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继续教育培训低碳经济考试
- 格式:pdf
- 大小:145.27 KB
- 文档页数:14
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考试90分简介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企业开始重视低碳发展。
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点城市,常州市也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为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低碳经济知识和能力,常州市教育局开展了一系列的继续教育活动,其中包括低碳经济方面的培训和考试。
本文将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和常州市教育局合作开展的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试情况。
培训内容本次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的专业教师授课。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讲解低碳经济的概念,使学员对低碳经济的基本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包括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
低碳经济的政策和机制介绍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
同时,对低碳经济的市场机制、产业链机制和技术推广机制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低碳经济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实例介绍低碳经济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实践,包括低碳城市建设、低碳交通、低碳能源等方面的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
考试情况本次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结束后,考试成为了考验学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性环节。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有100道选择题和2道问答题。
其中80%的选择题和两道问答题的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剩下的20%的成绩来自于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
本次考试难度适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的内容与考试内容一致,难度与考试内容相符合。
最终的考试平均成绩为70分,最高分为90分。
结论通过本次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试,学员们对低碳经济理念、政策和实践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案例分析,学员们掌握了低碳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提高了低碳经济素养和能力。
同时,通过考试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学员的知识和能力差距,为下一步的教学和培训提供基础和依据。
低碳经济考试
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
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 9 9 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
动目标,决定到2 0 2 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 0 0 5年下降7 0 % -8 0 %
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
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全建立起来,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主体地
进一步弱化,企业、公众和中介组织成为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各自主动履行其基本职能,彼此之间。
低碳经济考试(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1. ()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A(A) 1992年(B) 1993年(C) 1994年(D) 1995年2.碳金融不包括() D(A) 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交易(B) 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C) 银行的绿色信贷(D) 低碳技术创新3. 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原则不包括() D(A) 生态平衡原则(B) 自我调控原则(C) 整体效应原则(D) 极力利用资源4. ()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D(A) 产业内部结构升级(B) 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C) 技术进步与创新(D) 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分值:1.0]5. 太阳能资源的特点不包括()(A) 清洁(B) 无污染(C) 可再生(D) 有污染[分值:1.0]6. ()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A) 1995年(B) 1996年(C) 1997年(D) 1998年[分值:1.0] 7. 太阳能的优点不包括()(A) 不受季节限制(B) 方便便捷(C) 没有区域局限性(D) 经济环保[分值:1.0]8. 固碳技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A) 二氧化氯(B) 二氧化硫(C) 二氧化碳(D) 二氧化氮[分值:1.0] 9.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A) 1~2℃(B) 3~4℃(C) 5~6℃(D) 7~8℃[分值:1.0] 10. ()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A) “九五”(B) “十五”(C) “十一五”(D) “十二五”[分值:1.0] 11. 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是指()(A) 产品营销模式(B) 市场营销模式(C) 绿色营销模式(D) 持续营销模式[分值:1.0] 12. 下面属于低碳消费指标的是()(A) 单位GDP能耗(B)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C) 人均碳排放(D)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值:1.0] 13.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选择(A) 形式(B) 对象(C) 地点(D) 时间[分值:1.0] 14. 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指的是()(A) 恒温消费(B) 经济消费(C) 安全消费(D) 可持续消费[分值:1.0] 15. 下面不属于低碳社会评价指标的是()(A) 人类发展指数(B) 人均住房面积(C) 低能耗建筑比例(D) 人均生活碳排放[分值:1.0]16.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起步、发展完善、成熟的复杂过程是指()(A) 系统性原则(B) 实用性原则(C) 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 资源高效利用原则[分值:1.0] 17. 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A) 、A模式(B) 、B模式(C) 、C模式(D) 、D模式[分值:1.0]18. 2004年7月28一30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召开了“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经验交流会,’,会议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A) “1+3”模式(B) “2+5”模式(C) “2+3”模式(D) “2+4”模式[分值:1.0] 19.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B) 过度开发(C) 人口太多(D) 污染严重[分值:1.0]20.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是()(A) 大力发展科技(B) 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C) 控制人口(D) 发展教育[分值:1.0] 21. ()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A) 太阳能(B) 水电(C) 火电(D) 石油[分值:1.0] 22.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A) 1982年(B) 1983年(C) 1984年(D) 1985年[分值:1.0] 23.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驱动型”发展阶段(A) 生产(B) 消费(C) 要素(D) 技术[分值:1.0] 24.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是指()(A) 产品营销模式(B) 市场营销模式(C) 绿色营销模式(D) 持续营销模式[分值:1.0] 25. ()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A) 认知性(B) 可行性(C) 可操作性(D) 可承受性[分值:1.0] 26. 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不包括()(A) 充分的清洁性(B) 相对的安全性(C) 相对的广泛性(D) 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分值:1.0]27.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A) 10%-20%(B) 20%-30%(C) 40%-50%(D) 70%-80%[分值:1.0] 28. 低碳模式可分为()个相互影响时间跨度(A) 三(B) 四(C) 五(D) 六[分值:1.0] 29.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是()(A) 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B) 低碳发展(C) 节能减排(D) 碳中和技术[分值:1.0] 30. 企业内部循环指()(A) 小循环(B) 中循环(C) 大循环(D) 超大循环[分值:1.0](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核心是()(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 创建清洁能源结构(C)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D) 发展观的改变[分值:2.0] 2. 光伏发电无可比拟的优点有()(A) 充分的清洁性(B) 不安全(C) 相对的广泛性(D) 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分值:2.0]3. 严刚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分为三层()(A) 目标层(B) 要素层(C) 指标层(D) 进度层[分值:2.0]4. 气象要素有()(A) 温度(B) 降水(C) 风(D) 雷雨[分值:2.0] 5.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A) 我国人口众多(B) 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C) 低碳观念淡薄,生活能耗、煤炭企业能耗节节攀升(D) 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分值:2.0]6.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A) 被动力(B) 源动力(C) 主动力(D) 协动力[分值:2.0] 7. 下面属于低碳消费的有()(A) 多乘公交车(B) 购物自备塑料袋(C) 使用节能灯(D) 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分值:2.0]8. 企业生态伦理是指在处理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的总和(A) 伦理原则(B) 道德规范(C) 法律(D) 道德实践[分值:2.0] 9. 冯之浚提出的生态环境子系统分为()(A) 减量化指标(B) 无害化指标(C) 福利(D) 安全[分值:2.0] 10.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实用性原则(C) 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分值:2.0]11. 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产业转型(D)新能源 [分值:2.0]12. 低碳经济以( )为基础(A) 低能耗(B) 低排放(C) 低污染(D)低产出 [分值:2.0]13. 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D) 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分值:2.0]14. 人口增长对下列哪些资源具有巨大压力()(A) 土地(B) 森林(C) 水资源(D) 能源和物种资源[分值:2.0] 15. 我国的环境问题有()?(A) 大气环境(B) 水体环境(C) 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D) 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分值:2.0] 16. 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A) 低碳高效经济系统(B) 超长时间跨度系统(C) 低碳和谐社会系统(D) 低碳均衡生态系统[分值:2.0] 17. 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低碳经济》答案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选项 A 技术进步因素B 资源禀赋C 消费模式D 经济发展阶段3 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有选项 A 影响人体健康B 影响农业C 影响水资源D 造成海平面上升2 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表现为选项 A 技术市场的角逐B 经济实力的竞争C 国际贸易规则主导权的争夺D 执掌制定温室气体排放规则1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选项 A 《蒙特利尔议定书》B 《京都议定书》C 《马拉喀什协定》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单选题1题目()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标记选项 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日本判断题1题目为对付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单方面措施,不应当成为国际贸易上的任意或无理的歧视手段或者隐蔽的限制。
标记答案正确错误判断题2题目1979年,MWO第一届世界气象会议提出全球变暖问题。
答案正确错误判断题3题目低碳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具有相同的含义。
答案正确错误判断题4题目美国主导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建立温室气体总量贸易体系。
答案正确错误判断题5题目碳关税的主张引起发展中国家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担忧,因而遭到许多国家反对。
答案正确错误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1、二氧化碳增多对气候变化将有怎样的影响?A、短期B、中期C、长期D、永久正确答案为:C2、联合国人居中心出版物上把()列为一个海平面上升威胁的一个重点地区?A、欧洲B、非洲C、大洋洲;D、亚洲正确答案为:D3、中国2006年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里面对平均气温升高的报道数字是?A、0.3-0.6B、0.4-0.7C、0.5-0.8D、0.6-0.9正确答案为:C4、____年6月份,美国的众议院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2009B、2008C、2007D、2006正确答案为:A5、很多国家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投资了____元到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多选题1.荒漠化大致有四类(A BCD )造成。
(多选) P18A、风力作用下B、流水作用下C、物理和化学作用下D、工矿开发2.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 BCD )。
(多选) P239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D、以上都对3.循环经济指标分析中的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包括(A B )。
(多选) P154A、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B、金属再生利用率C、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D、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A B )。
(多选) P12A、植树造林B、采用固碳技术C、减少人口D、大量消费汽车5.科学发展观就是要(A BC )。
(多选) P227下A、以人为本B、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坚持社会主义6.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作用暴露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包括( BCD )。
(多选)P194A、人类技术创新与外界环境的矛盾B、人类生活对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现代环境成分急剧变化的矛盾C、人类变革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的恢复调节缓慢性之间的矛盾D、地球矿藏等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7.低碳经济的核心是(A BD )。
(多选) P90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设备更新D、发展观的改变8.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 BC )。
(多选)P30-31A、生产的低碳化B、分配的低碳化C、消费的低碳化D、投资的低碳化9.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动态运行模式中,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A CD )。
(多选) P162A、低碳高效经济系统B、超长时间跨度系统C、低碳和谐社会系统D、低碳均衡生态系统1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A BCD )。
低碳经济继续教育最全试题练习题库及答案doc2、《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间起施行?(C.)A.2023年8月29日B.2023年12月1日C.2023年1月1日D.2023年7月1日3.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D.)A.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B.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C.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D.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4.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部门是(A.)?A.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B.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C.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D.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5.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的城市是(B.)A.北京B.贵阳C.苏州D.上海6.率先提出循环经济发展“3+1”模式(“3”指的是大中小循环,“1”指的是发展再生产业)的省是?(C.)A.山东省B.江苏省C.辽宁省D.广东省7.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是世界上著名的生态工业园区,下列哪家企业不包括在该工业共生体系中?(D.)A.生物酶制剂厂B.石化厂C.热电厂D.氯碱厂8.下列哪种物质或材料不能循环再利用?(A.)A.化肥B.报纸C.钢材D.塑料瓶9.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D.)A.粉煤灰B.脱硫石膏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10.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的名录及管理办法,由哪个部门规定?(B.)A.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B.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C.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D.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11.在从事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设计时,应当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要求,下列哪个特性不属于优先选择的材料?(C.)A.易回收B.易拆解C.易运输D.易降解12.下列哪项不属于《循环经济促进法》中规定的工业企业在节水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A.)A.海水淡化B.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节水技术C.配备和使用合格的用水计量器具D.建立水耗统计13.下列哪个行业是高耗水、高污染行业?(A.)A.造纸B.汽车C.建筑D.运输14.下列哪个行业是高耗能行业?(C.)A.饮料制造业B.家具制造业C.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D.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C.)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无害化16.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经过修复后销售,除符合再利用产品标准外,还须:(B.)A.不得以高出原价的价钱销售B.在显著位臵标识为再利用产品C.必须在环保部门登记D.不得出口2023年常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低碳经济最全题库)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1. 2001年三月,布什政府以什么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E.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2. 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上海C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3. 2009年,世界银行为我国的哪一些省份,开发利用煤层瓦斯气作为公交能源的项目,提供了八千万美元的贷款?C、山西D、河南4.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①源动力C主动力D协动力)。
5.保定市大力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在哪些方面已得到了应用?A、建筑物太阳能发电厂B、太阳能路灯6.保定市大力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在哪些方面已得到了应用?A、建筑物太阳能发电厂B、太阳能路灯7.不可再生能源包含 A.煤C.天然气 E.石油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规定 A.《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a)气体减排责任 B.美国也不例外8.策体系由哪几个层面构成. A.国家宏观层面 B.产业区域层面 E.园区企业层面9.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要(A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B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C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
10.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C.减污更加迫切D.污染控制直接与人体健康相关E.减碳是长远目标11.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A人类皮肤癌增高B农作物受害C破坏海洋生态系统D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12.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C限制开发原则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13.到2020年,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B.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60% 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左右14.低碳”概念由(A低碳经济B碳生产率C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常州继续教育低碳经济题库⼀)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个选项正确1.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包括()(A) 财政直接投资政策(B) 财政购买政策(C) 财政补贴政策(D) 财政税收政策[分值:2. 减物质化模式是指()(A) 、A模式(B) 、B模式(C) 、C模式(D) 、D模式[分值:3. 对⽓候变化影响最⼤的温室⽓体是()(A) ⼆氧化氯(B) ⼆氧化硫(C) ⼆氧化碳(D) ⼆氧化氮[分值:4. ()是在⽣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的减量化、再利⽤、资源化活动的总称(A) 循环经济(B) 可持续发展(C) 低碳经济(D) 绿⾊经济[分值:5. 合理开发利⽤⾃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盾,根本出路是()(A) ⼤⼒发展科技(B) 对资源进⾏合理开发和综合利⽤(C) 控制⼈⼝(D) 发展教育6. 从1995年起,每年的()16⽇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
(A) 7⽉(B) 8⽉(C) 9⽉(D) 10⽉[分值:7. 以满⾜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是指()(A) 产品营销模式(B) 市场营销模式(C) 绿⾊营销模式(D) 持续营销模式[分值:8.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A) ⼈⼝(B) 环境(C) 资源(D) 科技[分值:9. 清洁能源,包括()(A) 煤(B) ⽯油(C) 太阳能(D) 汽油[分值:10. 排污权交易对市场机制的利⽤最充分,它的实施需要合适的条件不包括()(A) PPP原则(B) 良好的信⽤体系(C) 完善的市场条件(D) 政府对污染者排污的有效管理[分值:11. 技术创新⾏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创造性(B) 天⽣性(C) 逻辑性和偶然性(D) 阶段性和层次性[分值:12. 以美国杜邦公司为典范的是()(A) ⼩循环(B) 中循环(C) ⼤循环(D) 超⼤循环[分值:13. 增物质化模式是指()(A) 、A模式(B) 、B模式(C) 、C模式(D) 、D模式[分值:其中()地区出现了暖⼲化趋势(A) 西北(B) 华北(C) 东北(D) 西南[分值:15. (),英国科学家⾸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A) 1982年(B) 1983年(C) 1984年(D) 1985年[分值:16. CO2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体但其增温潜⼒(GWP)是()的(A) 最低(B) 101中等(C) 最⾼(D) 未知[分值:17. ()我国提出转变增长⽅式(A) “九五”(B) “⼗五”(C) “⼗⼀五”(D) “⼗⼆五”[分值:18.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A) 能源技术进步与绿⾊技术创新相结合(B)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技术创新相结合(C) 仅发展经济(D) 绿⾊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分值:19. 发展低碳经济,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的关系(A) 循环经济(B) 科技进步(C) 节能减排(D) 控制⼈⼝[分值:20. ()是应对温室⽓体减排国际压⼒、能源供需⽭盾和⽣态⽇益恶化问题的主要⼿段(A) 节能减排(B) 开发新能源(C) 政策引导(D) 减少消费[分值:21. 低碳模式的特征不包括()(A) 低能耗(B) 低污染(C) 低效率(D) 低排放[分值:(A) ⼩循环(B) 中循环(C) ⼤循环(D) 超⼤循环[分值:23. 结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实际,对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从以下⼏⽅⾯进⾏阐述,下列哪些选项不包括()(A) 产业技术落后(B) 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明显(C) 低⽔平竞争(D) “两头在外”的尴尬局⾯[分值:24. 以丹麦的卡伦堡⽣态⼯业园区为典范(A) ⼩循环(B) 中循环(C) ⼤循环(D) 超⼤循环[分值:25. (),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热带林⾏动计划。
低碳经济考试(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1. ()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A) 1995年(B) 1996年(C) 1997年(D) 1998年[分值:2. ()是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A) 节能减排(B) 开发新能源(C) 政策引导(D) 减少消费[分值:3. 人体减少水分()便会引起疾病(A) 5%(B) 10%(C) 15%(D) 20%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B) 调整能源结构(C) 遏制奢侈浪费(D) 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5.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位(A) 一(B) 二(C) 三(D) 四[分值:6. 全世界大约有()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A) 1/3(B) 1/4(C) 1/5(D) 1/6[分值:7. ()法、德、荷、瑞士等国签订了“保护莱茵河不受化(A) 1974年(B) 1975年(C) 1976年(D) 1977年[分值:8.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A) 1981年(B) 1982年(C) 1983年(D) 1984年[分值:9. 2004年7月28一30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召开了“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经验交流会,’,会议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A) “1+3”模式(B) “2+5”模式(C) “2+3”模式(D) “2+4”模式[分值:10. 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A) 低(B) 高(C) 无关(D) 无法确定[分值:11. 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所用(A) 替代技术(B) 减量化技术(C) 再利用技术(D) 资源化技术[分值:1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包括()(A) 财政直接投资政策(B) 财政购买政策(C) 财政补贴政策(D) 财政税收政策[分值:13.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A) 恒温消费(B) 经济消费(C) 新领域消费(D) 可持续消费[分值:14.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A) 10%-20%(B) 20%-30%(C) 40%-50%(D) 70%-80%15. ()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A) 1993年(B) 1994年(C) 1995年(D) 1996年16. 增物质化模式是指()(A) 、A模式(B) 、B模式(C) 、C模式(D) 、D模式17. 低碳经济的实质()(A) 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B) 能源技术创新(C) 制度创新(D) 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分值:18. 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指的是()(A) 恒温消费(B) 经济消费(C) 新领域消费(D) 可持续消费[分值:19.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的影响两大类(A) 自然选择(B) 人类活动(C) 环境变化(D) 生物迁移20. 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属于()(A) 降碳技术(B) 零碳技术(C) 消碳技术(D) 高碳技术21. 低碳经济的特征不包括()(A) 经济性(B) 技术性(C) 可行性(D) 目标性22. 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未知23. 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A) 区域产业(B) 城市基础设施(C) 人居环境(D) 社会生产[分值:24.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B) 过度开发(C) 人口太多(D) 污染严重[分值:25. 刘贵富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式为()(A) “1+3”模式(B) “1+5”模式(C) “2+3”模式(D) “2+4”模式[分值:26. ()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A) 消费者(B) 企业(C) 政府(D) 社会27. ()即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A) 认知性(B) 可行性(C) 可操作性(D) 可承受性28. 减物质化模式是指()(A) 、A模式(B) 、B模式(C) 、C模式(D) 、D模式29. 循环经济发展是以()为先导的(A) 先进的发展观念(B) 先进的科学技术(C) 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D) 完善的市场机制30. 当今世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措施不包括()(A) 世界性的计划生育(B) 控制人口规模(C) 只顾发展经济(D) 提高人口质素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1. 人口增长对下列哪些资源具有巨大压力()(A) 土地(B) 森林(C) 水资源(D) 能源和物种资源2. 企业层面实现低碳的现实路径有()(A) 培养低碳责任(B) 技术创新(C) 构建文化向度(D) 社会监督3. 冯之浚提出的社会子系统的指标包括()(A) 就业(B) 平等(C) 福利(D) 安全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有()(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 调整能源结构(C) 遏制奢侈浪费(D) 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5. 酸雨问题首先出现在()(A) 欧洲(B) 北美洲(C) 亚洲(D) 南极洲6. 臭氧在遇到()时,就会被催化,加速分解为O2(A) OH(B) NO(C) Cl(D) Br7. 冯之浚提出的生态环境子系统分为()(A) 减量化指标(B) 无害化指标(C) 福利(D) 安全8. “5+l”模式的5包括()(A) 小循环(B) 中循环(C) 大循环(D) 再生资源产业9.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B) 引导社会能源需求(C)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D) 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10. 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A) 海平面上升(B) 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C) 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D) 影响人类健康[分值:11. 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下列哪些难以克服的问题()(A) 节能减排问题凸显(B) 能源结构严重高碳(C) 产业模式极不合理(D)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过多[分值:12. 低碳经济要求正确看待人的消费行为所包含的“三重关系”,包括()(A) 人与自然(B)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C) 消费与生产(D)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分值:13. 加强对低碳消费和低碳生产的()是真正实现低碳消费的保证。
常州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多选题及答案汇总1.2001年三月,布什政府以什么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 E.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2.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B上海C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3.2009年,世界银行为我国的哪一些省份,开发利用煤层瓦斯气作为公交能源的项目,提供了八千万美元的贷款?C、山西 D、河南4.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源动力C主动力D协动力)。
5.保定市大力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在哪些方面已得到了应用? A、建筑物太阳能发电厂B、太阳能路灯6.保定市大力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在哪些方面已得到了应用? A、建筑物太阳能发电厂B、太阳能路灯7.不可再生能源包含 A.煤 C.天然气 E.石油8.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规定 A.《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a)气体减排责任 B.美国也不例外9.策体系由哪几个层面构成. A.国家宏观层面 B.产业区域层面 E.园区企业层面10.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要(A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B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C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
11.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 C.减污更加迫切 D.污染控制直接与人体健康相关 E.减碳是长远目标12.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A人类皮肤癌增高B农作物受害C破坏海洋生态系统D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13.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C限制开发原则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14.到2020年,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 B.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60% C.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左右15.低碳”概念由(A低碳经济B碳生产率C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