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90.46 KB
- 文档页数:2
路基路面工程 课程设计指导老师:徐平 学院:能源学院 专业:交通工程班级:交通06-2 姓名:尹富勇 学号:310602030225路基路面工程 课 程 设 计指导老师: 学 院: 班 级:姓 名: 学 号:(一)重力式挡土墙设计1. 某二级公路重力式路肩挡土墙设计资料如下:(1)墙身构造:墙高5m ,墙背仰斜坡度为1:0.25(=14°02′),墙身分段长度20m ,其余初始拟采用尺寸如图所示(2)土质情况:墙背填土重度γ=18kN/m 3,内摩擦角3530-=ϕ(之间任选至值可以在 3530ϕ),填土与墙背之间的摩擦角 5.17=δ;地基为岩石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500=σ,基地摩擦系数5.0=f ;(3)墙身材料:砌体重度3/k 20m kN =γ,砌体容许压应力[]kPa 500=σ,容许剪应力[]kPa 80=τ。
图1 初定挡土墙尺寸图2、具体设计 破裂棱体位置确定:(1)破裂角(θ)的计算(路肩式挡土墙且荷载沿路肩边缘布置,所以a=b=d=0)荷载当量土柱高度计算:因为墙高5米,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
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 =16.25kN/m 2,016.250.918q h m γ===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ϕ=33o ,取则有:14021730333628ψαδϕ'''=++=-++=000111(2)()(2)(0520.9)517222A a H h a H H H h =+++=+=++⨯⨯= 000111()(22)tan 005(520.9)tan(1402)222B ab b d h H H a h α=++-++=+-⨯⨯+⨯⨯-︒= 4.25 所以破裂棱体的断面积 00tan S A B θ=-因此破裂棱体自重 00(tan )G A B γθ=-,将G 代入,得:00cos()(tan )sin()Ea A B θϕγθθψ+=-+令0a dE d θ=,整理化简得:tan tan θψ=-±将00,A B 代入得:tg tg θψ=-tg ψ=-3628tg '=-0.7391=-0.7623=3719'5''θ=︒(2)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破裂契体长度:()()050.73910.25 2.4455L H tg tg m θα=+=-=车辆荷载分布宽度:()12 1.8(21) 1.30.6 5.5L Nb N m d m =+-+=⨯+-⨯+= 所以0LL <,即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符合假设。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作为一个工程师,路基路面工程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向你介绍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用于帮助学生和工程师更好地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路基路面工程旨在为学生介绍路基和路面的概念、设计、建设和维护等知识,包括路基设计和施工、路面设计和施工、路面材料和耐久性、路面修理和维护、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等。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实践和实验学习路面和路基的重要性以及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二、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习、讨论等。
课堂讲授主要围绕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展开,让学生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要素,从而更好地进行实习和讨论。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实践,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学生将有机会了解路基和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他们将与老师和工程师合作,收集数据、准备设计和施工计划、进行实验以及进行现场测量和测试等。
在讨论环节中,学生将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和分享,探讨路基和路面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路基、路面设计。
1. 路基设计路基设计是任何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路基稳定并符合道路工程要求。
本教程揭示了以下路基设计的要素:- 路基开发前的市场分析和规划;- 路基设计的参数;-设计工程要求的协调;- 可扩展的路基考虑因素;- 稳定性,重要性,强度和耐久性的考虑因素;- 路基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和安全卫生;- 使用路基的经济意义。
2. 路面设计路面设计在保证道路安全、可靠和舒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路面设计的成功不仅在于设计和建造,也在于其维护和修理。
以下是路面设计的主要目标:- 路面几何的设计;- 道路独特的设计条件;- 路面道路条件和考虑因素;- 路面材料和装置;- 维护,修理和重建;- 可持续性的路面设计。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中不同材料的特点、选用原则及其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
3. 让学生了解我国道路工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道路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道路工程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能够分析不同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并合理选用。
3. 能够按照我国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4. 能够独立或团队协作解决道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5. 能够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工程概述:介绍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对应教材第一章)2. 路基工程:讲解路基的基本构成、功能、设计原则及施工技术,重点分析不同类型路基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对应教材第二章)3. 路面工程:阐述路面的基本类型、结构组成、设计原理及施工方法,分析各种路面材料的性能及选用原则。
(对应教材第三章)4. 道路排水工程:介绍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构成及施工要求,使学生了解道路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对道路使用寿命的影响。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学习中,我们有幸深入了解了道路建设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基础工程设计、路面材料选用、施工流程等等,而在课程结束后,我们也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实践操作。
下面就此课程设计和个人心得进行一下总结。
首先,我们所设计的路段是一条连接两个城镇的省道,其长度约6km,穿越着一些山区和农村地带。
在此之前,我们先组织了一次实地勘测,来了解道路的详细情况,如地形起伏、路面状况、管线走向等等。
在勘测结束后,我们就开始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基本上,路基路面工程设计的工作可以分成三个方面: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和排水系统设计。
针对我们所勘测的道路,我们最终设计出了三个方案,分别为C1、C2和C3。
其中,C1方案的设计思路比较传统,路基选用了10cm的碎石垫层,路面则为4cm的压实沥青混凝土层,排水系统是通过沟渠和防护墙控制雨水流向;C2方案则在C1的基础上增加了反射层;C3方案选用了更先进的材料,致力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在实践操作时,我们所选取的是C3方案。
从整个过程来看,设计方案是设计师和施工人员之间最为关键的桥梁。
在我们设计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等。
设计完成后,我们还要进行技术评审,以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异地实践操作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对所选材料的质量把控、施工人员技术要求等等。
我们通过与当地的建筑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多次交流,和实地示范,同时还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数据和因素实验,以最终得以完成预期的路基路面工程任务。
总的来说,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我所体会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重视标准化、质量化的要求,以保证工程效益和长效运行。
建筑业作为一个规模巨大、涵盖性广的行业,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安全系数,理还应该面对各种网络安全需要和环境保护需要等技术要求,使建筑成为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产物。
在这个进程中,建筑工业就必须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构建方式了。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我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课程中,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应该是其中比较难度较大的一门了。
这门课程主要学习了路基和路面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我们掌握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下面我来谈一下我对这门课程设计与心得的体会。
一、课程设计1. 项目背景在课程设计中,我选择的是市区内一条路面改造的设计方案。
这条路面规划为双向车道,宽度分别为3.5米和2.5米,全长为2000米。
原路面坑洼不平,交通能力低。
为了改善道路交通状态,提高城市交通能力,需要对路面进行改造。
2. 设计要求(1)道路符合设计标准,合理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满足车辆和行人的需要,提高道路功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3)考虑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使道路改造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 设计过程(1)路面设计:根据道路使用现状和交通预测,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厚度、类型、材料、施工工艺等。
(2)路基设计:根据路面的设计要求,结合地质条件、建筑基础、附近建筑物等因素进行路基设计,建立起道路截面和平面图。
(3)路面施工:确定路面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最终进行路面铺设。
(4)路基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路基施工,主要涉及爆破、挖掘、填挖规、碾压等工序,最终建立一个稳固的路基。
4. 设计结果经过细致的设计,我们最终设计出了一条符合安全性、经济性的道路改造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原路面交通状况,并对周围环境造成最小的影响。
二、心得体会在学习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期间,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逐渐掌握了道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收获了不少的感受。
首先,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如地质条件、路面材料、施工机械等,才能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这需要我们对各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考虑,以便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其次,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是关键。
在课程实践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挖掘机、平地机等施工机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这些机械的选择能够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为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建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于路基路面工程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实地勘测、资料调查等方式了解实际工程的情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1. 课程设计目标•掌握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理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加深对于道路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2. 课程设计任务(1)实地勘测对于设计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包括地形、地貌、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综合考量。
通过测绘技术记录勘测结果,并制定勘测报告。
参考现有的道路设计标准和原理,结合实际勘测结果,制定出道路工程设计方案,并制定设计方案报告。
(3)技术指导对于设计方案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包括工程施工、材料选用、设备使用等具体操作指导。
(4)工程实践根据设计方案,实施道路工程的实践操作,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5)成果评价对于课程设计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施工可行性、工程实践的质量等内容,为今后的实际操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三、设计实施步骤1. 勘测基础数据收集•搜集土地利用现状图、国家地形图等勘测基础数据;•确定勘测范围,获取贵行前基础数据;•进行现场勘测,包括对设置路线进行勘测、道路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勘测。
•综合勘测结果和基础数据,进行初步的设计方案制订;•着手制定设计方案报告,对方案进行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更改、完善和优化。
3. 技术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材料选择、设备使用等方面的指导,确保工程质量。
4. 工程实践•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工程操作;•学生实践操作,了解道路工程实际操作的一般规律;•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目录第一章.路基设计 (2)1.1. 自然区划与交通分析 (2)1.1.1 自然区划 (2)1.1.2 交通分析 41.2. 路基横断面设计 (6)1.2.1. 路基基身设计 (6)1.2.2. 路基的排水设计 (8)1.3. 路基稳定性验算 (11)1.3.1. 路基整体稳定性分析 (11)1.4. 施工设计 (14)1.4.1. 路基土石方施工 (14)第二章路面设计 (16)2.1. 道路横断面设计以及结构设计 (16)2.1.1. 初拟路面结构 (16)2.2. 确定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 (19)2.2.1. 结构层强度的确定 (19)2.2.2. 荷载疲劳应力计算 (20)2.2.3. 温度疲劳应力 (20)2.3. 接缝和配筋设计 (22)2.3.1. 纵缝的设计 (22)2.3.2. 横缝和胀缝的设计 (24)2.3.3. 边缘钢筋设计 (24)2.4. 各结构层的材料组成设计 (25)2.4.1. 基本要求 (25)2.4.2. 稳定土及砂粒垫层的设计 (25)2.4.3.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5)2.5. 路面钢筋用量计算 (27)2.6. 水泥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 (28)参考文献第一章.路基设计路基在自然因素和荷载车辆的反复作用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
为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应从路基的断面形式和尺寸、基底处理、填料盒压实要求、排水、防护与加固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设和设计。
本道路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线经过辽河平原,土质为粉质亚粘土,冻前水位为1.8m,多年平均冻深为1.8m,路基平均填土高度为2.7m。
属冻融交替副区区。
1.1. 自然区划与交通分析1.1.1自然区划公路自然区划是以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分析自然综合情况与公路工程的实际出发,选出具有分区意义的主导标志,并注意地表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使在同一区内筑路特点相似。
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精编本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和意义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是交通运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日益发达,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所以,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设计、施工、管理水平,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1.掌握公路路基路面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能;3.了解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管理流程,掌握组织协调、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等管理技能;4.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技术难题。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包括公路路基和路面两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 公路路基工程设计1.公路路基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公路路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公路路基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标准;4.公路路基设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公路路面工程设计1.公路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公路路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公路路面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标准;4.公路路面设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1.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标准;3.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管理1.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管理的流程和方法;3.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管理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四、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方法:1.理论讲解。
通过教师讲解、PPT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
通过设计和施工案例的操作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讨论研究。
通过小组讨论、学术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路基路面课程设计课程简介: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通过设计真实的道路工程项目,学生将学习和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基本要素。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能够进行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
2.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道路工程领域的工作。
课程内容:1. 道路工程概述:介绍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史以及与其他工程领域的关系。
2. 路基设计:学习路基的设计原理、各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地基处理等内容。
3. 路面设计:学习路面的设计原理、材料选择和使用、设计标准等内容。
4. 施工技术:介绍道路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包括路基的压实、路面的铺设与养护等。
5. 工程管理:学习道路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包括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概念、原理、标准和规范等。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路基和路面的设计、实验室测试和实地调研等。
3. 项目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设计,要求学生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方案制定。
4. 现场实习:安排学生到道路工地实习,了解实际工程施工过程,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评价方式:1. 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听讲、提问、参与讨论等。
2. 项目设计评分:评估学生的项目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评分: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室测试的结果。
4. 实习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践经验和收获,并提出改进建议。
该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胜任道路工程领域的工作。
通过实践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武汉道路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道路路基路面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构造、材料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道路工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其产生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方法。
3. 学生能掌握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学会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道路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表达道路工程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树立投身道路工程建设的职业理想。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道路工程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道路路基路面知识体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提高其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道路路基路面基本概念:包括路基、路面的定义,构造组成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道路工程概论2. 道路工程材料:介绍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如土、石料、沥青、混凝土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道路工程材料3. 道路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分析道路工程中常见的病害类型、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材章节:第三章道路工程病害及其防治4. 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原则与步骤:讲解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及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道路路基路面设计5. 道路工程案例分析与设计: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实践。
教材章节:第五章道路工程案例分析6. 道路工程与现代信息技术:介绍道路工程中常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路基路面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广泛应用于现代交通建设中。
在道路、铁路等交通建设工程中,路基和路面属于工程的基础和面源部分,对于工程的安全性、舒适度、经济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路基路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十分严格。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路基路面工程建设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要点。
二、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如下技能:1.了解路基路面工程建设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2.掌握路基路面工程建设的主要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学会基于实地勘察数据制定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计算、图纸制作、技术标准选择和建设方案制定等;4.学会现场施工管理技能,包括施工进度控制、质量安全控制、人员管理和资料管理等;5.学会路基路面工程验收技巧,包括质量验收、工程维护和保养等。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路基路面工程设计在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学习如何制定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方案,先进行实地勘察,然后在基础上进行设计计算,包括标准选择、技术要点、材料选择等。
最后输出设计图纸和建设方案。
2. 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在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路基路面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和监督,包括施工进度控制、质量安全控制、人员管理和资料管理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现场施工管理的核心技术。
3. 路基路面工程验收在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路基路面工程的质量验收、维护和保养等,包括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验收方法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应该能够掌握验收标准和验收技巧。
四、课程设计思路本次课程设计的核心思路,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路基路面工程建设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掌握相关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结合教师的指导和实践操作,学会制定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方案、现场施工管理和验收技巧等实际技能。
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二、路基工程设计三、路面工程设计(3-1)沥青路面设计四、设计感受1.课程设计的目的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是对路基路面工程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并通过设计环节把本课程相关的知识较完整地结合起来进行初步的应用,培养同学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对相关《设计规范》有所了解并初步应用。
2. 课程设计的内容(1)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挡土墙断面尺寸的确定;挡土墙稳定性验算;挡土墙排水设计;绘制挡土墙平面、立面、断面图。
(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横断面尺寸的确定;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择;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拟定及计算;路面结构层厚度的验算;分析各结构层厚度变化时对层底弯拉应力的影响;绘制路面结构图。
要求至少拟定2个方案进行计算。
(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横断面尺寸的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择;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拟定及层底拉应力的验算;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尺寸及板间连接形式;绘制水泥混凝土纵、横缝平面布置图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图。
3.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挡土墙设计资料丹通高速公路(双向4车道)K28+156~ K28+260段拟修建重力式挡土墙,墙体采用浆砌片石,重度为22kN/m3。
墙背填土为砂性土,重度为18kN/m3。
地基为岩石地基,基底摩擦系数为0.5。
结合地形确定挡土墙墙高(H)6m(K28+210),墙后填土高度(a)6m,边坡坡度1:1.5,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为Φ=32o,墙背与填土摩擦角δ=Φ/2。
(1)新建沥青路面设计资料1)交通量资料:据调查,起始年交通组成及数量见表;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双向4车道;预计交通量增长率前6年为7%,之后5年为为6%,最后3年为5%;2)自然地理条件:高速公路地处III3区,设计段土质为砂性土,填方路基高3m,地下水位距路床2.9m,多年最大冻深为150mm。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创新探究摘要:为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课堂教学入手,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对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提出了在教学大纲、教学辅助、设计实践及科研引导方面的教学实践创新,以培养适应我国乃至国际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人才。
关键词:“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教学创新一、“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现状(一)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有综合性强、涉及学科多、工程涵盖广等特点。
在学习“路基路面工程”之前,学生不仅应先掌握道路建材、土力学、工程地质学、道路勘测、工程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还应先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及有限元等基础力学知识储备。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学习内容不仅涉及到国家及交通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标准规范,还设计到水利行业、建筑行业等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
且相关概念庞杂、知识点深奥、内容枯燥、理论抽象等原因,导致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不牢。
(二)授课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构成主要以博士或硕士为主,理论知识扎实,但他们在参加工作之前也是一名学生,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其知识基本从课本和学术研究中获得。
目前绝大部分担任“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的教师并未真正参加过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环节,工程实践经验缺乏。
这将导致教学与实际结合不紧、把握工程核心问题不准、授课内容枯燥乏味等问题,也必将影响授课质量和授课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三)教学培养方向落后目前,由于交通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系统工程,交通土建方向存在实验设施不完善、实践基地缺乏、教学设施不齐、校企联合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现有交通土建工程培养方向、培养质量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此外,近年来针对课程完善性的改革也有较大进步,但在加强学生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上还较为落后。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心得[最终版]第一篇: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心得[最终版]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心得为期一周的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接近尾声,这一周对我来说,即是充实的也是繁忙的。
作为本学期《路基路面工程》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实践性环节,对我们充满了挑战。
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现在对PPT软件、课程知识的运用自如,也让我们知道了,学知识必须应该沉下心去学习。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设计水泥路面,刚开始拿到课设题目时,觉得很难,一点也没有头绪,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经过老师的讲解以后,采用了一步一步的步骤来,即先确定交通等级和初步拟定路面结构,以及路面材料参数确定,计算荷载疲劳应力,温度疲劳应力,最后确定所选的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是否满足经过计算后确定荷载疲劳应力为1.252MPa,温度疲劳应力为1.298 MPa,道路等级为二级路。
安全等级为3级。
我在本次课程设计中的任务设计混凝土面层厚度,和最后资料所能承受的设计基准期内的综合疲劳作用比较较大。
在开始做课设的时候按照要求将自己的学号后两位改入数据中,可能是带来不符合的原因。
自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看了好久的书,把涉及到的知识点全部弄明白了,才开始设计感谢班里的同学耐心给我讲解指导,用例题进行设计时,开始由于对公式和表格也不熟悉,总是出现各种错误,有一个数据忘了写导致路面层的厚度有问题,改了好几遍,也没符合要求,以为万事大吉了,没想到再最后资料汇总整理时发现了一个有大错误——二级公路设计成了高速公路,不得不又重新改过,改正了几遍以后终于路面层结构美元符合要求,当然,在这不断改正的过程中,路基路面的水泥设计知识也了解的更多了。
最后,进行资料汇总整理,将我们前期准备的路面病害照片与后期制作的路基路面新技术PPT以及第七章第四节的强度与模量PPT打印出来,整理成正规的课程设计的样式,汇总到一个word文档里。
本来以为这个工作很简单,没想到特别繁琐,首先,软件生成的数据都是以txt的形式生成的,复制到word里时,那些数据就有些错位了,最后,把他们整理成了表格的形式,淡黄与淡绿的底色应该也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舒适度吧。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总结心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路基路面的基本构成、功能及分类,了解不同类型路基路面的适用场景。
2. 使学生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理解影响路基路面性能的主要因素。
3. 帮助学生了解路基路面养护与维修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养护方法和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路基路面工程案例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课程实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路基路面施工和检测方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土木工程领域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路基路面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积极倡导绿色施工。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强调工程质量、安全与责任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路基路面基本概念:介绍路基路面的定义、功能、分类及构成,对应教材第一章。
2. 路基路面设计原则:讲解路基路面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及主要参数,对应教材第二章。
3.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阐述不同类型路基路面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对应教材第三章。
4. 路基路面检测与评价:介绍路基路面性能检测方法、评价指标及病害诊断,对应教材第四章。
5. 路基路面养护与维修:讲解路基路面养护的重要性、养护方法、维修技术及案例分析,对应教材第五章。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路基路面基本概念;第二周:路基路面设计原则;第三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第四周:路基路面检测与评价;第五周:路基路面养护与维修。
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与教材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探索摘要:“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是对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学生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
针对目前“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编制了“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从3年的使用情况看,效果良好。
abstract:“roadbed and pavement” course design is essential supplement and deepening to theory teaching for curriculum design for road and bridge students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view of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urse design, combining with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 prepared “roadbed and pavement” course design task and guide book, from the use of three years, the effect is good.关键词: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土木工程;任务书和指导书key words: roadbed and pavement;course design;civil engineering;task and guide book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24-021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意义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是土木专业路桥方向本科生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路基路面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是逐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