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K设备能力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备能力指数Cmk验证操作规范XXXXMS-JS-006 1.目的本规范规定了设备能力Cmk值的验证程序及方法。
测定设备能力指数的目的是确定设备的固有能力是否能适应零件加工的质量要求,如果发现设备能力不足或过剩,则应采取措施改善提高,使设备能力符合工艺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产品质量控制点、重要和关键过程设备,以保证产品质量要求。
3.术语3.1 设备能力:工序在控制状态下,设备保证产品质量的固有能力。
3.2 设备能力的表示:设备能力是通过其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来衡量的,通常设备能力值用8σ表示,σ m<σ。
根据经验,一般关系为σm=3σ /4, 即 4σ m=3σ,σ m可以从取样测量数据求得。
4.职责4.1制造部是设备能力测定的归口管理部门,制造部负责制定机器能力指数测定的计划、制造部负责质量控制点数据的测量和记录及Cmk值的测定和计算。
4.2 技术部负责产品特殊特性的确定,并提供产品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
4.3 使用部门做好重要和关键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点检工装,使设备经常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5.操作规范5.1进行Cmk分析的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制造部制定的《设备能力指数Cmk验证计划》对规定的设备进行Cmk分析。
5.2进行Cmk分析的时机制造部组织实施对重要和关键设备进行每年一次设备能力指数测定。
对重要和关键设备大修后进行设备能力指数的测定,还包括但不仅限于新零件加工、新工装、公差缩小、过程更改、长期停产、设备搬迁、顾客要求等。
上海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工序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1 目的:本工作指导书目标是确保影响产技术质量部量的关键机器设备、工装都有满足工序要求的能力。
2.0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关键工序生产设备及工装;3.0 职责:所有负责影响产技术质量部量的机器设备及工装的技术员,以及其它部门相关人员有遵守本指导书的职责。
4.0 定义:4.1.Ppk -初始能力指标4.2.Cpk -过程能力指标4.3.Cmk -设备能力指标5.0 程序5.1对关键设备及工装进行Ppk、 Cpk、Cmk工序能力测试,如果Ppk>1.67、Cmk>1.67或Cpk>1. 33(或零缺陷),发放设备及工装。
(注释1)。
5.2关键工序的影响产技术质量部量的每台设备每年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能力测试,工装模具正式生产前应进行相应的工序能力测试,以确保其良好的生产能力(注释2)。
5.3在发生以下情况时,需考虑进行重复的能力调查:—新零件的订单—新的模具/设备—公差缩紧—加工流程/输出状态的更改—维修后(对产品有影响)—机器搬迁后—长期停产后重复进行能力调查时,由知情的相关部门以书面形式通知技术质量部部门,由技术质量部门确定是否进行相应的能力测式。
5.4工装模具更换关键零部件后更换部门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技术质量部部门,由技术质量部部门确定是否需作相应的能力测试。
5.5如果发现工序有异常情况,对质量产生影响,应及时通知技术质量部部门,由技术质量部部门确定是否需进行相应的能力测试。
5.6凡是确定需要对设备及工装进行工序能力测试,由技术质量部部,设备使用部门,等有关部门按规定取样,收集,记录数据(注释3)。
5.7技术质量部部应把收集记录的结果填入控制图测量数据表,绘制控制图并计算有关数据,同时应附有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5.9由技术质量部部门组织多功能小组有关人员对控制图和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审。
5.10对满足放行条件的设备,发放工序能力放行卡;否则,应填写未放行设备/工装整改通知单,未发放工序能力放卡的设备不能作为正式生产使用。
设备作业指导书精选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以及操作人员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编写详细、准确的设备作业指导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精选几种常见设备的作业指导书,为您提供参考。
一、数控机床作业指导书1、开机前的准备检查机床各部分是否正常,包括导轨、丝杠、刀具等。
清理工作台上的杂物,确保工作区域整洁。
检查刀具是否安装牢固,刀具磨损情况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2、开机操作打开机床总电源开关。
打开数控系统电源,等待系统初始化完成。
手动回机床参考点,确保机床坐标系准确。
3、加工程序的输入与编辑通过 USB 接口或网络将加工程序传入数控系统。
在数控系统中对程序进行编辑、检查,确保程序无误。
4、装夹工件选择合适的夹具,将工件装夹牢固,确保加工过程中工件不会移动。
调整工件的位置和坐标系,使其与加工程序中的坐标一致。
5、对刀操作选择合适的刀具,手动移动机床坐标轴,使刀具接近工件。
采用试切法或对刀仪进行对刀,确定刀具的补偿值。
6、加工操作选择自动加工模式,按下启动按钮,机床开始自动加工。
加工过程中密切观察机床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停机处理。
7、关机操作加工完成后,先停止机床的运动,然后关闭数控系统电源。
关闭机床总电源开关。
二、注塑机作业指导书1、开机前的准备检查注塑机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紧急停止按钮、安全门等。
清理模具表面和注塑机料筒内的杂物。
检查液压油、润滑油的液位是否正常。
2、开机操作打开注塑机的电源总开关。
启动注塑机的加热系统,设置合适的加热温度。
等待料筒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启动油泵和电机。
3、模具安装选择合适的模具,将模具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上。
调整模具的闭合高度和顶出装置,确保模具安装牢固。
4、原料准备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原料,并进行干燥处理。
将干燥后的原料加入注塑机的料筒中。
5、注塑参数设置设置注塑压力、注塑速度、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
统计过程控制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定过程能力分析和过程控制的方法。
2. 适用X围适用于本公司机器能力(CMK)研究、初始能力(PPK)研究和长期能力(CPK)研究。
3. 术语3.1统计过程控制SPC使用诸如控制图等统计技术来分析过程或其输出,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达到并保持统计控制状态,从而提高过程能力。
3.2 过程能力:一个稳定过程的固有变差(6δR/d2)的总X围。
3.3 控制图用来表示一个过程特性的图象,图上标有根据那个特性收集到的一些统计数据,如一条中心线,一条或两条控制限。
它能减少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的净经济损失。
它有两个基本的用途:一是用来判定一个过程是否一直受统计控制;二是用来帮助过程保持受控状态。
3.4 变差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变差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3.5 普通原因造成变差的一个原因,它影响被研究过程输出的所有单值,在控制图分析中,它表现为随机过程变差的一部分。
3.6 特殊原因一个间断性的,不可预计的,不稳定的变差根源。
有时被称为可查明原因,存在它的信号是:存在超过控制限的点或存在控制限内的链或其它非随机的图形。
3.7 设备能力指数Cmk设备能力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是反映机械设备在受控条件下,当其人/料/法不变时的生产能力大小。
3.8 初始能力指数Ppk短期过程能力研究。
是从一个操作循环中获取的测量为基础。
其用途:验证首批产品;设备能力研究;验证一个新的或经修改的过程实际性能是否符合工程参数。
3.9 长期能力指数Cpk长期过程能力研究,是通过长时间进行测量所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它能包括所有可能预计的变差的原因。
其用途是用来描述过程在很长时期内包括多种变差原因出现后能否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
3.10质量水准PPM:即每百万个零件不合格数。
指一种根据实际的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
PPM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4. 职责4.1质量部根据设计要求负责制订Ppk、Cpk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过程能力满足规定要求。
CMK作业指导书篇一:设备作业指导书设备接受与验收machine building/rebuilding,receiving and qualification1.0 范围本指导书为新设备和内部制造及改建设备的接受和验收,设备的搬迁和设备故障停机处理以及定期评定和改进等提供了一个系统方法。
2.0 职责2.1 工程部负责实施设备规划,设备的制造及改建,设备搬迁计划和管理等;2.2 生产部/工程部负责设备维修计划,设备搬迁,安装、调试并配合质量部进行设备验收等。
2.3 质量部负责设备的生产的产品检验,能力计算和批准。
2.4 采购部负责设备和备件采购。
3.0 定义无4.0 参考文件qp-qa-03 记录保存5.0 作业指导5.1 设备的规划根据公司的“战略业务计划”和公司的设施现状确定“资本投资计划”,经公司批准后,制定新设备计划和设备改善计划。
5.2 设备的要求设备的要求由设备的需求者或制造工程师/项目工程师会同工艺工程师在设备计划和制造的初始阶段书面确定,对于采购新设备,设备的要求应在采购订单中加以规定。
5.2.1 设备标准工程部应保存设备的要求文件,设备的要求应满足以下方面的内容 1. 设备设计 2. 设备的状态设备接受与验收machine building/rebuilding,receiving and qualification3. 噪声4. 振动5. 人机工程学6. 设备盖罩7. 安全8. 设备图纸和表格 9. 批准的设备零部件 10. 设备的外表颜色其他要求参见eaton公司设备有关文件 5.2.2 设备规范制造工程师/项目工程师会同工艺工程师制定设备规范应满足以下要求,其方法参见eaton公司相关程序文件规定. 1) 设备的安全性能 2) 设备的节拍要求 3) 开机时间要求 4) 总产能要求 5) 首次质量6) 允许废品率或允许的ppm 7) 对于工艺能力的尺寸 8) 加工抽样计划 9) ppk/cpk/cmk要求10) 所有防错装置和传感器功能 11) 预防性维护的建议 12) 设备手册的要求 13) 备品备件清单要求14) 备品备件的供应商清单 15) 试运行时间的要求 16) 时间要求5.3 设备验收组制造工程师/项目工程师会同工艺工程师在设备计划和制造或改建的初始阶段组成设备小组,组长由一般由制造工程师担任,或由管理层指定,小组成员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人员: 1) 制造工程师 2) 工艺工程师3) 质量工程师4) 生产制造代表(生产主管, 操作工, 维修人员) 5) 产品工程师 6) 电气工程师设备接受与验收machine building/rebuilding,receiving and qualification7) 工厂pm工程师 8) 安全工程师 9) 其他相关人员制造工程师/项目工程师协调召开会议介绍设备项目状况,通过会议纪要和项目时间更新向管理层和项目组进行沟通。
什么是CMK?机器能力指数CMK是什么意思?CMK, 全称machine capability index,中文意思是机器能力指数,是最适合评估机器对于一个特殊要求的可适用性。
CMK和CPK大体上差不多公式是一致的,实际上是和PPK一样,也就是说标准差方面有点差异,使用的是STDEV。
它是对生产设备能够满足要求及稳定性的能力评价,目前的一些企业一般是要求CMK不小于1.67,也有是要求大于1.33的,不过前者较为普遍!!CMK的特点用于新增加设备验收、新产品试制、设备大修之后等情况;稳定过程研究用;在收集数据时采用连续抽样,样品数量最好是125pcs,最少不少于50pcs,测试过程不能调整;只考虑短期离散,强调设备本身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测试要求:抽取数据是连续性的;假定操作者、量具、原料都不受影响;只考虑设备单一的因素影响;操作员必须是熟练可胜任的;量具必须符合要求且校正过的;同一批次材料,最好同一炉号的;符合要求的检验人员。
CMK计算公式(下面这个是比较简单的写法)下面这张CMK计算公式写法也常用机器能力CMK的表示:机械能力是通过其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来衡量的,有的时候机械能力值用8σm表示,σm.表示工序中仅由机器设备引起的质量特性值的标准差。
由于机械能力仅与机械本身有关,故其产品质量散差分布较小,即σm< σ。
根据经验,一般关系为 m=3σ/4,即4σm=3σ,σm可以从取样测量数据求得。
CMK与Cpk、Ppk之间关系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Cmk和Cpk只要一个S和σ,差异,而Cmk和Ppk公式是完全一样的。
差异在于:★Cpk是有偏移短期过程能力指数,其标准差σ的4种计算公式: 简易标准差,Rbar/d2,Sbar/C4和Minitab中的Pooled standard deviation(合并标准差★Ppk是有偏移长期过程性能指数,其特点是间隔抽取样本。
机器能力指数机器能力判定要求1.67≤Cmk充分关键设备1.33≤Cmk<1.67 理想关键设备1≤Cmk<1.33 正常主要生产设备0.67≤Cmk<1 不足0<Cmk<0.67 严重不足一,数据的测量1 设备部组织实施对质控点和特殊过程设备进行每年一次机器能力指数测定。
1. 目的本规定规定了设备能力Cmk值的测定程序及方法。
测定机械能力指数的目的是确定设备的固有能力是否能适应零件加工的质量要求,如果发现机械能力不足,则应采取措施改善提高,使机械能力符合工艺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质量控制点和特殊过程设备,以保证产品质量要求。
3. 术语3.1 机器能力:工序在控制状态下,设备保证产品质量的固有能力。
3.2 机器能力的表示:机械能力是通过其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来衡量的,通常机械能力值用8σm表示,σm.表示工序中仅由机器设备引起的质量特性值的标准差。
由于机械能力仅与机械本身有关,故其产品质量散差分布较小,即σm<σ。
根据经验,一般关系为σm=3σ/4,即4σm=3σ,σm可以从取样测量数据求得。
4. 职责4.1 装备部是机器能力指数测定的归口管理部门,装备部负责制定机器能力指数测定的计划及Cmk值的测定方法和计算。
4.2 工艺工装部负责质量控制点产品的确定,并提供质量控制点产品的图纸及技术工艺数据。
4.3 质管部负责质量控制点数据的测量和记录。
4.4 使用部门做好质控点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点检工作,使设备经常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保证Cmk值的测定。
5. 计算周期何时计算5.1新设备的验收必须做CMK分析;5.2设备大修,如加工中心主轴更换,即与设备性能相关的有重要改动;必须做;5.3设备搬迁;必须做;5.4过程异常时,有时需要对设备进行能力分析;5.5顾客提出的特别要求;5.5没有其他特殊情况下,三个月做一次CMK分析6. 处置6.1 设备机器能力指数测定后,由装备部组织填写设备机器能力指数鉴定表归档保存。
6.2 对达不到机械能力指数的设备,装备部会同制造部、工艺工装部、质管部一起,对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由装备部负责填写设备机器能力指数调整表,发放有关部门(车间)进行整改。
表1 机器能力判断准则。
什么是CMK设备能力指数-cmk指数什么是 CMK 设备能力指数 cmk 指数在制造业中,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会采用各种统计指标来评估设备的性能和能力。
其中,CMK 设备能力指数(Machine Capability Index)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CMK 指数主要用于评估新设备或经过大修后的设备在短期内的潜在能力。
它反映了设备在受控状态下,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产品的能力。
简单来说,CMK 指数越高,表明设备越能够稳定、精确地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要理解 CMK 指数,首先得清楚几个关键的概念。
一是规格上限(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USL)和规格下限(Lower Specification Limit,LSL)。
这两个值规定了产品特性的允许范围。
比如,生产一个零件,其长度在 10 厘米到 12 厘米之间是合格的,那么 10 厘米就是规格下限,12 厘米就是规格上限。
二是过程均值(Process Mean),它是多次测量得到的样本数据的平均值。
三是样本标准差(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用于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CMK 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MK = min{(USL μ) /3σ, (μ LSL) /3σ}其中,μ 表示过程均值,σ 表示样本标准差。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CMK 指数考虑了设备生产的产品与规格上下限的距离,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变异程度。
如果标准差很小,说明设备生产的产品一致性好;如果过程均值接近规格中心,那么设备的能力就更强。
那么,为什么要重视 CMK 指数呢?首先,它能帮助企业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就对其性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如果 CMK 指数不达标,企业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比如调整设备参数、改进工装夹具,或者对设备进行进一步的调试和优化,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不合格品,从而减少浪费和成本。
其次,CMK 指数对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对于设备的采购、验收、保养、预防性维修、验证进行有效控制,以维持过程能力。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
3.0定义无4.0职责5.1生产设备购置、选型、验收和移交的控制新购设备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新设备安装投产后能否适应产品质量和生产要求的关键工作,应认真负责地做好新购设备的选型、采购及到货后验收及交接工作。
具体工作如下:5.1.1工艺科组织生产部、质量部、采购部成立规划组,根据产品质量特性要求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技术性能、精密度及可靠性、可维护性等要求,确定新购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及标准。
5.1.2设备的请购由使用部门报到设备科,设备科填写《设备/贵重物品请购单》,报总经理批准,采购部执行采购。
5.1.3设备备件的请购,每个季度设备科做出设备备件的季采购计划经部门经理审批后报总经理批准,采购部执行采购。
5.1.4在采购期间,设备工程师在必要时候,要为采购部提供技术支持。
参见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5.1.5设备到货后,按照《设备验收指导书》进行验收。
参见操作指导书《设备验收指导书》5.1.6当关键设备大修、搬迁以及长期停止使用后重新启用时,生产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重新测定其设备性能。
5.2设备的使用5.2.1生产部根据设备使用状况,将其分为关键/特殊设备和一般设备。
5.2.2设备上必须挂有相关作业指导书,其内容包括操作注意事项、安全等要求和设备要求的内容。
5.2.3有多班制的工序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对运行中发生的问题、故障维护等情况进行交接班。
5.2.4操作工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2.5操作者应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在使用设备前应检查设备各部件,进行润滑空转等检查后正常后方可工作。
5.2.6操作工如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机并及时报告车间领导和主管部门,分析原因,及时排除。
发生事故要保护好现场,操作者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处理。
5.3关键设备控制5.3.1关键设备包括:关键/特殊工序的设备、贵重/精度要求的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单台设备和维修周期长如停产对公司影响较大的设备等。
CMK设备能力作业指导书
(IATF16949:2016)
1.目的
本程序提供机器能力调查的方法,使该过程规范、受控;为后期过程能力提升和分析提供基础。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的能力调查。
3.职责
3.1总师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新设备和在用生产设备的能力调查。
3.2 各车间参加设备能力调查采集数据,计算机器能力指数。
5.3 生产部、动力能源部、研究院在过程控制及优化过程中参与改进。
5.4 车间工艺员完成分析用控制图,操作者完成控制用控制图。
5.5计量中心负责确保测量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术语定义
cpk: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
(过程能力指数-短期的)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ppk:spc中控制图中用来计算工序能力或过程能力的指数,(过程性能指数-长期的)是指考虑过程有偏差时,样本数据的过程性能。
cmk:考虑短期离散,强调设备本身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5.工作程序
5.1测量系统:在对一项目或过程进行统计之前,首先须对该项目或过程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msa),确保该测量系统是可接受的,否则须改进测量系统后才可进行统计分析,此过程参照《监测装置管理程序》,相关标准见msa手册。
5.2选定控制对象:选定控制的对象应是影响产品质量的特性(质量特性、质量指标、工艺参数),这些特性要是能够计量或者计数的,并且在技术上可以控制。
5.3 机器能力调查要求/说明
5.3.1 对于机器能力调查必须确定特性值和方法。
对于机器设备包括工装,在新购时由机器和工装制造商或用户在使用以前验证其能力。
在能力调查时,机器应同工装,必要时同一体化的检具和调整装置一起被视为一个实体。
5.3.2 在特定情况下,重复能力调查。
例如:
a、新设备
b、新零件订单
c、工程更改 (精度提高时)
d、机器维修后(对产品有影响)
e、机器搬迁后(对机器有影响)
f、长期停产后(十二个月以上)
5.3.3 机器能力的证明应该提供给机器能力的评价。
当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时,
首先应调查机器能力,对于短期离散,能力指数至少应该是cmk=1.67、ppk=1.33.当出现偏差时,必须规定纠正措施,措施完成后实施新的机器能力调查。
5.3.4 机器能力调查的前提条件如下:
a、在机器能力测试中使用的零件或毛坯应从同一批产品中抽取,并要求其材料相同,由同一套工装及配套件制成;
b、前道工序所加工出的零件应符合设计和加工要求,其尺寸须符合公差要求,必要时应提供检测数据;
c、对于所选取的零件数目有如下规定:连续地测量选定产品中的50-100个零件的同一特性,并以连续的序号记入《机器能力测试记录表》中;
d、如果一台机器可以加工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零件,则对其加工的每一种规格的零件都要求做机器能力的测试;
e、在机器能力测试前,如果刀具是未曾使用过的刀具,则要求先去除刀具总寿命的5-10%(因为新的刀具磨损剧烈,故而加工出的产品尺寸极不稳定,当用去刀具总寿命5-10%以后,刀具磨损程度平缓,零件的加工尺寸稳定);
f、在机器能力测试开始前,必须把可调整的刀具和机器参数调整到公差中值;
g、在机器能力测试中不允许调整或更换参数和刀具;
h、在机器能力测试中如果出现机械故障,如测试中刀具损坏、停电,则必须重新开始测试;
i、机器能力测试只允许在已预热的机器上进行,对不同的机器来说预热的情况是不同的,一般至少0.5~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