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生产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 格式:xlsx
- 大小:17.68 KB
- 文档页数:18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依据 DB37/T 2883-2016DB37/T 3014-2017DB37/T 3135-2018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公司发布目录依据 DB37/T 2883-2016DB37/T 3014-2017DB37/T 3135-20180 实施指南颁布令 (1)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3)4 基本要求 (3)4.1 组织机构 (4)4.2 职责 (6)4.3 组织培训 (9)4.4 全员参与 (10)4.5 运行考核 (10)5 隐患分级与分类 (10)5.1 隐患分级 (10)5.1.1 一般事故隐患 (11)5.1.2 重大事故隐患 (11)5.2 隐患分类 (12)5.2.1 基本要求 (12)5.2.2 基础管理类隐患 (12)5.2.3 生产现场类隐患 (12)6 工作程序和内容 (12)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13)6.1.1 基本要求 (13)6.1.2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3)6.1.3 施工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14)6.2 制定排查计划 (15)6.3 隐患排查 (15)6.3.1 排查类型 (15)6.3.2 排查要求 (16)6.3.3 组织级别 (17)6 工作程序和内容 (17)6.3 隐患排查 (17)6.3.4 排查周期 (17)6.3.5 确定排查项目 (18)6.4 隐患治理 (19)6.4.1 隐患治理要求 (19)6.4.2 隐患治理流程 (19)6.4.3 一般隐患治理 (20)6.4.4 重大隐患治理 (20)6.4.5 隐患治理验收 (21)7 文件管理 (22)8 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 (23)9 持续改进 (23)9.1 评审 (23)9.2 更新 (23)9.3 沟通 (24)附录 (25)附录A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25)附录B 施工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26)附录C 隐患排查计划(公司、分公司、项目部) (27)附录D 隐患整改通知书 (28)附录E 隐患整改报告书 (29)附录F 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30)附录G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31)附录H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32)0 实施指南颁布令:---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强化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行为,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和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司编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实施指南》)。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清单范本引言安全生产是生产经营单位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之一。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及时发现并治理安全生产隐患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制定一份清晰明确的治理清单是必要的。
本文将以范本的形式,提供一份全面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清单。
I. 环境管理1. 危险化学品管理•[ ] 定期检查危险化学品存放区域是否符合规定,存在的隐患是否得到妥善处理。
•[ ] 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销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 ] 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识和贮存是否符合要求。
2. 废物管理•[ ] 确保废物的分类、贮存、转运和处置符合相关法规。
•[ ] 检查废物贮存区是否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如防火设施、防水设施等。
3. 通风和空气质量管理•[ ] 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排除任何堵塞或故障。
•[ ] 定期测试空气质量,确保室内空气不含有有害气体或污染物。
4.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 确保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 ] 检查废水、废气排放是否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标准。
II. 设备管理1. 定期维护和检修•[ ] 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并确保得到执行。
•[ ] 检查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2. 记录和档案管理•[ ] 建立设备使用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更换情况。
•[ ] 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规格、安装和使用说明、维护记录等。
3. 安全设备•[ ] 检查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安全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 ] 建立安全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培训制度,提高员工对安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的意识。
III. 人员管理1. 安全培训•[ ] 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隐患排查和整改•[ ] 组织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 ] 建立隐患整改制度,确保隐患及时得到整改并记录。
危险品化工类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目录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 基本要求 (4)4.1健全机构 (4)4.2完善制度 (4)4.3组织培训 (5)4.4全员参与55隐患分级与分类 (5)5.1隐患分级55.2隐患分类86工作程序与内容 (10)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10)6.2隐患排查 (11)6.3隐患治理 (13)7信息化管理 (15)8成果及应用 (16)8.1文件管理 (16)8.2效果 (16)9持续改进 (17)9.1评审 (17)9.2更新 (18)9.3沟通 (18)危险品化工类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化革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编制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和验收、成果与应用、持续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氯化革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3010—2017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3术语和定义DB37/T2883—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4.1健全机构4.1.1企业应根据实际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隐患排查原则,明确责任主体。
——企业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职能部门要成立以部门负责人为组长、各骨干为成员的专业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部门负责人对分管专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骨干对所分管区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目次前言 (2)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路水路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3.1公路水路行业 (3)4基本要求 (4)4.1健全机构 (4)4.2完善制度 (4)4.3组织培训 (6)4.4落实责任.........................................................................................................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隐患分级与分类 (6)5.1隐患分级 (6)5.2隐患分类 (7)5.2.1 基础管理类隐患 (7)5.2.2 作业现场类隐患 (7)6工作程序和内容 (7)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7)6.1.1 基本要求 (7)6.1.2 作业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7)6.1.3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7)6.2制定排查计划 (8)6.3隐患排查 (8)6.3.1 排查类型 (8)6.3.2 排查要求 (8)6.3.3 组织级别 (9)6.3.4 排查周期 (9)6.3.5 确定排查项目 (9)6.3.6 排查结果记录 (10)6.4隐患治理 (10)6.4.1 治理建议 (10)6.4.2 隐患治理的要求 (10)6.4.3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 (11)6.4.4 一般隐患治理 (11)6.4.5 重大隐患治理 (11)6.4.6 隐患治理验收 (12)6.4.7隐患排查分析评估 (12)6.4.8隐患排查统计分析 (12)7文件管理 (13)8隐患排查的效果 (13)9持续改进 (13)9.1评审 (13)9.2更新 (14)9.3沟通 (14)附录A (资料性附录) (15)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5)附录B (资料性附录) (17)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17)附录C (资料性附录) (19)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9)附录D (资料性附录) (20)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2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隐患分级和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的效果、持续改进等。
ICS 03A 00 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General rules for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ks of worksafety accidents2016-12-07 发布2017-01-08 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2883—2016I目次前言............................................................................................................................................................. (III)引言............................................................................................................................................................. .. (IV)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5 总体结构 (2)5.1 标准层级 (2)5.2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2)5.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2)5.4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2)6 隐患分级与分类 (2)6.1 分级 (2)6.1.1 基本要求 (2)6.1.2 一般事故隐患 (3)6.1.3 重大事故隐患 (3)6.2 分类 (3)6.2.1 基本要求 (3)6.2.2 生产现场类隐患 (3)6.2.3 基础管理类隐患 (3)7 工作程序和内容 (4)7.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4)7.1.1 基本要求 (4)7.1.2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4)7.1.3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4)7.2 确定排查项目 (4)7.3 组织实施 (4)7.3.1 排查类型 (4)7.3.2 排查要求 (4)7.3.3 组织级别 (4)7.3.4 治理建议 (4)7.4 隐患治理 (5)7.4.1 隐患治理要求 (5)7.4.2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 (5)7.4.3 一般隐患治理 (5)DB37/T 2883—2016II7.4.4 重大隐患治理 (5)7.4.5 隐患治理验收 (5)7.5 隐患排查周期 (5)8 文件管理 (6)9 隐患排查的效果 (6)10 持续改进 (6)10.1 评审 (6)10.2 更新 (6)10.3 沟通 (6)DB37/T 2883—2016I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目次1 总则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规定 (3)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5.1 基本程序 (5)5.2 策划和准备 (5)5.3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7)5.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9)5.5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12)5.6 隐患排查治理 (13)6 持续改进 (16)附录A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基本程序 (17)附录B 常见的能量源、能量载体及事故类型 (18)附录C 常见事故原因 (20)附录D 常见异常和紧急状态 (21)附录E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 (22)附录F 安全风险判别指标 (23)附录G 风险矩阵 (24)附录H 风险分布四色图图例 (25)附录I 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27)1 总则1.1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以及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制定本指南。
1.2 本指南规定了全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简称“双重预防”)的基本要求。
1.3 全省各行业领域应根据本指南制定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20002.4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2800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求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并危害警示标识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AQ/T 3046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一、制定目的为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员工及其他相关方人员的生产、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
三、术语与定义(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环境的影响。
(二)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事故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范围见附件。
四、引用文件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16号)(省政府令第313〈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号)DB37/T 3010-2017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化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 3010—2017焦化安全规程第二章职责分工五、总经理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通过高层工作会议、安全工作会议等形式,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的范围中;定期组织和参与检查;负责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为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负责组织对企业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治理和应急防范措施的监督落实。
ICS03A 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General rules for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ks of worksafety accidents2016-12-07发布2017-01-08实施目次前言 (III)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5 总体结构 (2)5.1 标准层级 (2)5.2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2)5.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2)5.4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2)6 隐患分级与分类 (2)6.1 分级 (2)6.1.1 基本要求 (2)6.1.2 一般事故隐患 (3)6.1.3 重大事故隐患 (3)6.2 分类 (3)6.2.1 基本要求 (3)6.2.2 生产现场类隐患 (3)6.2.3 基础管理类隐患 (3)7 工作程序和内容 (4)7.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4)7.1.1 基本要求 (4)7.1.2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4)7.1.3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4)7.2 确定排查项目 (4)7.3 组织实施 (4)7.3.1 排查类型 (4)7.3.2 排查要求 (4)7.3.3 组织级别 (4)7.3.4 治理建议 (4)7.4 隐患治理 (5)7.4.1 隐患治理要求 (5)7.4.2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 (5)7.4.3 一般隐患治理 (5)7.4.4 重大隐患治理 (5)7.4.5 隐患治理验收 (5)7.5 隐患排查周期 (5)8 文件管理 (6)9 隐患排查的效果 (6)10 持续改进 (6)10.1 评审 (6)10.2 更新 (6)10.3 沟通 (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试用版)目录1.总则 (2)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要求 (2)3.事故隐患排查形式和频次 (4)4.事故隐患排查内容 (6)5.事故隐患分类和等级认定 (14)6.事故隐患的评审和评估 (19)7.事故隐患的处理 (20)8.事故隐患的报告和统计分析 (22)附录A **公司安全检查台帐附录B **公司事故隐患整改台帐附录C **公司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台帐附录D **公司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附录E **公司事故隐患等级评审/评价记录表附录F **公司安全检查表注:各专业隐患排查表可参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附件1.总则1.1为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设,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及时排查、消除或控制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以便制定隐患整改措施,保证企业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实施指南。
1.2本指南适用于生产、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生产装置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要求2.1 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目的、内容、要求,并编制《安全检查表》(附录F,各专业检查表可参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附件)。
2.1.1 《安全检查表》应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结果等内容。
安全检查时应按照安全检查表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建立《安全检查台账》(附录A)、《事故隐患整改台账》(附录B),并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
2.1.2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1)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企业安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3)生产装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报告;(4)分析人个人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5)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2.1.3 企业应定期组织对安全检查表进行评审、修订和完善,并做好检查人员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