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法国代议制的确立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19
【高考考纲】【真题感悟】例1.(2018·全国卷Ⅰ)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名师点睛】1.多元史观解读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整体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2)文明史观:人类由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转折点。
(3)近代化史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工业化、城市化,思想上科学化(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博爱),社会生活上文明化、大众化、市民化。
(4)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城市化问题。
(5)生态史观: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多视角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变式探究】(2017·天津卷)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
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
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
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例2.(2017·全国卷Ⅲ)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法国、德国代议制的确立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背景:①18世纪法国是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强大②法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受启蒙思想家的号召人民积极争取自由和民主(革命前统治法国的是波旁王朝,在路易十四时法国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路易十四强调重商主义,对外扩展领土,对内加强君主专制,修建凡尔赛宫,法兰西的政治势力和文化水平称雄欧洲大陆,路易十四也获得“太阳王”的称号。
拿破仑曾说:“路易十四是个伟大的国王,是他造就了法国称为国际第一流的地位,法国自查理曼大帝以来,又有谁能在各个方面与他相比呢?”他的曾孙子路易十五统治时,挥霍无度,他拥有3000匹骏马,217辆马车,30名私人医生,而老百姓脸子女都养不活,人民极度不满国王的统治,而这个缺心眼国王还留下一句名言:“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此时启蒙运动在法国开展,天赋人权、君主立宪、自由平等等思想迅速传播,人民急需一场变革来改变现状。
路易十六是路易十五的孙子,他统治时期法国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革命前,法国社会分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资产阶级、农民、无产者。
第一、第二等级是特权等级,人口占全国的2%,确占有全国40%的土地,而且不交税,第三等级人口占98%,要承担全部的税收。
国王得意洋洋的说:“第一等级用钟声为我祈福,第二等级用宝剑保卫我的安全,第三等级用钱袋为我服务。
”三个等级直接不许流动,这样第三等级就非常仇视特权等级,一旦第三等级翻脸,特权等级就没活路了。
在革命前第三等级的这种不满情绪就在社会上蔓延,当时流行的一本小册子上写道:“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
到目前为止,在政治生活中它是什么?什么都不是。
它要求什么?想变成某种东西。
”这里面有浓重的火药味。
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的平庸之主,思维迟钝,行动笨重,还有口吃,喜好打猎和修锁,被称为锁匠国王。
他当政时面临着王室的财政危机,当时的政府债台高筑,欠债高达45亿利弗尔。
第八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3.两个趋势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4.三个转移立法权力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一般公民。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1.确立标志 1787年宪法的颁布。
2.促使了一个转变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
3.规定了三大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4.体现了三项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史论必记】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内阁制、政党制等现代政治中常见的制度形式在英国最先产生并发展。
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后,开国元勋们建立起崭新的国家体制,实践了三权分立的理念。
(三)、法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1.曲折历程(1)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此后,共和制与君主制之间斗争不断。
2.确立标志1870年普法战争后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共和政体(1)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2)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4.历史影响(1)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掌握了参议院、众议院及内阁、总统等关键职位。
(2)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在俾斯麦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实行联邦制。
4.评价促进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专题12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扩展考点01 英国资产阶级政体确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1640-1688进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
(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权利法案》(1689)以法律形式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议会初步掌握主权。
3.《王位继承法》(1701)王位继承权力和任命法官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进一步限制王权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利受到法律及议会限制。
(二)责任内阁制形成-政府首脑已从国王变为首相1.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统而不治”。
2.英国国家机构及政体运行:3.责任内阁制特征:①内阁由下院多数党组成,多数党领袖自动成为首相,由首相挑选内阁成员并有任免权。
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政府首脑为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三)1832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想要谋取政治权利。
2.内容:扩大工业资产阶级参政议政权力。
3.作用:积极: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参与政权,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消极:工人、贫民政治权力没有得到保护。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1.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融为一体。
2.国王是国家元首,象征英国形象,统而不治;政府首脑为首相。
3.议会主权,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分上下两院,上院贵族世袭,下院选举产生。
4.政党政治,竞争选举。
考点02 美国民主共和政体(一)1787宪法1.背景:①政治上:美国建国后,实行邦联制度,中央集权涣散,国家发展停滞不前,面临危机。
②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理论上: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2.内容:①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联邦政府,同时建立各州政府,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联邦地位高于州,联邦宪法,法律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各州必须遵守。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独立,但行使权力受到彼此制约。
2017届高三历史复习纲要专题十八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代议制的概念—-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组成议会,讨论决定国家大事,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
代议制的本质——是指资产阶级通过控制议会,掌握立法权,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议制的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分权与制衡;政党政治代议制的作用——有利于缓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1688年“光荣革命”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
当时,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它信奉“君权神授”,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于是在1640年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几经反复,1688年,英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史学家把这场“不流血的革命”赞誉为“光荣革命”。
2、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内阁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1721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英国第一位首相,开创了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这样,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
专题五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第2讲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考试说明: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考点梳理一、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背景:①法国专制统治的根深蒂固,专制势力强大,专制意识浓厚②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③启蒙思想的传播(法治,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思想)④共和和帝制反复较量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成立(2)内容①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并制定法律之权。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共和国总统由两院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3)评价①进步性:保障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法国的政治民主化;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性:妇女、军人被排除出投票的范围之外,民主的范围不广泛。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1. 背景:①德意志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②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和成立:A、背景:a、长期的封建割据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法国大革命的震撼c:德意志爱国人士的努力d:德意志一些邦国进行了立宪改革e: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B:经过:三次王朝战争C:意义:2. 内容:P45①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任职终身,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拥有行政权,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由联邦议会(上议院)和帝国议会(下议院)两部分组成,都拥有立法权。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2讲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考试说明考查角度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2017·课标全国Ⅲ,33)1793年法国国民公会体现的政治理念2.(2016·课标全国Ⅲ,35)法国共和政体的稳定性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2013·课标全国Ⅰ,34)德国疆域及邻国的变迁2.(2013·课标全国Ⅱ,3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考点一 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1.法兰西艰难曲折的共和之路(1)背景⎩⎨⎧①18世纪时,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强大。
②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日趋激烈。
(2)历程⎩⎨⎧①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②制定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④1870年,普法战争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颁布: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内容①议会⎩⎨⎧a.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b.众议院有立法权。
c.参议院有否决权。
②总统⎩⎨⎧a.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b.有缔结和批准条约、任命高级官员及特赦权。
c.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内阁。
d.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3)意义:沉重打击了国内顽固复辟君主制的保皇派势力,最终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材补充『史论观点』 法国共和制的特点总统在理论上享有一个国王所享有的权力,但是除非通过内阁的媒介,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而且他是要向议会负责的。
总统任期七年,这在一个共和制国家里是很特殊的,这个任期是共和党人要求的四年和保王党人提议的十年的折衷办法。
——[法]瑟诺博斯著《法国史》考点二 德意志帝国宪法和资产阶级代议制 1.德意志帝国宪法(1)帝国建立:普鲁士王国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