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0
国家级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丁亚萍崔焱[摘要]建设一流专业是培养一流人才的保障和做强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
该文以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为例,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介绍一流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成效,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方向,以期为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护理,学士;课程;教学方法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nursing specialty:taking Nanjing MedicalUniversity as an example/DING Ya-ping,CUI Yan[Abstract]It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cultivating first-class talents and the foundation ofstrengthening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o construct the first-class major.This本文作者:丁亚萍article will take the nursing major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mainly introduce the measures and results of the first-class major construction including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teaching mode reform,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Then we put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majors.[Key words]Education,Nursing,Baccalaureate;Curriculum;Teaching Methods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兀,是建设咼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⑴。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1.23•【文号】国教督办函〔2020〕61号•【施行日期】2020.1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督导正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0〕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学位授予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发挥教育督导评估作用,引导学位授予单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律,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科学论证,决定全面启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重点对金融等30个专业学位类别开展评估。
现将《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11月23日附件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等文件要求,加强过程监督诊断、发挥督导评估作用,引导培养单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律,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总结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遵循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坚决克服“五唯”顽疾,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导向,引导培养单位进一步明确定位、发挥特色、内涵发展,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目录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2)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2)第二章队伍建设 (2)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 (2)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 (3)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 (4)第六章中医护理 (5)第七章文化建设 (5)第八章治未病服务 (5)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 (6)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 (6)第二章患者安全 (8)第三章医疗质量 (8)第四章药事管理 (15)第五章护理质量管理 (16)第六章医院管理 (16)第三部分党的建设 (17)第一章加强党的领导 (17)第二章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17)第三章反腐倡廉建设 (17)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一、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医院发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四、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第二章队伍建设一、中医医院人员配备合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计划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与培训。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医院和科室命名规范。
二、按照《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门诊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得到患者认同。
四、住院诊疗行为规范,中医优势病种以中医治疗为主五、积极采用中医药方法,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能力和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力,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遵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深化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护理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精神,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护理学专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护理学本科教育为主要适用对象,针对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基本情况提出要求。
本标准既适用于全国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也认同不同地区和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之间的差异,尊重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特色,根据本标准制定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可对本标准中的条目进行细化规定,但不得低于本标准的相关基本要求。
鼓励各高校高于本标准办学。
本标准适用于护理学专业,助产专业可以参照执行。
办学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两个层次。
基本标准是护理学本科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必须达到的标准。
各高校的本科护理学专业都必须据此制定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建立教育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基本标准以“必须”这一词语表示。
发展标准是护理学本科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要求和应该力争达到的标准。
各高校的护理学本科专业应据此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护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标准以“应当”这一词语表示。
2适用专业范围2.1专业类代码护理学类(1011)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护理学(101101)3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如下:3.1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对护理学科有正确的认识,对其发展具有责任感,初步形成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为已任的专业价值观。
[编者按]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是有效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奠基石。
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精神要求。
在会议举行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一流本科建设”论坛上,150所高校联合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提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2019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决定于2019—2021年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其中,护理学类拟建设数量为48个,建设要求以突出示范领跑为原则,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要求一流专业建设做到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管理规范、改革成效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一流的行动目标。
由此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科教育改革行动。
本期专题以《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标准,多维度、多层次围绕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对专业建设的内涵特点、创新举措、建设策略、实施成效等方面从不同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分析,为我国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明确指导思想、设计建设规则、开辟创新方案、科学改革实施等方面提供思路及方法学借鉴,旨在促进我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专题策划顾问:李继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护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第26届副理事长,中华护理学会教育专委会副主委,《中华护理教育》杂志副主编以《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设一流护理学专业孙宏玉陈华董超群尚少梅[摘要]2019年,教育部统一部署、全面启动一流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工作要点中也着重指出要做强一流护理学专业及培养一流护理本科人才。
该文按照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围绕《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进行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解读,为提高护理学专业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指明方向。
中华护理教育2019年1月第16卷第1期奢噩#$—%展僵:国家标[编者按]2014年4月16日,教育部高教司召开“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启动了92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护理学教指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全体委员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制订研究计划,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护理学专业》国家标准的初稿,根据标准研制的内容组成教学计划、学生、教师、成绩评定、教育资源、教育评价、科学研究、中医护理等8个子课题组,组织委员们对标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各种研究方法积极开展工作,首次将办学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2个层次。
基本标准是护理学本科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必须达到的标准。
各高校的本科护理学专业都必须据此制订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建立教育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基本标准以“必须”这一词语表示。
发展标准是护理学本科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要求和应该力争达到的标准。
各高校的本科护理学专业应据此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护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标准以“应当”这一词语表示。
先后召开3次全国会议并反复通过邮件充分征集全国各护理院校的意见及建议,经过4轮修订完善,最终形成《护理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交教育部,2018年1月护理学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护理学教指委在2018年8月召开护理 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会议,组织了专家对国家标准进行了解读,本次专题就是专家对国家标准的详细解读,目的就是让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落地生根,在护理本科教学中贯彻执行,全 高护理科教育质量。
专题策划顾问$孙宏玉学护理学教 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华护理学 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 》。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的意义郅桂芳朱秀[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有《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和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完成了《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本文主要介绍了《国标》的主要内涵以及《国标》对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