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于细微处见精神写作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0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细节描写的概念与意义1.1 细节描写的定义1.2 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1.3 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第二章:细节描写的分类与特点2.1 人物细节描写2.2 景物细节描写2.3 事件细节描写2.4 细节描写的基本特点第三章: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1 观察与体验3.2 精细描绘3.3 对比与衬托3.4 修辞手法运用第四章:细节描写的运用与实践4.1 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2 细节描写在议论文中的运用4.3 细节描写在说明文中的运用4.4 学生实践练习第五章:优秀作品欣赏与分析5.1 《红楼梦》中的细节描写欣赏5.2 《骆驼祥子》中的细节描写欣赏5.3 《草原》中的细节描写欣赏5.4 学生作品展示与分析第六章:细节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6.1 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刻画6.2 细节描写对人物情感的体现6.3 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6.4 学生实践练习第七章:细节描写在景物描写中的运用7.1 细节描写对景物特征的描绘7.2 细节描写对景物氛围的营造7.3 细节描写对景物变化的展现7.4 学生实践练习第八章:细节描写在事件叙述中的技巧8.1 细节描写对事件进程的展示8.2 细节描写对事件转折的突出8.3 细节描写对事件意义的强调8.4 学生实践练习第九章:细节描写的创意与创新9.1 突破常规的细节描写9.2 富有想象力的细节描写9.3 独特视角的细节描写9.4 学生实践练习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综合运用10.2 优秀作品的细节描写分析10.3 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反馈10.4 拓展阅读与练习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细节描写的概念与意义补充说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如《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如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丰富文章的情感色彩等。
二、细节描写的分类与特点补充说明:通过举例详细讲解人物、景物、事件细节描写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特点,如真实性、典型性、生动性等。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细节描写的类型与方法3. 生活观察与细节捕捉4. 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5.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细节描写的类型与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类型与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捕捉细节,进行作文创作。
3. 欣赏法:分析优秀作文,学习细节描写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类型与方法。
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捕捉细节,进行作文创作。
4.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分析细节描写的运用,学习优秀作文的经验。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的体会和收获。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类型、方法以及实践应用。
后续的十个章节可以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例如:六、细节描写的拓展与应用七、如何进行细节描写训练八、细节描写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的应用九、细节描写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十、细节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十一、如何避免细节描写的过度与不足十二、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案例分析十三、学生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评价标准十四、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十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六、细节描写的拓展与应用1. 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在不同场合的运用,如日常生活、历史事件、科幻想象等。
2. 分析不同场合下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3. 让学生进行不同场合的细节描写练习,培养其灵活运用能力。
七、如何进行细节描写训练1. 教授细节描写的训练方法,如观察法、想象法、实证法等。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质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文,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心得,分享感悟。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练习,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准备典型例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好作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画面。
1.2 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细节,教师总结。
2. 讲解细节描写2.1 教师简要介绍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2 学生举例说明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
3. 分析典型例文3.1 教师展示一篇运用细节描写的优秀作文。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其魅力。
4. 实践演练4.1 学生动手练习,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运用细节描写。
4.2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修改建议。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展示修改后的作文。
5.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运用细节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细节描写的种类: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环境等。
2. 细节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交叉描写等。
3. 细节描写的技巧:巧用修辞、合理安排、突出重点等。
七、教学步骤1. 细节描写的种类:教师举例说明各种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例文中的细节描写。
2. 细节描写的方法:教师讲解各种描写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作文专题辅导课于细微处见精神——记叙文写作训练之细节描写石小兵教学过程:一、导入首先请同学们听听一首歌并看看歌词:(PPT展示) 1刚才我们听了这首歌,哪位同学说说这首歌除了刘和刚唱得好以外,还有哪些地方比较感人? (即运用了哪些描写?)3在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个人单项赛上,当选手刘和刚演唱最后一首歌曲《父亲》时,评委张也以及不少现场观众都感动得哭了。
歌词内容完全是一段心理活动描写,而“抚摸你的双手”“鬓角露了白发”“眼角上添了皱纹”就是几个生动的细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自内心的真情表白和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这首歌才打动了所有的人。
由此我想,如果我们精心描述几个细节也一定会感动阅卷老师。
事实上,很多作文(这里主要指的是记叙类文章)不能获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淡无味,缺乏感性,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强化细节描写。
(PPT展示:于细微处见精神——记叙文写作训练之细节描写)二、内容讲解(过渡语:要学会细节描写,还得先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1、介绍细节描写的定义2什么是细节描写?(PPT展示)2、细节描写的分类(PPT展示)1(过渡语:细节描写真能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列文段)3、比较赏析A、B、C三个文章片段,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
(PPT 展示)A缺乏细节描写的片段:(PPT展示)1(评语: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B有细节描写片段:(PPT展示)1(评语:增添了细节描写、肖像细节描写。
“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
)C (PPT展示)1(评语: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
“我”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
)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
(PPT展示)1更重要的是运用细节描写,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感动阅卷老师,容易得到高分。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捕捉细节的能力。
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提升写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细节描写。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细节,提高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片段,用于分析细节描写。
2.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3. 练习素材:提供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篇优秀文章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细节描写概念:详细解释细节描写的定义,使学生明确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实例:分析典型文章片段,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细节,互相启发,提高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5. 练习环节:布置细节描写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地练习描写。
6. 展示与评价: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写。
8.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细节描写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堂评价:1. 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的积极性。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让作文更精彩学生学习写作,一般是从写记叙文入手。
要写好记叙文,尤其要注重对人、事、景、物关键之处的细节描写。
著名作家贾平凹就曾说过:“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
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
”一篇作文,有了鲜活而独特的细节,也就有了亮点,作文就会更精彩。
那么,如何才能描写好细节呢?结合10月12日的周刊作文来看,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写好细节,就要细心观察,实行细致刻画。
写好细节,就要充分使用眼耳口鼻等感官,多角度观察要描写的对象,才能精微细腻的刻画。
《我与葱的战争》一文,小作者写自己帮祖母切葱,先从听觉入手,细心观察外婆的语言:“小马虎,还没有洗葱啊”、“记得把葱叶烂掉的地方挑出来哦”、“唉,算了,还是我来哟,你去看书吧”,虽是三言两语,但这样的语言细节描写,契合人物身份,不失诙谐,写活了祖母的满怀慈爱,耐心教导。
接着,小作者又从视觉入手,观察祖母和自己切葱的情景。
富有经验的祖母是“手起刀落,每一节都又小又细,那么均匀,仿佛用尺子量过”轻松而娴熟;初学切葱的我是“死死按住葱生怕他们不听话”、“用手拿起来还是藕断丝连”笨拙又狼狈。
描写祖孙切葱细节,观察细致、描写精准,读来充满爱意,温暖人心。
《铭记妈妈的爱》写的是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遗憾的是,文中写妈妈“照顾我、关心我、尊重我”,只有事件的简单罗列和介绍性的语言,缺少了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的细节描写,这样一来,作文内容就显得空洞,自然就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了。
二、要写好细节,就要合理想象,巧用修辞表达。
描写细节时,要善于使用联想,展开合理想象;要巧用修辞,传神再现当时的情景,这样,才能让细节历历在目,让人如临其境。
《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文,小作者展开想象,使用比喻,描写草原的天空像“蓝宝石一样”;云朵“有的像顽皮的小狗,有的像温顺的小猫,有的像张牙舞抓的巨龙”,细致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小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于微小处见精神——细微环节描写1.通过鉴赏,明确细微环节描写的内涵。
2.学习细微环节描写这种写作方法。
3.驾驭运用细微环节描写塑造典型的人物或构建典型的场景。
[专题扫描]“细微环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于微小处见精神”“细微环节确定成败”,人的品行可以从微小中见出,一件事也经常由细微环节确定其成败。
一篇作品,真正能打动人心的,经常是那些具体的细微环节。
作品中的细微环节,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微小动作、神情、物件、景色等细枝末节的具体生动的描写。
细微环节描写如同点睛之笔,运用得好,往往能达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给予作品以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很多作文内容空洞,通篇没有一处亮点,这大多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有话不会说。
而细微环节,恰是作文成熟的重要标记。
该如何有效地将细微环节与故事情节、细微环节与人物性格、细微环节与文章结构联系起来,让细微环节描写成为文学作品有力的表现方式呢?本专题将按部就班地加以讲解,并切实引导大家将细微环节描写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本专题内容由四个环环相扣、逐步提升的板块构成。
,第一板块“走进现场”部分通过对一个小偷打算“洗手”从良的故事的研读和探讨,引导我们对细微环节描写在叙事作品中重要作用的相识。
,其次板块“活动体验”部分通过对数篇学生习作或散文佳作的研读和探讨,分别从三个角度揭示了细微环节描写对文章写作的巨大作用:一、细微环节与故事情节;二、细微环节与人物性格;三、细微环节与文章结构。
,第三板块“写作实践”部分,通过回忆相关作品、想象创新作品和感悟写作短文等三道大题的设计,理解并运用细微环节描写。
第四板块“资料链接”部分分别引用了古今中外的五位作家、学者有关细微环节描写的资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或方面揭示了细微环节描写的作用、特点以及应把握的原则。
[对应学生用书P35]1.在《重新做人》中,当保险库里的小女孩生命危在旦夕的惊慌时刻,为什么要细致描写拉尔夫向安娜蓓尔讨要玫瑰花这个细微环节?小说结尾,侦探班·普瑞斯放走了杰米·华伦汀,这个细微环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这两处细微环节描写对你写作时刻画人物有什么启发?[互动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1)在这个惊慌时刻,拉尔夫明白:假如不救小女孩,就会让自己心爱的未婚妻安娜蓓尔悲观,同时也违反自己重新做人的信念;而要凭自己的本事打开保险库,那么自己是小偷的真实身份势必暴露,自己将不能再是拉尔夫,而重新变回小偷杰米·华伦汀,这样就可能失去安娜蓓尔对自己的爱。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细节描写的概念与意义1.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
1.2 讲解细节描写的定义:细节描写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环境、情节等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1.3 讲解细节描写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环境更加真实,使情节更加生动。
1.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第二章: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2.1 讲解细节描写的方法: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2 讲解细节描写的技巧:对比、衬托、夸张、讽刺等。
2.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运用。
2.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方法与技巧,进行短篇作品的创作。
第三章: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3.1 讲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让作品更加生动、真实、有力。
3.2 讲解如何运用细节描写:选择合适的细节、把握细节的度、使细节与情节紧密结合等。
3.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运用,让学生掌握技巧。
3.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方法,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四章:细节描写的评价与反思4.1 讲解细节描写的评价标准:真实性、生动性、合理性等。
4.2 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建议。
第五章:优秀细节描写作品欣赏与借鉴5.1 展示一些优秀的细节描写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5.2 分析这些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借鉴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3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细节描写作品,展示并进行互相评价。
第六章:细节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应用6.1 讲解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6.2 讲解细节描写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有特色。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学会在生活中捕捉细节。
2. 难点:如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观察和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将所学的细节描写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教学准备:1. 优秀作文示例:准备一些优秀作文,用于分析和讲解细节描写。
2. 写作素材:准备一些生活素材,供学生练习写作时选用。
3. 投影仪:用于展示优秀作文和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
2. 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详细解释细节描写的含义,阐述其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3. 分析优秀作文中的细节描写:选取几篇优秀作文,逐一分析其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了解细节描写的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观察和捕捉细节的能力。
5. 写作实践: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技巧进行写作。
6.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评价彼此的细节描写,给出建议。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总结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继续运用。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捕捉细节,并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细节描写,感受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2. 组织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公园等,让学生在实地观察中学会捕捉细节,丰富写作素材。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在细节描写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素材一【画面描述】图画分为上下两半:上半部四只小狗从画面的左边鱼贯而出,走在最前面的一只小狗的眼睛上还架着一部望远镜,它们前面的不远处有一敞开口的地窖;下半部画的是前三只小狗直掉入地窖的脚印和走在最后的戴着墨镜、手拄拐杖的盲小狗和它绕过地窖的脚印。
【寓意点评】只有脚踏实地,才有可能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或: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或:自负往往会害了自己。
素材二买买提江·吾买尔:盛德表—乡【颁奖辞】一碗茶水端得平,两个肩膀闲不住。
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
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
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人物事迹】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
3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
就这样,吾买尔是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他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都化不开的浓浓感情。
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
在布力开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从没有出现过民族歧视。
吾买尔说,只有民族团结,经济才能发展。
如今,布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截止到2015年底,布力开村1 120户村民全部盖起了有网有电话的新房,铺上了总长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了小汽车。
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布力开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团结带来生产力”的实惠。
【速用示范】话题一: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吾买尔的带领下,布力开村村民和谐相处,村里的经济得到了腾飞。
话题二:在其位,谋其政。
“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是吾买尔的工作宗旨,在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涯里,他成为了村里人离不开的顶梁柱,为民谋福、想民之所想,换来了村民的爱戴。
他的事迹值得广大领导干部学习。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丰富写作,提高写作质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并将细节描写运用到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使学生感知细节描写的力量。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细节,互相启发,提高认识。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练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细节,互相启发,提高认识。
4. 实践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细节描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实践环节的积极性。
2. 学生写作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运用细节描写的质量。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章:细节描写的类型与特点教学时长:2课时内容:讲解细节描写的类型(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物描写等)及其特点。
活动: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辨别不同类型的细节描写。
2. 第七章: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时长:2课时内容:介绍细节描写的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及技巧。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练习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3. 第八章: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教学时长:2课时内容:探讨如何在写作中有效地运用细节描写,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活动: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辅导,点评进步。
4. 第九章:细节描写的创新与拓展教学时长:2课时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创新细节描写,使之更具独特性和吸引力。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和进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场景和情感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用心体会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2.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场景和情感,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优秀作文、作文评语、写作指导书籍等。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引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兴趣。
4.2 讲解细节描写概念和作用详细解释细节描写的概念,阐述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4.3 分析实例分析一些具体的细节描写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场景和情感。
4.4 写作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并给出一些建议和技巧。
4.5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细节描写的练习。
4.6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5.2 教学方法改进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5.3 学生学习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内容拓展6.1 细节描写与其他写作技巧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细节描写与其他写作技巧如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写作技巧的能力。
6.2 细节描写的创新与应用讲解如何创新细节描写,使之更具独特性和艺术性,并引导学生尝试将细节描写应用于不同文体如小说、散文等。
于细微处见精神写作指导一、何为“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往往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运用细节描写的例子。
1. 场景细节描写。
例如:(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都德《最后一课》)(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3)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以上句(1)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
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
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
句(2)和句(3)景色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了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
句(2)较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
句(3)较灰暗,显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
2. 服饰细节描写。
例如:(1)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2)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鲁迅《藤野先生》)以上句(1)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有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
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
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句(2)是留级学生讲关于藤野先生的掌故,一方面表现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一方面表现他的生活随和、不拘小节、马虎、不讲究的性格特征。
3. 语言细节描写。
例如:(1)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
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2)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
”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以上句(1)表现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因于勒的经济地位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天天盼望他能早日归来。
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
句(2)属表现母亲的冠冕堂皇之辞:在两个女孩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却是既顾及面子,又节省开支。
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
4. 动作细节描写。
例如:(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鲁迅《孔乙己》)(2)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3)“……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契诃夫《变色龙》)(4)“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契诃夫《变色龙》)以上句(1)(2)两句中,“罩”这个动词准确地描写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
“排”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孔乙己明明穷得要命却还要摆阔的迂腐性格。
句(3)(4)中“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是奥楚蔑洛夫身份的象征,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脱”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浑身冒汗的胆怯心理。
“穿”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冷,而是遮掩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
一“脱”一“穿”的细节,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5. 心理细节描写。
例如:(1)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魏巍《我的老师》)(2)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句(1)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表现一个小学生内心对老师的感情激动到了极点。
句(2)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同学该如何恰当运用细节描写呢?先看一篇高一学生写的人物评传——老师文/陈勇兴考试成绩出来了,老师把几位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叫到办公室,他们以为老师会责怪他们。
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当然也是这么想的。
到了办公室,老师只问了我们一句话,然后叫我们回到教室。
“你后悔吗?”这就是老师所问的。
老师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鼓励同学。
总是能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他以他那种认真的工作态度,管理着班级,使班级变得团结。
每到课间他总是能到班上来看看,他的背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老师是一场春雨,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幼小的心灵。
读了本文,读者不知道这位“老师”姓甚名谁,不知道他的长相,不知道他的性格,连模糊的轮廓也没有。
全文第一、二段写考试后老师找“我们”谈话的事,但没有学生的心理描写,也没有老师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一句“你后悔吗?”提出得很突兀,不能算语言描写。
鉴于此,第三段的议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缺乏事实支撑。
最后一段的评价自然落入俗套中了。
写人物,少了细节描写就无法勾勒人物形象,无法把人物写活。
有时候,写作比较短小的文章,一个细节就能成为一篇文章的主干。
请看例文——语文老师文/钱佩佩语文老师讲他有一次改考场作文,以“风流”为话题,一位考生以“唐伯虎点秋香”为题,大讲特讲周星驰、巩利主演的那个电影情节,老师觉得他没创意,把题目中的“秋”字改成了“蚊”字,想给那位考生一个启示,结果那位考生是位女生,看到自己被改后的作文题是哇哇大哭。
老师讲起这段故事那神情颇为得意,改一个字就能让人大哭,好像他很有创意似的,哎,我可怜的师姐。
语文老师不像其他老师那样逼着我们交作业,学习,就说写作文吧,大家都怕写,老师每次都认真指导,给我们举很多成功的、失败的例文,鼓励我们“我手写我心”,但最后总要说这几句:“我不会强迫大家去写作文,大家都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所以你觉得你能写好,一定要去写,你写不好,这一次可以不交。
”有的人会觉得这老师好说话,就真的不交作文,但我觉得,遇上这样的老师,我好意思不交作文吗?本文虽短,但两处细节描写却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把这位“语文老师”独特的一面勾勒了出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此看来,重视细节描写是叙事作品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作者走向成熟的表现。
但高中学生写记叙文,还是习惯以叙述为主体,少描写或不描写,缺乏运用描写的自觉性,造成人物形象干瘪,语言无味的现状。
下面是高一学生写的习作《忆邰老师》片断——他惩罚学生的手段也十分极端,而且近乎残忍,如果有谁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按时补好作业,他就用破桌板(厚约1cm,宽比巴掌宽),像打铁一样,打在被罚同学悬空的手上。
啪!啪!啪!震得我们的心也啪啪地响。
被打的同学也不敢躲,因为如果躲只会使自己被打的次数更多,打得更响。
他还让受过罚的学生,去替他惩罚其他学生,而且一定要用力打,不许轻打,否则自己还要受罚。
我也被打过一板,是因为一次默写不合格,事后他还让我准备一个“丙”本,用来摘抄写错的字。
(文/陈剑伟)这则故事中本来有许多细节值得描写,但这位同学几乎没有写到细节。
为什么?因为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自然用不上描写。
如果换成当事人的观察,那么老师的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就都有了,同学的反应也可以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也有了。
再看这篇习作的修改稿片断——邰老师罚人文/陈剑伟……我偷偷地瞄了瞄邰老师手中的板子,那是从我们破损的学桌上拆下来的一块木板,比我们的小手还要厚,还要宽,握在邰老师的大手里却正合适。
看着邰老师铁青的脸,我连忙把头深深地低下去,再低下去,大气也不敢出。
“啪啪啪”三连响,站在邰老师对面的小强立即用右手抓住挨打的左手,直往心窝里收,人也弓成了一只虾米,一边跺脚,一边龇牙咧嘴,嘴里有大声吸气时的“丝丝”声。
但他没有哭。
我们都猛地把手收回来,脸上写满了恐怖。
“把手伸出来!”又一声断喝。
但板子并没有落下,邰老师的脸色由青转红,不像刚才那样严厉了。
“小强,你来打小伟,打三下,要用劲,不用劲就再打你。
”刚刚缓过气来的小强接过老师手中的大板子,似乎已忘记了自己刚才的痛,“啪啪啪”,奋力的三下,小伟便重复着小强刚才的表情。
这样一个个地传递下来,到了我这儿,老师却没让人打我。
我正心存侥幸,“啪”,一板子让我感受到了钻心的疼痛,加上刚才放松了警惕,毫无心理准备,那手心更是火辣辣的疼,让我差点掉了眼泪。
“谁叫你没记性,讲过多少遍的字都写错,回去准备一个‘丙’本,把写错的字摘抄下来。
”修改稿通过“我”的观察和亲身体验,写出了老师罚人的恐怖过程,写老师有神情、语言的描写,写学生注意了点面结合,详略搭配,加上“我”也是亲历者之一,自然就有了心理描写,另外还注意了整个过程中紧张气氛的渲染,把过程写得有张有弛,跌宕起伏。
相比较原稿而言,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明显进步。
因此,要写好人物并不难,关键是用好细节描写,主要是做好以下四点:第一,改变陈旧的叙事方式。
文章尽量以描写为主,以叙述推动情节,用一个一个的细节串联成一篇文章。
第二,改变叙事的角度。
不是每篇作文都用“我”为叙事的主体,学会写谁就以谁为叙事主体,这样才能用到心理描写等,丰富文章的内容,丰满人物形象。
第三,改变妄下断语的叙事习惯。
如果随意给人物贴标签、下断语,那么人物性格就会被固定,这样所用到的每个材料都成了对人物性格的证明,细节描写无法运用,人物形象不可避免地被平面化。
如果学会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至于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留待读者读完你的作品后自己去概括、加工,那么这样的人物才能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文章才能让人觉得有趣。
第四,多观察,多积累,养成抓细节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