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及组件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13
钢管模板支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工程是一座高层建筑,需要使用钢管模板支架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撑结构。
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同时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质量。
二、材料选择与准备2.1 材料选择钢管模板支架的主要材料为钢管和模板。
钢管应选择高强度、高韧性的材质,并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模板应选择平整、耐用、易于安装的材料。
2.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计算所需的钢管和模板数量,并进行采购。
同时,检查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三、支架设计计算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要求,进行支架设计计算。
计算支架的承载力、稳定性等参数,确保支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荷载。
四、基础处理与支承4.1 基础处理在支架安装前,对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和承载力满足要求。
如有必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4.2 支承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上设置支承,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五、钢管与模板安装5.1 钢管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管的安装。
确保钢管的连接牢固、稳定,满足施工要求。
5.2 模板安装在钢管安装完成后,进行模板的安装。
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满足要求,同时保证模板与钢管之间的连接牢固。
六、安全防护措施6.1 安全警示标识施工现场在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6.2 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防护措施,对支架采取的质量和必要稳定性的安全进行防护措施定期,检测如,设置确保安全满足网施工、要求安装。
防护栏等###,确保7施工.过程中的2安全。
验收七、质量检测与验收7.1 质量检测施工完成后,进行支架的验收工作。
检查支架的承载力、稳定性等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八、施工注意事项8.1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8.2 加强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
8.3 注意安全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支架建设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支架建设工程是指在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结构中进行支撑和固定的工程,以确保结构安全和稳定。
支架建设工程通常包括脚手架、模板支架、架桥支架等,这些支架的搭建和拆除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施工方案将详细介绍支架建设工程的施工流程、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安全措施。
二、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在进行支架建设工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施工环境和地形地貌情况,确定支架的类型和施工方式。
其次要开展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图纸编制工作,确定施工的施工工艺和关键节点。
最后要进行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工作,确保施工所需材料齐全,设备齐全。
2. 施工准备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支架的安装空间符合要求。
同时要对支架安装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另外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技能达到要求,可以熟练操作。
3. 支架安装支架安装是支架建设工程的核心环节,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在进行支架安装前,要先对支架的位置和数量进行标定,并进行相关的测量工作。
然后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支架的搭建工作。
在搭建过程中,要注意支架的连接方式和固定方法,确保支架的稳定和牢固。
在支架搭建完成后,要对支架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支架的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验收支架建设工程的验收工作是确保支架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支架安装完成后,要对支架进行全面的验收工作,包括外观和内部结构的检查。
在发现问题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要及时对支架进行调整或更换,确保支架的安全和稳定。
5. 施工完工支架建设工程施工完工后,要进行相关的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包括施工日志、验收报告等。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境卫生。
三、施工技术要点1. 支架选择支架建设工程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和规格。
在选择支架时,要考虑支架的承重能力、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因素,确保支架可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刚架桥支架施工方案可以使用以下方案进行桥支架的施工:1.第一步:制定施工计划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根据桥梁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施工的时间表、人员分配、机械设备的选用和安排、材料采购等。
2.第二步:准备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根据设计需求和施工计划,采购所需的钢材、螺栓、螺母、焊接材料等。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例如起重机、吊车、焊接机等。
3.第三步:安装桥梁主龙骨首先,安装主支架龙骨。
根据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将主龙骨运输到施工现场,使用起重机将其吊装到合适的位置。
然后,使用焊接机和螺栓将其固定在桥墩上。
4.第四步:安装桥梁横梁根据设计要求,使用起重机将横梁运输到施工现场。
将横梁和主龙骨连接,使用螺栓和焊接方法进行固定。
5.第五步:安装桥梁支撑和斜拉索安装桥梁支撑和斜拉索是确保桥梁结构稳定的重要环节。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使用起重机将其安装在主龙骨和桥墩之间。
然后,根据需要,使用起重机将斜拉索吊装到合适的位置,并通过螺栓和焊接方法进行固定。
6.第六步:进行质量检测和修复在完成支架的安装后,对其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包括对焊接缺陷、螺栓紧固力、支撑和斜拉索的稳定性进行检查。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缺陷,需要及时修复。
7.第七步:进行防腐处理由于桥梁支架的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氧化、腐蚀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支架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8.第八步:完成施工交接在所有的施工工作完成后,进行施工交接。
交接包括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交接施工图纸和资料等。
同时,将施工现场清理整理,确保安全。
以上所述为桥支架的一般施工方案,具体施工步骤和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施工组织设计概述1.1项目概况1.1.1工程概况XXXXX光伏发电站工程位于XXX内。
1.1.2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等级1) 区域地质概况地面为新生界第四系(前 250 万年至今)地层覆盖,有五种类型:①第四层坡残积层。
仅见于北部低丘及丘岗过渡地带,面积极小,岩性为红、褐色亚粘土夹碎石。
②中更新统冲共积层。
分布在胡市镇胡家场—九真镇九真庙—佛子山镇吴家新场—渔薪镇以北岗状平原区。
地面见于石堰口水库北海拔 50m 以上的丘坡上。
地层由棕褐、黑褐、棕黄、砖红色粘土及砾石组成,砾石以石灰砂岩为主,伴有灰岩、燧石。
③上更新统冲湖积层。
掩埋于全新统之下,分上、下部,上部是粘土,下部是亚砂土及砂、砂砾石层。
④全新统湖积层,由青灰、灰黑色淤泥质亚粘土及淤泥组成,结构紧密、质地细腻、富含有机质,夹有少量螺蚌壳,且有微臭味。
分布于白湖垦区、沉湖垦区一带。
⑤全新统冲积层。
由棕黄及棕色粉5 砂、细砂、亚砂土、黄褐色亚粘土、淤泥质亚砂土等组成。
粉砂、细砂结构松散,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厚 1~18m。
亚粘土呈透镜状,厚约 5m。
亚砂土松散,遇水易崩解,厚 1~26m。
2) 区域稳定性评价本工程场址周边范围内不存在全新世活动断裂,场址区广泛分布松散堆积物,地表无断裂存在的迹象及证据,依据《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DL/T5074-2006),场址区满足规程要求的安全距离,场址区处于相对稳定地段,本工程建设不受断裂的影响,场地适宜工程建设1.2 项目内容及工期要求1.2.1该标段主要分项工程(1)总图工程:(清单中无此项);(2 组件支架基础工程:基础制作工程、基础安装工程;(3)桩基基础:桩基基础工程,基础安装工程(4)阵列区道路:道路开挖、道路回填。
(5)支架基础:支架基础制作、支架基础安装1.2.2业主工期要求施工工期:20XX年XX月XX日开工至20XX年XX月XX日完工。
1.3施工特点及重点1.3.1施工特点(1)该工程工期较短,质量要求高,施工期间,大量的施工机械、人员、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如何确保施工正常进行,难度较大。
企业标准Q/SPI 9709—2016代替Q/CPI 171—2015 光伏电站支架及组件安装规范2016—09—25发布 2016—10—01实施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发布目 录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与术语 (1)3.1光伏支架 (1)3.2光伏组件 (1)3.3光伏电站 (1)4 支架及组件安装 (1)4.1光伏支架安装 (2)4.2光伏组件安装 (4)4.3现场二次搬运 (6)前 言为了规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全资和控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光伏电站支架及光伏组件的安装方法,明确光伏支架及光伏组件的安装方法与技术要求,确保光伏电站安装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了Q/CPI 171—2015。
本标准与Q/CPI 171—201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没有主要技术变化。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水电与新能源部提出、组织起草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河电力检修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本次修订主要起草人:庞秀岚、刘文元、吴建华、孙玉泰、顾斌、顾涛、星晓春、张德乾、马文清、韩卫华、李炜。
本标准本次修订主要审查人:夏忠、李树雷、毛国权、徐树彪、李晓民、袁蕊、王举宝、郭苏煜、张皖军、李品格、谢骊骊、胡国飞、莫玄超、郭伟锋、李广博、 李佳林、王聚博、刘家鼎、吴菡、杨萍、黄新剪、赵军、凌宇龙、李鹏福、朱军、 胡玮。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CPI 171—2015。
光伏电站支架及组件安装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晶硅光伏电站支架及组件的安装方法及要求,对光伏支架及组件安装质量提出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的新建和改扩建的光伏电站支架及组件安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支架及组件安装施工方案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目录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 (2)3 施工安排 (2)3.1 管理人员组成结构 (2)3.2 项目人员职责 (3)3.3 施工机械、机具设备表 (5)3.4 劳动力配备 (5)3.5 特殊工序、关键工序划分 (6)4 施工准备 (6)4.1技术准备 (6)4.2 现场准备 (6)4.3 物资准备 (6)5 施工方法 (7)5.1 施工工艺流程 (7)5.2 施工方法 (7)6 雨季施工措施 (8)7 质量保证措施 (9)7.1 项目人员控制 (9)7.2 对机械设备的管理 (10)7.3 对材料的管理 (11)7.4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识别及控制 (11)8 安全保证措施 (12)8.1 安全保证体系 (12)8.2 安全目标 (13)8.3 安全措施 (13)9 成品保护措施 (15)9.1 成品保护组织措施 (15)9.2 工地材料管理的成品保护: (15)10 降低成本措施 (15)1 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总平面勘验情况;2)光伏发电施工规范 GB 50794—2012;3)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GBT 50796—2012;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17;5)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17;6)本工程设计施工图及相关技术资料;7)与本方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2 工程概况1)本项目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场址位于张三有限公司厂区内,布置容量为30MW;2)所有待用厂房均为彩钢板屋顶,光伏组件顺应厂房屋面平铺;3)本工程光伏组件拟采用270Wp规格的多晶硅光伏组件;4)本工程光伏逆变器拟采用500kW集中式逆变器;5)本项目接入并网点电压为10kV。
3 施工安排3.1 管理人员组成结构3.2 项目人员职责项目经理职责:1)项目经理是工程第一负责人,并对其终身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地方及行业的质量管理规定及技术规范标准,根据公司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科学组织施工生产,合理安排施工工期。
固定支架结构工程施工方案一、总体目标本工程施工的总体目标是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要求,安全、高效地完成固定支架结构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二、施工组织设计2.1 施工方案组织本工程施工将由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合理调配施工队伍和设备资源,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2 施工队伍组织施工队伍主要包括项目经理、安全专员、施工人员、机械操作工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安全。
2.3 设备资源组织根据施工需求,合理调配起重设备、检测设备、焊接设备等,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三、施工准备工作3.1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确定固定支架的具体位置和方向,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施工现场。
同时,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3.2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支架构件、螺栓、焊接材料等,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意识。
四、施工工序及要求4.1 固定支架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将支架构件按照位置和方向进行拼装和安装,同时保证支架的稳定和垂直度。
4.2 焊接和连接对支架构件进行焊接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密实,并进行质量检测。
4.3 试验调试对已安装好的支架进行试验调试,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确保支架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4.4 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五、质量控制5.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5.2 对已安装好的支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支架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5.3 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安全管理6.1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2 确保起重设备和其他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
抗震支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抗震支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为了保证抗震支架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合理组织施工过程,充分发挥人员和设备的作用,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二、项目概述抗震支架工程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在建筑物结构上设置支撑装置的工程。
抗震支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员组织、设备配置、工序安排等进行详细规划设计。
三、施工组织设计原则1.安全第一: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2.合理高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时间,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3.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和人员,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益。
4.环境保护: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四、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人员组织:–设立项目部:成立抗震支架工程项目部,明确各职责,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安全管理: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确保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施工经验。
2.设备配置:–施工设备:根据施工工序和要求,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包括起重机械、工具等。
–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工序安排:–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
–工序计划:根据施工方案,编制工序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工作量。
–资源调配:根据工序计划,合理调配人员和设备资源,确保施工进度。
4.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案,对废弃物进行分类、运输和处理。
–现场清洁:定期清理施工现场,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与安全。
五、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步骤1.调研分析:对工程施工前的现场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包括施工环境、地质条件等。
2.编制施工方案:根据调研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技术要求等。
3.编制施工计划:根据施工方案,编制工序计划,明确施工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
隧道建造支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工程旨在为隧道建设提供稳定、安全的支架系统,以确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工程位于[地点],全长[长度],隧道横截面尺寸[具体尺寸]。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需要采用合适的支架方案以保证施工安全。
二、支架类型与选材考虑到地质条件、施工需求及成本效益,我们选择[具体类型]的支架。
主要材料选用[材料类型],该材料具有[材料特性,如强度高、耐腐蚀等]。
支架的设计将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支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我们将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了解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
根据勘查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准备所需的支架材料、施工设备和人员。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支架安装步骤支架安装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基础处理:对隧道底部进行清理、平整,确保支架安装的基础稳定。
支架组装:按照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支架的组装。
安装支架:将组装好的支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确保支架的位置、角度等符合要求。
固定支架:使用合适的固定件对支架进行固定,确保支架的稳定性。
五、安全防护措施为确保施工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防护措施: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定期对支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质量监控与验收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质量监控和验收:对支架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对支架安装过程进行监控,确保安装质量。
安装完成后,对支架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七、施工进度计划我们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具体计划如下:施工准备阶段:预计用时[具体时间]。
支架安装阶段:预计用时[具体时间]。
质量监控与验收阶段:预计用时[具体时间]。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光伏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准备建设的光伏电站位于XXX地区,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装机容量为XXX兆瓦。
项目的目标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并满足周边地区的电力需求。
本方案旨在合理组织施工流程,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二、工程分解与组织方式1.工程分解根据施工需要,将电站工程分解为以下几个主要工程:1)土地准备与平整工程:包括地面清理、地基准备、场地平整等。
2)组件支架安装工程:包括组件支架的安装与调整、固定等。
3)模块安装与接线工程:包括光伏模块的安装、电缆敷设、互联互通等。
4)逆变器及配电系统工程:包括逆变器的安装、调试和配电系统的建设。
5)电网接入工程:包括变电站建设、电网接入调试等。
2.组织方式根据工程分解结果,确定以下组织方式:1)土地准备与平整工程:由土建工程队负责,根据地面状况进行清理与平整,确保地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2)组件支架安装工程:由钢结构工程队负责,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架的安装,确保强度和稳定性。
3)模块安装与接线工程:由电气工程队负责,按照电站布置图纸进行光伏模块的安装和电缆的敷设,确保接线接口的质量和安全。
4)逆变器及配电系统工程:由电气工程队负责,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逆变器的安装和配电系统的建设,确保电力传输的稳定性。
5)电网接入工程:由电力工程队负责,根据电站容量进行变电站的建设和电网接入的调试,确保电站与电网的良好连接。
三、施工流程及关键节点1.施工流程根据工程分解和组织方式,确定以下施工流程:1)进行土地准备与平整工程。
2)进行组件支架安装工程。
3)进行模块安装与接线工程。
4)进行逆变器及配电系统工程。
5)进行电网接入工程。
2.关键节点为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确定以下关键节点:1)土地准备与平整工程节点:预计工期X天。
2)组件支架安装工程节点:预计工期X天。
3)模块安装与接线工程节点:预计工期X天。
4)逆变器及配电系统工程节点:预计工期X天。
5)电网接入工程节点:预计工期X天。
目录目录 (1)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述 (2)第三章施工管理目标 (3)3.1 质量目标 (3)3.2 安全目标 (3)3.3 进度目标 (3)第四章施工准备 (3)4.1技术准备 (3)4.2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3)第五章施工工序及主要施工工艺 (5)5.1 施工工序 (5)5.2 固定式支架安装施工法及工艺 (5)5.2.1 测量 (5)5.2.2 底座、后立柱、主梁、撑杆及次梁安装 (6)5.3 光伏组件安装施工法及工艺 (7)5.3.1施工准备 (7)5.3.2 组件安装 (7)5.3.3 组件安装规定 (7)5.3.4 组件之间的接线要求 (8)5.3.5 组件的安装和接线注意事项 (8)5.3.6 组件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8)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8)6.1 质量目标 (9)6.2 质量针 (9)6.3 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9)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0)7.1 安全管理保证制度 (10)7.2安全技术措施 (10)7.3 吊装作业 (10)7.4 文明施工管理 (11)第一章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2)公司现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
3)及电力行业颁布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各种现行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规程和标准。
4)、电力行业及地颁布与本工程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标准和通知。
5)其他在设计文件中提出的需执行的规和标准以及公司制定的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等。
6)执行规有《建筑结构荷载规》(GBJ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GBJ50011—2001)《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钢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第二章工程概述本项目场址区地处陆腹地,位于天段的哈尔里克山南坡哈密盆地中心,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少雨,温差大,夏季酷热,冬季干冷,多风尤其春季风最多。
全年日照时数为3313.6小时,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好,云量遮蔽少,光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年总量在6393兆焦耳/平米(1980年---2009年30年平均值),是全国光能资源优越的地区之一。
场地地貌单元属山前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表起伏不大,植被发育一般,主要呈戈壁荒漠景观。
场址距离红星二场场部较近,交通较便利。
固定式支架的安装作为本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其安装质量直接涉及工程的可靠度。
本工程特点为钢构件直接与独立基础预埋件螺栓连接,根据太直射要求,光伏阵列支架倾斜角度38度,抗震放烈度设计为7度,基本风压设计为W50=0.60kN/m2,所选用钢结构主材材质均采用Q235B,多晶硅组件尺寸为1956×992×40mm,一套支架按照2×17布置电池组件,工程建设地处戈壁荒漠,土地平坦开阔,风沙较大,故支架必须安装、焊接牢固可靠,包括光伏组件与支架连接更要坚固牢靠。
第三章施工管理目标3.1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优良标准,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
3.2 安全目标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轻伤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
3.3 进度目标计划总工期为77天,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8月5日,计划竣工日期10月20日。
第四章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认真审核、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
2)对施工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安全交底。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划分施工区域,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劳动力,具体细化到每道工序的作业部位及作业时间。
4)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派熟练工人。
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2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施工过程中实行机械化,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法的选择和施工机具的选择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在选择施工机具时,还要从现场施工角度考虑到:施工法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统一;施工机械的适用性与多用性的兼顾,尽可能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和利用程度。
在此基础上,施工过程中将选择如下主要机具运用到工程施工中。
测量仪器选用安装设备选用劳动力计划第五章施工工序及主要施工工艺5.1 施工工序工艺流程:施工前的准备——施工案编制——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固定支架预安装——固定支架调试——支架验收——光伏组件安装——组件安装验收独立基础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后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5.2 固定式支架安装施工法及工艺主要抓好测量工作和节点连接固定工作。
5.2.1 测量为了能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又能满足工程的施工进度,测量仪器的选择和测量案的简便可靠至关重要。
1)标高检查支架安装前检查独立基础的标高,对于一组(14个)独立基础顶标高满足安装要求的,可直接进行预安装;对于不能满足安装要求的独立基础需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可进行该组支架的安装。
2)前后、左右轴线偏差检查支架安装前需对独立基础上预埋的地脚螺栓的前后、左右轴线进行检查,测定其偏差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3)固定支架角度测量支架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其角度是否满足38度的要求。
4)主梁及次梁平顺度检查5.2.2 底座、后立柱、主梁、撑杆及次梁安装1)前、后底座安装前、后底座安装的主要要求为螺栓是否固定牢固,支架安装完成后应检查底座安装是否牢固,对于安装不牢固的应进一步固定。
2)后立柱及主梁安装前、后底座安装完成后进行后立柱及主梁的安装,后立柱安装的垂直度必须满足要求;主梁安装完成后,每一组主梁的平顺度必须满足要求。
3)撑杆及次梁安装撑杆安装完成后,检查每一组主梁的平顺度,对于不满足要求的主梁应再次进行调整。
4)固定支架的校正标准为:垂直度≤H/1000;轴线位移≤5mm;标高偏差≤±3mm。
5)初步校正符合要求后,将后立柱、主梁、撑杆及次梁形成框架。
重新校正合格后,进行螺栓紧固。
6)格按照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GB50205—2001)及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2001)的要求组织施工。
主要允偏差如下:后立柱主梁5.3 光伏组件安装施工法及工艺5.3.1施工准备1)施工期的设备机具准备到位,实验设备齐全。
2)预埋件及预留符合要求,预埋件应牢固,安装场地干净,道路畅通。
3)设备、材料齐全,并运至现场。
5.3.2 组件安装1)安装组件前,应根据组件参数对每个太阳板电池组件进行检查测试其参数数值应符合产品出厂指标。
2)将所有焊点满焊,焊接处满足焊接要求。
处理焊接处无杂物,同时作防腐处理。
3)测量太阳板电池板在下的开路电压,电池板输出端与标识正负应吻合,电池板正面玻璃无裂纹和损伤,背面无刮伤毛刺等。
4)按照基础槽钢预留位置,安放光伏太阳板,使用压块压接。
5)由于太阳板易碎的特性,在搬运、摆放、紧固螺丝时要轻拿轻放,紧固力度适中。
6)格按照图纸要求安装太阳能组件,将其用压块固定在支架斜面上。
5.3.3 组件安装规定1)光伏组件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2)组件固定的压块应符合制造厂或设计文件的规定。
3)组件安装允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组件安装允偏差5.3.4 组件之间的接线要求1)组件连接数量和路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2)组件间接插件应连接牢固。
3)外接电缆同插接件连接处应搪锡。
4)组串连接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应符合设计要求。
5)组件间连接线应进行绑扎,整齐、美观。
5.3.5 组件的安装和接线注意事项1)组件在安装前或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抽检测试,测试结果认真做好记录。
2)组件安装和移动的过程中,不应拉扯导线。
3)组件安装时,不应造成玻璃和背板的划伤或破损。
4)组件之间连接线不应承受外力。
5)同一组串的正负极不宜短接。
6)单元间组串的跨接线缆如采用架空式敷设,宜采用PVC管进行保护。
7)施工人员安装组件过程中不应在组件上踩踏。
8)进行组件连线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配备安全防护用品。
不得触摸金属带电部位。
9)对组串完成但不具备接引条件的部位,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好。
5.3.6 组件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1)带边框的组件应将边框可靠接地。
2)不带边框的组件,其接地做法应符合制造厂要求。
3)组件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都把质量管理放在首位,要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部位都必须是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精品,把质量责任分解至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各个工种,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通过全位、全过程的质量动态管理来保证实实在在的高质量。
为使格的质量管理贯穿于不断变化的施工全过程,按照ISO9000系列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质保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人的作用,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
6.1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质量达到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优良标准。
6.2 质量针在工程上——坚持质量第一,创优质工程,出“精品工程”在目标上——争创行业第一,做到“五个”加强。
即:一是,满足用户要求,加强为业主服务;二是,突出工程实体质量,加强过程控制;三是,实行项目管理,加强对现场的组织领导;四是,提高全员素质,加强基础管理;五是,坚持合同工期,加强组织协调。
6.3 各项质量管理制度1)图纸会审制度在接到正式施工图纸后,将尽快熟悉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工程特点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认真做好图纸自审工作。
2)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格按照有关规定来进行技术资料的收集和调整。
3)交底制度工程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就施工图纸、施工技术案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交底,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工长要以书面形式向施工班组做详细的技术交底。
重要部位、特殊部位或新材料、新工艺施工前要写出书面技术交底记录。
4)进场物资质量管理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必须具有合格证明外,还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和抽样送检。
5)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凡属隐检项目均要在班组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队长组织,质检员等参加检查验收,合格后由质检员填写“隐蔽检查记录”。
6)工程预检复核制度预检复核必须在下道工序施工前进行,由队长负责组织班组长,并由质量检查人员参加,共同进行检查,检查中如提出返修意见,则返修合格后,进行复核。
7)不合格品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不合格品,一定要认真对待、认真处理,以使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8)纠正和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对已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制定纠正措施,对潜在的质量问题制定预防措施。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7.1 安全管理保证制度1)安全管理教育制度班组长根据当天施工任务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措施交底并做好班组安全交底书面记录,施工队长集中检查并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