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行业标准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12.78 KB
- 文档页数:3
1 混凝土搅拌站(楼)分类GB/T10171-882 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T10172-883 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4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06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7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8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9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10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199011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12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13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1345-200514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20011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16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17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8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 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GB8075-200521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2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198723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24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198525 水泥胶砂试模JC/T726-199726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JC/T681-199727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JC/T682-199728 40mmX40mm水泥抗压夹具JC/T683-199729 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30 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3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3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33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34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199235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19923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37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198438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39 混凝土矿物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DB/T1013-20044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4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42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43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44 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CJJ9-8545 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BJG19-654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47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48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49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JGJ15-835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51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52 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在混凝土中使用的技术规定JGJ54-795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54 混凝土输送管型式与尺寸JJ83-9155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8856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57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CECS13:8958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38:9259 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60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61 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T10172-8862 预拌混凝土GB14902-9463 钢纤维混凝土JG/T3064-199963 检验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200064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1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GB/T15483.1-199965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2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和使用GB/T15483.2-199966 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GB/T4131-199767 通用水泥质量等级(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 JC/T452-199768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9069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70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µm筛筛析法) GB1345-9171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8074-8772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溶解热法) GB/T12959-9173 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 GB2022-8074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200175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750-9276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199977 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JC/T603-199578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替代GB177-85) 等同ISO 697:1989 GB/T17671-199979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建设部标准) ZBQ 11004-8680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GB/T12960-199681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T2847-199682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83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84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8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8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87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T146-9088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建设部标准) JGJ28-8689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90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91 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方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ECS 48:9392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GB8075-8793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94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200095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96 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97 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98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99 预拌混凝土GB/T14902-9410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01 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1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03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GB/T15231-94104 钢纤维混凝土JC/T3064-1999105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CECS13:89106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07 拔出法检验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冶金工业部标准) YBJ229-91 108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88109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110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111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69:94112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JGJ15-83113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1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15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116 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117 特细砂混凝土配制及应用规程BJG19-65118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88119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120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CECS13:89121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122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123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38:92124 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125 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方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ECS48:93 126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127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69:94128 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T10172-88129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溶解热法) GB/T12959-91130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GB/T12960-1996131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分析法)GB/T1345-199113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133 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134 检验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2000135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1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GB/T15483.1-1999136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2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和使用GB/T15483.2-199913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1996138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139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0140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141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142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1994143 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GB/T4131-1997144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145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146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750-92147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GB/T8075-1987148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149 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2000150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1990151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152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 153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200115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15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156 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 GB2022-80157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58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159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6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61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8074-87162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163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1987164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16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1985166 通用水泥质量等级JC/T452-2002167 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JC/T603-1995168 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169 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170 钢纤维混凝土JG/T3064-1999171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5094-1997172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17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74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JGJ15-83175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17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77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1992178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1992179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180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1984181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182 混凝土输送管型式与尺寸JJ83-91183 拔出法检验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冶金工业部标准) YBJ229-91 184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建设部标准) ZBQ11004-86185 浙江省矿物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177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1992178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1992。
混凝土行业规范清单一、原材料规范1、水泥《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规定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组分与材料、强度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1999):用于检验水泥的胶砂强度。
2、骨料《建设用砂》(GB/T 14684-2022):对建设用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进行了规范。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22):规定了建设用卵石、碎石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3、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17):明确了粉煤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4、矿渣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17):规范了矿渣粉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性能指标和检验规则。
5、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涵盖了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详细说明了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技术要点。
二、配合比设计规范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规定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步骤,包括水胶比、砂率、用水量等参数的确定。
2、《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1-2012)针对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和方法,以保证高强混凝土的性能。
三、生产与施工规范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混凝土性能检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
2、《预拌混凝土》(GB/T 14902-2012)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交货检验,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涵盖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的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生产工艺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生产工艺标准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可靠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阐述混凝土生产工艺标准。
二、原材料1.水(1)水质要求:应符合《城市供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中的要求,PH值在6-8之间,色度不大于15度,悬浮物不大于10mg/L,氯离子含量不大于350mg/L。
(2)用水量: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合理用水量,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2.水泥(1)水泥品种: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和行业标准(JC/T 998-2004)。
(2)水泥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要求,控制水泥的含水率、细度、初始和终凝时间等指标。
3.骨料(1)骨料种类: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和行业标准(JGJ52-2006)的骨料种类,如碎石、河沙、机制砂等。
(2)骨料质量:应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含灰量、粒径分布等指标,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掺合料(1)掺合料种类: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GB/T 276-2014)和行业标准(JG/T223-2007)的掺合料种类,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2)掺合料质量:应控制掺合料的含水率、细度、活性指数等指标,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三、生产工艺1.拌合(1)搅拌方式:应选择适合的搅拌方式,如强制式搅拌机、卷筒式搅拌机等。
(2)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和搅拌设备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3)搅拌顺序:应先将干料充分搅拌,再加入适量的水,最后再进行充分搅拌。
2.运输(1)运输方式:应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如自卸车、皮卡车等。
(2)运输距离: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选择合适的运输距离,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3)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凝固。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已经成为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其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建造任务,降低施工噪音、污染,从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涉及到众多的规范、法规和标准,因此本文将对其有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简要说明。
一、政策法规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该条例是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全面规范,其中包含了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规定,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并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该条例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了科学规范,其中包括了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质量管理要求,要求在建筑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质量控制,确保其建筑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城市居民建设工程设计标准》该标准是我国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遵循的规定标准,其中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都进行了细致的规范和说明,对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来说是非常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该规范是国家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要求与规范进行的全面的规范,其中包括了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要求在建筑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确保施工和验收的质量。
二、行业标准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该技术规程是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方面进行的详细规范,其包括了设计建筑时的技术详细规范、施工时的技术操作措施、施工安全方案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的规定,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该规范主要是围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和验收作出规定,包括了施工时的监测和验收标准、施工质量评定和质量验收要求等方面,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造质量和安全性能。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测试规范》该规范主要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进行的测试进行规范,其包括了对现场试验时的设备要求、测试方法说明和测试结果判定等方面的规定,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科学施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1、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新拌混凝土是指将水泥、砂、石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但尚未凝结硬化时的拌合物。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含义。
流动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充模板各个角落的性能。
粘凝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其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能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质。
保水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水分不易析出的能力。
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1)水泥浆的数量和水灰比;(2)砂率;(3)组成材料的性质;(4)时间和温度。
2、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简称抗压强度)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的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3℃,相对湿度大于90%或置于水中)下,养护至28天龄期,经标准方法测试、计算得到的抗压强度值。
用fcu表示。
非标准试件的立方体试件,其测定结果应乘以换算系数,换成标准试件强度值: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件,应乘以0.95;边长200mm的立方体试件应乘以1.05。
普通混凝土划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等11个等级。
强度等级表示中的“C”表示混凝土强度,“C”后边的数值为抗压强度标准值。
影响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1)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2)骨料的影响;(3)龄期与强度的关系;(4)养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3、混凝土的变形性(1)化学收缩: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化形起的体积收缩。
收缩量随混凝土硬化龄期的延长而增加,但收缩率很小,一般在40d后渐趋稳定。
(2)温度变形:温度变化形起的。
对大体积混凝土极为不利。
(3)干缩湿胀:处在空气中的混凝土当水分散失时会引起体积收缩,称为干缩;在受潮时体积又会膨胀,称为湿胀。
(4)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弹塑性变形和弹性模量: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材料,属弹塑性体。
混凝土最新常用的标准目录!值得收藏!序号类别原标准号1 JGJ/T308-2013 磷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 JGJ145-201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3 JC/T 2199-2013 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4 DL/T 5169-2013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5 SL 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6 GB50119—201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代替GB50119—2003)7 JGJ/T 301-2013 大型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8 GB/T50784-2013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9 JGJ/T296-2013 高抛免振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0 JGJ/T294-2013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11 GB/T28900-2012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12 GB/T14902—2012预拌混凝土(代替GB14902—1994)13 JC/T2163-2012 混凝土外加剂安全生产要求14 GB/T8077—2012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代替GB/T8077—1987)15 JGJ/T283-2012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6 JGJ/T281-2012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7 CCPA -S001-2012 结构混凝土性能技术规范18 JG/T377-2012 混凝土防冻泵送剂19 GB/T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代替GB1346—2001)20 GB/T14684—2011建筑用砂(代替GB/T14684—2011)21 GB/T14685—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代替GB/T14685—2011)22 JGJ/T10—201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23 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4 JGJ/T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25 JGJ/T241-2011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6 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7 GB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28 JGJ/T14-201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29 JGJ 104-201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30 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31 GB/T25181-2010预拌砂浆32 JGJ/T223-2010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33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 JGJ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35GB/T17431.1-2010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一部分:轻集料36GB/T17431.2-2010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二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37 GB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控制规范38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39 GB23439-2009 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作废)40 CCES02:2004 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41 CECS02:2005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计术规程42 CECS03:2007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43 CECS104:99 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44 CECS13:2009 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标准45 CECS203:2006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46 CECS207:200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47 CECS38:2004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8 GB/T10171-2005混凝土搅拌站(楼)分类(代替GB/T10171—1988)49 GB/T12959-2008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50 GB/T12960-2007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51 GB/T20491-200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52 GB/T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代替GB1345—1991)53 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代替GB/T1596—1991)54 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代替GB176—1996)55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56 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57 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58 GB/T19004-2011 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答理方法59 GB/T19685-2005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60 GB/T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代替GB208—1963)61 GB/T20967-2007无损检测目视检测验总则62 GB/T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代替GB2419—1994)63 GB/T3183—2003 砌筑水泥(代替GB3183—1997)64 GB/T4131—1997 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代替GB4131—1984)65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代替GBJ80—1985)66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代替GBJ81—1985)67 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68 GB/T750—1992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代替GB750—1965)69 GB/T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代替GB/T8074—1987)70 GB/T8075—2005 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71 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72 GB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代替12573-1990)73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代替GB175—1999)74 GB18588—2001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75 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76 GB50176-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77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8 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79 GB6566—2010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代替GB6566—2000/GB6763—2000)80 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代替GB8076—1997)81 GBJ146-19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82 JC/T1011-2006 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83 JC/T1083-2008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84 JC/T452—2002 通用水泥质量等级(代替JC/T452—1997)85 JC/T681—2005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代替JC/T681—1997)86 JC/T682—2005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代替JC/T682—1997)87 JC/T683—200540 mm×40 mm水泥抗压夹具(代替JC/T683—1997)88 JC/T721-2006 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激光法(代替JC/T721-1982)(1996)89 JC/T723—2005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胶砂振动台(代替JC/T723—1982(1996))90 JC/T724—2005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电动抗折试验机(代替JC/T724—1982(1996))91 JC/T726—2005 水泥胶砂试模(代替JC/T726—1997)92 JC/T727—2005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代替JC/T727—1982)93 JC/T728—2005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标准筛(代替JC/T728—1982(1996))94 JC/T729—2005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代替JC/T729—1982(1996))95 JC/T738-2004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96 JC/T949-2005 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97 JC/T950-2005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用硅砂粉98 JC474—2008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代替JC474—1999)99 JC475—2004 混凝土防冻剂(代替JC475—1992(1996))100 JC477—2005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代替JC477—1992(1996))101 JG/T223-2007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102 JG244-2009 混凝土实验用搅拌机103 JGJ/T136—2001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04 JGJ/T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105 JGJ/T178-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06 JGJ/T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107 JGJ/T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108 JGJ15—2008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代替GBJ15—1983)109 JGJ169-2009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10 JGJ51-2002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111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112 JGJ63—2006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代替JGJ63—1989)113ZJQ00-SG-016-200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114ZJQ00-SG-019-2006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标准115 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116 JC/T603-2004 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117GB/T20737-2006 无损检测通用术语和定义118 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119 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20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121 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122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123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124JTG/TB07-01-2006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125 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26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127 JTG/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28 JTG C20-201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129 JG/T164-2004 砌筑砂浆增塑剂130 JGJ/T192-2009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131 GB 13693-2005 道路硅酸盐水泥132 GB 748-2005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133 GB 201-2000 铝酸盐水泥134 GB/T 12957-2005 用于水泥混合材的工业废渣活性试验方法135 GB 50021-200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36 GB 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137 GB 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138 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39 GBJ 97-87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140 JGJ 12-2006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41 JGJ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142 GB 50046-200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143 GB 50086-2001 锚干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144 CJJ 37-201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145 GB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6CJJ/T/T135-200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147 JG/T 3064-1999 钢纤维混凝土148 JGJ/T 221-2010 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49 JGJ206-2010 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150 JG237-2008 混凝土试模151 JG/T 248-2009 混凝土坍落度仪152 JGJ/T175-2009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153 GB1902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154 CECS 21:2000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155 GB 9142-2000 混凝土搅拌机156 GB/T 50328-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157 JGJ/T191-2009建筑材料术语标准158JGJ 184-2009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来源:中国混凝土外加剂联盟。
混凝土质量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制定合理的混凝土质量标准对于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当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等指标,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首先,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同时还能够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因此,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当明确规定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范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
其次,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
不同的工程需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不同的,因此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明确规定各个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同时,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也应当在质量标准中进行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也是混凝土质量标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在混凝土的生产、搅拌、运输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加强现场质量管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因此,混凝土质量标准应当明确规定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保障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混凝土质量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其制定应当充分考虑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要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工程需要。
只有制定合理的混凝土质量标准,才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各级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混凝土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完善混凝土质量标准体系,推动我国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
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混凝土是建筑和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必不可少。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
一、原材料要求1.水泥要求: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水泥》的要求,其标号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其初凝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内,最终凝固时间应控制在10小时左右,短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骨料要求: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石骨料》的要求,其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砂子应偏砂细,石子应坚硬耐磨,无损坏,无明显裂纹。
3.水要求: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527-2008《建筑用水质量标准》的要求,悬浮固体物质含量不得超过10mg/L,水的酸碱度应在6~9之间,无色无味,无异味。
4.掺合料要求:掺合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074-2008《混凝土掺合料》的要求,掺合料的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掺合料质量应稳定。
二、混凝土配合比要求1.混凝土配合比应在设计要求内,掺合料的配合比要控制在5%以内。
2.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工程部位和用途进行区分,强度等级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含水率应掌握在水泥充分反应和非缩减状态范围内。
三、混凝土施工要求1.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的配合比精确搅拌,并保持充分砂浆状态,使用时不宜过量砂浆,施工现场不得局部灌缩。
2.混凝土施工时应掌握适宜的施工环境,施工现场应保持湿润状态,温度和湿度应符合标准规定。
3.混凝土施工在密实和振实保持质量的同时,也应避免过度振实和过度挤压。
四、混凝土养护要求1.混凝土养护应保证在充分塑性挺性但尚未开始硬化时进行,养护方式应根据不同状况选择适当的养护方式。
2.养护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保证混凝土强度的稳定和均匀,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和起泡。
以上就是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的主要内容,混凝土质量要求规程是保证混凝土强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分类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等级的分类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分类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
二、国际标准国际上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分类标准主要有欧洲标准(EN)和美国标准(ACI)两种。
1.欧洲标准(EN)欧洲标准将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C16/20、C20/25、C25/30、C30/37、C35/45、C40/50、C45/55、C50/60、C55/67、C60/75等10个等级。
其中,C表示混凝土,16/20表示抗压强度为16MPa,抗拉强度为20MPa。
2.美国标准(ACI)美国标准将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15个等级,从最低的2000 psi (13.8 MPa)到最高的10,000 psi(69 MPa)。
其中,psi是英制单位,1 psi等于0.00689 MPa。
三、国家标准我国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分类标准主要有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 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筋》两项标准。
1.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该标准将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和C90等16个等级。
其中,C表示混凝土,数字表示28天龄期下的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2.GB 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筋》该标准将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和C80等14个等级。
其中,C表示混凝土,数字表示28天龄期下的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四、行业标准除了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还有一些行业标准也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分类做了规定。
1.公路行业标准公路行业标准将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90、C100和C120等16个等级。
商品混凝土行业资质要求标准篇一【商品混凝土行业资质要求标准之工作规范要求】商品混凝土这一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为啥要定工作规范要求?这就得好好说道说道啦。
咱这行业,目标就是提供高质量、稳定可靠的混凝土产品。
可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客户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工作不规范,那能行?从生产到运输,再到现场施工,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先说工作态度这一块儿。
你得有责任心,别觉得“差不多就行”,这可差得远啦!**认真对待每一批原材料的检验,这能马虎?**要是因为你态度不端正,导致原材料出问题,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也很重要。
比如说,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这可不能拖延。
生产的混凝土质量要达标,**强度、坍落度等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难道你想让客户找上门来投诉?团队协作更是关键。
大家要互相帮忙,别各顾各的。
生产部门和运输部门要配合好,运输途中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万一混凝土离析了,这责任谁担?**总之,这些工作规范要求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是不遵守,不仅影响公司声誉,你自己的饭碗也可能保不住哦!咱可都得长点心,把工作做好,让公司越来越好,自己也能跟着沾光,不是吗?篇二【商品混凝土行业资质要求标准之产品质量要求】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商品混凝土行业的产品质量要求,这可太重要啦!为啥要强调产品质量要求?这还用问?客户花了钱,可不是想买次品的!而且建筑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咱可不能马虎。
先说说强度要求。
混凝土的强度那是重中之重,**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标准,这房子能住人吗?**不同的工程部位,强度要求可不一样,咱得搞清楚,别瞎来。
坍落度也有严格要求。
**太干了不行,太稀了也不行**,得恰到好处,不然施工能顺利吗?还有耐久性。
这混凝土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能用个几年就出问题。
**抗渗、抗冻性能都得达标**,要不然遇到恶劣天气,建筑还不得出大毛病?原材料的质量也不能忽视。
水泥、骨料、外加剂,都得是合格的产品。
混凝土楼地面施工行业标准一、项目准备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基础、管线、预埋件等。
并且,应编制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材料使用、人员配置等。
二、材料要求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不低于设计规定。
砂、石应清洁,无杂质,粒径应符合设计规定。
三、施工流程1. 浇筑前准备:检查并清理基础表面,无油污、杂物和积水。
预先湿润基础,但浇筑时基础表面不得有明水。
浇筑前准备:检查并清理基础表面,无油污、杂物和积水。
预先湿润基础,但浇筑时基础表面不得有明水。
2. 混凝土浇筑:应采用连续、均匀的方式进行,以防止出现冷缝。
浇筑时,应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模板或已硬化的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应采用连续、均匀的方式进行,以防止出现冷缝。
浇筑时,应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模板或已硬化的混凝土。
3. 混凝土振捣:应立即进行,使混凝土密实,无明显孔隙。
振捣工具应选择合适的,不损坏模板和钢筋。
混凝土振捣:应立即进行,使混凝土密实,无明显孔隙。
振捣工具应选择合适的,不损坏模板和钢筋。
4. 混凝土养护: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初期养护,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失水。
之后应根据环境条件,进行适当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初期养护,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失水。
之后应根据环境条件,进行适当的养护。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混凝土材料检验:应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强度、稳定性、粒径等。
混凝土材料检验:应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强度、稳定性、粒径等。
2. 混凝土试块制作:应在每次浇筑后,取样制作试块,送检验室检验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试块制作:应在每次浇筑后,取样制作试块,送检验室检验混凝土强度。
3. 工程验收: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表面平整度、裂缝情况等。
工程验收: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表面平整度、裂缝情况等。
五、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人员安全,遵守国家有关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
混凝土生产规模划分的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业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混凝土生产规模也逐渐扩大,不同规模的混凝土生产企业需要遵守不同的标准,以确保生产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生产规模的划分标准。
二、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混凝土与预制混凝土生产企业标准》(GB/T 24001-2016)规定了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划分标准。
根据该标准,混凝土生产企业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类,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 小型混凝土生产企业小型混凝土生产企业指年生产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企业。
这类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较为简单,主要生产用于小型工程的混凝土。
其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较低,但也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
2. 中型混凝土生产企业中型混凝土生产企业指年生产能力在10万立方米至30万立方米之间的企业。
这类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相对较为复杂,主要生产用于中型工程的混凝土。
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3. 大型混凝土生产企业大型混凝土生产企业指年生产能力在3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
这类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非常复杂,主要生产用于大型工程的混凝土。
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生产出的混凝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三、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混凝土生产企业还需要遵守行业标准,以确保生产质量和安全。
目前,混凝土行业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建筑材料行业标准是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遵守的标准之一。
这些标准主要规定了混凝土的生产、运输、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品质和安全。
2. 环保行业标准环保行业标准主要规定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等方面的要求。
混凝土生产企业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混凝土生产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业中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道路、隧道等建设项目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为了规范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发展,制定一套合理的规模划分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1. 企业规模的概念企业规模是指企业生产能力、经济效益、资产规模、从业人数等方面的大小。
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人才吸引力等方面,因此,划分企业规模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2. 混凝土生产企业规模划分标准(1)小型混凝土生产企业:年生产混凝土不超过10万立方米的企业为小型混凝土生产企业。
这种规模的企业通常由个人或家庭经营,设备简单,从业人员较少。
(2)中型混凝土生产企业:年生产混凝土10万立方米至50万立方米的企业为中型混凝土生产企业。
这种规模的企业通常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企业,设备相对完备,从业人员较多。
(3)大型混凝土生产企业:年生产混凝土超过50万立方米的企业为大型混凝土生产企业。
这种规模的企业通常是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设备非常完备,从业人员众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 混凝土生产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制定原则(1)市场需求原则:企业的规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划分。
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才能够稳步发展。
(2)技术水平原则:企业规模的划分应该根据企业的技术水平进行。
技术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企业才能够保持竞争优势。
(3)资源利用原则:企业规模的划分应该充分考虑资源利用效益。
资源利用效益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利用资源,企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4)社会效益原则:企业规模的划分应该充分考虑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只有实现社会效益,企业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
4. 混凝土生产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意义(1)规范企业管理。
划分企业规模可以使企业在管理上更加规范,避免因规模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的管理混乱。
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标准,包括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标准要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
二、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标准概述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混凝土强度检测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标准有很多,其中包括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国际标准等,下面将逐一介绍。
三、国家标准1. GB/T 50080-2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80-2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我国目前最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其中包括了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相关内容。
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试验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结果的评定等方面的要求。
2. GB/T 50081-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及其修订》GB/T 50081-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及其修订》是我国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基本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试验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结果的评定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所有阶段,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检测。
3. 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是我国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具体规程,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试验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结果的评定等方面的要求,并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四、行业规范1. JGJ/T 70-2009《混凝土强度检验规程》JGJ/T 70-2009《混凝土强度检验规程》是中国建筑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范,该规范主要针对混凝土强度检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试验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结果的评定等方面的要求,并对检测质量的控制和保证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品实施细则铁路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粱产品实施细则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GB/T 9142-2000 混凝土搅拌机GB 9774-2010 水泥包装袋GB/T 10171-2005 混凝土搅拌站(楼)GB 13476-20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684-2011 建筑用砂GB 14685-2011 建筑用卵石、碎石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 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 50129-2011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4623-2006 环形筋混凝土电杆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5223-200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483-2008天然石膏GB/T 5484-2012石膏化学分析方法GB/T 9775-2008纸面石膏板GB/T 9776-2008 建筑石膏GB/T 14902-2003 预拌混凝土GB/T 15231-2008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GB/T 19631-200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GB/T 26204-2010纸面石膏板护面纸板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223-2010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C 474-2008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 475-2004 混凝土防冻剂 JC 746-2007 混凝土瓦JG/T 327-2011 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JC/T 364-2001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JC/T 412.1-2006 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 412.2-2006 纤维水泥平板第2部分温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 517-2004 粉刷石膏JC/T 566-2008 吸声用穿孔纤维水泥板JC/T 567-2008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波瓦及其脊瓦JC/T 641-2008 装饰混凝土砌块JC/T 671-2008 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JC/T 799-2007 装饰石膏板JC/T 800-2007 嵌装式装饰石膏板JC/T 803-2007 吸声用穿孔石膏板JC/T 829-2010 石膏空心条板JC/T 854-2008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排气管道JC/T 893-2001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外墙内保温板JC/T 940-2004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装饰制品JC/T 952-2005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永久性管状芯模JC/T 984 -2011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JC/T 1057-2007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JC/T 1062-2007 泡沫混凝土砌块JC/T 2077-2011 复合保温石膏板JG/T 230-2007 预拌砂浆JG/T 164-2004 砌筑砂浆增塑剂JGJ 1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LY/T 1598-2011石膏刨花板。
混凝土楼地面施工行业标准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混凝土楼地面施工行业的标准规范,以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施工标准,供参考使用。
混凝土配比
- 混凝土配比应根据工程所需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进行设计。
- 配比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实验室测试和验证。
基底准备
- 地面基底应清理干净,无杂物和污染物。
- 基底应平整,无明显凹凸。
模板安装
- 模板应选用坚固、平整的材料。
- 模板应牢固地安装在基底上,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变形或渗漏。
混凝土浇筑
- 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充分的湿润和浇水处理。
- 浇筑时应均匀地分布混凝土,并使用振动器进行浇筑和压实,以排除气泡和空隙。
表面处理
- 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
- 可根据需要进行抹光或刷涂等表面处理。
养护
- 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充分的养护。
- 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干燥和开裂。
质量检验
- 混凝土楼地面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
- 检验项目包括强度测试、平整度测试等,以确保施工符合标
准要求。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施工标准,具体的施工细
节和技术要求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参考资料:
- 国家相关标准
- 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品实施细则
铁路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粱产品实施细则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GB/T 9142-2000 混凝土搅拌机
GB 9774-2010 水泥包装袋
GB/T 10171-2005 混凝土搅拌站(楼)
GB 13476-20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14684-2011 建筑用砂
GB 14685-2011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T 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 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T 50129-2011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4623-2006 环形筋混凝土电杆
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5223-200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483-2008天然石膏
GB/T 5484-2012石膏化学分析方法
GB/T 9775-2008纸面石膏板
GB/T 9776-2008 建筑石膏
GB/T 14902-2003 预拌混凝土
GB/T 15231-2008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
GB/T 19631-200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
GB/T 26204-2010纸面石膏板护面纸板
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T 223-2010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JC 474-2008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 475-2004 混凝土防冻剂 JC 746-2007 混凝土瓦
JG/T 327-2011 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
JC/T 364-2001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JC/T 412.1-2006 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 412.2-2006 纤维水泥平板第2部分温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 517-2004 粉刷石膏JC/T 566-2008 吸声用穿孔纤维水泥板JC/T 567-2008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波瓦及其脊瓦
JC/T 641-2008 装饰混凝土砌块
JC/T 671-2008 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
JC/T 799-2007 装饰石膏板
JC/T 800-2007 嵌装式装饰石膏板
JC/T 803-2007 吸声用穿孔石膏板
JC/T 829-2010 石膏空心条板
JC/T 854-2008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排气管道
JC/T 893-2001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外墙内保温板JC/T 940-2004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装饰制品JC/T 952-2005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永久性管状芯模
JC/T 984 -2011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JC/T 1057-2007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
JC/T 1062-2007 泡沫混凝土砌块
JC/T 2077-2011 复合保温石膏板
JG/T 230-2007 预拌砂浆
JG/T 164-2004 砌筑砂浆增塑剂
JGJ 1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T 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LY/T 1598-2011石膏刨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