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历史教案设计感知世界近代文化的繁荣发展,理解其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等人的理性觉醒”的表现,认识伟大文学艺术作品正是由于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变化发展的矛盾,真实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才成为真正的传世经典,为后世人所铭记。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巴尔扎克、贝多芬、梵高等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
2.通过多种途径感知人物及其作品,初步掌握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出发分析人物及他们的主要作品,理解“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教学重难点1.在了解人物及其作品的同时,能积极同教师、同学交流讨论,并逐步形成自己关于人物及其作品的见解主张,言而有据,推论的当。
2.感知世界近代文化的繁荣发展,理解其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等人的理性觉醒”的表现,认识伟大文学艺术作品正是由于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变化发展的矛盾,真实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才成为真正的传世经典,为后世人所铭记。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活动设计1: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谈一谈,你所了解的近代文化。
(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作品或贡献,亦可以是近代文化产生的背景等。
)”【设计意图】从教师角度来看,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初步感受学生对近代文化的了解程度;从学生的角度看,使他们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建构所学知识,激发其想象的空间,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学习新知(对话近代文化大师)活动设计2:“认识大师让他的作品说话”(1)出示视频《英雄交响曲》及其乐评,并向学生提出问题:①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的初衷是什么?②《英雄交响曲》能成为交响曲中的“英雄”,原因何在?③《英雄交响曲》在告诉我们,真实的贝多芬应该是【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及思考回答问题,一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尤其是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所在;二是让学生从贝多芬的音乐特点思考贝多芬的性格特点;三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结合个人经历来分析个人作品。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世界的文化杰作,包括古埃及金字塔、印度的佛教、中国的孔子和儒家思想、希腊的雅典民主政治等。
(2)掌握这些文化杰作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代世界文化杰作的特点。
(2)学会比较不同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
(2)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世界的文化杰作及其历史背景。
(2)这些文化杰作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分析不同文化杰作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2)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看待古代世界文化杰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古代世界文化杰作的兴趣。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对文化杰作的了解和感悟。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古代世界文化杰作的相关知识。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文化杰作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展示:(1)学生代表展示本组对某一文化杰作的深入研究。
(2)全班同学互动提问,教师解答疑惑。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看待古代世界文化杰作。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古代文化杰作的敬意。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古代世界文化杰作对后世的影响。
2. 选择一种古代文化杰作,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和古希腊。
掌握各文明古国的代表性文化杰作,例如埃及金字塔、印度的佛教、中国的长城和希腊的雅典卫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文明古国的文化特点及其影响。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世界文化杰作的价值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代表性文化杰作及其特点。
各文明古国文化杰作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文明古国文化杰作的形成背景和历史意义。
比较分析各文明古国文化杰作的异同。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
提问:“你们听说过四大文明古国吗?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2. 课堂讲解:教师分别介绍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和古希腊的文化成就。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详细讲解各文明古国的代表性文化杰作,如埃及金字塔、印度的佛教、中国的长城和希腊的雅典卫城。
3. 比较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比较各文明古国文化杰作的异同。
4. 课堂互动: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些文化杰作对后世有哪些影响?”学生积极回答,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学生整理笔记,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世界文化杰作,并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效果。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人教版历史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世界的文化杰作,如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神庙、古印度佛教建筑等。
(2)掌握这些文化杰作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学会欣赏不同文明的古建筑,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代世界文化杰作的特点。
(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明的古建筑之间的异同。
(3)利用网络资源、图书等,搜集更多关于古代世界文化杰作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世界文化杰作的尊重和热爱。
(2)提高学生对人类文明的认同感,培养全球观念。
(3)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古埃及金字塔:(1)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金字塔的建筑特点和结构原理。
(3)金字塔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 古希腊神庙:(1)古希腊神庙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
(2)古希腊神庙与宗教、神话的关系。
(3)古希腊神庙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3. 古印度佛教建筑:(1)古印度佛教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2)古印度佛教建筑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古印度佛教建筑的艺术价值和象征意义。
4. 古罗马竞技场:(1)古罗马竞技场的建筑背景和历史地位。
(2)古罗马竞技场的建筑特点和规模。
(3)古罗马竞技场在古代世界的影响和传说。
5. 中国的长城:(1)长城的历史背景和修建原因。
(2)长城的建筑特点和结构布局。
(3)长城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世界文化杰作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2. 教学难点:(1)古代世界文化杰作之间的异同分析。
(2)学生如何运用比较法,深入理解古代世界文化杰作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古代世界文化杰作的壮观景象。
(2)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文化杰作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贝多芬和《英雄交响乐》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2.难点:认识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阅读教材143页导入框中的内容,这个故事说的是谁的事迹?能说明什么?贝多芬。
能说明贝多芬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2、新授那你知道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吗?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3课世界的文家杰作(一)音乐家贝多芬贝多芬是一个非常勤奋的音乐家,他靠自己的顽强努力成为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和最优秀作曲家关于贝多芬学习的故事,有许多传说。
有一次,贝多芬去办点事情,回来的时候,他感到有些饿了,于是,便走进了一家饭馆,他找了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
这时,他正在思考创作一支钢琴曲,不知不觉中,他抬起手,用手指就在餐桌上敲了起来,就像以往弹钢琴一样。
“咚咚咚,咚咚咚”,这有节奏的弹击吸引了不少人向他看来,他却毫无察觉。
就餐的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人们都在私下议论着这个奇怪的人。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有节奏地敲着。
这时,店老板过来想提醒提醒他,刚走到他面前,他一看店老板来了,立刻明白了这是在饭店里,于是便问老板:“请结账吧,多少钱?”店里吃饭的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教案概述《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历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杰作,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分析文化杰作背后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成果,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的文化杰作,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 西方古代的文化杰作,如古希腊的悲剧、罗马的建筑等。
3. 中世纪的文化杰作,如基督教艺术、伊斯兰艺术等。
4. 近代的文化杰作,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音乐等。
5. 现代的文化杰作,如电影、现代建筑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杰作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杰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内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文化杰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准备:1. 教材:《世界的文化杰作》2. 课件:相关文化杰作的历史背景、图片等。
3. 参考资料:相关文化杰作的研究成果、评论等。
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世界文化杰作的电影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环节二:讲授文化杰作的历史背景(15分钟)1. 分别介绍中国古代、西方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的文化杰作。
2. 分析文化杰作背后的历史背景,如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科技进步等。
教学环节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杰作,如《红楼梦》、《西游记》、古希腊悲剧、罗马建筑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文化杰作的艺术特点、创作手法等。
教学环节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文化杰作进行讨论。
2. 讨论文化杰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如价值观、审美观等。
教学环节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杰作的历史价值。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文化杰作。
三、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文化杰作的了解程度。
人教版历史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设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领域,文化杰作教学法逐渐得到关注和应用。
文化杰作教学法是以书画、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等人类历史文化杰作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适用于各种文化课程的教学。
本文将针对人教版历史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法,设计一套教案。
本教案旨在通过历史文化杰作的欣赏和鉴赏,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杰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文化杰作,如中国古代的《论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蒙娜丽莎》等。
3.能够通过欣赏和鉴赏历史文化杰作,提高历史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观看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的美学能力和审美水平,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采用人教版历史世界中的历史文化杰作为主题内容,涉及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杰作。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1.选择合适的历史文化杰作,制作相关PPT或其他多媒体资料。
2.准备图书和其他相关资料,以便学生自主学习。
3.准备学生活动所需的材料。
(二)教学活动1.介绍历史文化杰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在学生对历史文化杰作的相关概念和特点有了基本认识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杰作入手,具体介绍历史文化杰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以及其所表达的历史、文化的内涵。
2.通过欣赏历史文化杰作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不同文化的文化杰作选择适当的、让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欣赏历史文化杰作,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
3.通过鉴赏历史文化杰作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一、《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历史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杰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世界文化杰作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
3. 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化杰作的定义与特点2. 世界各地的文化杰作举例3. 文化杰作的价值与影响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文化杰作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文化杰作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作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杰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就文化杰作展开讨论,培养其鉴赏能力。
4. 辅段: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著名文化杰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文化杰作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化杰作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杰作。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杰作,如文学、艺术、建筑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价值与影响。
4. 讨论:组织学生就文化杰作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其鉴赏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化杰作,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2. 写一篇关于文化杰作的短文,谈谈自己对该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1. 学生对文化杰作的理解和认识是否有所提高?2. 学生的讨论和参与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合适?4. 针对不同学生,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九、课后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讨论,评价学生对文化杰作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以及对跨文化交流的适应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的改进。
十、拓展活动:组织一次文化杰作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选择的文化杰作,并分享自己的研究和感受。
邀请家长和老师参加,共同欣赏和讨论这些文化杰作,增强学生对文化杰作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为世界历史上册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内容为近代世界的文学、美术和音乐成就。
这些成就是在近代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统治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又深刻影响了近代社会。
二、课程标准通过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
2、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向日葵》。
难点:如何评价贝多芬的音乐;如何欣赏梵高的画。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欧盟升旗仪式”教师:伴随着《欢乐颂》优美的旋律,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盟盟旗冉冉升起。
你知道《欢乐颂》是谁的曲子吗?(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导入,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用欧盟升旗来导入,这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学生基本上有一定的了解,而贝多芬的《欢乐颂》被用作盟歌,从而说明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是非常大的。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在寂静中爆发——乐圣贝多芬展示:贝多芬画像教师:哪位同学知道这个人是谁啊?学生:贝多芬。
教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贝多芬啊?学生: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他是德国人。
学生:贝多芬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人。
学生:贝多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英雄交响曲》。
展示:贝多芬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市。
他从小就表现出了音乐天赋。
贝多芬将近而立之年时就有了失聪的先兆,贝多芬快到50岁时已经完全耳聋。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世界文化杰作的基本概念;2.认识并了解《人教版历史》中所提到的世界文化杰作;3.培养学生欣赏、鉴赏文化杰作的能力;4.启发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1.世界文化杰作的基本概念;2.《人教版历史》中所提到的世界文化杰作;3.培养学生欣赏、鉴赏文化杰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化杰作的内涵;2.如何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欣赏、鉴赏文化杰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方法;2.分组探究法;3.问答法;4.讨论法;5.示范演练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组世界文化杰作的图片,或者名字让学生进行猜测,让学生了解到世界文化杰作的众多种类。
并问其对于“文化杰作”一词的了解。
2.知识讲授(20分钟)教师简要地讲解世界文化杰作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历史背景,以及《人教版历史》中所提到的部分世界文化意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世界文化杰作的种类以及其内涵等。
3.小组探究(25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种不同的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等途径,查找有关的历史数据、文物图片、文化影响等信息,整理出一份世界文化杰作的报告,并出示在课堂上。
4.课堂讲解(20分钟)各小组报告完毕后,教师对每组的报告进行点评,并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化杰作进行对比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化思考和品位。
5.互动讨论(15分钟)在讲解及报告结束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其就世界文化遗产进行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多角度地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感悟和看法,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等。
6.总结(10分钟)通过整堂课的学习和讨论,教师要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对所学知识进行简要的总结,回答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这堂课上所获得的新知识和体验,形成对文化的感性认识和文化素养的养成。
六、课后作业1.整图法制作海报请同学们设计一张海报,介绍所分到的文化杰作,要求图文并茂,有美感;2.文化赏析选择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进行赏析,形式不限。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历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各国文化杰作的基本信息及其历史背景。
分析不同文化杰作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审美价值。
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化杰作。
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运用项目学习、角色扮演等方法,模拟体验文化杰作创作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培养学生热爱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各国文化杰作的基本信息及其历史背景。
文化杰作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审美价值。
培养学生对文化杰作的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2. 教学难点:分析文化杰作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文化意义。
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方法对文化杰作进行研究。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国文化杰作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杰作?为什么它们具有重要意义?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文化杰作的基本信息和历史背景。
教师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化杰作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审美价值。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化杰作,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文化意义。
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方法进行研究。
四、课后作业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化杰作,分析其艺术特色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在课堂讨论和合作探讨中的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研究报告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第 23 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1)认识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
(2)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凡·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豪交响曲》。
2.过程与方法(1) 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应.(2) 经过对三个有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研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应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而培育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这些有名代表人物可以获得绚烂成就的根来源因在于他们擅长察看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同。
尊敬和赏识不一样民族所创建的文化成就,进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列夫· 高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凡·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豪交响曲》。
教课难点:一准期间的文化是一准期间的政治、经济的反响.三、教课过程【情境引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除了风起云涌的的财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进度发展有巨大作用的新航路开拓,百花怒放,百花齐放的文艺中兴以及思想启发运动之外,近代财产阶级文化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添上了一笔壮丽的色彩。
【自主预习】1.贝多芬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哪一首乐曲标记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2.列宁为何夸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你知道托尔斯泰哪些文学代表作?它们在俄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3.梵高的人格如何?他的绘画作品有什么艺术魅力?【合作研究】一、有名的音乐家播放《命运交响曲》同学们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及作者吗?他还有哪些作品。
你还知道他的那些故事?(出示贝多芬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可以使我完整折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解说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出示资料:对于贝多芬学习的故事:有一次,贝多芬去办点事情,回来的时候,他感觉有些饿了,于是,便走进了一家饭店,他找了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
九年级历史《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九年级《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辨别能将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对号入座”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讨论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梵高的绘画作品《向日葵》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分层解疑知识迁移你知道托尔斯泰哪些文学代表作?它们在俄国上起过什么作用?梵高的人品怎样?他的绘画作品有什么艺术魅力?贝多芬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哪件事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作品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人文素养现代青年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应该像托尔斯泰那样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努力改造不合理社会;也要像梵高那样关心穷人、严谨治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热爱生活;还要像贝多芬那样自尊自强、热爱祖国、富于正义感教学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教学难点托尔斯泰晚年对“平民化”道路的选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上一节课介绍了哪几位科学家?(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2.欧美近代科技的发明创造为什么能够获得累累硕果?(学生回答的大意相似即可)A.科学家辛勤忘我地实践和探究,推动了科技进步。
科学家的个人努力起了重要作用。
B.人们挣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敢于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了科技进步。
思想自由是主要因素。
C.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明和创造,这是根本原因。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亚洲文明之光【学习目标】1. 了解古代印度的佛教文化,认识佛教对后世的影响。
2. 掌握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了解其历史背景。
3. 探讨古代日本的文化特点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古代印度的佛教文化:佛教的创立、传播和影响。
2.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诗词、绘画、书法、戏曲等。
3. 古代日本的文化:大化改新、平安时代的文化成就。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佛教的起源、传播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通过欣赏古代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等作品,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分析古代日本的文化特点,探讨大化改新和平安时代的文化成就。
【作业布置】1. 收集有关佛教文化的资料,了解其在日本、中国等地的传播情况。
2. 选取一首古代诗词,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
第二章:欧洲文艺复兴【学习目标】1. 了解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 认识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了解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1. 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中世纪宗教统治、城市兴起等。
2.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3. 文艺复兴的成就: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突破。
4.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分析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其产生的历史原因。
2. 通过介绍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事迹,让学生感受文艺复兴的魅力。
3. 探讨文艺复兴的成就,了解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贡献。
4. 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认识二者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作业布置】1. 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成就,举例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2. 选取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第三章:非洲与美洲的文化【学习目标】1. 了解非洲古代文明的代表,如埃及、Carthage 等。
2. 认识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成就,了解其与欧洲文化的冲突。
3. 探讨非洲和美洲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世界文化杰作初中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文化杰作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杰作及其代表作品;3.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欣赏能力和文化包容力;4. 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世界文化杰作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不同文化的文明成就及其代表作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2. 如何将历史与文化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2. 多媒体展示;3. 讨论交流;4. 小组合作。
五、教学内容1. 什么是世界文化杰作;2. 世界各地的文化杰作及其代表作品:(1)希腊:《雅典卫城》;(2)埃及:《胡夫金字塔》;(3)中国:《故宫》;(4)意大利:《梵蒂冈》;(5)印度:《泰姬陵》。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杰作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概念:介绍世界文化杰作的概念及其重要性;3. 展示代表作品:依次介绍各国的文化杰作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各国的文化遗产;4. 讨论交流:开展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感悟;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的表现及主动参与程度;2. 学生对世界文化杰作的了解和认识程度;3. 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和文化包容力。
八、作业布置1. 小组合作,选择一件世界文化杰作进行深入研究,并做相关展示;2. 带着问题,到当地的博物馆或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进行实地考察。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范本,希朓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2)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了解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世界文化杰作的艺术特点;(2)运用比较法,探讨世界文化杰作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2)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2)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成就。
2. 教学难点:(1)世界文化杰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内涵;(2)分析世界文化杰作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提问:什么是文化杰作?为什么说它们是世界文化的瑰宝?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2)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成就;(2)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文化杰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内涵。
5. 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批改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选择一首世界著名音乐作品,了解其背景及艺术特点,下周分享。
五、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优点与不足;2.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3. 反思自身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1. 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 掌握几位代表性的文学家及其作品,如杜甫、苏轼、曹雪芹等。
九年级历史《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
辨别
能将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
的《英雄交响曲》“对号入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梵高的绘画作品《向日葵》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又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分层解疑知识迁移
你知道托尔斯泰哪些文学代表作?它们在俄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
梵高的人品怎样?他的绘画作品有什么艺术魅力?贝多芬怎样“扼住命运的
咽喉”?哪件事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
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
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作品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
脉络;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
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人文素养
现代青年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应该像托尔斯泰那样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努力改造不合理社会;也
要像梵高那样关心穷人、严谨治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热爱生活;还要
像贝多芬那样自尊自强、热爱祖国、富于正义感
教学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教学难点托尔斯泰晚年对“平民化”道路的选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上一节课介绍了哪几位科学家?(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2.欧美近代科技的发明创造为什么能够获得累累硕果?(学生回答的大意相似即可)
A.科学家辛勤忘我地实践和探究,推动了科技进步。
科学家的个人努力起了重要作用。
B.人们挣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敢于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了科技进步。
思想自由是主要因素。
C.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明和创造,这是根本原因。
教师指出: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激烈的社会变革,也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同样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3课,按照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
1、贝多芬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2.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你知道托尔斯泰哪些文学代表作?它们在俄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
3.梵高的人品怎样?他的绘画作品有什么艺术魅力?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著名音乐家
1.贝多芬说:“I will take fate by the throat. It will not bend me completely to its will.”
A.这句话的中文大意是什么?(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
B.当时贝多芬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他因病失聪,给音乐创作造成极大困难,曾一度想要自杀。
)
C.他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曾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用来听音。
就这样,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
)
2.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英雄交响曲》)
3.这首交响曲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
原打算献给拿破仑,后因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才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
)
二:文学巨匠(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再现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
1.[设问自答]近代文学艺术方面为什么会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一定的社会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之上,近代世界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
2.[学生提取信息] 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分层引导)
A.你知道托尔斯泰哪些文学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B.它们在俄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它们深刻反映了19世纪后期倒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
C.托尔斯泰晚年为什么选择“平民化”的道路?(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却耳闻目睹着社会中的贫困和不幸、国家的动荡不安,所以立志探索人生的意义,寻找改造社会良方,走“平民化”的道路。
)
三:美术名家(课件展示相关图片,为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服务)
1.[课件演示梵高语录]“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是真实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巧、哗众取宠。
”这句话说明梵高的成功之路是怎么走出来的?(他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2.梵高的人品怎样?(十分关心穷人,在逆境中依然执着地热爱生活、踏实地追求绘画艺术)
3.他的绘画作品《向日葵》有什么艺术价值?(该画用笔粗厚有力,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产生了艳丽、和谐、优雅的画面效果,表达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
教师指出:由于梵高的作品包含了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
所以他在世时,作品并不被看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梵高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为人们认识。
1987年,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399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向日葵》,创下了当时世界油画价格之最。
4.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
请你联系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列出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佳作,分析它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例如《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反映了我国人民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豪情满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事实。
·例如《红楼梦》通过贾宝玉一家由兴盛到衰败的史实,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的历史现实。
·……
课堂小结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完成“练一练·连线”:
梵高《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