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6
细胞凋亡的意义及其例子细胞凋亡,也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细胞死亡方式。
细胞凋亡对维持组织和机体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有助于消除过多或异常的细胞,并促进器官的适应和分化。
此外,细胞凋亡还在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清除受损或感染的细胞,并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细胞凋亡也起到了防止肿瘤发生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的重要作用。
下面将详细讨论细胞凋亡的意义以及一些例子。
1.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意义:细胞凋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胚胎早期,迅速增长的细胞群主要依靠细胞凋亡来进行形态调整。
例如,在神经发育中,神经管的旁边神经细胞通过细胞凋亡消失来形成正确的脑和脊髓结构。
而在鸟类的关节表皮发育中,由于细胞凋亡在特定区域的发生,鸟类关节可以正常移动。
2.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凋亡意义:免疫系统利用细胞凋亡来帮助清除感染、受损或异常的细胞,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免疫排斥过程中,细胞凋亡导致受到感染或异常的细胞死亡,确保抵抗进来的病原体。
此外,细胞凋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控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免疫系统异常活跃时,它可以消除自体免疫反应导致的免疫细胞。
3.防止肿瘤发生的细胞凋亡意义:细胞凋亡在防止肿瘤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
正常的细胞可以通过发生凋亡来消除损伤的DNA,从而防止细胞携带DNA损伤或突变的遗传物质复制并传递给后代细胞。
当发生癌变的细胞出现时,细胞凋亡可以将这些异常细胞清除掉,以避免癌细胞的扩散和病理性增殖。
下面列举一些细胞凋亡的例子,以更好地理解其意义:1.降解卵母细胞:在人类卵巢发育的过程中,在初级卵泡的过程中,大约1000万个卵巢囊肿中的一个会继续发育为细胞凋亡后的卵泡,形成成熟的卵子。
其他卵巢囊肿中的细胞将发生细胞凋亡,以消除额外的卵泡。
2.免疫排斥:在体内遇到外来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免疫系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免疫细胞会通过发生凋亡来消除感染的或受损的细胞,以防止感染扩散或病毒复制。
细胞凋亡的概念高中
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扩展资料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物学现象,在多细胞生物去除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中起着必要的作用。
它在生物体的进化、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多个系统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细胞凋亡三种类型
1、细胞的编程性死亡
2、细胞的自然更新
3、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第十八章细胞凋亡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从受精卵开始,细胞是作为机体中具有高度时空秩序的成员而存在,它的一切活动都受到了整体的调节和控制。
无论是胚胎还是成体中都存在着细胞分裂和细胞死亡两种变化。
而它们均是在特定信号的调控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的。
细胞死亡可分为7种类型:1、凋亡2、生理性杀死3、衰老4、终末分化5、植物抗微生物防御6、植物的发育细胞死亡7、毒性和非生理性死亡第一节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一、细胞凋亡的概念体内健康细胞受特定的细胞外信号或细胞内信号的诱导,其死亡途径被激活,于是在有关基因的调控下发生死亡,细胞的这种死亡方式称为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该词由Lockshin, R.和Williams, C.在1965年创用)。
1972年,Kerr, J.F.等又创用了细胞凋亡(apoptosis)一词。
现在,细胞凋亡与程序化细胞死亡是作为两个同义词在学术界被同时并用。
细胞凋亡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细胞坏死(necrosis)。
细胞坏死与凋亡变化的形态差异:细胞坏死:质膜破裂,细胞质溢出细胞凋亡:细胞质凝缩,但质膜仍保持完整细胞坏死(necrisis)细胞坏死(necrisis)是指细胞受到物理、化学因素的损伤,如机械损伤、毒物、微生物、辐射等,引起的细胞死亡。
细胞坏死的特点是,细胞质膜和核被膜破裂,细胞骨架和核纤层解体。
细胞质溢出,影响到周围细胞,发生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程序启动后,细胞内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变化,如细胞质凝缩,细胞萎缩,细胞骨架解体,核纤层分解,核被膜破裂。
细胞凋亡过程形态变化示意图。
中凋亡早期,染色质凝缩,并在核内边缘化。
大部分细胞器仍保持完整。
至后期,细胞质和细胞核碎裂,形成凋亡小体。
凋亡小体最后被吞噬细胞所吞噬。
除了这些形态特征外,在进行DNA电泳分析时发现,核DNA分解成片段,出现梯形电泳图。
大量实验表明,核DNA断解成片段,是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之一。
第一节概述一、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死亡(apoptosis)是每一个细胞必经之道,而细胞凋亡是最常用的细胞死亡机制。
在多细胞个体中生命期的每个时期,细胞凋亡都是组织动力学的基本机制。
不仅在多细胞个体中不可缺,甚至有一些单细胞个体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细胞凋亡特征。
在希腊文中,apoptosis这个字是用来描述树叶从枝头掉落的状态。
细胞凋亡(apoptosis)首先被Kerr等于1972年用来描述一种与细胞坏死(necrosis)不同的、其过程被严密控制的细胞死亡机制。
事实上,早在1885年Flemming就曾发表了卵巢滤泡细胞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当时他命名其为染色质溶解(chromatolysis)。
虽然细胞凋亡现在被全世界的学者研究得如火如荼,他当时的描绘并未使学者们注意到这是一个与细胞坏死不同的细胞死亡机制。
从chromatolysis到apoptosis的被提出,这个现象被忽视了将近一个世纪。
细胞凋亡概念提出至今还不到30年的时间,但由于它在保证多细胞生物的健康生存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个体的正常发育及细胞凋亡紊乱在病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人们对其机制和组分的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成为目前生命科学界最为热门话题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争相投入的研究领域。
(如图8-1)图8-1 近三十年来研究细胞凋亡的论文那么什么是细胞凋亡呢?细胞凋亡(apoptosis)是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细胞自杀过程,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d cell death.PCD)。
它是一个主动的,高度有序的,基因控制的,一系列酶参与的过程。
它是一个不同于细胞坏死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
二、主要变化(-)形态学变化1、细胞膜的变化①微绒毛、细胞突起和细胞表面皱褶消失。
②胞膜迅速发生空泡化(blebbing),内质网不断扩张并与胞膜融合,形成膜表面的芽状突起,称为出芽(budding)。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poptosis)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中文名细胞凋亡外文名ApoptosisApoptosis 美[ˌæpɔpˈtoʊsɪz] n.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落,细胞凋亡a type of cell death in which the cell uses specialized cellular machinery to kill itself人体内的细胞注定是要死亡的,有些死亡是生理性的,有些死亡则是病理性的,有关细胞死亡过程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学、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的死亡起码有两种方式,即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apoptosis)。
细胞坏死是早已被认识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而细胞凋亡则是逐渐被认识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物学现象,在多细胞生物去除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中起着必要的作用。
它在生物体的进化、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多个系统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凋亡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
这些基因在种属之间非常保守,如Bcl-2家族、caspase家族、癌基因如C-myc、抑癌基因P53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多种细胞凋亡的过程有了相当的认识,但是迄今为止凋亡过程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而凋亡过程的紊乱可能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能够诱发细胞凋亡的因素很多,如射线、药物等。
人的部分生理结构属于自然凋亡,如人的有尾阶段,尾部在发育过程中自动凋亡。
研究历史1.凋亡概念的形成196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结扎鼠门静脉后,电镜观察到肝实质组织中有一些散在的死亡细胞,这些细胞的溶酶体并未被破坏,显然不同于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特征细胞凋亡是细胞自我死亡的一种程序性过程,是维持机体内部稳态的重要方式之一、与坏死不同,细胞凋亡是一种高度有序的过程,不会引起炎症反应,对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细胞凋亡的特征。
1.形态学特征: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出现一系列的形态学改变。
首先是细胞体积的缩小,细胞变得更加小而紧密,这是与细胞增殖时体积增大的情况相反。
其次是膜的改变,细胞外膜发生翻转,内侧向外的亲疏水性改变导致细胞外膜的凝集。
此外,细胞核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例如核染色质浓缩成边缘性条状,细胞核内的核酸发生降解。
2.DNA降解:在细胞凋亡过程中,DNA发生降解,形成典型的“DNA 梯状条纹”。
这种DNA降解是由内切酶作用于凋亡的细胞核DNA导致的,其中核酸酶一PAN2和PAN3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
这种特征可以通过凝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出来。
3. 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是调控凋亡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内氧自由基生产增加,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损伤。
例如,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胞浆中,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凋亡体,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酶家族的半胱氨酸酶(caspase),从而引发细胞的凋亡。
4. 独特的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是一个高度调控的过程,包括多种信号通路的参与。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线粒体途径(线粒体引发的凋亡通路)和死亡受体途径(通过细胞膜上的死亡受体激活)。
这两个信号通路最终都会导致caspase的激活,从而引发细胞的凋亡。
5.没有炎症反应:与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这是因为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胞浆溢出,细胞被清除后不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
这是细胞凋亡与炎症性细胞死亡的重要区别。
总之,细胞凋亡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具有一系列的特征,包括形态学改变、DNA降解、线粒体损伤、独特的信号通路和没有炎症反应等。
对于正常生理过程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细胞凋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学中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即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简称PCD),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细胞凋亡的定义、机制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一、细胞凋亡的定义细胞凋亡是指受到生物体内某些因素调控,导致细胞按一定的程序自我死亡的过程。
这一过程经历一系列特定的形态和生化变化,包括凋亡信号的传递、细胞内各种关键蛋白的激活和DNA的降解等。
二、细胞凋亡的机制细胞凋亡主要由两条途径调控:线粒体途径和死受体途径。
1. 线粒体途径:线粒体途径也称为内源性途径,是细胞凋亡的重要通路之一。
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或内部因素的影响时,线粒体膜发生损伤,导致线粒体膜电位失衡和释放线粒体内膜空间中的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c与凋亡蛋白Adaptor Protein Apaf-1等结合,形成凋亡体,进而激活Caspase 酶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
2. 死受体途径:死受体途径也称为外源性途径,是通过细胞膜表面的死受体来调控细胞凋亡的。
当细胞处于受到外界刺激的环境中,细胞膜上的死受体会受到活性氧化物或细胞外配体的结合,从而激活Caspase酶级联反应,引发细胞凋亡的发生。
三、细胞凋亡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细胞凋亡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发育调控: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通过细胞凋亡,身体能够自然地去除一些不需要的细胞,以保证器官或组织的正常形成和功能。
2. 免疫调节: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免疫反应过程中,一些受损细胞或感染的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从而起到抵御外部病原体和维持内环境平衡的作用。
3. 癌症:细胞凋亡在癌症的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生长往往与细胞凋亡相关通路的异常而失效有关。
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机制,可以帮助治疗某些癌症类型。
四、总结细胞凋亡作为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机制,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1](programmedcelldeath,PCD)。
具体指细胞遇到内、外环境因子刺激时,受基因调控启动的自杀保护措施,包括一些分子机制的诱导激活和基因编程,通过这种方式去除体内非必需的细胞或即将发生特化的细胞。
例如,蛙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四肢的形成过程中尾巴消失等现象,都涉及细胞的自动死亡。
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细胞发生凋亡时,就像树叶或花的自然凋落一样,对于这种生物学观察,借用希腊“Apoptosis”来表示,意思是像树叶或花的自然凋落,可译为细胞凋亡。
人体内的细胞注定是要死亡的,有些死亡是生理性的,有些死亡则是病理性的,有关细胞死亡过程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生物学、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到目前为此,人们已经知道细胞的死亡起码有两种方式,即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apoptosis)。
细胞坏死是早已被认识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而细胞凋亡则是近年逐渐被认识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物学现象,在多细胞生物去除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中起着必要的作用。
它在生物体的进化、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多个系统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凋亡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
这些基因在种属之间非常保守,如Bcl-2家族、caspase家族、癌基因如C-myc、抑癌基因P53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多种细胞凋亡的过程有了相当的认识,但是迄今为止凋亡过程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细胞凋亡名词解释病理学
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指为了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机体的细胞在基因的控制下,出现了有序的死亡,这样可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细胞凋亡的过程包括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等,是一种主动的死亡过程,就像是植物的自然凋亡一样,所以称为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有明显的区别,细胞坏死是病理情况下的被动死亡,会导致各种病理变化。
细胞凋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发生程序性死亡的细胞是在正常情况下被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吞噬,并不激活炎症和免疫反应。
一些观察结果表明如果细胞凋亡失控,可能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持续进展。
细胞凋亡检测技术与方法点击次数:140 作者:佚名发表于:2008-07-22 08:18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PCD:Programmed Cell Death),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
它是一个主动的,高度有序的,基因控制的,一系列酶参与的过程。
细胞凋亡概念提出至今还不到3 0年的时间,但由于它在保证多细胞生物的健康生存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个体的正常发育及细胞凋亡紊乱在病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人们对其机制和组分的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成为目前生命科学界最为热门话题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争相投入的研究领域。
从近年的SCI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到,信号传导方面的文章远远超过位于第二位的人类基因组方面的,而信号传导中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就是细胞凋亡的研究。
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持续升温,涌现出了大量新的技术和方法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其中不少已经有商品化的产品出现,大大加速了研究的进程。
具体来说,针对凋亡的不同阶段有以下一些方法:一、早期检测:1、PS(磷脂酰丝氨酸)在细胞外膜上的检测:PS从细胞膜内侧转移到外侧在细胞受到凋亡诱导后不久发生,可能作为免疫系统的识别标志。
AnnexinV,一个钙依赖性的磷脂结合蛋白,能专一性的结合暴露在膜外侧的PS,再通过简单的显色或发光系统进行检测。
由于这是一种凋亡早期的活细胞检测(悬浮细胞和贴壁细胞都适用),可与DNA染料或别的晚期检测方法相结合来标记凋亡的发展阶段。
美国著名生物试剂公司CLONTECH和INTERGEN公司分别开发了多种标记的Annexin V 产品,简便快速,10分钟就可完成检测。
其中带荧光标记的Annexin V-EGFP(Enhance 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及Annexin V-FITC,灵敏度高,可作为FACS(流式细胞分选)方法筛选凋亡细胞的基础。
由于融合蛋白Annexin V-EGFP,EGFP与PS 的结合比例为1:1,还可进行定量检测。
除此之外,还提供生物素偶联的Annexin V,可通过常用的酶联显色反应来检测。
另外,MACS公司将磁珠包被Annexin V,可采用磁分选方法筛选凋亡细胞。
2、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改变的检测:这反应了细胞凋亡研究中相对较新的趋势,研究什么样的氧化还原环境引起下游事件的发生。
CLONTECH公司的ApoAlertTM Glutathione Detection Kit通过荧光染料monochlorobimane(MC 体外检测凋亡细胞细胞质中谷光苷肽的减少来检测凋亡早期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正常状态下,谷光苷肽(glutathione:GSH)作为细胞的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缓冲剂。
细胞内有毒的氧化物通过被GSH还原而定期去除,氧化型的GSH又可被GSH还原酶迅速还原。
这一反应在线粒体中尤为重要,许多呼吸作用中副产物的氧化损伤将由此被去除。
在Jurcat和一些其它类型的细胞中,细胞膜中有可被凋亡信号启动的ATP依赖的GSH转移系统。
当细胞内GSH的排除非常活跃时,细胞液就由还原环境转为氧化环境,这可能导致了凋亡早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从而使细胞色素C(三羧酸循环中的重要组分)从线粒体内转移到细胞液中,启动凋亡效应器caspase的级联反应。
由于GSH与氧化还原作用及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此项检测除了对研究细胞凋亡的起始非常有用外,还可用于心脏病、中风等疾病治疗的研究。
但有些细胞如:HeLa 和3T 3细胞凋亡时没有明显的GSH水平的变化,不能用此法检测。
3、细胞色素C的定位检测:细胞色素C作为一种信号物质,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它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腔中,凋亡信号刺激使其从线粒体释放至细胞液,结合Apaf-1 (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后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细胞色素C/Apaf -1复合物激活caspase-9,后者再激活caspase-3和其它下游caspase。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Ⅳ(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Ⅳ:COX4)是定位在线粒体内膜上的膜蛋白,凋亡发生时,它保留在线粒体内,因而它是线粒体富集部分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标志。
ApoAlertTMCell Fractionation Kit不用超离心,可从凋亡和非凋亡细胞中快速有效分离出高度富集的线粒体部分,再进一步通过Western杂交用细胞色素C抗体和COX4抗体标示细胞色素C和COX4的存在位置,从而判断凋亡的发生。
4、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检测:在凋亡研究的早期,从形态学观测上线粒体没有明显的变化。
随着凋亡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线粒体凋亡也是细胞凋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很多生理生化变化。
例如,在受到凋亡诱导后线粒体转膜电位会发生变化,导致膜穿透性的改变。
MitoSensorTM,一个阳离子性的染色剂,对此改变非常敏感,呈现出不同的荧光染色。
正常细胞中,它在线粒体中形成聚集体,发出强烈的红色荧光。
凋亡细胞中,因线粒体穿膜电位的改变,它以单体形式存在于细胞液中,发出绿色荧光。
用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可清楚地分辨这两种不同的荧光信号。
CLONTECH公司的ApoAlert Mitochondrial Membrane Sensor Kit就采用这种原理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区分细胞凋亡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二、晚期检测:细胞凋亡晚期中,核酸内切酶(某些Caspase的底物)在核小体之间剪切核DNA,产生大量长度在180-200 bp 的DNA片段。
对于这一现象的检测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1、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 ing)通过DNA末端转移酶将带标记的dNTP (多为dUTP)间接(通过地高辛)或直接接到DNA片段的3’-OH端,再通过酶联显色或荧光检测定量分析结果。
美国Intergen公司提供多种标记方法,直接荧光标记,地高辛介导荧光标记或过氧化物酶联显色,可做细胞悬液、福尔马林固定或石蜡处理的组织、细胞培养物等多种样本的检测。
其中,直接标记步骤少,操作简便。
而间接标记有信号放大的作用,检测灵敏度高。
2、LM-PCR Ladder (连接介导的PCR检测)当凋亡细胞比例较小以及检测样品量很少(如活体组织切片)时,直接琼脂糖电泳可能观察不到核DNA的变化。
CLONTECH公司的ApoAlert®LM-PCR Ladder Assay Kit通过LM-PCR(ligation-mediated PCR),连上特异性接头,专一性地扩增核小体的梯度片段,从而灵敏地检测凋亡时产生的核小体的梯度片段。
此外,LM-PCR 检测是半定量的,因此相同凋亡程度的不同样品可进行比较。
上述两种方法都针对细胞凋亡晚期核DNA断裂这一特征,但细胞受到其它损伤(如机械损伤,紫外线等)也会产生这一现象,因此它对细胞凋亡的检测会受到其它原因的干扰。
3、Telemerase Detection (端粒酶检测)这是相对来说推出较早,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组成的核蛋白,它可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区重复序列,使细胞获得“永生化”。
正常体细胞是没有端粒酶活性的,每分裂一次,染色体的端粒会缩短,这可能作为有丝分裂的一种时钟,表明细胞年龄、复制衰老或细胞凋亡的信号。
研究发现,90%以上的癌细胞或凋亡细胞都具有端粒酶的活性。
Intergen公司的TRAP-eze Telemerase Detection Kit在1996年率先推出。
它提供特定的寡核苷酸底物,分别与底物及端粒重复序列配对的引物。
如果待测样本中含有端粒酶活性,就能在底物上接上不同个数的6碱基(GGTTAG)端粒重复序列,通过PCR反应,产物电泳检测就可观察到相差六个碱基的DNA Ladder现象(参见图4)。
此外,Intergen公司还提供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的试剂盒。
同样,这种检测方法也不专对细胞凋亡,检测结果也不纯反应细胞凋亡的发生。
4、mRNA水平的检测研究者们发现了很多在细胞凋亡时表达异常的基因,检测这些特异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成为检测细胞凋亡的一种常用方法。
据报道,Fas 蛋白结合受体后能诱导癌细胞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等靶细胞。
Bcl-2 和bcl-X (长的)作为抗凋亡(bcl-2和bcl-X)的调节物,它们的表达水平比例决定了细胞是凋亡还是存活。
一般多采用Northern杂交和RT-PCR走胶对它们进行检测。
随着近年来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发展,用定量PCR技术来检测基因表达水平无疑比之前者更快更准确。
Intergen公司的Amplifluor™ Apo ptosis Gene Systems就根据这一新技术原理,通过检测fas,bax-alpha 和bcl-X (长的)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来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2005-8-22 0:08:17 来源:生命经纬一、形态学观察方法1、HE染色、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呈圆形,胞核深染,胞质浓缩,染色质成团块状,细胞表面有“出芽”现象。
2、丫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
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内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3、台盼蓝染色: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
如果细胞膜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
此方法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
4、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二、DNA凝胶电泳(一)、检测原理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内小分子量DNA片断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内出现DNA片断。
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bpDNA 片断,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断,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
(二)结果判断正常活细胞DNA 电泳出现阶梯状(LADDER)条带;坏死细胞DNA电泳类似血抹片时的连续性条带。
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核小体测定凋亡细胞的DNA断裂使细胞质内出现核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