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澳大利亚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标的要求,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目标1.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2.学会利用旧知识探究新问题,利用资料说明为什么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1.能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2.通过澳大利亚的农业、牧业和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推荐相关网址或参考资料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教学时间:1时教学过程回顾旧知,引入新。
教师同学们,我们前边已经学过了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一个国家?学生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利用已学会的这些方法再认识一个国家:澳大利亚。
教师出示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学生读图找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南半球、独自占有一个大陆、南回归线穿过中部等。
教师澳大利亚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它自然环境的特点,造就了它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下面我们一起到澳大利亚的国家野生动物园去看一看。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澳大利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和主要城市。
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和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和城市分布。
利用互联网和图书资源,收集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信息。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看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进对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尊重。
激发对地理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和主要城市。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
难点:澳大利亚的地形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特点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地图和图片of Australia互联网和图书资源on Australia教学PPT or 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地图和图片,向学生介绍澳大利亚的位置和形状。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澳大利亚有哪些了解?2. 探究:分组讨论:学生们通过互联网和图书资源,收集关于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的信息。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找到的信息,并展示图片或地图。
学生通过填写澳大利亚的地形和城市分布的表格,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关于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的信息,并写一篇简短的作文,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看法。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或采访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并将在作文中引用所找到的资料。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包括他们的发言和合作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关于澳大利亚地形和城市分布的表格填写是否准确。
3. 作文评估:评估学生关于澳大利亚经济和文化的作文,包括内容的准确性、观点的清晰度和语言的流畅性。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地理教案-澳大利亚一、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掌握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3.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二、教学内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3.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三、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教学方法1.探究教学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出示澳大利亚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导入澳大利亚地理的学习。
2.探究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1)组织学生查找澳大利亚位于哪个大洲,用板书地理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并标注地理位置。
(2)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形状和面积,并配以图片或地图说明。
(3)运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例如大部分地势平坦,西岸有山脉,并对学生进行口头问答,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
3.探究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教师出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澳大利亚气候的特点和气候带的分布。
(2)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3)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探究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保护的措施,如保护野生动植物、节约用水和减少土地污染等。
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1)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经济活动,如农业、矿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并结合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
(2)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人口情况,例如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分布较稀疏,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通过地图,使学生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提高读图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 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位置、面积、人口等。
2.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动植物等。
3. 澳大利亚的经济:矿产、农业、服务业等。
4. 澳大利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语言、宗教、教育、体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和文化特点。
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经济和文化图片。
2. 利用地图,进行地理知识的教学。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看法。
4. 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经济和文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介绍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自然环境、经济和文化。
3. 地图教学:让学生通过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看法。
5. 案例分析: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
7.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的某个方面,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澳大利亚知识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留学生,进行澳大利亚的专题讲座。
3. 开展澳大利亚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澳大利亚地图、展示澳大利亚文化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知识竞答和专题讲座的表现:评估学生在知识竞答和专题讲座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和首都等信息。
(2)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
(4)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的异同。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3)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和首都等信息。
2.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 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
4.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1.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理解和运用。
2. 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分析。
3.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探讨。
四、教学准备1. 地图和图片素材。
2. 澳大利亚相关资料和案例。
3. 教学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位置和面积。
(2)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人口和首都等信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2)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如农业、矿业、旅游业等。
(3)介绍澳大利亚的特色产业,如乳制品、葡萄酒等。
4. 案例分析(1)选取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如环保政策、水资源管理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进一步了解和探究。
6. 作业布置(1)绘制澳大利亚地图,标注主要城市和特色产业分布。
第三章第七节《澳大利亚》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2、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征,以及地形与气候、人口分布的关系3、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并分析这些动物唯独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因4、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别称的由来5、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以及矿产地与工业、城镇分布的关系【学习重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与经济地理特征【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大洋洲读图3-47,找出大洋洲的位置、范围1、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2、位置:位于与之间,西临,东临,与洲,洲隔海相望,既跨半球,也跨半球3、范围:包括大陆,岛,南、北岛,岛,群岛,群岛,群岛二、澳大利亚概况读图3、47,结合P87-88,学习澳大利亚位置、领土组成、面积、气候、人口、城市。
1、位置:西北与相邻,东临,西临,南与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用户有整个的国家。
2、领土组成:包括大陆,岛及周围岛屿。
3、面积:大洋洲最,世界第位。
4、气候:呈形分布,气候类型多样,以气候和气候为主。
5、人口①分布:、人口少,大多数居住在②构成:少量,大部分是、、、等地移民后裔6、语言:7、城市①堪培拉:,中心。
②悉尼:全国最大的中心和城市,位于此地。
③墨尔本:全国第大城市。
三、地形读图3-49,找出大分水岭,澳大利亚大盆地,西部高原,墨累河,大堡礁,大沙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艾尔湖,艾尔斯巨石,约克角半岛总体来讲,澳大利亚大陆地势,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的大陆,分大地形区。
①西部:,占,位于此地。
②中部:,占,最低处,中部平原区是世界上最的内流盆地之一,该地被称为,自流井水盐度较高,不宜灌溉,可做饮用水。
③东部:,占,北起东北部,南至西南部,有一系列狭长山脉、谷地交错组成了弧形地带,成为地区,澳大利亚最河流河发源于此,在东北部海岸外侧,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四、古老的动物1、动物:有袋哺乳动物、、,仅存的两种卵生哺乳动物、,珍惜动物2、特点:原始性、古老性、独特性3、具有独特性的原因长期与其他分离,鼓励与海洋中,当地自然条件比较,动物演化五、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是其经济的基础产业1、农牧业①条件地形:地势,起伏,高原面积,草原气候:气候广大,气候、气候、气候都有分布水源:丰富,可做牲畜饮用水②现状:是世界上重要的生产国和、输出国,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有称号2、工矿业①是其重要的经济部门②、、开采和出口,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③二战后,出口总值超过弄畜产品出口总值,被称为④、、、、、、工业日趋发达,一成为国名经济的产业【巩固练习】1、大利亚的说法,错误的是A.多为白种人,通用英语 B.煤和铁矿的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C.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D.四面环海,气候常年温和湿润2、利亚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关于《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地理关于《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人地观教育。
教学重点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自制幻灯片、录像片段等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视频播放录像)澳大利亚风光师:同学们想知道这段视频播放的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展示)世界地图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生:(略)。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播放“澳大利亚动物”视频资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
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养育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
初中地理澳洲教案设计课程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和主要城市。
2. 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3. 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
4. 熟悉澳大利亚的动物和植物种类。
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的位置和面积。
2.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3. 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
教学难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面积的计算。
2.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的特点。
3. 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1. 地图和图片:澳大利亚地图、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等图片。
2. 视频或短片:澳大利亚的风光短片。
3. 教学卡片:澳大利亚的动物和植物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位置和形状。
2. 提问:谁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还是大陆?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面积、人口和主要城市。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2. 讲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或自然资源,制作卡片并进行展示。
2. 学生互相提问,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播放澳大利亚风光短片,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
2. 提问: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有哪些特点?六、总结和作业(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 布置作业:制作一份关于澳大利亚的资料卡,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观看短片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互动环节,学生通过制作卡片和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澳大利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知识与技能】1. 能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组成、人口和人种概况;2. 能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区域差异;3. 能解释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展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探究意识,培养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 学会利用地图和资料,对比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区域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2. 感受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培养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区域差异;2.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展及其原因。
【难点】1. 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2. 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剪羊毛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1. 地理位置和组成教师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 澳大利亚的位置和组成是什么?2. 澳大利亚的地形有哪些特点?【学生活动】1.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邻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
2.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西部为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
2. 人口和人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澳大利亚的人口和人种概况。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澳大利亚人口有2223万,92%是白色人种,主要是受到殖民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英国人后裔,所以主要是白色人种。
3. 地形和气候特点教师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是什么?2. 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活动】1.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干旱,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泛。
2. 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规律:北部热带,南部温带,中间干旱。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通过地图识别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和地理特征。
3. 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4. 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5.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经济发展。
2. 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气候分布、经济发展。
三、教学方法1. 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澳大利亚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和地理特征。
2.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动物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地理、气候、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澳大利亚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素材。
2. 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地图观察:让学生观察澳大利亚地图,找出主要城市和地理特征,教师讲解。
3. 图片展示: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动物等图片,让学生感受澳大利亚的特色。
4. 案例分析: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状况,引导学生了解其经济特点。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澳大利亚的地理、气候、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6. 总结讲解: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澳大利亚的相关资料,加深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六、教学内容: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类型及分布。
分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
掌握澳大利亚农业和渔业的发展状况。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
难点: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丰富原因及农业、渔业的发展。
地理《澳大利亚》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2)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3)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资源分布、农业特点等社会经济特征;(4)学会读图、用图和析图,提高地理图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利用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3)开展小组讨论和研究报告,提高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全球观念,认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3)培养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3)澳大利亚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
2. 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2)澳大利亚的资源和农业发展;(3)澳大利亚的文化多元性和Aboriginal 文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和资料;(2)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讨论;(3)准备教学道具和多媒体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澳大利亚的相关内容;(2)准备笔记本和笔;(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地图和图片,引起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2)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2)教师讲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资源分布、农业特点等社会经济特征;(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文化多元性和Aboriginal 文化。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2)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植被等;(3)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状况,如矿产资源、农业、服务业等;(4)了解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如特有物种、生态系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的差异;(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位置、面积、人口等;2.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植被等;3. 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矿产资源、农业、服务业等;4. 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特有物种、生态系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生物多样性;2.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图片等资料,进行直观教学;2. 运用比较法,分析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的差异;3.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4.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引发学生的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植被等;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状况,如矿产资源、农业、服务业等;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如特有物种、生态系统等;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加深对地形特征的理解。
六、教学内容1. 澳大利亚的特有物种:袋鼠、考拉、鸭嘴兽等;2. 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3. 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4. 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城市分布、人口分布等。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2)掌握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民族、经济、城市等;(3)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2)利用资料和数据,分析澳大利亚的人口、民族和经济状况;(3)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澳大利亚的城市分布和环境保护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环保意识,关注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3)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民族,培养全球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3)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情况。
2. 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2)澳大利亚的人口和民族问题;(3)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和城市分布。
1. 教具:地图、图片、资料、数据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3. 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图和图片,引起学生兴趣;(2)提问:“你们对澳大利亚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2)让学生结合资料和数据,分析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3)让学生小组讨论,探讨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情况。
3. 课堂讲解:(1)讲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2)讲解澳大利亚的人口、民族和经济状况;(3)讲解澳大利亚的城市分布和环境保护问题。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课堂小结。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绘制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案基本信息地理教案-《澳大利亚》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征。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
2.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征。
教学难点:1.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 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材、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澳大利亚地图,让学生对澳大利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提问:你们对澳大利亚有什么了解?澳大利亚有哪些特点?二、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10分钟)1. 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2. 讲解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首都等象征性元素。
三、澳大利亚的地形与气候(15分钟)1. 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如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等。
2. 讲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如干旱、高温等,并结合地图进行说明。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让学生总结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
2. 强调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澳大利亚的经济(10分钟)1. 介绍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农业、服务业等经济领域。
2. 分析澳大利亚经济的发展特点,如资源型经济、对外贸易等。
二、澳大利亚的文化(10分钟)1. 讲解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如英联邦文化、土著文化等。
2. 分析澳大利亚文化特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让学生总结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2. 强调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标注主要地形区。
五、教学反思(课后)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澳大利亚是一个独特的大陆,其广袤的土地、多样的生态系统以及丰富的野生动物为全球提供了许多研究机会。
在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澳大利亚地理教案将探索大陆上的自然奥秘,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一.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一个国家,它由大陆和周围的岛屿组成。
整个国家的陆地面积为7,692,024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国家。
澳大利亚的地形由高山、沙漠、平原、森林和海洋等多种类型的地形组成。
最重要的山脉是大分水岭,这条东西向的山脉将澳大利亚大陆分为南北两部分。
二. 澳大利亚的气候澳大利亚的气候因其巨大的面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整个国家的气候取决于温度和降雨量。
南部和东部的气候接近海洋性气候,而内陆和北部地区通常气候更为干燥。
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受到热带气候的影响,但气候变化大,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也很常见。
三.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澳大利亚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国家,因为它是一个孤立的大陆,其生物系统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
澳大利亚拥有超过50,000个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其中多数都是独特的物种。
一些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动物包括袋鼠、考拉、袋熊、恐怖鸟、针尾鹦鹉和袋狼等。
四. 澳大利亚的文化遗产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文化带有深厚的历史与传统,包括宗教、仪式、美术和音乐等方面。
原住民至今仍扮演着澳大利亚文化的重要角色。
同时,欧洲殖民者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其中英国文化在澳大利亚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今天,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多元性,既受到原住民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欧洲和亚洲文化等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为了将澳大利亚地理教学方法变得更有趣,老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活动,如建模、制图、游戏、模拟和实地调查等,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澳大利亚地理环境和文化遗产。
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比如幻灯片、音频和视频等,让学生通过多种视听感受来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
六. 总结澳大利亚是一个富饶多彩的大陆,其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探索。
地理教案-《澳大利亚》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地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1.2 课程内容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片展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第二章: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2.1 地理位置介绍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2 地图学习分析澳大利亚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让学生了解其与其他国家的相对位置。
2.3 地理位置的意义探讨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对其气候、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澳大利亚的地形地貌3.1 地形地貌特点介绍澳大利亚的地形地貌特点,如大自流盆地、乌鲁鲁等。
3.2 地形地貌对生活的影响分析地形地貌对澳大利亚农业、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3.3 案例分析以悉尼为例,让学生了解地形地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4.1 气候类型介绍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4.2 气候特点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特点,如干燥、温差大等。
4.3 气候对经济的影响探讨气候对澳大利亚农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影响。
第五章: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5.1 自然资源概述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5.2 矿产资源开发分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5.3 水资源管理探讨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第六章: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6.1 经济概述介绍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历程,以及其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6.2 支柱产业分析澳大利亚的四大支柱产业:采矿业、农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
6.3 经济合作探讨澳大利亚与亚洲、美洲等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第七章:澳大利亚的农业特色7.1 农业概述介绍澳大利亚的农业特点,如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效率的农业生产。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2)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3)了解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资源及保护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的异同;(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2)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3)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资源及保护情况。
2. 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点;(2)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区及特征;(3)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1. 导入新课:(1)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位置;(2)提问:你们对澳大利亚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分享已知信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讲解:(1)讲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2)讲解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资源及保护情况。
4.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点;(2)小组分享: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区及特征;(3)问答环节:澳大利亚的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2)布置课后作业: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的一个特点,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地理教科书;2. 地图:澳大利亚地图;3. 图片: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动植物等图片;4. 视频:关于澳大利亚的纪录片或宣传片;5. 网络资源:有关澳大利亚的网站、文章等。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生物,概括本国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3、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4、阅读课文,知道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现状及羊肉和羊毛的出口情况。
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形成原因,培养获取、加工、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2、对照地图,找出澳大利亚牧羊带与地形、降水的对应关系,培养概括总结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培养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保理念;2、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与地形、降水的对应关系,培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根据教师平时观察了解,七年级学生对认识世界各国地理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初步懂得了解国家的基本方法,但是主动探究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因此本节课将指导学生通过图文资料获取、加工、处理地理信息,主动探究并分析解决问题。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及形成原因。
2.澳大利亚养羊业发展现状及自然条件对养羊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形成原因。
2、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对养羊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澳大利亚旅游宣传片《澳大利亚,尽是不同》学生观看视频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微课展示:“”猜一猜哪些动物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引导学生认识P67图“澳大利亚的几种常见特有动物”。
学生观察图片和ppt课件设计意图:实践观察,自主探究2、课件展示“大陆漂移图”提问: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众多的特有生物学生观察地图,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分析归纳,探究规律活动2【讲授】问题启发探究新课1、课件展示P67图“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引导学生分析其地理位置。
学生观察地图,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问题启发,自主探究2、课件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找出本国领土组成、首都。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澳大利亚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
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查字典地理网特别准备了这篇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以供参考!
澳大利亚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地区的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
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课标解读:
1、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首都。
记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分布特点。
3、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并运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生物的独特性及其成因。
4、记住澳大利亚地形的主要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5、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记住其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6、运用地图,记住澳大利亚主要城市和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难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看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的有、、、等。
(2)登上澳大利亚国徽的是: 和。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国家)、
B (国家)、
C 岛、
D 洲、
E 洋、
F 洋。
(2)图中红色粗线为纬线,这说明A国位于半球。
(3)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上有个国家,国名是。
(4)A国领土包括大陆、阿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3、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19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
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
在今天看来,他们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澳大利亚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数量和种类。
(2)澳大利亚被誉为。
(3)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①位置(联系大陆漂移学说)
②自然条件(对比南极大陆) 。
学习主题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
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
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
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
欧洲殖民者看到了养羊业的大好前景,随后又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
经过不断选种改良,培育成产毛量高、毛质细长柔软的美利奴新种细毛羊。
现在,澳大利亚的绵羊大部分是这种羊。
(1)这段文字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羊的数量多的原因是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 挑选优良品种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
(2)自然条件一般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
2、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回答:
(1)澳大利亚大陆地势,地形大致可分为西部、
中部、东部。
(2)中部地势最低处有湖面海拔为-16米的湖。
还有地下水丰富的盆地,在低处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井,但井水盐度高,不宜作灌溉用水,可作牲畜饮水。
(3)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山脉)。
(4)全国最大的河流河,从大分水岭西侧发源,向注入洋。
(5)在东北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6)对照课本P74图8.37,回答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①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和大面积的(地形), 丰富,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所以这些农牧业区为带和带;
②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形)地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二者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带和带。
3、关于澳大利亚,读下图回答:
(1)判断下列各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写在图下横线上,并将其代表字母填到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的相应位置
(2)这里气候具有半环状分布特点。
(3) 纬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带和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带(填温度带)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
(4)对照课本P74图8.37,回答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①中、北、西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农牧业生产方式为__粗放_式畜牧业;
②东南部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和西南部是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既适宜发展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农业生产方式为混合式农牧业。
(5)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原因是:
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平坦。
而南部地区,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只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比较有利,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这里。
其他地区大多属于半干旱区,实行的是利用天然草场实行粗放的放牧饲养,低投入低产出。
这篇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