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单元测1
- 格式:doc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3
考案[18] 必修三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欧美文学》在讲述某一文学流派的思想基础时写道:“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
”下列哪部作品属于这一文学流派导学号 26813430( B )A.《哈姆雷特》B.《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D.《老人与海》[解析] “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剖析与批判,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B项正确;《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2.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写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
时人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说:“只有艺术家才能使成人读者对关于动物行为和机器的书读得津津有味。
”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导学号 26813431( A ) A.西方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B.进化论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文学的繁荣。
根据材料“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可知这位文学家的作品是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文学成为文学主流,强调表现自我,反传统和反理性,故本题答案为A项;“进化论”“工业文明”从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B、C两项;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故D项不符题意。
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C.现代主义文学D.无产阶级文学解析:A由材料中“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等信息可以判断该文学流派属于浪漫主义文学,A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特点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B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时间是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错误;无产阶级文学出现于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2.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期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其()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解析:D20世纪初的爱国青年喜读拜伦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其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D项正确。
A项说法欠妥,B、C两项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不符,均排除。
3.某学者在论及西方历史上的某一文艺思潮时说:“他们或对过去充满缅怀或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唯独对现实充满仇视。
”此文艺思潮应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B浪漫主义在创作风格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符合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B项正确。
4.有人这样评价一部作品:“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
必修3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7分)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目前,我国文化市场色彩斑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据此回答l~2题。
1.我国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其原因是()。
①大众传媒的影响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③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这些可喜的变化表现在文化生活()。
①能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能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能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下边漫画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应避免文化市场的自发性②应强加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③应提供以流行文化为主的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④要发展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③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电视剧《毛岸英》在思想高度、历史高度、文化高度上充分挖掘和展示了毛岸英短暂却辉煌的人生。
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说明()。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弘扬主流文化及大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①② B.①③C.③④D.②④5.下边漫画反映的现象说明()。
A.文化的多样性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播B.大众传媒的商业化是腐朽文化生产的重要原因C.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腐朽文化D.落后文化依然存往6.近年来,《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奋斗》等一批国产影视剧,一改过去的“高大全”、空洞说教的单一形式,以丰富的人文情怀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高二必修3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练习卷1. 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
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的A.古典主义B.C.现实主义D.2、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3、法国文学史学家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属于这种文学流派是A.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4. 巴尔扎克,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
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主要以此说明A.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B.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C.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用作品描绘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5.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
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6、“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惨伴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
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
材料评价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7.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
后来,在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撕掉了,并在同年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课课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1.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揭示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浪漫情怀。
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人间喜剧》B.《西风颂》 C.《母亲》 D.《等待戈多》2.下列作品与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创作风格相似的是A.《人间喜剧》B.《安娜·卡列尼娜》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3.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欢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
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该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5.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倡导贵族平民化思想,他的作品遵循着忠实于现实生活的原则,在作品中反映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他的作品被列宁誉为A.“社会百科全书” B.“俄国革命的镜子”C.“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D.“一本非常及时的书”6.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表明他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 D.采用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7.恩格斯曾经高度赞扬一部作品:“它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这部作品是A.《母亲》B.《人间喜剧》C.《红与黑》D.《战争与和平》8.“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9课电影与电视1.19世纪晚期,当人们在观看某一新奇事物时,惊呼道:“过去已经属于我们!”这一新奇事物是()A.电报B.电话C.电影D.电视解析:电报是一种沟通工具,电话也是一种沟通工具,均与“过去”无关;电影诞生于1895年,能够把“过去”拍摄下来重现播映,所以“过去已经属于我们”,故C项正确。
答案:C2.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
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A.彩色电影B.有声电影C.多元化艺术电影D.默片电影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卓别林的典型形象,卓别林时代电影尚处于“默片时代”。
答案:D3.英国小说《哈利·波特》长期不为中国读者所了解,但自从把它搬上银幕之后,这部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这说明了()A.小说的影响力远远小于电影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C.电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解析:由英国小说《哈利·波特》在搬上银幕前后的影响度可以看出电影这一传媒手段有利于其他艺术的推广。
答案:B4.2018年第二十三届冬季奥运会在平昌开幕,各国的电视台都把最精彩赛事现场呈现给大家。
这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项功能()A.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资讯B.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娱乐要求C.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解析: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包括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现场直播等。
本题体现了传播资讯的功能。
答案:A5.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事物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却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变成大众化消费品,甚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电脑手机B.报纸收音机C.热狗麦当劳D.汽车电影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的创意”,A、C两项不属于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而B项不属于二十世纪的美国大众化消费品,故D项正确。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一般说来,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就是生活。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A.拜金主义泛滥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理想主义盛行D.对古典文化的憧憬解析:选B。
伴随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相反,资本主义制度暴露出了它的阴暗面。
人们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这种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
2.“这是一种纯文学的写作手法。
它借用虚构等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等谎言,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等。
”下列人物的名作符合这一艺术风格的是( )解析:选C。
分析关键信息“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可知考查的是现实主义流派,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作家,拜伦和雨果属于浪漫主义作家,贝克特属于现代主义作家。
3.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
”这种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画派解析:选B。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这种文学流派是现实主义。
文学家按照现实生活的具体状貌及本来特征,通过形象的真实描写,注重揭示现实生活内在特征。
4.下列作品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解析:选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选自孔子整理编定的《诗经》。
《诗经》是中国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各选项的作品中体现现实主义风格的是A项。
5.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单元检测试卷: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了《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
后来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你认为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A.民主主义情感B.现实主义创作态度C.民族主义情怀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2.法国作家左拉极力推崇某一美术流派。
认为其“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
这个美术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3.下面两图反映的是19世纪法国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C.工业化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矛盾激化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4.“总之(画家关注的)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
与上述评价最符合的绘画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画派5.莫奈名画《伦敦国会大厦》把伦敦雾描绘成了紫红色,伦敦人对此颇感不解。
但人们观察后发现,工厂烟囱中喷出带有火星的烟雾在阳光映射下的确是紫红色的。
该作品A.创作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B.属于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C.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D.揭示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6.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中俄两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
这两部巨著的共同意义是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B.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矛盾C.开创了新的文学流派D.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7.西方某著名话剧在布景和道具的选择上,做了这样一种令人感到衰败而没有生气的设计:荒郊外一棵仅有几个叶片的树、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绳索和沉重的背囊无不透出压抑的沉重和挣扎的无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单元测试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当一位画家注视因贫困而死的妻子的面容时,引起他注意的竟然是妻子年轻的脸上色彩的变化,在他决定画下妻子最后的肖像之前,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
下列作品与这位画家绘画风格特征相符的是()A.B.C.D.4.法国作家左拉极力推崇某一美术流派,认为其“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
这个美术流派是() 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主义D. 现代主义5.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画作《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
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
”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A. 古典主义B. 现实主义C. 浪漫主义D. 现代主义6.19世纪上半期,西方的文艺作品采用强烈的对比、想象和夸张的创作手法,表达自由美好的乌托邦想象,激情飞扬,直抒胸臆,凸显崇尚理想的人性诉求。
下列作品于这一风格的是( )A.B.C.D.7.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各种文学艺术流派深刻反应社会历史现实,主要流派出现的顺序是( )A. 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B. 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C.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D.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8.“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便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苦难”。
这句话反映贝多芬音乐的特点是()A. 体现了他强烈的反封建和争民主的精神 B. 其作品体现了英雄主义气息C. 其作品体现了乐观主义气息D. 其作品中蕴涵着深沉的哲理9.中外艺术作品风格常有许多相通之处。
欣赏下列两幅绘画,它们的相同之处是()A. 注重写意,抒发个人主观性情B. 大胆创新,采用夸张与抽象的表现手法C. 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D. 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10.“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
其所体现的文学风格在欧洲产生的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引起人们对未来的憧憬B.工业革命引起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满足C.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民主自由氛围D.现实与期望的巨大反差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作品风格与浪漫主义一致。
这种风格出现的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与革命前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社会蓝图差距太大,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浪漫主义。
D项所述正确。
2.斯塔尔夫人说:“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
”具有这种文学创作特点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B.《西风颂》C.《人间喜剧》 D.《双城记》答案:B解析:材料主张文学创作重视对内心情感的发掘与描写,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点。
只有B项的《西风颂》是浪漫主义作品。
3.英国19世纪诗作《苦舟子咏》描写了一个充满了奇幻之美的航海故事。
诗中把水手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
他除掉了深爱自己并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
最后水手内心发生转变,以新的态度对待自然,为此他才得以解脱。
该作品属于( )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C.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的诗作对主人公内心感情的描写、故事的“奇幻之美”体现的想象手法等,正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相符。
4.文学是特定社会生存现状的审美表达。
19世纪30年代,欧洲国家兴起的现实主义文学表达出“否定”的审美倾向。
这一审美倾向的形成源于( )A.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B.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C.资本主义社会复杂尖锐的矛盾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答案:C解析: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现实主义所要否定的是它兴起的那个时代的黑暗、丑恶现象。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测试题一、选择题1.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她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尔,我们的国家就没事。
”材料主要说明了()A.电影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B.电影诞生在危机中的美国C.罗斯福借助电影实施新政 D.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2.贝克特的小说《无法命名者》的结束语:“你必须讲下去。
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
”美国作家勒那德·米凯尔在一篇小说中说:“靠虚构或不靠虚构,人都没法生活。
”下列与他们作品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 A B. B C. C D. D3.在雪莱死后50年,阿诺德·马修称他为“梦幻的天使”。
下列理由能体现“梦幻的天使”的是( )A.雪莱的梦想是未来世界将获得自由 B.雪莱的文章猛烈抨击封建制度C.雪莱的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 D.雪莱对人类的未来寄托了爱4.有一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
你认为他的画属于何种流派( )A.写意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5.电影技术上的不成熟,使得默片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夸张生动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
这一时期的电影明星最杰出的代表是( )A.萧伯纳 B.格里菲斯 C.卓别林 D.卢米埃尔兄弟6.他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他”是指( )A.巴尔扎克 B.凡·高 C.毕加索 D.贝多芬7.《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小说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深入剖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与该作品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西风颂》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等待戈多》8.“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够反映这种愿望的是( )A.《唐璜》 B.《西风颂》 C.《人间喜剧》 D.《等待戈多》9.别具一格的是,他们把对色彩、光线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单元复习测评1.一般说来,一切艺术的永恒源泉就是生活。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A.拜金主义泛滥 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理想主义盛行 D.歌颂工人阶级的大无畏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相反,资本主义制度暴露出了它的阴暗面。
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必修3第4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单元复习测评(岳麓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一般说来,一切艺术的永恒源泉就是生活。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 A.拜金主义泛滥C.理想主义盛行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D.歌颂工人阶级的大无畏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相反,资本主义制度暴露出了它的阴暗面。
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答案:B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其最具代表性的佳作是( )A.《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C.《西风颂》B.《唐璜》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解析:本题旨在区分拜伦和雪莱的诗的特点。
答案:C3.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他的作品( ) A.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B.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C.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D.用小说形式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全貌解析:称巴尔扎克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他的作品是对法国社会的全面描述,被后人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展现了法国社会的全貌。
答案:D4.关于右图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高尔基发表于1906年的浪漫主义小说B.刻画了以工人巴威尔符拉索夫和他的母亲彼拉盖娅尼洛夫娜为代表的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C.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1.一般说来,一切艺术的永恒源泉就是生活。
第四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据此可知,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意义在于( )A.完成对自然界认识的理论综合B.奠定了国家制度的理论基础C.推动了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革新D.启发人们对社会的理性思考2.“虽然牛顿本人是虔诚的基督徒,花在研读《圣经》上的时间远比研究客观物理定律要多,但他促成的科学革命却让上帝最终退场。
”牛顿“让上帝最终退场”主要是( )A.推翻亚里士多德学说B.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C.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D.近代天文学发展的奠基人3.“(它)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
这里的“它”( )A.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说明生物物种是由简单物种发展演化而来的C.用数学方法描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D.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4.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
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
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统治地位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5.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科学研究成果的有( )①哥白尼的“日心说”②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③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西方学者认为,在达尔文之前,生物学的主要研究者是业余爱好者和神职人员,研究主要局限于物种的划分。
必修三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
1.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欧洲革命与改革的相继成功 B.启蒙思想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了人们的愿望 D.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并没有实现2.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其共同点不包括 A.都具有时代的烙印 B.创作上追求完善和谐
C.皆来源于生活,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D.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的反映3.拜伦诗篇的特点是
①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②歌颂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美③抨击封建专制
与资本主义的丑恶④塑造了一些追求个人幸福、自由的人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战争与和平》被称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是因为它
①描写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②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③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④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
的主要问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发誓,“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
”他创作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这部作品反映出①法国社会的阶级变动②金钱对人的灵魂的腐蚀③封建贵族的日趋没落④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强烈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对19世纪欧洲文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B.雪莱的诗体现出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C.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D《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长篇叙事诗7.在英国,20世纪50年代有“愤怒的年代”之称,这一时期一批被称作“愤怒的青年”的小说家和剧作家称雄文坛,引人注目。
他们的作品表达了战后人们普遍的幻灭感,宣泄了年青一代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愤怒情绪。
你认为从创作手法上看“愤怒的青年”
的作品应属于 A.古典主义作品 B.现实主义作品C.浪漫主义作品D.现代主义作品8.荒诞派戏剧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
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人们望眼欲穿地期盼着戈多的到来,但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始终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但含有很大的隐喻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现出现代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了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出现代西方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渴望的憧憬
C.表现出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现代西方人的共同心理
D.表现出现代西方人失望.彷徨.痛苦的精神创伤
9.下列文学与艺术作品中,属于20世纪反战题材的有
A.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B.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C.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D.凡·高的《向日葵》
10.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 1791年)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
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11.贝多芬作品的特点是
①构思广阔②形式宏大③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④蕴涵着哲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
这里描述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樱桃和桃子》
C.《日出·印象》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3.随着欧洲艺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美术领域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发展。
图25-1画作属于塞尚作品的是 B
14.一个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看到这样一段对白:“咱们走吧。
”“咱们不能。
”
“为什么不能?”“咱们再等待戈多。
”下列美术作品与上述对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相似的是
A.《日出•印象》
B.《干草堆》
C.《鲁昂大教堂》
D.《毕加索自画像》15.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材料。
图25-2作品属于现代派的是 A
16.在绘画史上,现代派的特点是
①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②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色
彩的变化③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④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欧洲艺术从传统向现代形态过渡的过程中,在美术方面先后经历了
①新印象派②印象派③后印象派④现代派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18.下列美术作品与其作者对应错误
..的一项是
A.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
B.凡高——《向日葵》
C.高更——《日出·印象》
D.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19.下列有关“默片时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1927年前的电影均以默片为主②感情色彩浓厚,喜剧为主③声与画保持了高度
的和谐④默片因其“诗情画意”仍有回味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人可以
①去德国欣赏贝多芬创作的交响乐②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③去电影院观看由卓别林出演的默片电影④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④21.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说明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
22.下列情景在1935年不可能出现的是
A.约翰一家三口去看有声电影 B.英国人通过电视看到舞台表演
C.汤姆终于可以看彩色电影了 D.卓别林的表演让美国人欢笑和流泪23.《花木兰》、《功夫熊猫》是美国拍摄的曾经风靡中国的两部动画片的剧照。
这一文化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二战后电影艺术得到迅速发展B.电影艺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影响C.好莱坞电影特别喜欢中国元素D.要依靠现代科技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24.影视艺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消极
影响①急剧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②使部分青少年耽误学习时间,荒废学业③跟踪重大事件进程④某些影视宣传暴力和色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25.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于
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努力
C.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地域特点
二、材料题26题17分,
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
19 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
请回答:
(1) 分析 19 世纪以来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主要有哪些 ? (6分)
(2) 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这两个世纪里,欧洲诗歌、小说、戏剧的代表作家与扛鼎之作各是什么 ? (9分)
(3)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文学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