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长句的处理Ⅰ. Put the following lo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paying attention to their structures.1.我厂生产的112升和145升电冰箱,造型美观,质量可靠,噪音小,耗电少,使用方便安全。
2.当前我们迫切需要有一个装备优良、人员齐备、按照安全保护原则、本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建立起来的先进核能实验室。
3.本厂已有35年生产丝绸服装的历史,其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完全真丝,质量上乘,做工精细,款式新颖,光滑柔和,耐洗耐晒,永不褪色,舒适高雅,女士必备。
如欲购买,尽快联系。
4.本厂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深受用户欢迎。
从1979年以来,获纺织部和省市奖的产品共达84种。
我们将遵循“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热忱地为用户服务。
5.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6.历史业也已证明,人类对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的,以及制造生产工具利用资源的能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一定的社会基本结构和发展形态。
7.信息技术是在微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高科技,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功能。
现今已能在一片8英寸的芯片上集成5亿个电子元件,其宽度仅为0.2503微米;微机的信息处理速度已达每秒近亿次以上;计算机虚拟技术将大大拓宽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
8.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
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技落后才需要向外股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Key: 1.将“造型美观,质量可靠,噪音小,耗电少,使用方便安全”用一个主谓结构译出。
Clinton is the first black president .克林顿是第一个重视黑人权益的总统Clinton is the first woman president.克林顿是第一个重视妇女权益的总统1. We want to buy quality steel.我们要买高质量的钢材。
2. I am pleased to be here to offer a U.S. business perspective on one of today’s great quality ch allenges: building a high skills/high wage workforce. 我很高兴能来此介绍一下美国商界对当今我们在素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的看法,这项挑战就是如何建立一支高技术,高薪金的劳动队伍。
3. The president now is on a poverty tour.总统目前正在访问贫困地区。
4. noise abatement procedures. 抑制噪声的措施5. She is on her listening tour of New York.她正在纽约巡回访问,听取群众的意见。
6. Professor Smith is leaving the school. That is a stupid loss.史密斯教授要离开学校了。
这个损失实在是不明智才造成的。
7. The kiss represents the symbolic loss of the most famous American child. 那轻轻的一吻是一个象征,代表这个美国著名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
Criminal law 刑法;Criminal layer专门处理刑事案件的律师;Criminal attack构成犯罪的攻击;criminally insane 形式法庭鉴定为患有精神病This is a thought-provokingly different explanation . 这个解释完全不同,但却很能给人启发。
一.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之教案目录第1讲“翻译”溯源第2讲翻译的本质第3讲翻译的标准第4讲翻译面面观第5讲翻译必有“失”/ 失于此而得于彼(两讲合并)第6讲翻译与联想第7讲翻译与语法第8讲翻译与语体第9讲翻译与语篇第10讲英汉十大差异第11讲形合与意合第12讲代词的困惑第13讲Connotation的翻译第14讲翻译与词典第15讲以“模糊”求精确第16讲落笔知轻重译文讲分寸第17讲翻译最难是口吻第18讲翻译与形象思维第19讲翻译与灵感思维第20讲英语修辞的翻译(包括连接三讲)第21讲翻译中的文化冲击第22讲思维是语言的脊梁(两讲合并)第23讲翻译美学之思考(两讲合并)二.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之教案目录第1讲汉译英呼唤文字功力第2讲语篇与翻译第3讲:英汉语美感比读(两讲合并)第4讲:理性概译:翻译之坦途第5讲:英语句式的亮点:非人称主语句(两讲合并)第6讲:汉译英有用的句型(两讲合并)第7讲:类析汉译英常见拙译(三讲合并)第8讲:从“湖光山色”的英译说开去(两讲合并)第9讲:Denotation和Connotation(两讲合并)第10讲:翻译,你的本质是什么?第11讲:归化与异化----汉语习语的英译一.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之练习第1讲“翻译”溯源试将下列文字译成汉语:1/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2/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follows: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3/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A. F.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参考译文1/ 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第一章英汉文化对比与翻译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一、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Ecological Culture 生态文化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一)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二)西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三)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三、文化影响翻译的表现形式:(一)词汇空缺现象(Zero of equivalent word)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等或契合的词,有人称这种情况为词汇空缺(lexical gap) Salad沙拉Lost Generation迷惘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Baby Boomers生育高峰儿婴儿潮一代Y uppies雅皮士Dinks丁克Sandwich Generation三明治世代Couch Potato电视迷老泡在电视机前的人;终日懒散的人Mall Rats购物狂Hippie嬉皮士功夫kongfu叩头kowtow 炕Kang太极Taichi粽子Zongzi苦力Kuli饺子jiaozi 还有一些民族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词语,在翻译时也必须采用释义或注释等方法,说明该词的语用含义,才能使译语读者了解原语独特的文化现象。
如:钱先生周岁时“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得名“钟书”。
襄樊学院外国语学院课程大纲及教案专业名称:英语专业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主导教材: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 所属课程团队:翻译团队课程负责人:王林适用年级: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名称:翻译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编号:080301z403学分:2 学时:36 开课学期:5、6二、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翻译理论知识、熟知并能够运用基本的翻译技巧、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进行英汉互译实践,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其翻译能力的基本要求,译文忠实、通顺。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胜任未来的中学英语教学并能够在外事、外贸等领域从事翻译工作。
2、[课程要求]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
为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采用讲解练习相结合、课堂陈述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老师每周布置一定的翻译练习和资料查找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资源共享。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1、[教学内容要点]本课程教学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练习为主,理论讲解为辅,重点是翻译技巧、翻译策略和方法的介绍与翻译练习的讨论和讲解,翻译内容涉及应用文体、小说、诗歌等各类文体、各个领域的文本类型。
课程安排按照讲练结合的原则展开,帮助学生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训练翻译的基本技能。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讲评,强化学生对不同文本语体特点和翻译原则的认识,为其将来从事翻译工作或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安排]本课程教学依据教学大纲,安排在本科三年级上、下两学期进行,共计68学时,其中36学时为英译汉,32学时为汉译英,每周2学时。
教学计划允许授课教师在具体操作中有一定的灵活度,但至少应包含以下3部分的主题内容:1)翻译概述(含翻译的标准、原则、过程、中外翻译简史及翻译名家的主要观点等);2)翻译技巧讲练(介绍主要的英汉互译技巧,结合学生的练笔进行讲评);3)多视角的翻译实践与研究(不同领域的翻译实践及其操作原则与技巧,如外来词翻译、报刊标题及新闻翻译、旅游翻译、科技翻译、广告翻译、文化与翻译等;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始涉猎翻译的前沿理论,提高学生对翻译的理性认识,目的在于训练其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翻译实践或理论研究开辟一个窗口)。
词的选择Ⅰ.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Chines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to English,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bold-faced words.1.运动a.运动有益身心b.足球是我喜欢的运动c.他在香港热心推广手球运动d.我国每年纪念五四运动e.人们热烈响应筹款运动f.他们发起了一场戒烟运动g.这属于运动神经疾病h.技术革新运动是成功的关键2. 着a.她着凉了。
b.你猜着了。
c.炉子着得很旺。
d.上不着天,下部着地。
e.老李躺下就着了。
f.他有点着慌。
g.他走错了一着。
h.屋顶上全都覆盖着积雪。
i.这些孩子穿着整齐。
j.再着一把力。
k.我们着眼于未来。
l.他们正在着手制定计划。
3. 馆博物馆、图书馆、旅馆、宾馆、大使馆、领事馆、茶馆、饭馆、理发馆、体育馆、展览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天文馆、照相馆4. 学习a. 学习知识b. 学习技术c. 学习外语d. 学习成绩e. 学习别人的长处f. 互相学习g. 学习雷锋的榜样5. 送a. 送某人一本书b. 送礼c. 送信d. 送客e. 送行f. 送雨伞g. 送命h. 送孩子上学i. 送某人回家j. 将卫星送上天k. 送葬l. 送罪犯上法庭审判key: 1.运动a.Exercise is good for health.b.Football is my favorite sport.c.He is a keen promoter of handball in Hong kong.d.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s commemorated in our country every year.e.There was great enthusiasm for the donation drive.f.They started a campaign to stop people smoking.g.This belongs to motor nerve disease.h.Technological renovation is a key to the success.2. 着a.She was caught cold.b.You’ve guessed right.c.The fire is burning briskly in the stove.d.Be suspended in mid air.o Li fell asleep as soon as he lay down.f.He got alarmed.g.He has made a false move.h.The roofs are all covered with snow.i.These children are all neatly dressed.j.Make one more effort.k.We have our eyes on the future.l.The are starting drawing up the plan.3. 馆museum, library, hotel, guest house, embassy, consulate, tea house, restaurant, barbar’s shop, gymnasium, exhibition hall, cultural center, art gall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planetarium, photo studio4. 学习a. acquire knowledgeb. master a skillc. study a foreign languaged. academic recordse. emulate others’ strong pointsf. learn from each otherg. follow the example of Lei Feng这一组中的“学习”,也是一个最常见的词语,需要结合上下文来遣词用字。
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译英)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Notes for Senior College Students(2005年9月)刘国忠2578706*************.cnTopics at first:1. 解读汉译英《教学大纲》2. 解读汉译英《考试大纲》3. 汉译英学习指导①重要性②特性③实践性汉译英精典教材:1.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喻天根《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喻天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92.《汉英翻译基础》陈宏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23.《英汉互译实用教程》宋天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14.《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5.《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6.《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汉译英主要内容:•一、汉译英实务教学•二、历届TEM8汉译英试卷评析•三、汉译英练习与评析•—汉英翻译强化训练汉译英实务教学主要内容一、汉英词语对比二、汉英句法基本差异(一)汉英句子的主语比较三、汉英句法基本差异(二)汉语谓语动词的分析和翻译四、被动语态的翻译五、汉译英中的主谓定位六、汉译英中的句子整合问题增补内容:七、如何避免翻译中的Chinglish八、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九、公示语的翻译十、历届TEM8汉译英试卷评析十一、汉译英练习与评析—汉英翻译强化训练汉译英学习指导(一)如何保证翻译课的教学效果1.以―正当程序‖保证翻译质量无论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文都需要准确、通顺,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
表达准确的基础是对原文的准确理解:译者必须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每个词、每句话和作者的意图。
表达通顺的基础是对译入语的熟练运用。
我们在做汉译英时,存在一个天然的劣势: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做到表达的准确和通顺相当困难。
翻译理论与实践2(汉译英)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Notes for Senior College Students(2005年9月)(2008年9月第3次修订)授课人:刘国忠Tel: 2578706E-mail: gzliu@前言(一)课程简介《翻译理论与实践3》为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必选课,旨在培养外向型人才,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该课程在注重基础语言知识、基础翻译知识和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的同时,强调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力图将本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考试衔接起来,便于本科生毕业后从事翻译的相关工作或为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我系英语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系统的语言理论知识和一定科研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本课程主要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基本的翻译能力,在实现我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本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培养基本的翻译技能,能将中等难度的汉语篇章或段落译成英语。
译文忠实原文,语言通顺,速度约为每小时200—250个汉语词语。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向转换和表达能力以及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
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使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要让学生明白翻译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自身的翻译实践在培养翻译能力过程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量的翻译实践,翻译能力的培养将是一句空话。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试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结合方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苏盼【摘要】“翻译理论与实践”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要获得完美的翻译效果,必须要运用翻译理论来决定采用的翻译实践类型,通过翻译实践来完成译作,要厘清两者的关系并进行有机的结合。
本文介绍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关键词】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关系 结合方式一、前言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它是不同语言、文化和社会关系的交流,翻译同时也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如果认为精通了一门外语再借助于字典和工具书就可以翻译,是非常片面和错误的。
要做出具有专业水平和质量的译文,必须要深入的研究原语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熟悉两种语言是最基本的,语言是有灵魂和生命的,要通过语言表达的信息来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这样才能深刻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异,这些都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差异。
人们通过本民族的文化理解方式来理解周围的信息,原文的作者和读者一般来说文化背景是相似的,读者会通过词汇表达意思的理解来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译者根据自己的语言理解和文化前景进行翻译,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原文信息,所以纽马克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翻译者要精通两种语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来了解两个语种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契合点,才能让译者更客观的读懂原作,可以准确的把握原文的文化信息并进行传播,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缺一不可。
二、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1.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度呈现出百家争鸣、学派林业的局面,通过进行翻译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了解翻译活动的本质,最初研究的是原文与译文,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了对译文的读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者的心理活动等深层次的研究,通过翻译理论的日渐系统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翻译理论的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纽马克对翻译领域的各派系翻译理论进行了部结,在对翻译理论进行研究时融合了文体、话语分析、格语法、功能语法以及跨文化交际等理论内容,非常全面的论述了翻译理论、翻译教学和翻译技巧。
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学习计划一、引言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学习计划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计划,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汉英翻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汉英翻译水平。
本计划将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注重实践操作,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际翻译练习,全面提升学习者的翻译能力,使其能够在汉英翻译领域中胜任各种翻译任务。
二、学习目标1. 理论学习:全面掌握汉英翻译的理论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化学、翻译理论等相关知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通过大量的实际翻译练习,提高翻译的速度和准确度,培养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能力,包括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商务文件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翻译案例,了解翻译流程和技巧,学习优秀翻译家的翻译经验,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4. 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了解翻译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展翻译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三、学习内容1. 理论学习:学习语言学、文化学、翻译理论等相关知识,了解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文化差异,掌握常用翻译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进行大量的实际翻译练习,包括翻译文章、翻译新闻报道、翻译学术论文等,提高翻译的速度和准确度。
3. 案例分析:查阅各种翻译案例,分析优秀翻译家的翻译经验,借鉴其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4. 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积极分享自己的翻译经验和心得体会,与其他翻译工作者交流,共同提高翻译水平。
四、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学习语言学、文化学、翻译理论等相关知识,了解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文化差异,掌握常用翻译方法和技巧。
时间安排:3个月学习内容:语言学基础知识、文化解读、翻译理论概论等学习方式:阅读教材、听取讲座、参加线上学习课程2.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进行大量的实际翻译练习,包括翻译文章、翻译新闻报道、翻译学术论文等,提高翻译的速度和准确度。
时间安排:3个月学习内容:实际翻译练习、翻译技巧训练学习方式:参加翻译培训班、参与翻译实践项目3. 第三阶段:案例分析查阅各种翻译案例,分析优秀翻译家的翻译经验,借鉴其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汉英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了对外宣传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汉语新闻被翻译成英语。
在这个过程中,有成绩,也有不足。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新闻翻译,尤其是汉语新闻翻译的特点、原则,系统介绍了汉语新闻的标题、导语和正文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标签:汉语新闻特点和原则翻译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空前提高,在许多重要国际场合都能看到中国元素,听到中国声音。
相对世界强国来说,我们的对外传播力度、强度、精准度都难以与之相比。
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外介绍自己。
[1]如果有一批新闻业务精通,英语应用娴熟,国际视野开阔的新闻写作者或翻译高手,我国的对外传播就能顺利开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扭转我国目前在国际舞台上的被动局面,树立在国际上的形象。
一、对外传播及特点对外传播是通过中国人自主创办或与外国人合办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以境外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而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对外新闻报道有以下3个特点[2]:1.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对象是能够阅读和听懂英语的外国人,其目的是让外国人熟悉和了解中国新闻事件,明白中国的观点,创造有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并帮助树立有利中国国际形象。
2.采用西方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
根据他们的实际接受水平,以他们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新闻创作。
3.传播效果应该以国家为主导。
树立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应以国家为主导,符合党和国家的内外政策。
二、新闻特点和翻译特征新闻具有时效性、显著性、重要性、地理相邻性、矛盾性、冲突性、独特性和人情味的特色,具备权威、精确、时事价值、即时性、简洁和特定框架格式的特点。
其中刘教授对“新闻翻译”做出如下定义:“新闻翻译就是运用目的语表达原语新闻,因此目的语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原语报道中的新闻信息,而且和原语读者拥有近乎相同的感受。
”[3]新闻翻译有4个特征:1.新闻报道强调高效性和集中性,翻译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2.新闻翻译文本应该体现新闻体,倒金字塔形,译文应保持原文的内容和写作风格;3.新闻翻译多采用全译、选译和编译的形式;4.新闻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仔细谨慎,认真核对原语信息,及时完成校对工作。
调查表(一)
汉英翻译课程教学调查问卷
对象:2006级英语专业;调查时间:2010-06
各位同学,您好!
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译教学,及时发现问题,我们特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习者对汉英翻译课程教学的看法,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希望您如实回答下列的问题,为翻译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请画圈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一般选择一项,有的可以选择多项。
谢谢合作!
1.任课教师的态度:b
a.严谨
b.较为严谨
c.有待加强
d. 不严谨
2.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b
a.熟练
b.较为熟练
c.还熟练
d.不熟练
3.任课教师教学的条理性:a
a.清楚
b.较为清楚
c.还清楚
d.不清楚
4.任课教师在课内提供的信息量:b
a.很大
b.较大
c.尚可
d.太一般
5.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看出,任课教师备课:b
a.认真
b.较认真
c.还认真
d.不认真
6.任课教师课堂上吸引学生靠:b c
a.严格的纪律
b.幽默的语言
c.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d.考试时能给学生较高的成绩
7.课堂教学上,任课教师让更多同学发言或讨论,这样的教学手段:b
a.欢迎
b.较欢迎
c.基本认可
d.不欢迎
8. 你本人在汉英翻译课程上的大致表现和收获:c
a. 投入很大,收获很大
b. 投入很多,收获甚少
c. 投入一般,有一定的收获
d. 投入很少,也无所收获
9. 汉英翻译课堂上最大的收获是:a b c
a. 掌握了汉英语的主要特点
b. 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翻译技巧
c. 培养了对翻译的兴趣
d. 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10.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要求:a
a. 很有利于我们的翻译学习
b. 不重要,关键要学到知识
c. 有些严,但能接受
d. 太严格,接受不了
11.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进度:b
a. 合适,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太快了
b. 很快就适应了
c. 无法接受,必须减速
d. 不利于翻译学习
12.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把握:b
a. 合理,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b. 理论部分多了些,实践部分可以加强
c. 实践部分多了些,理论部分可以加强
d. 应该以实践为主,不要任何理论
13.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设计:b
a. 合理,有较好的师生互动
b. 符合课程性质
c. 实践部分多了些,理论部分可以加强
d. 应该以实践为主,不要任何理论
14.翻译课程的练习量:a
a. 合理,有利于学以致用
b. 尽管多,还是想完成,翻译靠实践
c. 太多了,无法完成
d. 完成书本上的就可以,不要另外增加15.因为任课教师及其教学手段,我对翻译:a
a. 更了解
b. 更感兴趣
c. 更讨厌
d. 没什么反应16.期末考核方法:b
a. 合理
b. 较为合理
c. 不够合理
d. 无所谓17.对多媒体在翻译教学运用的评价:a
a. 比传统教学好得多
b. 与传统教学差不多
c. 不如传统教学好
d. 无所谓
请您综合评价本任课老师的翻译教学情况,您的评价很重要,有利于我们更好开展翻译教学,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谢谢。
调查表(二)
《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
教材质量调查问卷
对象:2006级英语专业;调查时间:2010-06
各位同学,您好!
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译教学,及时发现问题,我们特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习者对《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这一教材的看法,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希望您如实回答下列的问题,为翻译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请画圈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一般选择一项,有的可以选择多项。
谢谢合作!
1.教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b
a. 合理,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b. 理论部分多了些,实践部分可以加强
c. 实践部分多了些,理论部分可以加强
d. 应该以实践为主,不要理论探讨
2.教材在翻译实践方面:a
a. 很好,有利于翻译技巧的学习和提高
b. 一般,其他教材也能提高翻译水平
c. 有特色,能激发我们翻译学习的欲望
d. 没有什么特色
3.教材的编排方式:b
a. 与众不同
b. 句子下面留出的空间,方便练习
c. 与其他教材区别不大
d. 没有什么特色
4.教材中例句的选择:b
a. 针对性强
b. 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c. 难度相当,很实用
d. 没有什么特色
5.教材的实用性:b
a. 很实用
b. 还能接受
c. 一般
d. 较差
6.因为这一教材,我对汉英翻译:a
a. 更了解
b. 更感兴趣
c. 更讨厌
d. 没什么反应7.教材的整体内容:a
a. 安排合理
b. 问题不少
c. 需要修改
d. 很一般
8.教材的整体质量:a
a. 令人满意
b. 一般
c. 没什么区别
d. 较差
9.教材章节的安排:b
a. 合理
b. 基本合理
c. 有待加强
d. 不合理10.教材的排版:a
a. 便于学习
b. 便于实践
c. 不够科学
d. 有待优化11.教材中的句子翻译练习:b c
a. 难易相当
b. 很好配合了教学内容
c. 难度较大
d. 整体上较为合理
e. 整体上不够理想12.教材的层次结构b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不满意
13. 教材的写作风格b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不满意
14. 教材的专业水平 b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不满意
15.教材的语言表达b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