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 正确判断与选择 跨越行动的障碍教学案 粤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政治上册《明辨是非》教案2粤教版1.2明辨是非一、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善良正义的人做为人生的榜样,坚持美好的理想追求,对诱惑不软弱,对错误不盲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中心内容是说明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对于做人的重要性,认识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学会在生活中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正确行动。
本课内容分成三个小节:第一节,在青少年阶段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的重要性,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
第二节,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公共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方面的各种社会影响,明辨是非。
第三节如何克服判断是非的障碍,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观我们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要讲一个好坏是非。
因此,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就是做人的首要的问题。
只有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善恶是非以后,才能决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才能扬善抑恶。
判断是非善恶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把良知的标尺。
良知的含义是指人的本能中具有的、以及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
在本课中,良知就是指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所谓“是”指对的、正确的。
所谓“非”是指错误的、不对的。
“是非”是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
所谓“善”,就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合理性。
满足需要是从人本身的出发的。
人的需要可以分许多层次。
所谓“合理地”是指满足形式的客观合理性,是就社会而言,具体地说就是在社会当中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这样一来,善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主体的,也不纯粹社会的,是主体的、社会的、历史的。
所谓“恶”,就是与善相对的东西。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1.2.2《正确判断与选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1.2.2《正确判断与选择》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正确判断与选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正确判断与选择的重要性、判断与选择的依据、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判断与选择,但部分学生对此缺乏明确的依据和方法,容易受到情绪、他人意见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本节课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正确判断与选择的重要性,并提供有效的判断与选择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正确判断与选择的重要性,掌握判断与选择的依据,学会运用方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判断与选择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方法在不同情境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确判断与选择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情境模拟法:设置不同情境,让学生现场进行判断与选择,巩固所学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案例素材:正反两方面的案例。
3.讨论题:针对案例设置讨论问题。
4.情境模拟道具:如卡片、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正反两方面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正确判断与选择。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正确判断与选择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现场进行判断与选择。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评价。
第一单元:塑造自我神克服消极的自尊自信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
第二课明辨是非“是非”是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
所谓“善”觉得那么多人都被那个服小昆不去打架,再进一步做调解工作……可以应该怎样做到以是非为标准判断和选择。
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阅读与感悟》来分析队社会的责任。
第二课时第二单元善待他人第一课时、作为中学生,面对社会中不诚实的现象,我们应该懂得人第一课时第三课与人为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善待他人。
过程与方法: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方式(上网、看书、询问长辈等)收集与人为善、理解和宽容他人的事例,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准备。
课堂上,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活动情境,如小品表演、讲述故事、开展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体验中感受理解他人,善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处世之道,并且把这种感受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从情感体验上,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一)兴趣导入由歇后语“瞎子点灯——白费蜡”引入故事分析:为什么说瞎子点灯是白费蜡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再思考一下瞎子点灯是不是真的白费蜡?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巷子又黑又窄,路灯也没有一个,每到晚上走路就非常不方便。
这时候一个人提着灯笼慢慢地走进这条巷子,巷子一下子明亮了许多。
巷子晨的居民都兴奋地说:“那个点灯的瞎子又来给我们照路了,这下不用再担心会撞到墙了。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1.2.2《正确判断与选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1.2.2《正确判断与选择》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如何正确判断和选择展开。
教材通过理论的讲解和实际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正确判断与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但往往受到情绪、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做出冲动或不理性的选择。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判断和选择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正确判断与选择的重要性,掌握正确判断和选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做出对社会有益的选择。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判断与选择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正确判断和选择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正确判断与选择的思考。
2.讲解理论:介绍正确判断与选择的重要性,讲解正确判断和选择的方法。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判断和选择。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
5.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运用正确判断和选择的方法处理问题。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确判断与选择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正确判断与选择a.分析问题b.权衡利弊c.做出决策d.处理生活中的问题e.做出对社会有益的选择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1.2《明辨是非》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老师xxx。
很荣幸我有机会在这里说课。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明辨是非》的第二课时——《正确判断和选择》。
下面是我的课程分析: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辨是非》是粤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做人之本》的第二课。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第一课《自尊自爱》,懂得自尊自爱的基本品质;本课是第一课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做人品质。
学会正确判断和选择为后面学习《自我负责》做了铺垫。
可见本课为后面学习起到启下的指引作用。
2、教材内容本课的中心内容是阐明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对于做人的重要性,认识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学会在生活中做出正确判断,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本课有三目,第二目是要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公共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方面的各种社会影响,帮助学生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
但社会生活复杂多变,多元开放,善恶美丑无所不包。
学生面对复杂人际关系、公共媒体和社会流行,若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容易误入歧途。
所以,学会正确判断和选择,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根据课题内容结构,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的三维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2、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以上是三维目标的分析,接着分析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来自长辈、媒体、流行的影响教学难点:对社会影响做出正确选择四、说教法和学法要在本课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摒弃传统的“灌鸭式”说教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来展开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探究、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来展开有效学习。
明辨是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善良正义的人作为人生的榜样,坚持美好的理想追求,对诱惑不软弱,对错误不盲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铸造心中良知标尺。
难点: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活动一:你说我说:大人常常对我们说: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应该懂事了。
那么,怎样才叫“懂事”呢?请同学们说说你对“懂事”这个词的理解。
让学生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在此基础上,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适当点评:懂事,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怎样做才对,怎样做是错。
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我们应该从小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新课教学:1﹒2明辨是非一、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活动二:列举身边事例:但生活中有许多“不懂事”的事。
请同学们列举身边“不懂事”的事例。
活动三:小组探究:懂事与不懂事之间肯定有一个标准。
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呢?让学生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在此基础上,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适当点评:对。
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活动三:小品表演:请同学分角色表演课本第11页至第12页《朋友之间》,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第12页的三个问题:1、你如何评价周立和王云海这对“好朋友”?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怎样交往?3、面对生活中诸如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做出自己的判断?让学生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在此基础上,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适当点评:第一个问题:A、评价:周立和王云海这对“好朋友”是非不分,不讲原则,讲狭隘的“哥们义气”,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
明辨是非教学目标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以故事导入新课。
寒假期间,小龙拿着春节所得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玩,几天就把钱玩光了,可是他已经上了瘾。
这时,一个经常来玩的叫大朱的人对他说:“怎么?没钱了?不要紧,我们来赌一赌赛车,你赢了就给你50元。
”小龙想了想,自己没有钱了,可又很想玩,也不敢问爸妈要,就咬牙答应了。
第一场就真的赢了50元,他高兴极了,没想到这是陷阱,后来是兵败如山倒。
小龙欠了大朱近千元,没钱还,大朱就教小龙去偷自行车,卖了还债。
小龙无奈,只好照办。
一次,当小龙偷自行车时,被警察抓住,送进了派出所。
小龙从玩电子游戏开始,最后走进了派出所,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的确,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的判断,都要讲是非善恶。
老师和家长常希望我们懂事,懂事就是能判断是非善恶,这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因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是非善恶,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扬善弃恶。
而判断是非善恶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把良知的标尺。
从小到大,我们接触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情,每一次经历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善恶的种子。
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让我们来判断一下,对下面的一些事情,你是持什么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课本P11 班级风景《小立和小海》1.“等价交换”小立和小海的行为是不妥当的。
打扫卫生和做作业是一个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一部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让别人代替就失去了意义。
2.“打抱不平”王云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违反了校规校纪,也不符合道德要求。
《正确判断与选择》◆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中第二课第二框《正确判断与选择》的内容,本课是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运用良知的标尺对社会影响做出判断和选择,对诱惑不软弱,对错误不盲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长辈亲朋、公共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来自社会流行的影响,克服判断是非的障碍,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达标训练活页纸。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观察漫画图片(见课本P13探究园),思考下面问题:(1)你认为小克的叔叔是不是了不起的人?为什么?(2)我们应该佩服什么样的人?二、课堂探究探究点1欣赏漫画《将门虎子》(见课件),并回答: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总结:漫画中对父亲接受回扣“耳濡目染”,使孩子也学会了要回扣的不良行为。
探究点2不少中学生头顶金发悠然进出校园,出入发廊拉直头发,尽玩头发文章,中学生染发拉发成为一种潮流。
不久前,一位学生因为染发被禁止入校,该生表示不理解,自己染发并没有影响他人的学习,为何不能染发?思考:你认为中学生该不该染发?总结:正确对待“社会流行”,要做“潮流”的主人不要做“潮流”的仆人;要使“潮流”成为成长的助力,不要让“潮流”成为成长的阻力。
要学会辨别、懂得拒绝不要盲目跟从、随波逐流。
探究点32013年8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拉开序幕。
“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1.2 明辨是非名师导航自主梳理1.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即以美好的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规范,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学会理性分析,选择正确的人生。
2.正确对待社会影响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1)对社会影响要作出判断和选择。
(2)正确对待、的影响。
(3)正确对待的影响。
(4)正确对待“”的影响。
3.跨越障碍,正确选择(1)正确的是非观需要付诸行动。
(2)我们首先要战胜,抵制诱惑。
(3)我们有时还必须打破情面,不追随犯错。
(4)坚持,身体力行。
●通过“探究园”中的“班级风景”活动进入课程内容,结合“心灵导航”的第一节,体会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作出是非判断,明确做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这就是要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通过“探究园”中的“新闻透视”活动,“实践与评价”的“透视流行”活动,结合“心灵导航”第二节,体会社会的复杂性,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各方面的社会影响,正确判断社会生活中的是非问题。
●结合“阅读与感悟”《有所爱,有所憎,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践与评价”中的“角色扮演”活动,学习“心灵导航”的第三节,认识有正确的是非观还必须言行一致,落实到行动上,突破内心与外部的障碍,作出正确选择。
疑难突破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事物剖析:社会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
要正确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就必须铸就一把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尺。
人的青少年时代是确立是非观的重要阶段,我们经历的每一时每一事,都在铸就着自己良知的标尺。
为此,我们必须以美好的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会理性分析,选择正确的人生理想。
心中有了一把良知的标尺,我们就能够分清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哪些是高尚的,哪些是中庸的,哪些是善良的,哪些是邪恶的。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明知是错误的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却仍一意孤行。
正确判定与选择跨越行动的障碍1.熟悉社会的复杂性,能正确对待长辈亲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阻碍,在生活道路上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2.明白得如何克服判定是非的障碍,选择正确的人一辈子道路。
重点:长辈亲友、公共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阻碍;跨越行动的障碍。
难点:正确对待来自社会流行的阻碍;克服判定是非的障碍,选择正确的人一辈子道路。
【课堂导入】欣赏歌曲《雾里看花》;阅读材料:2021年6月20日下午,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按打算到上海同济大学和球迷进行互动,但由于现场组织不力和球迷过度狂热,下车后的贝克汉姆在同济大学的运动场受到世人围堵,致使现场显现踩踏事故,有人因此受伤住院。
若是你也是贝克汉姆的粉丝,你会如何对待贝克汉姆的到来?【课堂探讨】探讨点1 正确判定与选择2021年11月26日晚,江西的吴女士在交通街周围的小小路里,被人持刀拦截,抢走了三星电话1部及现金假设干。
12月6日,办案民警前后将犯法嫌疑人17岁的江某和18岁的郑某抓获归案。
据江某和郑某交代,他们是在看了电视节目后,仿照着里面持刀抢劫的案例,专门寻觅单身路人作案。
问题探讨:(1)这起案件告知咱们什么道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面对各类阻碍,咱们如何做到坚持正确行为,不做错事?答案:(1)咱们青青年要明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对待社会阻碍。
(2)①学会正确判定与选择,关于电影电视中的事物,咱们需要独立试探,了解它们所具有的意义、所包括的价值,幸免盲目效仿跟随。
②树立正确的选项是非观念。
吸收有利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
③面对长辈亲友的言行,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不能无原那么地一概服从。
④面对公共传播媒体,学会选择各类信息,去粗取精,才能为我所用。
过渡语:咱们青青年不仅要有是非分明的观念,用以标准自己的行为,坚持正确行为,还需要冲破内心和外部的障碍,不做错事。
探讨点2 跨越行动的障碍八年级(2)班的刘庆和高朋是好朋友。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5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制定一种教学文书,作为一名政治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精选篇1)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是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身边的诱惑》,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第八课的课题是学会拒绝,本框题的任务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可见本框题在本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②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
(二)能力目标:①运用战胜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抵抗诱惑的能力;②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①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诱惑和不良诱惑的危害;②知道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不良诱惑的危害和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中学生来说,战胜不良诱惑的可行方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设计“启思园”“听故事想办法”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教案
第一单元塑造自我
第一节自尊自信
第一课时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础
第二课时自尊始于知耻
第三课时走出自卑,树立自信
第二节明辨是非
第一课时铸就心中良知的尺标
第二课时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第三课时跨与障碍,正确选择
第三节自我负责
第一课时成长带来责任
第二课时少年的责任
第三课时做有责任感的人
第二单元善待他人
第一节诚实守信
第一课时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平等待人
第一课时尊重平等的人格
第二课时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第三课时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合不平等
第三节与人为善。
八年级政治上册粤教版教案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征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增加提高后进生,而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八年级政治上册粤教版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八年级政治上册粤教版教案1在责任中长大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家长的责任意识培养人才和责任能力,懂得让学生懂做人必须负责任,不能逃避和推卸自己应负的责任。
责任意识是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分支组成部分,是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心理品质,是正直的基本道德道德原则之一。
2.充分认识到行为与犯罪行为后果的一致性,能够自省自律,养成对自己行为并负责的良好品质。
做好自己应做的小事,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
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3.理解由于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决定了对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懂得人在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4.懂得如何培养责任感,锻炼和增强提高自己的负责任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歌曲:不想长大什么时候我们才算长大呢?-------脸上开始长的青春痘了-------上高中了-------学会吸烟喝酒了-------大学毕业了-------成家立业了当我们如今很多人个子长高了,独立意识增强了的时候,我们总喜欢说:我长大了!这些是寡居的标志吗?长大——债务人的成长发育成人——社会人的成熟 (具有使命感和责任能力)结论:为什么人不想双亲?——长大意味着责任责任可以逃避吗?————责任是男同性恋的标志,公民的义务师: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标志,你挑过什么样的“担子”?请填写下表p89页师:民间有两句话,一句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另一句是“长大不成人”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推进新课师生合作探究:〈博士当醉汉放弃的是公民的责任〉(解决难点问题:成长带来责任。
)活动一:〈博士当乞丐抛弃的是公民的责任〉天下奇事,博士行乞。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1.2.2 正确判断与选择跨越行动的障碍教
学案粤教版
1.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2.理解如何克服判断是非的障碍,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重点:长辈亲朋、公共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跨越行动的障碍。
难点:正确对待来自社会流行的影响;克服判断是非的障碍,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课堂导入】
欣赏歌曲《雾里看花》;阅读材料:
2013年6月20日下午,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按计划到上海同济大学和球迷进行互动,但由于现场组织不力和球迷过分狂热,下车后的贝克汉姆在同济大学的体育场受到众人围堵,导致现场出现踩踏事故,有人因此受伤住院。
如果你也是贝克汉姆的粉丝,你会如何对待贝克汉姆的到来?
【课堂探究】
探究点1 正确判断与选择
2013年11月26日晚,江西的吴女士在交通街附近的小巷子里,被人持刀拦截,抢走了三星手机1部及现金若干。
12月6日,办案民警先后将犯罪嫌疑人17岁的江某和18岁的郑某抓获归案。
据江某和郑某交代,他们是在看了电视节目后,模仿着里面持刀抢劫的案例,专门寻找单身路人作案。
问题探究:(1)这起案件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面对各种影响,我们如何做到坚持正确行为,不做错事?
答案:(1)我们青少年要明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2)①学会正确判断与选择,对于电影电视中的事物,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了解它们所具有的意义、所包含的价值,避免盲目效仿追随。
②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
③面对长辈亲朋的言行,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
④面对公共传播媒体,学会选择各种信息,去粗取精,才能为我所用。
过渡语:我们青少年不仅要有明辨是非的观念,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坚持正确行为,还需要突破内心和外部的障碍,不做错事。
探究点2 跨越行动的障碍
八年级(2)班的刘庆和高朋是好朋友。
有一天,刘庆告诉高朋他和班里的几个男生找到了一个很隐蔽的网吧,让高朋放学后一起去玩。
高朋左右为难,去吧,明知这是不对的;不去吧,又会失去好朋友。
高朋感到左右为难。
问题探究:请你告诉高朋,他该怎么办呢?
答案:高朋应该把握正确的是非观念,打破情面,不盲目从众,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婉言谢绝刘庆的邀请。
1.据统计,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1.95亿人,手机已成为青少年上网方式的首选。
但青少年在利用手机网络拓宽视野、与人交往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纷繁复杂、网友真假难辨的困扰。
青少年在使用手机网络时,应做到( D )
A.增强猎奇心理,广泛结交网友
B.追求各种情趣,谨防上当受骗
C.抵制不良诱惑,拒绝网络交友
D.汲取有益信息,提高辨别能力
2.社会是多面的,既有阳光、真情和善良,也有阴霾、欺骗和丑恶。
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判断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
下列初中生行为不正确的是( B )①小明在春节期间和表哥酗酒②小娟利用星期天帮父母做家务③小莉在家上网和网友聊天,一晚上不睡觉④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小王考试作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星期六晚上,四个大人在小明家打麻将,其中一位接到一个电话,有急事要走,一个叔叔让小明顶上。
小明的正确做法是( C )
A.迅速上阵,一展自己打麻将的风度
B.知道不能顶替,大声呵斥这位叔叔
C.向大人们解释自己不应参加这样的活动,婉言谢绝
D.打电话举报他们赌博
4.大千世界,充满了诱惑,美好的诱惑,激励人们去追寻、探索和创造。
邪恶的诱惑,驱使人们去追逐名利,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要抵制不良诱惑,青少年就要( D )
①学会思考,理智拒绝②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不做自己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③遵守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校纪校规等④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有人秀着“鸟叔”的马步自得其乐,有人把玩着“苹果”追逐时尚,有人追捧某歌手为“星之大侠”,有人为“三国杀”寝食皆忘……面对这种现状,正确选择应是( A )
①善于模仿,顺势而为②明辨是非,择善而行
③理性思考,绝不盲从④兴趣多元,跟风弄潮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25445 6365 捥29294 726E 牮Y21788 551C 唜`20895 519F 冟28848 70B0 炰26615 67F7 柷> 27062 69B6 榶25891 6523 攣33313 8221 舡 40626 9EB2 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