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乐乐过新年2018狗年春节小学生小报手抄报A4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1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又到除夕,村里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能将“年”兽驱赶走.众人不信,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像往年一样进村,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浑身颤栗,再不敢向前,原来“年”兽最怕红色仓惶而逃.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 孩子的护身符, 保佑孩子在新的 一年里健康吉利。
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 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春节为什么吃饺子呢?一是按照古代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二是饺子形如元宝。
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 进宝之音。
三是饺子本身就好吃,民间有好吃 不如饺子,舒服不 如躺着的俗语。
班级 姓名请在此处直接输入班级姓名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剪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爆竹、办年货等。
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长辈给孩子分发压岁钱,一家团座守岁。
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日子,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 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 踩高跷,杂耍唱戏等,为新春 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 庆气氛。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
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在春节期间,
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
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
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
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的来历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 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 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 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
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 激之情。
团圆饭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
民俗活动。
压岁钱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
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倒贴“福”字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 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春节的习俗
班级:姓名:。
春节习俗
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
寒假日记
刚吃过年夜饭,外面就噼噼啪啪地响起爆竹声来,此起彼伏。
宁静的夜晚沸腾了。
一簇簇礼花在空中绽开美丽炫亮的叶瓣,把细雨霏霏的除夕夜空映照得就像一个空中大花园。
我在自家阳台上放我的一支支电光花,我的手中也飞舞出一朵朵光华四射的小花朵,汇入了礼花的海洋,又像一只只金闪闪的小蝴蝶在欢乐舞蹈。
我快乐地催促着它们:"快飞呀,飞到花海里去采蜜呀!"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姓名:
班级:。
春节习俗
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
寒假日记
刚吃过年夜饭,外面就噼噼啪啪地响起爆竹声来,此起彼伏。
宁静的夜晚沸腾了。
一簇簇礼花在空中绽开美丽炫亮的叶瓣,把细雨霏霏的除夕夜空映照得就像一个空中大花园。
我在自家阳台上放我的一支支电光花,我的手中也飞舞出一朵朵光华四射的小花朵,汇入了礼花的海洋,又像一只只金闪闪的小蝴蝶在欢乐舞蹈。
我快乐地催促着它们:"快飞呀,飞到花海里去采蜜呀!"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姓名:
班级:。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汤圆,又名“汤团”、“元宵”。
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
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风趣而善良。
一日冬天去御花园赏梅,遇一宫女欲投井。
朔搭救后问明原委,原来宫女名叫元宵,因进宫后长久不能见到亲人而思念,遂起轻生念头。
东方朔同情并答应帮忙。
东方朔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城大恐慌。
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朔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
”解释说:正月十五晚家家挂灯吃元宵,城外百姓进城看灯,好似满城大火,以瞒玉帝。
是日晚,元宵双亲进城观灯。
在东方朔的帮助下一家终于团圆。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
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班级姓名。
应该贴得方方正正的吗?”爸爸说:“你真聪明!”我帮爸爸扶着凳子,在下面做“总指挥”。
在我的协助下,我们把春联贴好了。
我又看到许多人在贴春联,内容都是吉祥如意、歌颂祖国之类的,比如“十分春色,万里鹏程”、“花开富贵,竹报平安”、“人勤春早,民富国强”……回到家里,爸爸又准备贴“福”字,他也把字贴得方方正正。
我说:“福字应该倒过来贴,福气才会到啊!”爸爸妈妈都夸我的见识比以前多了,我很开心。
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了一天,做了一大桌的年夜饭。
有蒸的鱼、烧的鸡、还有我最爱吃的豆沙饭,等等各种各样的美食大菜。
大家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
晚会里有的人在讲相声,有的在说小品,还有的在唱歌跳舞表演文艺节目。
非常好看!但我最喜欢相声和小品,因为相声它不仅是在对话,还有时候他们是在说笑话,笑话里折射了现实生活的大道理。
吃完年夜饭,爸爸带我和姐姐在小区指定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美丽灿烂的烟花好像在向全世界宣告:新年来了,幸福来了!红包,我打开一看,哇,好多钱,我很高兴,因为每年长辈们都会给我不少压岁钱。
你知道吗,据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里,我还要去好多亲戚家拜年,今天舅舅家,明天姑姑家,还有大姨婆和小姨婆家等等,各家还相继摆起了新年酒,大家团团聚聚热热闹闹过新年。
春节假期比较长,爸爸带领一家人去郊游,踏雪寻梅……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班级姓名。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狗年介绍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寞,是个入冬之前的景色。
方向是西北偏西,属干宫。
在一日中,戌时指下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也是原始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伙伴,可以保护主人。
对狗而言,只要与人类在一起,就自然会有食物,此种关系自古迄今都不变。
狗与人的故事也不胜枚举,人人多少都能道出一些感人的狗故事,台湾北海岸有名的十八王公庙就是供着忠心救主人的一条狗;在街头上,狗也可以帮助盲人过路。
判断方法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2的年份换成公式表述为:公元年号÷12=某个商,同时余数为2列如:2018年2018÷12=168,余2。
商是168,余数是2。
所以2018年是狗年。
盼,盼,盼,我们期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时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有压岁钱收,还有烟花炮竹放。
过年吃饺子,家家都吃饺子。
每逢这时,奶奶总会做许多形形色色的饺子,使我胃口大开,一饱口福。
今年当然也不例外,奶奶依然是按照以往做饺子的步骤一一进行:和面、将面切成圆团、擀面、包馅,一道道工序与以往一摸一样,唯独饺子馅儿变的丰富起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家乡的节日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每天都像过节一样快乐。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
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朋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现在人们又兴起了礼仪短信班级姓名《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狗年介绍
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
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
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
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
寞,是个入冬之前的景色。
方向是
西北偏西,属干宫。
在一日中,戌
时指下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
散,华灯初上时分。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也是原
始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伙伴,可以保
护主人。
对狗而言,只要与人类在
一起,就自然会有食物,此种关系
自古迄今都不变。
狗与人的故事也
不胜枚举,人人多少都能道出一些
感人的狗故事,台湾北海岸有名的
十八王公庙就是供着忠心救主人
的一条狗;在街头上,狗也可以帮
助盲人过路。
判断方法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2
的年份
换成公式表述为:公元年号
÷12=某个商,同时余数为
2
列如:2018年
2018÷12=168,余2。
商是
168,余数是2。
所以2018
年是狗年。
2018年
2018÷12=168,余2。
商是
168,余数是2。
所以2018
年是狗年。
春节习俗
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
寒假日记
刚吃过年夜饭,外面就噼噼啪啪地响起爆竹声来,此起彼伏。
宁静的夜晚沸腾了。
一簇簇礼花在空中绽开美丽炫亮的叶瓣,把细雨霏霏的除夕夜空映照得就像一个空中大花园。
我在自家阳台上放我的一支支电光花,我的手中也飞舞出一朵朵光华四射的小花朵,汇入了礼花的海洋,又像一只只金闪闪的小蝴蝶在欢乐舞蹈。
我快乐地催促着它们:"快飞呀,飞到花海里去采蜜呀!"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姓名:
班级:。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1]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寞,是个入冬之前的景色。
方向是西北偏西,属干宫。
在一日中,戌时指下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也是原始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伙伴,可以保护主人。
对狗而言,只要与人类在一起,就自然会有食物,此种关系自古迄今都不变。
狗与人的故事也不胜枚举,人人多少都能道出一些感人的狗故事,台湾北海岸有名的十八王公庙就是供着忠心救主人的一条狗;在街头上,狗也可以帮助盲人过路。
狗年介绍判断方法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2的年份换成公式表述为:公元年号÷12=某个商,同时余数为2列如:2018年2018÷12=168,余2。
商是168,余数是2。
所以2018年是狗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新年祝福语恭祝狗年吉祥:旺狗贺岁,欢乐祥瑞;旺狗汪汪,事业兴旺;旺狗打滚,财源滚滚;旺狗高跳,吉星高照;旺狗撒欢,如意平安;旺狗祈福,阖家幸福!姓名:班级:。
《小木屋的故事》
《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们》
《小兔彼得儿歌集》
《比安基经典森林故事集》
《和小王子一起玩》
《辨图破案丛书》
《老虎眼儿童探险系列》
《漫画法布尔昆虫记》
《漫画热血科学》
《父与子全集》
《安徒生童话全集》
《草房子》
《我要做好孩子》
《今天我是升旗手》
假期,对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加油站”,对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快乐站”。
可以在这一段时间内做很多事!看!转眼间,这不又到了寒假吗?来看看我是怎么过的吧!Let`sGO ! 以前的假期不都是制定一个“假期安排表”吗?我这回可没有制定!不过没制定,我一天也是有规律的:早上8:00起床,吃早饭。
吃完饭,练琴一小时。
练完琴后,如果还不到吃饭时间,就写作业。
吃完午饭后,在写作业,中午不午睡。
下午就休息。
吃完晚饭后,练习打字。
然后看书就睡觉。
几乎每天都这样。
看着枯燥,其实是那么的有意思!
每天和妈妈买年货、走亲戚串门,非常快乐!和兄弟姐妹们玩耍、学习,换书。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吃的,真是别提有多欢乐了!每天还看书,书中的故事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真实美!
希望大家也好好利用这个宝贵的假期,做有意义的事,就回觉得:这个假期没有白过!!
班级 姓名。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
过年。
[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
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
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
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
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
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表,在
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藏的季
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寞,是个
入冬之前的景色。
方向是西北偏
西,属干宫。
在一日中,戌时指下
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散,华
灯初上时分。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也是原
狗年介绍
判断方法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2的年份
换成公式表述为:公元年号÷12=某个
商,同时余数为2
列如:2018年
2018÷12=168,余2。
商是168,余
数是2。
所以2018年是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