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阻抗谱知识点滴(讲义)(基础篇)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73
eis阻抗谱摘要:一、引言二、eis 阻抗谱的基本概念1.电化学阻抗谱(EIS)2.eis 阻抗谱的原理三、eis 阻抗谱的应用领域1.电化学反应研究2.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3.电化学传感器4.锂电池研究四、eis 阻抗谱的实验方法1.频率范围的选择2.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的放置3.阻抗谱的解析五、eis 阻抗谱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1.数据处理和解析的复杂性2.实验条件的敏感性3.新技术的发展正文:一、引言电化学阻抗谱(EI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化学领域的分析技术,能够提供电极系统对电流响应的详细信息。
eis 阻抗谱作为EIS 的一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介绍eis 阻抗谱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实验方法及其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二、eis 阻抗谱的基本概念1.电化学阻抗谱(EIS):电化学阻抗谱是一种描述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极系统的阻抗变化的实验技术。
2.eis 阻抗谱的原理:通过施加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压,测量电极系统的阻抗随频率的变化,从而获得电极过程的动力学信息。
三、eis 阻抗谱的应用领域1.电化学反应研究:eis 阻抗谱可以用于研究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电子转移数等动力学参数。
2.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通过分析eis 阻抗谱,可以了解电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如电极反应的活化能等。
3.电化学传感器:eis 阻抗谱可用于评估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如灵敏度、选择性等。
4.锂电池研究:eis 阻抗谱在锂电池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评估电极材料的性能、研究电池的充放电机制等。
四、eis 阻抗谱的实验方法1.频率范围的选择:根据所需研究的电极过程,选择合适的频率范围,一般为几赫兹至几千赫兹。
2.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的放置:通常采用三电极体系,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
3.阻抗谱的解析:通过分析实部和虚部的阻抗值,获得电极过程的动力学信息。
五、eis 阻抗谱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1.数据处理和解析的复杂性:eis 阻抗谱的数据处理和解析需要一定的电化学知识,对实验人员的要求较高。
献给被电化学阻抗谱(EIS)困扰的你撰文:圆的方块编辑:卢帮安所属专栏:电化学天地这篇文章会介绍一些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的基础知识。
1. 核心逻辑一个电化学反应和一个电路,有什么共同点呢?二者,外加一个电压信号,就会产生一个电流信号。
因为同样具备这种“输入-输出”关系,我们可以把电化学反应和电路联系起来。
一个电路中,直流电受到阻碍,我们称之为电阻。
将这个概念延伸到交流电中,我们就可以得到阻抗(impedance,Z)。
阻抗:电路中的交流电所遇到的阻碍。
阻抗(Z)与电压(E), 电流(I)的关系,在形式上就是电阻的欧姆定律:因为交流电具有频率,因此,阻抗也会随着频率而改变。
不同频率下,阻抗会更接近于某种器件,如电阻或电容等。
综合以上两点,得到EIS技术的核心:整个电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一个阻抗。
输入细微扰动,输出不同频率下的阻抗信息。
2. 基础概念与原理•EIS输入输出信号EIS的测试中,输入信号往往是小幅度正弦交流信号,进而测量系统的阻抗,从而进行等效电路的分析。
阻抗的输入信号有三个特征,振幅,频率。
输出信号也是。
•EIS谱图特征阻抗是一个复数,可表示为实部Z Re和虚部Z Im的两部分,因此,所得到的EIS谱图也是以这两部分为x,y轴。
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当电路中仅存在电容C时,EIS图谱是一条重合于Y轴的直线,即只有虚部的阻抗Z。
当电阻R与电容C串联时,阻抗的实部Z Re有了数值,得到一个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X轴交于R。
然而,文献中很多EIS结果是“半圆+尾巴”的曲线,如下图所示,那么,这种EIS结果是如何造成的呢?这可通过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模型来进行解释。
•典型电化学反应模型与其等效电路典型的电化学过程包含一些基本构成,比如双电层和法拉第反应等,这些可有下图模型近似表示:与之对应,该过程的总阻抗可以抽象为三种电学元件,分别为:内阻RΩ,双电层电容C d,法拉第阻抗Z f其中,内阻:电解液和电极的内阻。
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极化电阻、腐蚀速率
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是一种用于研究电化学系统性能的测试方法。
通过在系统上施加一个小振幅的正弦波电压信号,并测量相应的电流响应,可以获得系统的阻抗谱。
以下是关于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如何利用它来分析极化电阻和腐蚀速率的详细介绍:
1.电化学阻抗谱(EIS):
电化学阻抗谱是一种通过测量系统的阻抗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来研究电化学系统性能的方法。
在测试中,通常会施加一个小的正弦波电压信号,并测量相应的电流响应。
通过分析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获得系统的阻抗谱。
2.从EIS分析极化电阻:
极化电阻是指电化学系统中由于电极上的电流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电阻。
通过分析EIS的高频区域,可以得到与电荷转移过程相关的阻抗信息,从而计算出极化电阻的值。
3.从EIS分析腐蚀速率:
腐蚀速率是指材料在腐蚀介质中发生腐蚀的速度。
通过EIS测试,并结合等效电路模型,可以估算出材料的腐蚀速率。
通常,低频区域的阻抗与腐蚀过程相关,因此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腐蚀速率。
在电化学系统中,极化电阻和腐蚀速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极化电阻可以用来描述电化学系统的性能,而腐蚀速率则可以用来评估材料在特定环境中的耐蚀性。
通过EIS测试并结合适当的分析方法,可以获得这些参数,为系统的优化和材料的保护提供依据。
一、基本知识1. 概念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简写为 EIS)又叫交流阻抗谱,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中叫做交流阻抗(AC Impedance)。
阻抗测量原本是电学中研究线性电路网络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种方法,引用到研究电极过程,成了电化学研究中的一种实验方法,在三电极系统下,测量工作电极的阻抗。
常见的电化学阻抗谱有两种:一种叫做奈奎斯特图(Nyquist plot),一种叫作波特图(Bode plot);还有一种相位图;奈奎斯特图和波特图:是论文中经常出现的图;相位图:在电化学测试过程中会出现,类似电极反应过程中阻抗变化图,常用于分析等效电路的构成,判断阻抗、电容等元件。
2. 基本理论当电极系统受到一个正弦波形电压(电流)的交流讯号的扰动时,会产生一个相应的电流(电压)响应讯号,由这些讯号可以得到电极的阻抗或导纳。
一系列频率的正弦波讯号产生的阻抗频谱,称为电化学阻抗谱。
注释:将电化学系统抽象作一个电路模型,这个等效电路就是由电阻(R)、电感(L)、电容(C)等基本元件按照串联或并联等不同方式组合而成,利用EIS可以测定等效电路的构成以及各个元件的大小,利用这些元件的电化学含义,来分析电化学系统的构成和电极反应过程的性质等。
3. 等效电路等效电路图示例:等效电路元件符合——名称——导纳——电阻R ——电阻—— 1/R —— RC ——电容—— jwC —— 1/jwC L ——电感—— 1/jwL —— jwLW ——无限扩散阻抗——Y_{o}\sqrt{(jw)} —— 1/Y_{o}\sqrt{(jw)}O ——有限扩散阻抗——Y_{o}\sqrt{(jw)}Coth(B\sqrt{(jw)}) ——Tanh(B\sqrt{(jw)})/Y_{o}\sqrt{(jw)}Q ——常相角元件—— Y_{o}(jw)^{a} ——1/Y_{o}(jw)^{a}物理参数溶液电阻 (R_{s}) :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之间的电解质之间的阻抗;电荷转移电阻 (R_{ct}) :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双电层电容 (C_{dl}) :工作电极于电解质之间电容;极化电阻 (R_{p}) :当电位远离开路电位时,导致电极表面电流产生,电流受到反应动力学和反应物扩散的控制;扩散阻抗 (Z_{w}) :反应物从溶液本体扩散到电极反应界面的阻抗;界面电容 (C) :通常每一个界面之间都会存在一个电容;常相角元件(CPE) (Q) 、无限扩散阻抗 (W)、有限扩散阻抗 (O)、电感 (L) 等...PS:R_{p}\approx R_{ct}+Z_{w} ,但 R_{p}\ne R_{ct}+Z_{w} ;极化电阻通过极化曲线也可以得到(腐蚀电位出切线的斜率)。
一、传输函数一般的一个物理系统的扰动与响应之间的关系:传输函数:R=H(S).P其中R 为响应函数,H 为传输函数,P 为扰动函数常常电化学分析选用正弦波为扰动信号:Y=G(w).X1) 当X 为正弦波电流信号,Y 为正弦波电压信号时,G 为阻抗,G z2) 当X 为正弦波电压信号,Y 为正弦波电流信号时,G 为导纳,G Y 阻抗和导纳统称为导纳G 的稳定的线性系统的条件:a) 因果条件,排除系统中其他噪声信号的干扰,确保响应与扰动是唯一的因果关系;b) 线性条件,如果不满足线性条件,响应信号不仅具有W 的正弦波还有谐波。
只有在店微信号的正弦波幅值很小的(千分之几伏),所以常设定为5Mv,两者才接近线性关系;c) 稳定性条件,对系统施加扰动信号后不会引起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
G(w)=G ’(W)+jG ”(W)G 为矢量,G ’为实部,G ”为虚部,所以阻阻抗:Z=Z ’+Z ’’导纳:Y=Y ’+Y ”Z=1/Y ,输入(扰动信号:电信号,光信号) 输出(响应信号:电信号,光信号) Y正弦波扰动信号二、电化学元件的导纳常用的线性元件电阻、电容、电感①电阻RZ R =Z ’R +Z ’’R =R + jZ ’’R Y R =Y ’R +Y ’’R =1/R + jY ’’R在复平面图上,用实轴的一个点表示,Bode 图上,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②电容CZc=Z ’c+Z ’’c=-j 1/(wC)Yc=Y ’c+Y ’’c= 0 +j wC在复平面图上,与虚轴(-Z ’’或Y ’’)重合,Bode 图上,阻抗为斜率为-1的直线,导纳为斜率为+1的直线。
③电感LZ L =Z ’L +Z ’’L = 0 +j wLY L =Y ’L +Y ’’L = 0 -j 1/(wL)在复平面图上,与第四象限虚部轴重合,Bode 图上,阻抗为斜率为+1的直线,导纳为斜率为-1的直线。
三、复合元件(一)由电阻与电容串联复合的元件 阻抗: Z=R-j 1/(wC)=R+ 1/jwC在阻抗复平面图上,在第一象限中与实轴相较于R 平行于虚轴的一条直线 导纳:Y=1/Z=1/(R-j1/(wC)) (Y ’-1/2R)2+Y ’’2=(1/2R)2所以导纳复平面图为(1/2R,0)为圆心,1/2R 为半径的在第一象限的半圆 (二)电阻与电容并联的复合元件 (RC 导纳: Y=1/R+jwC在导纳复平面图上为与实轴相较于1/R 与虚轴平行的一条直线阻抗:Z=1/Y=R/(1+jwC.R) (Z ’-R/2)2+Z ’’2=(R/2)2虚部为0 实部为0实部为0在阻抗复平面图上为以(R/2,0)为圆心,R/2为半径的半圆(三)电阻与电感串联的复合元件 RL阻抗: Z=R+jwL阻抗复平面图在第四象限上,与实轴相较于R 且与虚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导纳:Y=1/Z=R/(R 2+(wL)2)(Y ’-1/2R )2+Y ’’2=(1/2R)2 导纳复平面图以(1/2R,0)位圆心,1/2R 为半径的在第四象限的半圆 (四)电阻与电感并联的复合元件 (RL )导纳:Y=1/R+1/jwL=1/R-j1/(wL)导纳复平面为第四象限中与实轴相较于1/R ,且与虚轴平行的直线 阻抗:Z=1/Y=1/(1/R+1/jwL) (Z ’-R/2)2+Z ’’2=(R/2)2 阻抗复平面图为在第四象限以(R/2,0)为圆心,R/2位半径的半圆总结① R 与C 或L 串联②R 与C 或 L 并联 阻抗复平面图为与虚轴相平行的一条直线,且交于实轴R 处 导纳复平面图为与以(1/2R,0)为圆心,1/2R 为半径的半圆 阻抗复平面图为与以(R/2,0)为圆心,R/2为半径的半圆导纳复平面图为与虚轴相平行的一条直线,且交于实轴1/R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