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耐火材料基本知识及施工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81
一、窑衬砌筑前回转窑的准备工作砌筑窑衬前水泥厂的工作人员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必须检查铆接处及焊缝,必要时要补焊或打磨。
2.窑体必须保持清洁(无盐迹或火泥迹)和干燥。
必须排尽喷砂等松散颗粒。
锈蚀的窑体部分必须打磨干净并烘干。
3.挡砖圈必须与窑轴垂直,必要时要加以调整。
4.砌砖前所有机械维修工作必须完成。
二、窑衬的砌筑1.砌筑必须遵守安全规程。
2.选择的砌筑方法必须保证所砌的砖紧贴筒体,以免其后发生松驰或扭曲。
3.开始砌砖前,先按窑的中心线在窑体钢板上划好砌砖的基准线,使砖衬对准窑轴,严格按照基准线砌下开头的几行砖,为准确地找准砖衬,有时可以将窑体上的水平和垂直焊缝视作辅助基准线。
砌筑时要特别注意,如一个砌筑段内砖圈数太多,由于一侧的应力将导致窑体变形。
按目前的砌筑工艺,耐火砖是环砌的,在规整的窑筒内,正确砌筑的砖衬,经向联结轴线相交于窑的中心点。
只有采用两种标准型的砖并配置两种不同的锁砖,才能砌成正确且紧凑的窑衬。
采用火泥的砌筑时,火泥应均匀地散布在单砖上,使缝的最大厚度为1-1.5mm。
碱性砖由于膨胀性大,每圈砖要设约相当长1%的膨胀缝(约2mm)可插入纸板来补偿。
轴向缝不需额外的膨胀缝。
在窑的轴向和垂直方向上,高铝砖,富铝砖和轻质砖只比整个窑的膨胀性稍大一些,所以它们在窑体内不需要任何增加的接缝。
三、砖环锁缝必须用几块正常砖和锁砖来适当组合进行锁缝,碱性砖两砖间的缝内可采用钢板,每条缝内最多允许用一块钢板,非碱性砖因铁与氧化铝将反应形成低熔点化合物,故不推荐用钢板锁缝,只有使用加工的砖。
如果用几块砖来锁缝,锁砖不得相互连用,在锁缝带内要保证砖的水平缝与窑轴确切地平行,锁缝钢板厚度不大于2mm,如用几块钢板锁缝,应把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锁砖区内。
四、新旧砖衬的结合新旧砖衬必须结合紧凑,因旧砖衬的结合面是不均匀的,这就必须用加工砖,加工砖长度不应小于80mm,以保证从新衬到旧衬间坚实稳定地过渡,如距离大于砖长(198m)就要加工两块砖,使其每块砖的长度在80mm以上。
1、窑内残存物料以及拆下火砖应全部清除,胴体亦清扫干净。
2、施工单位在耐火砖搬运过程中,谨慎从事,严格将耐火砖的破损率控制在2%以内;3、应做好放线工作,窑纵向基准线沿圆周以"十"字型、对称性放四条,每条线与窑轴线平行;环向基准线沿轴线每4m放一条,每条线均应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窑轴线;4、窑内残存物料以及拆下火砖应全部清除,确保窑体钢板洁净,铲除腐蚀的铁皮;5、严禁边损、角损超过控制范围的耐火砖投入使用。
1、砌筑质量要求:砖缝直、灰口匀、弧面平、接头紧。
新老砖接口处采用湿砌,硅莫砖砌筑必须湿砌,注意砖型配比变化。
2、砌筑火泥的要求:不同质泥浆要用不同的器具,火泥采用清洁水,准确称量调制,均匀混合。
调好的泥浆不得任意加水稀释。
灰浆饱满度要大于95%以上,保证砖缝密实,表面砖缝要用原浆勾缝。
壳体无法校正部位用泥浆找正。
3、墙体的耐火砖应该错缝砌筑,砖与硅钙板接合时,应分步施工;不同的硅钙板通缝,且按设计要求留设膨胀缝;砌体不得出现歪斜现象,灰浆饱满度达到95%以上,砖表面多余部分灰浆要刮平;砖砂结构的墙体,浇注料部位应平整光滑,浇注料上面的砖应等浇注料有一定的强度后方能砌筑;4、砌筑时耐火砖要求:砖衬顶部要与筒体面充分贴紧,不得留缝隙,相邻单砖大面之间要完全接触,加工砖长度不得小于原砖的50%,厚度不得小于原砖的80%β5、施工时注意事项:施工时不能使用铁锤,杜绝耐火砖出现以下现象:大小头倒置、抽签、混浆、错位、倾斜、灰缝不均,爬坡、离中、重缝、张口、脱空、毛缝、蛇行弯、砖体鼓包、缺棱少角等。
6、砖缝要求:环砌法砌筑时,选砖的长度需均齐,每米环缝长偏差小于2mm,但单环长度偏差最大不超过8mm o7、砌砖用插缝钢板要求:厚度一般在1~2mm,要求平整,不卷边,不扭曲,无毛刺。
板宽小于砖宽约10mm。
砌筑时钢板不得超出砖边,不得出现插空、搭桥现象。
每条缝中最多允许使用一块钢板。
8、预热器、分解炉及上升烟道等处有大量的工艺孔洞,要逐个查清,精心施工,锥体部分要分段施工,斜壁表面斜度要准确,衬里表面要平滑,以保证生产运行中下料畅通,不存料;9、窑内施工前要对窑壳体进行全面的检查,找正窑筒中心线,壳体上不平处(焊缝、焊渣)要进行打磨,窑筒内杂物要打扫干净。
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是指在建筑和工业设备中使用耐火材料时,施工人员需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要求。
这些要求的目的是确保耐火材料能够在高温和火灾等极端条件下保持其耐火性能,从而保护建筑和设备免受火灾的侵害。
以下是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的详细内容:1.施工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特定场景的耐火材料,考虑温度、压力和环境等因素。
耐火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火性能,能够在高温下长时间保持其结构完整性。
2.施工人员的培训:施工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培训,了解耐火材料的特性、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他们应熟悉施工手册和相关标准,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经验。
3.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服和呼吸器、使用防火工具和设备以及设置消防器材。
施工人员应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4.表面处理和预处理:在进行耐火材料施工之前,需要对表面进行处理,如清理、打磨和防锈等。
对于一些特殊材料,还需要进行预处理,如渗透处理和涂层处理,以提高材料的耐火性能和粘结强度。
5.施工的精确性和规范性:在进行耐火材料施工时,应确保施工的精确性和规范性。
施工人员应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遵循正确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耐火性能。
6.施工材料的混合和搅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耐火材料与适量的水和其他材料混合,形成糊状或浆状,以便涂抹或喷涂到构件表面。
在混合和搅拌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的搅拌速度和时间,确保施工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7.施工保护和养护:在耐火材料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保护和养护,以确保材料能够完全硬化和固化。
施工人员应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材料过早干燥或受潮。
同时,要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以保持材料表面的清洁和平整。
综上所述,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人员的培训、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表面处理和预处理、施工的精确性和规范性、施工材料的混合和搅拌以及施工保护和养护等。
耐火材料施工细则
文档要求为原创,不得抄袭
一、施工准备
1.确认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准备所需施工用材料;
2.检查钢筋外观和尺寸,支架钢材应符合规划要求;
3.检查钢筋外表面应洁净、无油污、无锈渍、无流体、无其他污染物;
4.检查耐火材料表面应干净、无油污、无硬层、无裂纹、无弹痕;
5.施工时室温应保持在5℃至40℃之间;
二、施工方式
1.安装前应检查耐火材料标记清晰、完整,准备安装时应按标记方向
定位;
2.安装支架时,应均匀、正确地固定,支架和支架之间的间距不应大
于500mm;
3.安装支架时,支架和墙面之间的清洁间隙不宜过大,应符合施工规
范要求;
4.安装支架时,应注意将支架固定在结构上,并避免到隐蔽空间内;
5.安装支架时,通过粘贴和钉固的方法固定支架,确保安装质量。
三、安装耐火材料
1.安装前对耐火材料进行清洁检查,无异物;
2.开孔安装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开孔,洞口应平整、光洁;
3.在批准的耐火材料外表面,采取涂抹或喷涂的方法,以保证均匀性;。
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第一节概论一、传统水泥窑用耐火材料一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开始用立窑煅烧水泥熟料。
窑的规格很小,煅烧温度也低,仅使用含Al2O3 30~40%单一的一种粘土砖。
初期的回转窑上沿用这一经验。
但回转窑内气流与窑衬间温差大,熟料熔体对窑衬的侵蚀较严重,因而粘土砖寿命比立窑内低得多。
随着立窑和回转窑规格的增大,以及熟料质量的提高,30年代起开始配用高铝砖。
1938年2月,意大利首先试用了镁铬砖。
1953年开始采用白云石砖。
迄50年代,普通镁铬砖或白云石砖用于烧成带;磷酸盐结合高铝砖或普通高铝砖用于过渡带、分解带热端和冷却带;其余工艺带用粘土砖,这样的格局终于奠定,并大体上沿用至今。
回转窑上的经验也开始用于立窑,以背衬隔热材料的碱性砖或高铝砖用于高温带内。
表1一l 水泥窑内各部位和各工艺带内窑衬所受主要负荷熟料煅烧技术越发展,窑型越多样化,窑的规格和能力越大,所用原、燃料的成分和性能越特殊,窑衬所受考验就越苛刻和多样化。
不同类型窑的不同工艺带内窑衬所受主要负荷的情况见表1一l。
在大型的新型干法窑问世之前,立波窑在传统窑中单位容积产量最高(1.7~2.2t/m3·d),窑衬所受考验最苛刻。
从窑衬角度来看,立波窑窑筒与篦式预热器间的关系与新型干法窑上又有一定的相似性,立波窑窑衬技术的成熟,既标志着传统窑窑衬技术的成熟,又为解决新型干法窑的窑衬问题打下初步的基础。
立波窑窑筒尾部是指相当于窑筒长度l/4~l/3的部位,在砖面温度≤1200℃的进料端和预热、分解带内,窑料对窑衬的直接磨损不重。
但由于高温窑气与窑料间温差太大而引起对窑衬的侵蚀,使窑气和窑料中的碱化合物易渗入并在砖内凝聚,其与砖内组分反应形成膨胀性矿物,使砖“碱裂”损坏,是该部位窑衬损坏的主要原因。
因此,此处最宜使用隔热型耐碱粘土砖或普通型耐碱粘土砖,方可获得较长寿命。
分解带热端长度为窑径的2~3倍,此处窑气温度高于尾部,所含硫、碱等挥发性组分使窑料内形成一定量低温熔体并渗入砖内与砖反应,形成白榴石、钾霞石等膨胀性矿物,最大膨胀率可达45%,所以炸裂是此处50A或70A*高铝砖或磷酸盐结合高铝砖损坏的主要原因。
水泥窑耐火材料的施工和砌筑一、砌筑准备砌筑施工前,首先,明确施工任务;其次,做好“三查”,即查人员、查物质、查现场;接着,做好准备,排除隐患,减少问题;最后,做好预案,以便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
①仔细分析图纸,明确施工任务,领会设计意图,弄清每个部位的设计要求与要点。
②拜访设计方、供应方、施工方、应用方的领导,弄清各方之间、各方内部的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落实各自的职责,明确遇到什么问题,该找谁去解决。
③检查进入现场的耐火材料、施工机具和辅助设施工具,确认其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参与施工的人员和组织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
④仔细检查施工现场,观察窑内是否清扫干净,简体是否有变形,焊缝及连接是否平整,挡砖圈是否与窑轴垂直。
要求做到照明充足、运输顺畅、工具齐全、机电完好、人员齐全,万一发生机电设备等故障也能及时排除。
⑤根据施工任务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砌筑工程的进度计划、交叉作业计划,做好施工的技术、物质和工作准备,制定出现故障时的预案,确保窑衬施工和谐有序地进行且达到最优的质量。
⑥砌砖前,打扫干净现场后,进行放线。
窑纵向基准线沿圆周长每1.5m放一条,每条线都和窑的轴线平行。
环向基准线每10m放1条,每条线都和窑的轴线垂直。
此外,还需绘制平行于环向或纵向基准线的施工控制线,施工控制线每隔1m放1条。
二、基本要求砌砖的基本要求:砖衬要紧贴窑体,即要求砖块冷端的“四角落地”(砖自:大头与窑体间充分贴紧,不留缝),砖靠严、砖缝直、交圈准、锁砖牢、不错位.以保证砖圈与筒体可靠同心,窑衬结构稳固,使筒体对砖圈的压力以及砖衬内部的应力均匀分布在整个衬里中每块砖上,防止应力集中。
窑简内耐火材料的布置如图1—1所示。
从图1-l可知:耐火砖的大头的四个角都要紧贴在简体内表面;砖的轴向缝要严格平行于窑体的中轴线;砖的径向缝要严格垂直于窑体的中轴线。
根据事先放出的基准线,可以确定砖衬的方位。
如看不清基准线,可以按照简体上的水平焊缝和垂直焊缝确定方位。
耐火材料通用施工方案不定性材料施工方案一、耐火材料配置方案C1-C4预热器旋风筒及风管高强耐碱抗剥落浇注料C5预热器旋风筒及风管高强抗结皮碳化硅浇注料分解炉高铝质耐磨浇注料分解炉下部、上升烟道、下料坡高强抗结皮碳化硅浇注料后窑口(窑尾)钢纤维高铝高强浇注料前窑口窑口用抗剥落浇注料窑门罩窑口用抗剥落浇注料喷煤管燃烧器专用浇注料篦冷机喉部钢纤维耐磨浇注料篦冷机耐磨墩钢纤维高铝质耐磨浇注料篦冷机热端侧墙高强低水泥防爆浇注料篦冷机冷端侧墙高强耐碱浇注料三次风管弯头、挡风阀钢纤维高铝质耐磨浇注料三次风管其余部位高铝高强浇注料二、通用施工规范1.施工现场环境要求a.施工场地平整。
b.施工搅拌场地无泥沙、石灰、熟料矿渣等杂物c.正常施工环境温度在5~40℃d.施工用水的PH值在6.5~7.5为佳e.储存和处理水的设备应干净无杂物2.温度控制措施a.温度高于40℃时,应采取遮光处理措施b.温度低于5℃时,可选择采取以下措施:用40℃左右的热水搅拌耐火浇注料(在保证耐火材料初凝正常的情况下调整热水的温度);添加促凝剂控制初凝时间;并利用高功率的电灯或类似的热源在耐火材料初凝阶段维持其温度。
直到耐火材料已经硬化(至少要求24小时),才可允许降低温度。
3.安装前检查a.检查观察孔、测温孔、测压孔等是否布置焊接到位b.对钢构架的总体尺寸进行检查c.托砖板、加强板的安装进行检查d.对回转窑的筒体、护铁、挡砖圈等的安装情况进行复检4.锚固件的安装a.对即将使用的锚固件的种类、材质、布置位置、布置方式、焊接要求、技术要求进行明确b.对配套使用的电焊条的种类进行明确c.单一锚固件应做到满焊d.组合锚固件底座应满焊,V型钉和底座点焊以振捣时不分离为佳5.锚固件的焊接a.锚固钉与器壁应圆周满焊,并与器壁垂直b.Y型锚固钉应在宽度两侧满焊c.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肉、气孔、夹渣、弧坑、未熔合和漏焊等缺陷,并不得残留熔渣和飞溅物d.锚固件直接焊在器壁上时,应与器壁贴紧,间隙不得大于1 mm6.焊接质量检查至少对1/20的锚固件进行锤击(0.5 ㎏)试验以检查其焊缝。
耐火材料的基本知识目录一、耐火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2)1.1 耐火材料的定义 (3)1.2 耐火材料的分类 (3)1.2.1 根据化学成分分类 (4)1.2.2 根据耐火度分类 (5)1.2.3 根据使用温度分类 (6)1.2.4 根据材质分类 (7)二、耐火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8)2.1 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质 (9)2.2 耐火材料的化学性质 (10)2.2.1 化学稳定性 (11)2.2.2 抗氧化性 (12)2.2.3 耐酸性 (13)三、耐火材料的应用领域 (15)3.1 建筑材料 (16)3.2 陶瓷与玻璃工业 (17)3.3 冶金工业 (18)3.4 耐火材料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应用 (20)四、耐火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21)4.1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22)4.2 炼制过程 (23)4.3 成型方法 (24)4.4 后处理与检验 (26)五、耐火材料的性能评估与测试 (27)5.1 性能评估方法 (28)5.2 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30)5.2.1 化学分析 (31)5.2.3 工艺性能测试 (33)六、耐火材料的选用与优化 (34)6.1 选用原则 (36)6.2 优化策略 (36)七、耐火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38)7.1 发展趋势 (40)7.2 面临的挑战 (41)一、耐火材料的定义与分类耐火材料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稳定的材料。
它们广泛应用于冶金、陶瓷、石油化工等领域,为各种高温设备或工艺过程提供必要的结构支撑和保护。
基于其特殊的性质和应用,耐火材料在工业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粘土质耐火材料: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耐火度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高炉、热风炉等冶金设备中。
硅质耐火材料:以硅石为原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抗渣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炼钢炉等高温设备的内衬材料。
高铝质耐火材料:以高铝矾土或工业氧化铝为原料,具有优良的抗侵蚀性和高温机械强度,常用于玻璃熔窑等高温设备的结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