多功能表的“输⼊1”和“公共端”,使调压器输出为0V ,将电流继电器动作值整定为1.2A ,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置于其中间位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验报告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保障,其作用是在电网故障发生时作出保护行动,以避免故障扩大损失和保护设备,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本文旨在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验的相关内容及结果分析。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可靠性和性能。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在试验中我们将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精确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检查,以评估其在售电业务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为保证客户利益提供重要保障。
二、试验内容本次试验主要对继电保护系统的保护范围、敏感度、速动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检验,涉及继电保护设备、电源系统、接地系统、信号传输系统等相关试验。
针对不同的检验目标,我们采用了多种试验方法,例如“母线/馈线跳闸试验”、“线路保护试验”、“变压器保护试验”、“发电机保护试验”、“母差保护试验”等多种试验手段,难度较大的试验项目我们还采用了仿真试验等虚拟手段来进行验证。
三、试验过程试验过程中,我们对设备进行了逐一检修,并对试验过程逐一记录,以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试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试验计划进行,为了减少人为操作的影响,我们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操作,确保试验过程规范、简便和高效。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部分继电设备的性能不佳、信号传输延迟等,我们立即进行了排除并进行了调试,确保了试验的顺利进行。
试验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真实场景模拟试验,通过对不同电网故障的模拟,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确运行。
四、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继电器保护设备的响应速度和保护范围等性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和检测,试验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其中,我们对少数设备进行了更换和优化,以确保前期存在的缺陷被及时消除。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部分信号传输设备的传输延迟过长、数字保护设置不当等,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决。
总体来说,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能够在实际生产中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符合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的实际结构,工
作原理、基本特性;
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
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三、预习题
1.过流继电器线圈采用串联接法时,电流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流值读出;低压继电器线圈采用并联接法时,电压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压值读出。
(串联,并联)
2. 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答:○1.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小电压称为返回电压;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大电压称为动作电压;返回电压与动作电压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2.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动作电流;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四、实验内容
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
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
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答:由于摩擦力矩和剩余力矩的存在,使得返回量小于动作量。
根据返回力矩的定义,返回系数恒小于1.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
答:返回系数是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数不被切除。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体会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一般能保护相邻线路。
在下一条相邻线路或其他线路短路时,电流继电器将启动,但当外部故障切除后,母线上的电动机自启动,有比较大的启动电流,此时要求电流继电器必须可靠返回,否则会出现误跳闸。
所以过电流保护在整定计算时必须考虑返回系数和自起动系数,以保证在上述情况下,保护能在大的启动电流情况下可靠返回。
电流速断的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开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的,一般只能保护线路首端。
在下一条相邻线路短路时,电流继电器不启动,当外部故障切除后,不存在在大的启动电流情况下可靠返回问题
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2.掌握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的测试和调整方法。
二、实验电路
1.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实验接线图
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实验
2.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实验接线图
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实验接线图3.中间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中间继电器实验接线图4.中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测量实验接线图
中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测量实验
三、预习题
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
(1).剩余力矩的大小;
(2).衔铁与铁芯之间的气隙大小;
(3).可动部分的摩擦力矩。
四、实验内容
1.时间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
表一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返回电压测试
2.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测定
表二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测定
3.中间继电器测试
表三中间继电器动作时间实验记录表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时间继电器常用在哪些继电保护装置电路?
答:时间继电器常用在: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失磁保护、低周保护电路中。
2.发电厂、变电所的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中常用哪几种中间继电器?
答:静态中间继电器、带保持中间继电器、电磁式中间继电器、延时中间继电器、交流中间继电器、快速中间继电器、大容量中间继电器。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通过这次实验,是我了解了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用途及使用性能,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是电气控制当中必不可少的电气元器件,只有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常用的电气器件,才能在工作中自如使用得心应手。
实验三三段式电流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及过电流保护的电
路原理,工作特性及整定原则;
2.理解输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及保护装置中各继电器
的功用;
3.掌握阶段式电流保护的电气接线和操作实验技术。
二、实验电路
三段式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
三、预习题(填写表格)
序号代号型号规格用途实验整线圈接法
1 KA1 DL-21C/6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2 A 串联
2 KA2 DL-21C/
3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0.93A 串联
3 KA3 DL-21C/3 定时限过流保护0.5A 串联
四、实验内容
表一
注继电器动作打“√”,未动作打“×”。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什么要使各段的保护范围和时限特性相配合?
答: 三段保护(过负荷、过流、速断)应当互相配合,各个保护区域能够连续,这样,在回路发生故障时,无论电流在什么值,保护都能动作。
如果三段保护范围没有配合,各段保护区域之间还有空挡,而回路故障电流正好在这个空挡中,就没有了保护,就会造成事故扩大。
2.三段式保护模拟动作操作前是否必须对每个继电器进行参数整定?为什么?答: 根据满足需要进行设定。
因为: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过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可保证在其他各种运行方式和短路类型下,其保护范围均不至于超出本线路范围。
保护范围就必然不能包括被保护线路的全长。
所以只有当短路电流大于保护的动作电流时,保护才能动作。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通过对三段式保护的试验是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三段式保护在电力运行中的重要性及三段保护在使用中互相配合,各个保护区域能够连续,这样,在回路发生故障时,无论电流在什么值,保护都能动作。
实验四功率方向电流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电流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
2.进一步了解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掌握功率方向电流保护的基本特性和整定实验方法。
二、实验电路
功率方向保护实验接线图
三、预习题
功率方向电流保护在多电源网络中什么情况下称为正方向?什么情况下称为反方向?为什么它可以只按正方向保证选择性的条件选择动作电流?
答:要解决选择性问题,可在原来电流保护的基础上装设方向元件(功率方向继电器)。
首先分析不同点短路时短路功率的方向,规定功率的方向。
四、实验内容
表一
注继电器动作打“√”,未动作打“×”;仪表要填写读数。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方向电流保护是否存在死区?死区可能在什么位置发生?
答: 方向电流保护存在死区,可能发生在被保护线路出口发生短路时母线流向线路为正。
2.简述90°接线原理的三相功率方向保护标准接线要求。
答: 90度接线是指一次系统三相对称,且功率因数为1,则加给功率方向继电器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为90度,称为90度接线如果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为0。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实验是我熟悉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电流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进一步了解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功率方向电流保护的基本特性和整定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