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图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质与溶剂的概念,并交流与讨论常见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溶液的质量关系,学习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③通过例题学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④与同学协作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探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在使用过程中要了解溶液的组成才能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有所了解2、教学重点:①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
②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③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④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教学难点:①溶质与溶剂的辨证关系。
②涉及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③与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相结合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4、课型:探究、讨论、练习5、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溶液的组成、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引入】高锰酸钾水溶液是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蔗糖水溶液是蔗糖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
所以的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像高锰酸钾、蔗糖这样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像水这样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交流讨论】常见溶液的组成【说明】1、水是常用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
2、溶质可以是气体:O2、H2、CO、CH4、HCl溶质也可以是液体,则产生问题:哪种物质是溶剂?判断标准是两个“通常”、一个“习惯”:通常把量多的是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剂是水;习惯上不论水有多少,水是溶剂。
如溶质和溶剂两名称都写,则前面是溶质。
例如:水的酒精溶液,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活动与探究】课本161页实验1、2【思考】猜一猜,哪个更甜一些?为什么?【阅读】课本162页例题【教后小结】。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目标】1.记住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理解其含义。
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格式及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烧杯、玻璃棒、氯化钠、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药匙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投影:美丽而神奇的水域——死海。
提问:你们知道“死海不死”的原因吗?这其实与海水中盐的多少有关,我们称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示目标,指导自学】多媒体出示目标:1.记住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理解其含义。
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活动天地】1.称取8克蔗糖加到烧杯中。
再加入40ml 水,搅拌,使蔗糖溶解。
2.称取10克蔗糖加到另一烧杯中。
再加入50ml水,搅拌,使蔗糖溶解。
提问:生体验情境并生回答:因为海水中的盐分高。
如果有机会去死海去旅游该多好呀!生大声读出目标。
生实验,并上台体验糖水的甜度。
积极回答:一样甜,因为水多糖多。
交流、讨论,将思路写下来。
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同学们的方法很好,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几种方案我们不能一一去做,在这里我们选择其中的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好不好?那你们想做哪两个?师:今天老师只给大家准备了食盐、蒸馏水、和20%的食盐水。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演示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
演示搅拌液体的操作方法。
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师:好了,绝大多数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最后,让我们把配制的溶液装入一只试剂瓶中,在试剂瓶上贴上标签。
你认为,标签上应该注明什么内容?总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
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阅读课本,了解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
1.计算配制50g16%的食盐水需要食盐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师生交流,教师点拨)需要食盐的质量:50g×16%=8g需要水的体积:50g-8g=42g 即42ml2.称量8g食盐倒到烧杯中3.量取42ml水倒到烧杯中,搅拌加速溶解。
课题: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设计:一、流程设计二、具体设计课题: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第一节的学习,已经对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汤中加入的盐多了就咸,加少了就淡,而汤的咸或淡是由于一定量的汤中含食盐的量的多少决定的。
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关于溶液“定量”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在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还是模糊的和不规范的,本节课教学首先应是学生的这些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将不规范的变为规范的。
比如:对于其中的变量容易把握不全,考虑溶质、溶剂、溶液三者的量的相互影响时容易顾此失彼。
另外,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影响本节内容学习的重要因素。
课题: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效果分析:整节课以学生最熟悉的果汁入手,从品尝两种不同浓度的果汁甜度差异引发问题研究,通过找标签上的定量标识,到有数据可以自己计算,进而学生运用数学基础寻找多种计算方式,最后归一为化学学科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公式。
整节课以果汁为主线索,稀释果汁到不同浓度,又攻克了稀释问题的理解难点,利用微观分析角度突破图示表达溶液组成的难点和计算问题。
最后将稀释问题延伸到课下,为下一节课配制溶液的学习做好铺垫。
1、通过学生根据自己已有数学基础分析糖水的甜度,进而列举多种计算方式,是化解公式难度不可或缺的一步,否则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得出很突兀,甚至很反感,毕竟化学学科的计算是讲究一定生活实际应用价值的。
2、对于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应用以及公式的变式练习,采用自选练习方式是一个较好的教学策略,学生不觉得是在上数学课,而且学生几乎对于含有实际意义的题目也不喜欢用公式固定下来,这样降低了本内容的难度。
3、稀释问题的解决采用微观分析和宏观计算方式,多数学生习惯分步计算,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则成了易错点。
水寨中学化学组集体备课精细教案课题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参备人个性修改教学目标知识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力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通过计算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感4、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法学法自主探究、练习法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对组成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化学上的计算,是比较陌生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溶液,也常用“浓”“稀”来描述溶液的组成,只是他们对溶液的定量表示不是太清楚和太规范。
所以,本节要使学生感知溶液的组成可以用溶质和溶剂的量来表示。
在这之前,化学课上学生接触过计算,学生对单纯性的计算不会太感兴趣,本节授课也没有多媒体可用,估计学习积极性不会太高,所以,教师还要设法让学生喜欢上这节,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蔗糖、食盐、小烧杯若干、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生理盐水、托盘天平等。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作业点评、预习展示、预备知识回忆等)知识回顾: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
2.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导学释疑(自主、合作、展示、点拨等)新课: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茶水、糖水等都有浓淡之别,你们可采取哪些方式区分它们的浓淡?实验室里的溶液能否品尝?所谓的浓和淡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来一起探究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看活动天地:1、称取8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4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2、称取10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5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第三单元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学习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了解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多样性。
从含义和数学表达式上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3、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例如: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时,需要用到一定的数学知识,有时还需要用到物理知识等。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知识链接】1、溶液的质量=()+()2、溶质的质量指的是(溶解的质量、溶解的与未溶解的质量和)3、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吗?为什么?【导学过程】一、问题预设: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碰到溶液的“浓”或“稀”的问题。
例如,使用农药时,太浓了可能伤害农作物,太稀了则达不到杀虫效果。
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质的确切数量,以便掌握。
如何定量的表示一杯溶液的组成呢?二、合作探究:你能说出下列各组溶液中哪一个更浓吗?为什么?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将第四组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全部算出来。
【练习一】一定温度下,将10g某物质放到43g水中,发现该物质有3g没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三、交流展示1、【自学】请各小组同学阅读课本71页例题1,在明确解题方法的同时思考:你认为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练习一】1、200g 15%的食盐水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分别是多少?2、配制400g 2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多少克?【课堂检测】1、从50g15%的硫酸铜溶液中取出10g,则这1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10%B、20%C、30%D、15%2、下列对于100g5%的氯化钠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00g水中溶有5g氯化钠B、5g氯化钠溶解在95g水中C、溶液中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是1:20D、溶液中水和溶液的质量比是9:103、某医院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1000g需要将g医用氯化钠溶解在ml的蒸馏水中。
课题: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学习目标】
1、通过师友互助知道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其涵义;
2、根据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理解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习过程】
环节一:阅读课本P7的“观察与思考”,师友互助完成表格
2、用哪种方法表示溶液组成的数值更准确、方便?如何定义?
3、某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它表示的含义是?
环节二:归纳总结: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涉及的量有几个?如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