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1144李远彬——《浅谈希伯来精神——以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为例》讲解
- 格式:pptx
- 大小:14.26 MB
- 文档页数:18
石室圣心大教堂,经过洗礼的城市之魂协议,确定建立广州圣心大教堂。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机撞上了塔尖避雷针,部份拿破仑时期的彩色玻璃被震碎。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宗教油画被撕掉,彩色玻璃花窗被打碎,经书、讲道用的跪板、长椅被堆成小山焚烧,石壁石柱被烧得爆裂。
历经这些摧残,石室的大部分建筑物可谓破败不堪,1979年7月,市政府开始重新筹备开放石室。
自此古老的大教堂,才重新焕发青春,迎来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游客纷至沓来的景象。
2004年7月,石室教堂第三次大修开工。
据说,此次大修花费达2000万元,修复的花窗全部换上专门从菲律宾定制的特殊玻璃,更说这些玻璃“价比黄金”,700平方米共耗资430万元。
而玻璃图像主要以耶稣诞生、耶稣受洗、最后晚餐等约60个圣经故事为主要内容。
同时,大钟也被修复,并开始运行,逢正点会自动敲响报时,声音可传到几公里外。
下午三点,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钟声,沿着中间的过道,步步迈向祭坛方向。
眼前神圣而壮丽的教堂内从大门向祭坛方向,两旁整齐排列的长椅以及纵向束柱把空间分为中厅和侧廊;中间尖形肋骨般的十字型拱顶,两侧凌空斜撑的飞拱和飞扶壁,令人有种升腾、向前延伸的空间感。
傍晚时分,千余支小蜡烛般的吊灯燃亮。
石室圣心大教堂仿佛就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无论你站在何处都望得见它那上帝般慈祥的身影。
拜干爹场景蜡像北方人认干爹干妈,在广东叫“契爷”“契妈”。
“上契”是城乡一直流传的风俗,是人们之间建立起的血缘和姻亲以外的一种伦理关系。
所以上契的仪式十分认真和隆重。
太公分猪肉场景蜡像每年春秋二祭,祠堂内进行“蒸尝”分胙,即“祖宗赐食”,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太公分猪肉。
一斤几两的猪肉却是祠堂福利和奖惩的体现:族中每位男性成员都可分到一份,德高望重或对家族有功者加奖一份,而犯了族规的人会被剥夺分猪肉的资格。
自梳女蜡像清代珠三角洲地区有些妇女为了反对家庭包办婚姻,往往通过“梳起”仪式,自己将辫子绾成发鬃,表示永远不嫁人,独身到老。
广州圣心大教堂内部有什么值得参观的广州圣心大教堂,这座宏伟的建筑不仅是广州的地标之一,更是宗教与艺术的璀璨结晶。
当你踏入其内部,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圣而神秘的世界,有许多值得细细品味和参观的地方。
一进入教堂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高耸的穹顶。
穹顶之下,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窗洒下,形成斑斓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
这些彩色玻璃窗描绘着宗教故事和圣经中的场景,每一块玻璃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色彩鲜艳且细腻。
沿着通道前行,你会被教堂内部精美的雕塑所吸引。
无论是耶稣基督的雕像,还是圣徒们的形象,都被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信仰的力量。
这些雕塑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传递出一种深深的宗教情感。
教堂内部的装饰细节也令人赞叹不已。
墙壁上的壁画,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宗教的主题,每一幅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而那些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装饰,更是为整个教堂增添了一份华丽与庄重。
再往前走,便能看到庄严的祭台。
祭台上摆放着精美的圣器和宗教用品,周围环绕着鲜花和烛光,营造出一种神圣而肃穆的氛围。
在这里,信徒们可以进行祈祷和宗教仪式,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圣心大教堂内部的声学效果也非常出色。
当教堂内响起管风琴的声音,那悠扬而深沉的旋律在宽敞的空间中回荡,仿佛能够穿透心灵,让人沉浸在宗教的氛围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洗礼。
此外,教堂内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这些文物见证了教堂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宗教背景。
通过参观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座教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建筑和艺术的美,更能感受到宗教所带来的心灵触动。
教堂内部的宁静与庄严,让人们暂时远离外界的喧嚣和纷扰,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广州圣心大教堂内部的每一个角落都值得我们去参观和品味。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和艺术的教科书,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无论是对宗教感兴趣的人,还是对艺术和建筑有着热爱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和收获。
浅论希伯来精神
龚成红
【期刊名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7)005
【摘要】从文化学的视野看,西方文化植根于古希腊理性主义和希伯来精神。
因此,理性主义和希伯来精神是西方文化的两种基本精神,从而理性与上帝构成了西方人的两大精神支柱,成为西方文化的象征。
本文拟从西方文化精神支柱之一的希伯来精神出发,探讨这一文化精神对塑造犹太民族,形成西方世界"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中的巨大作用并以此作为启示,探讨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具备何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总页数】6页(P93-98)
【作者】龚成红
【作者单位】甘肃联合大学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4
【相关文献】
1.重读《无名的裘德》——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之冲突 [J], 蒋显璟
2.希伯来法精神——犹太教对现代西方文明的贡献 [J], 何小莲
3.感性否定中的崇高——论希伯来民族悲剧精神的呈现方式 [J], 李俊
4.浅论愚公移山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J], 李树陈
5.希伯来民族精神中的非悲剧性 [J], 邱紫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建筑介绍朋友!今天咱就唠唠那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
哎呀,一提到这座教堂,我这心里都是满满的敬畏和美好。
我首次来到石室圣心大教堂,那时候阳光正好。
咱村的小李非拉着我去,说是那地方美得跟童话世界似的。
我当时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结果一到地方就懵了,这教堂咋就那么雄伟壮观呢?远远望去,整个建筑就像是从欧洲古书中走出来的梦幻城堡,高耸入云的塔尖,仿佛要触碰天际。
你知道吗?走近瞧,那石头可不是普通的石头,整座教堂都是用花岗岩建成的,被称为“石头的森林”。
那石壁摸起来,凉凉的,透着岁月的沧桑。
我就在那呆呆地站了好半天,心想,这要是能住进去该多好,那就是现实版的宫殿生活啊。
说来也有趣,我们这地儿,有个传说,说是石室大教堂能庇佑一方。
这建筑可是集中了18世纪欧洲建筑精华,正面的大玫瑰窗,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晕,美得让人都不舍得眨眼。
我记得第一次进去,那感觉,可玄妙了。
一推开那厚重的木门,迎面而来的是一阵安宁,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阳光透过彩窗洒入,教堂里的雕塑、壁画都显得特别生动,仿佛在跟来访的人对话。
有时候我就在想,要是这些墙壁能说话,它们会有什么故事告诉我们呢?在广州这行,有不少人特意来这拍婚纱照、观光。
我还记得有老者说,石室教堂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
我听了心想,这么一座建筑,岂止是神奇,简直是人类智慧与美的完美结合。
虽说现在旅游的人多,大家都拿着相机拍拍拍,但我觉着吧,静下心来感受下这座教堂的氛围才是绝妙体验。
就像细细品味一颗水蜜桃,由内而外都充满了滋味。
我还听说,这教堂的夜景更是美到神乎其神,华灯初上时,柔和的灯光映照在石壁上,整座建筑仿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朋友,要不哪天咱也凑个热闹去看看?我觉得石室圣心大教堂就像是城市中的小惊喜。
无论世间怎样变,只要抬头见那辉煌的塔尖,心里就会升腾起一种无言的宁静。
不知道你对石室圣心大教堂有什么特别的回忆呢?欢迎来跟我分享哦。
广州圣心大教堂观后感去看广州圣心大教堂之前,我心里就充满了期待。
毕竟,这样一座充满历史和宗教文化底蕴的建筑,肯定有着独特的魅力。
当我真正站在圣心大教堂前的时候,哇,那种感觉真的难以言表!它那宏伟的外观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石,一下子就把我的目光紧紧吸住了。
高耸的尖塔,直插云霄,好像要和天空对话似的。
我当时就在想,建造这座教堂的人得花费多少心血啊!这可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简直就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
走进教堂内部,光线透过彩色的玻璃窗洒进来,那光影效果真的太美了。
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圣而宁静的世界里,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安静下来。
我就这么静静地站着,心里满是敬畏。
我想,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不管信不信教,都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吧。
你要是站在那里,肯定也会有这种感觉的。
不过呢,我也注意到一些小细节。
教堂里有些地方因为岁月的侵蚀,有了一些斑驳的痕迹。
但其实这反而让它更有故事感了,就像一位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老者,每一道痕迹都是岁月的见证。
我在想,这些痕迹背后肯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要是它们能说话就好了。
在教堂里漫步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都在默默祈祷或者沉思。
我虽然不是宗教信徒,但也被他们的虔诚所打动。
这让我觉得,宗教有时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能给人带来内心宁静和力量的东西。
我就有点好奇,那些在祈祷的人,他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是在祈求幸福,还是在感恩生活呢?看完广州圣心大教堂后,我真是感触良多。
这座教堂就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广州的一个地标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信仰的执着。
你看了之后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如果还没去看,那可一定要找个机会去感受一下呀!。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闹市里的一片净土第一次遇见圣心大教堂是在高中念书的时候之前从未发现原来广州有一处这么美妙的建筑此后便久久不能忘怀谁能想到在被花胶海味霸占了整条街的一德路内竟藏着这么一座壮丽的建筑呢而且它至今已有140年历史圣心大教堂(sacré coeur)始建于1876年,于1919年落成历时25年由全法国的忠实信徒捐款兴建完成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让圣心大教堂在周围的居民楼中显得尤为亮眼高耸的塔尖精致的纹饰这些都是最初吸引我们想走近一探究竟的原因走近了,才发现原来这里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在教堂前东侧刻有拉丁文“Jerusalem 1863”意思是“耶路撒冷1863”象征着天主教是源于东方亚洲耶路撒冷的ps:细心的同学可以试着在石室的西侧找找“Roma 1863”据史料记载:圣心大教堂在奠基时明稽章主教分别从耶路撒冷和罗马运来1公斤的泥土埋在基石下因此便有了东西各一处的刻字纪念教堂的东西侧原本都有一副老钟可惜在动荡时期西侧的那一副大时钟被摧毁了而教堂的东侧的一座大钟楼里还有四座当年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搭建圣心教堂所用到的石料均采凿于当年的香港九龙用帆船一批一批地运到广州无论是墙壁、柱子以及尖塔都是用坚硬的花岗岩砌成的因此圣心教堂也被广州街坊亲切地称之为“石室”圣心教堂内顶部是一个个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四周墙壁分布合掌式的花窗棂这里的门窗都以法国制造的较深的红、黄、蓝、绿等七彩玻璃镶嵌这种彩绘镶嵌玻璃一方面可避免室外强光射入使教堂内始终保持着光线柔和另一方面每一扇玻璃窗上的图案都蕴含了一个圣经里的故事浓重的宗教氛围油然而生但有多处门窗已毁于二战近年有一张关于石室的航拍照在网络迅速走红俯瞰石室才发现石室的顶部呈一个巨型的十字架状不得不佩服当年建筑师的独具匠心突然想起高中历史课时历史老师曾经说过其实这座石室在1996年以前有过两次要被拆迁的经历但很奇怪的是每一次施工队过来拆迁时工程都不似预期顺利两次拆迁都出现有施工人员不幸伤亡用地理老师的话说因为花岗岩实在是太坚固了作为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的圣心大教堂在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岁月是神偷但愿在这座已有140年历史的石室里伤痕都能被抚平只沉淀出美好的回忆配乐 | 爱是不保留歌手 | 祝瑞莲图片来源 | 遇见广州。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奏响安魂曲
佚名
【期刊名称】《音乐爱好者》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凭借在北京王府井大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及为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保罗六世音乐大厅出演的莫扎特《安魂曲》,余隆奠定了在内地宗教场所演出大部头宗教音乐的权威地位。
此番威尔第《安魂曲》亦是2008年底在北京中山音乐堂纪念卡拉扬诞辰百周年曲目,四位独唱家及合唱团的卡司均保持不变。
【总页数】2页(P7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岭南近代教堂神圣空间的解读--以广州圣心大教堂和东山堂为例 [J], 朱志越
2.广州市石室圣心大教堂黑人英文歌班探究 [J], Gan Tian;Chen Ziya;Liu Luodan;Liang Qishan;Li Jiayao
3.圣韵悠扬在巍巍的石室大教堂——记广州市天主教圣心合唱团 [J], 邝八亨
4.从哥特式建筑元素特点看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 [J], 石瑾颖
5.非洲裔移民在穗宗教场所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基于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实证研究 [J], 黄嘉玲;何深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宗教学理论与其他宗教研究·智慧文学:希伯来理性主义及其与启示传统的关系游 斌提 要:本文以希伯来圣经(《旧约》)的智慧文学为文本对象,分析了希伯来文化中一个少为人注意的传统,即理性主义传统。
通过对智慧文学的文本特征、逻辑结构、主要概念的分析,作者认为智慧文学可以称之为希伯来的理性主义。
接着,作者分析了这个理性主义传统与希伯来主流的启示传统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方面,依照智慧文学的内在逻辑理路,希伯来理性主义的某些基本前设受着启示传统的制约,并在内在困境的推动下,回归到启示传统。
另一方面,在理性主义的挑战之下,希伯来的启示传统又对自身做出了调整,核心的上帝概念的普遍性不断扩大,并与创世神话结合起来,成为“创造主上帝”(God the Creator)。
只有从互动的角度对这两个传统加以剖析,才能对它们形成深刻的了解。
理性与启示之间的张力,构成了希伯来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游斌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主题词:智慧文学 理性主义 启示传统 创造主希伯来文化是世界最具原创性的几大文化之一,既有其独特的个性,又有着丰富的内涵。
但是,自德尔图良发出他的名言:“耶路撒冷与雅典有何相干?”之后,希伯来文化就似乎成为启示传统的代名词,它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化的传统被一个单一概念所取代。
实际上,正如韦伯所说,理性并非雅典的专属,而是世界文化的普遍现象。
希伯来文化亦不例外。
我们至多只能把启示称为希伯来的主流传统,而不是全部的传统。
不能在希伯来文化与启示传统之间简单地划等号。
对于世界文化而言,重要的不是去看某种文化有没有理性传统,而是去看它以什么为起点走上了理性化,并按什么样的方向做了理性化。
按此思路,我们要问的是:在希伯来文化中,存在着什么样的理性传统?这条理性传统又有着什么样的核心概念、话语结构和内在逻辑?它以何为起点,最后又归向哪里?尤为重要的是,它与希伯来文化的主流即启示传统,又有着什么样的内在关系?甚至,在希伯来理性传统出现后,启示传统又有何变化?归结为一句话,理性与启示这一对深刻的矛盾,是如何展现在希伯来文化之中?本文即以希伯来圣经(即基督教《旧约》)的特殊部分———智慧文学为文本对象,来说明希伯来理性主义的言说方式、内在逻辑,以及它与启示传统之间内在而又深刻的联系,以期解答理性与启示之间的张力如何构成希伯来文化的真正生命这一难题。
从哥特式建筑元素特点看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石瑾颖(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摘要:石室圣心大教堂无论是外观结构还是室内装饰都充满了哥特式建筑的元素,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但是,石室圣心大教堂中也包含了中国本土的文化。
中国本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使该教堂非常有自己的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世纪虽然早已成为过去,但在当今,哥特式依旧为人们所喜爱,能够为设计提供灵感。
本文从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外观结构及室内装饰出发,与国外的哥特式大教堂进行对比,描述哥特式大教堂的特点及元素,同时以案例分析的方法,简述哥特式在当今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石室圣心大教堂;哥特式;建筑结构;室内设计[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20.26Analysis on the Shishi Sacred Heart Cathedral in Guangzhou from theCharacteristics of Gothic Architecture ElementsShi Jinying(School of Ar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Abstract: Shishi Sacred Heart Cathedral is full of Gothic architectural elements both in appearance structure and interior decoration. It is a typical Gothic architecture. However, the Shishi Sacred Heart Cathedral also contains Chinese native culture. Combined with local culture, i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lthough the Middle Ages has long been a thing of the past, in today’s era, Gothic style is still loved by the people and provides inspiration for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appearance structure and interior decoration of the Shishi Sacred Heart Cathedral, this paper compares with the Gothic cathedral abroad, and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lements of the Gothic cathedral.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tion of Gothic style in interior design is briefly described by case analysis.Key words: Shishi Sacred Heart Cathedral; Gothic; building structure; interior design1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一德路,是目前国内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有“远东巴黎圣母院”的美誉。
石室圣心大教堂导游词班级:12旅管3班学号:201231060326 姓名:叶燕各位团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华农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旅游观光!很荣幸成为大家本次石室圣心大教堂之旅的导游。
我姓叶,大家可以叫我小叶。
今天和我一起为大家服务的还有驾驶经验十分丰富的王师傅,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服务。
来到这里,希望石室圣心大教堂的一切能给大家留下难忘的记忆。
我将全程陪同大家参观浏览,希望我能成为大家的朋友。
我在这里先预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顺心!那么,现在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石室圣心大教堂的情况。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的清末两广总督衙门旧址上,教堂是由法国工程师稽明章(Guillemin)按哥特式风格设计,始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
本名圣心教堂,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
教堂的规模宏大,造型雄伟,为中国第一高大天主教堂,并称著远东。
它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目前国内最大的双尖塔哥特式石结构建筑、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由于经历了114年的风雨侵蚀和历史事件冲击,石室大教堂已损坏严重。
2004年7月,石室教堂第三次大修开工。
此次大修费用达2000万元。
大修前,石室教堂只能用一些普通玻璃代替花窗,此次修复的一大重头戏就是全部换上专从菲律宾定制的98扇特殊玻璃,这些玻璃可说是“价比黄金”,700平方米共耗资430万元。
大家可以看到:石室天主堂周围,一年四季树木常青,鲜花簇拥,五彩缤纷,目前有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人到石室这里旅游观光。
教堂内外环境优美、宁静,古老的大教堂,现已向游人开放,重新焕发了青春。
周一到周六只接待教徒和旅游团,其它人是无法入内参观和拍摄的,逢周日是礼拜日,教堂免费让大家进去参观。
广州石室天主堂之旅
在喧闹的市区中,竟还有这样一个宁静,祥和,古典的去处。
石室教堂处于广州古典
的骑楼包围之中,截然独立,鲜艳的黄色和骑楼的白色诠释着何为中西对有别。
远远
就可看见有着两个十字架的塔尖高耸入云,隐约又可听见钟楼悠长的钟声,远行的人,奔波的人,旅游的人,急躁的人,只要一看见这里,就会不自主的停下脚步,沉浸在
内心的沉思中,与主一起,洗涤自己的内心。
教堂建造细腻,人们对它爱护有加,这座始建于1863年的古物至今还作为广州的标志,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教堂外形庄严肃穆,双塔挺拔巍峨,内堂宽敞深远;殿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象征耶
稣奉献精神。
彩绘玻璃窗镶嵌圣经故事,绽放基督福音,是目前东南亚唯一具有丰富
艺术造诣的石构哥特式历史建筑。
游石室圣心大教堂有感_1200 字春节刚过不久,天气也还有点潮湿闷热,心情也闷闷的。
在家又不想看书写作业,又想愉快地度过假期不被爸妈唠叨,最好的选择肯定是去游玩啦。
于是我和妹妹就做好功课——了解了广州的交通线路,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那天天刚亮就背着书包出发了。
第一次没有父母陪伴的旅行即担心又兴奋。
担心会不会有钱财损失会不会被骗之类的忧虑,兴奋得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心情。
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是广州的石室圣心大教堂,从网上看到图片的时候就已经恨不得快点飞过去。
那里真的好壮观好美,独特是那种庄重的感觉始终围绕在心中,那是因为有耶稣的存在吧。
圣心大教堂于1863 年6 月18 日圣心瞻礼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故命名圣心大教堂。
历时25 年始建成,修建时间之长,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
石室圣心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
石室圣心大教堂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
教堂的阶梯细心可看到“ROMA”的英文,那是由罗马搬运过来的,因此刻有这个单词。
我们是星期天去的,前来观赏的人也挺多,那么刚好我们赶上最后一批开放的时间,排队的人真的不是一般的少,但是教堂足够大,也基本没让人白来,一进去里面的彩窗就特别引人瞩目,里面所描绘的画面也更加地引人深思。
每一块大的彩窗都代表着耶稣的一个故事,阳光照射到窗上每块玻璃都反照着它原本的色彩,使教堂多了一分神圣与神秘。
我和妹妹坐到了最前面一排,听着一位基督信徒代表在前面唱圣歌,每个抽屉也会提供一本圣经。
大家都很安静的听着,一点也不像是坐着几百个人的地方,信徒唱得并不大声,但是句句都让人感觉很清晰透彻,温和高雅,而又不失其本蕴含的情感意义与祈祷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