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21 KB
- 文档页数:5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___《经络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十二经脉。
2.“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是别络。
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经脉。
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经筋。
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___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奇经。
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浮络。
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正经。
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足三阴经。
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筋。
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皮部。
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足少阴肾经。
12.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经脉是心肺心包经。
13.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经脉是肾膀胱胃经。
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阳明经。
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
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循环贯注。
18.不与脏腑连属的经脉是带脉。
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督脉。
20.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冲脉与任脉。
21.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手太阴肺经。
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
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手阳明大肠经。
24.多气多血的经脉是手足阳明经。
25.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
26.绕口唇的经脉是肝经、胆经、胃经、冲脉。
27.入于上齿中的经脉是足太阴脾经。
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大椎穴。
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经别。
30.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错误的是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经络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医经络学的基本概念?A. 经络B. 穴位C. 脏腑D. 阴阳2. 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 十二经脉B. 奇经八脉C. 十五络脉D. 所有以上选项3. 手三阳经包括哪些经络?A. 肺经、心经、脾经B. 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C. 心包经、肝经、胆经D. 胃经、膀胱经、肾经4. 足三阴经包括哪些经络?A. 肝经、脾经、肾经B. 心经、肺经、肾经C. 心包经、三焦经、胆经D. 胃经、大肠经、小肠经5. 经络的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沟通内外B. 联络脏腑C. 运行气血D. 调节情绪6. 经络学说在中医中的作用是什么?A. 指导针灸治疗B. 指导药物治疗C. 指导食疗D. 所有以上选项7. 经络的“经”字在中医中的含义是什么?A. 路径B. 血管C. 神经D. 肌肉8. 经络中的“络”字指的是什么?A. 主要的通道B. 细小的分支C. 脏腑之间的联系D. 气血的循环9.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足三阳经?A. 合谷B. 太冲C. 曲池D. 足三里10.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主要依赖于什么?A. 脏腑B. 经络C. 骨骼D. 肌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经络是人体内的_________通道,主要负责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运行。
12. 十二经脉中,属于手三阳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3. 奇经八脉中,_________脉与任脉、督脉并称为“三阳脉”。
14. 足三阴经包括肝经、脾经和_________经。
15. 经络学说认为,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_________,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7. 解释“经络”一词在中医中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8. 论述经络学说与现代解剖学的关系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中医基础经络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中,经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调节气血B. 传导病邪C. 储存精气D. 连接脏腑答案:A2. “十二经脉”中,与心脏直接相连的经脉是:A. 肺经B. 心包经C. 心经D. 三焦经答案:C3. 在中医经络学说中,“任脉”起始于:A. 胸部B. 下腹部C. 会阴部D. 足底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经络的生理功能?A. 运行气血B. 营养全身C. 输送病邪D. 产生痛觉答案:D5. “奇经八脉”中的“冲脉”与以下哪个脏腑关系最密切?A. 肝B. 肾C. 脾D. 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是“十二经脉”的组成部分?A. 任脉B. 督脉C. 心经D. 脾经E. 带脉答案:C, D7.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具有哪些作用?A. 联络脏腑B. 运行气血C. 感应病邪D. 传递信息E. 储存精气答案:A, B, C, D8. “十五络脉”中,以下哪些是主要的络脉?A. 任脉B. 督脉C. 脾之大络D. 肝之络脉E. 心包络答案:C, D, E三、判断题9.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径路。
()答案:正确10.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组成部分,与脏腑、气血、精气神等概念紧密相关。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答案: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12. 描述“任脉”和“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案:任脉主要负责调节阴经的气血,与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督脉则主要负责调节阳经的气血,与脑、脊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五、论述题13. 论述中医经络学说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经络学说被用来诊断疾病,通过观察经络上的穴位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位置。
此外,通过针灸、按摩、拔罐等手段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经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经络理论中,负责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经络是:A. 心经B. 肾经C. 肝经D. 脾经答案:B2. 以下哪个穴位属于足太阴脾经?A. 合谷B. 太冲C. 三阴交D. 足三里答案:C3. 中医认为,肝经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以下哪个情绪与肝经关系最为密切?A. 怒B. 喜C. 思D. 悲答案:A二、填空题4. 经络是中医学中认为的人体内运行_______和_______的通道。
答案:气血5. 十二经脉中,手太阴肺经起始于_______,终止于_______。
答案:中焦,拇指末端三、简答题6. 请简述中医经络理论中“任脉”的主要功能。
答案:任脉起于下腹部,上行经过胸腹部,与心、肺、肝、脾、肾等脏器有密切关系,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维持人体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
7. 描述“足厥阴肝经”在人体中的主要走向。
答案: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上行经过内踝,沿小腿内侧,经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经过阴部,进入腹部,连接肝脏,与胆经相表里。
四、论述题8. 论述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中医治疗中的重要性。
答案: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的调节,可以影响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现代中医治疗中,经络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来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此外,经络理论还为现代中医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观察经络上的穴位反应,可以判断出疾病的性质和位置,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中医经络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有多少条主要经络?A. 十二条B. 十五条C. 三十条D. 七十二条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经络学中的“十二经脉”?A. 心包经B. 肝经C. 脾经D. 带脉3. 在中医经络学中,“任脉”起始于哪个部位?A. 胸部B. 手指尖C. 足底D. 腹部4. 中医经络学中,“足三里”穴位属于哪条经络?A. 肝经B. 脾经C. 胃经D. 肾经5. “经络”一词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医学典籍中?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6.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经络学中“经络”的主要功能?A. 运输气血B. 调节阴阳C. 储存尿液D. 沟通内外7.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主要负责什么?A. 调节身体水分B. 调节身体温度C. 调节身体阳气D. 调节身体阴气8. 中医经络学中,哪条经络被称为“阴脉之海”?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9. “经络”在中医理论中,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A. 脏腑B. 骨骼C. 血液D. 肌肉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经络学中的“腧穴”?A. 合谷B. 太冲C. 太阳D. 昆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是中医经络学中的“十二经脉”?()A. 心经B. 心包经C. 肝经D. 胆经12. 中医经络学认为,经络具有哪些作用?()A. 联络脏腑B. 运行气血C. 传递病邪D. 调节阴阳13. 下列哪些穴位属于“任脉”?()A. 天突B. 神阙C. 关元D. 中冲14. “奇经八脉”包括哪些?()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15. 中医经络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经络的功能?()A. 情绪变化B. 气候变化C. 饮食不当D. 睡眠不足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中医经络学中的“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________和足三阳经。
中医经络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经络理论中的“经络”指的是什么?A. 血管B. 神经C. 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通道D. 淋巴系统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十二正经?A. 手三阴经B. 手三阳经C. 足三阳经D. 带脉答案:D3. 在中医经络理论中,任脉和督脉属于哪一类经络?A. 十二正经B. 奇经八脉C. 十二经别D. 十五络脉答案:B4.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阻塞会导致什么?A. 气血不畅B. 情绪波动C. 营养不良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下列哪个穴位不属于足厥阴肝经?A. 太冲B. 肝俞C. 中冲D. 期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中医经络理论中,以下哪些是奇经八脉的组成部分?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答案:A, B, C, D7.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经络阻塞?A. 情绪压抑B. 外邪侵袭C. 身体劳累D. 营养不良答案:A, B, C, D8. 在中医经络理论中,以下哪些是调节经络的方法?A. 针灸B. 按摩C. 拔罐D. 食疗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答案:错误10. 经络理论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经络可以了解和调节人体的健康状况。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经络理论中的“经络”与“腧穴”的关系。
答案:在中医经络理论中,“经络”是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而“腧穴”则是经络上的重要点位,通过刺激这些点位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12. 描述中医经络理论中“气血”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在中医经络理论中,“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活力,包括呼吸的气和食物转化的气;“血”则是指流动在血管中的血液。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充足且流动顺畅是健康的关键。
气血不足或流动受阻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五、论述题13. 论述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山东中医药大学《经络学》考试试题姓名 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 .奇经八脉B .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 D .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 .经别B .经筋C.正经D.奇经E.别络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 .络脉B .孙络C.浮络D.别络E.经脉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 .经别B .经筋C.皮部D.经脉E.别络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A.皮部B.别络C.正经D.奇经 E 经别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 .浮络B .孙络C.别络D.经筋E.奇经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 .十五别络B .浮络C.孙络D.正经E.奇经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 .阴跷脉B .阳跷脉C.足三阴经D.经别E.浮络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 .十五别络B .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 D .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A .浮络B .孙络C.经筋 D .别络E.皮部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 .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阳胆经12.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 .心肝肾经B.胆胃三焦经C.心肺心包经 D .心胆小肠经E.肺脾胆经1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 .肝胆肾经B.肝脾胃经C.肾膀胱胃经 D .脾胃肾经E.脾肝肾经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 .阳明经B .太阳经C.少阳经 D .厥阴经E.少阴经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 .足少阳胆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太阴肺经 D .足厥阴肝经E.手少阴心经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 .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 .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C.上下贯注D.循环贯注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 .太阳经B .厥阴经C.冲脉D.任脉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 .督脉B .带脉C.任脉 D .阴维脉E.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 .冲脉与任脉B.足阳明与足少阴C.阴维脉与阳维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 E .手太阳与手少阴21.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 .足少阳胆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少阳三焦经 D .手太阴肺经 E .足少阴肾经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 .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B .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 .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厥阴肝经E.足阳明胃经24.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 .手足阳明经B.手足太阴经 C .手足太阳经D.手足少阴经E.手足少阳经25.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A .足阳明胃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厥阴肝经 D .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26.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A .心经、脾经、肝经、胃经B .胃经、肝经、冲脉、任脉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27.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 .足少阴肾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 D .足少阳胆经E.足太阴脾经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A .印堂穴B .神庭穴C.大椎穴 D .百会穴E.关元穴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A .别络B .经别C.奇经 D .经筋E.手少阴心经30.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A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B.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D.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E.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20 分)1.经络是运行,联络,沟通的通路。
中医经络的试题及答案中医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涉及了中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核心内容。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中医经络的试题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经络理论。
一、选择题1. 中医经络理论是指()。
A. 中医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B. 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总称C. 中医致病因素、发病规律的认识D. 中医对经络系统的认识答案:D2. 中医经络是通过()来联系和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的。
A. 神经B. 血管C. 筋脉D. 细胞答案:C3. 中医经络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A. 《内经》B. 《金匮要略》C. 《伤寒杂病论》D. 《灵枢》答案:A4. 中医认为,经络的主要功能是()。
A. 传输气血B. 运行营养C. 防御外邪D. 保持人体平衡答案:A5. 关于经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经络贯通全身,相互连接B. 经络内运行气血C. 经络分布在皮肤、深部组织和脏腑器官中D. 经络无法通过针灸等手段进行调节答案:D二、判断题1. 经络系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贯穿于中医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答案:正确2. 经络在人体中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无关。
答案:错误3. 经络的运行与人体的气血运行息息相关,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答案:正确4. 中医经络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这本经典著作中。
答案:正确5. 经络的运行受到情绪、气候、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医经络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答案:中医经络系统包括经络和主要穴位两部分。
经络贯穿于全身,分布于皮肤、深部组织和脏腑器官中。
经络是由经脉(主要为血管)和络脉(主要为淋巴管)组成的,与经络相关的穴位分布在经络线上。
经络的运行受到气血的驱动,通过经络气血的流通来调节全身的生理活动。
2. 中医经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案:中医经络的主要功能是传输气血,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例如,手太阴肺经主要负责呼吸道的运行,手阳明大肠经主要负责排泄和湿热的清除,脚三阳经主要负责提供运动的能量等等。
经络考试题及答案经络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体内的通道系统,负责气血的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协调。
下面是一份经络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经络系统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A. 经脉、络脉、穴位B. 经脉、络脉、脏腑C. 经脉、络脉、气血D. 经脉、络脉、骨骼答案:A2. 十二经脉中,哪一条经脉被称为“心包经”?A. 肺经B. 心经C. 肝经D. 脾经答案:B3.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任脉?A. 神阙B. 气海C. 关元D. 足三里答案:D二、填空题4. 经络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气血运行、脏腑协调、抵御外邪5. 根据中医理论,经络的运行方向是________。
答案:从内向外、从上到下三、简答题6. 请简述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答案: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而经络则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通过连接脏腑,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同时,脏腑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到经络的通畅。
例如,心经与心脏有直接的联系,心脏的功能状态会直接影响心经的气血运行。
7. 描述一下经络的“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原理。
答案:“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原理。
它指的是当经络通畅时,气血可以顺畅地流通,人体不会产生疼痛感;而当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产生疼痛。
这种疼痛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提示经络出现了问题。
四、论述题8. 论述经络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答案:经络在中医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经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通过观察经络的异常表现,可以推断出脏腑的功能状态。
其次,经络是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经络还与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和掌握经络知识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经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经络是通过气血运行的通道。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经络的特点?a) 体内经络与人体器官相互独立b) 经络是无形的,与神秘力量相关c) 经络是连接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d) 经络的作用主要是传输神经信号答案:c) 经络是连接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2.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中的气血运行畅通与否,与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气血运行的主要因素?a) 饮食习惯b) 外界环境c) 运动方式d) 情绪调节答案:d) 情绪调节3.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对于治疗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医常用的经络治疗方法?a) 针灸b) 手术c) 药物治疗d) 放射治疗答案:a) 针灸4. 经络理论中,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经络的主要功能?a) 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b) 调节体温和体循环c) 排泄废物和毒素d) 传递神经信号和信息答案:d) 传递神经信号和信息5. 经络刺激与调理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下列哪个选项是经络刺激的常见手法?a) 推拿按摩b) 手术切除c) 药物注射d) 放射治疗答案:a) 推拿按摩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医经络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中医经络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指的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络作为连接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具有如下基本特点:一是经络是无形的,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二是经络与人体器官相互关联,机体的生理活动通过经络进行协调与调节;三是经络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气血在经络中的畅通与否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经络理论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和问诊,中医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经络状况,从而了解身体的健康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经络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等可以通过刺激经络来调理和调节身体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腧穴学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属肝经的穴位是A、太冲B、水泉C、阴陵泉D、冲门E、中冲正确答案:A2.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A、13寸B、18寸C、14寸D、19寸E、16寸正确答案:E3.有关阿是穴,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固定名称B、无固定位置C、又称为天应穴D、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E、又称为压痛点正确答案:D4.与手太阳经循行无关的是A、耳中B、目内眦C、鼻部D、耳上角E、目外眦正确答案:D5.距后正中线1.5寸的穴位是A、意舍B、肩外俞C、风门D、志室E、秩边正确答案:C6.病在腑者,治疗应首选的是A、络穴B、郄穴C、八脉交会穴D、下合穴E、原穴正确答案:D7.支正穴位于A、在前臂背面桡侧,当尺骨小头近端烧侧凹陷中B、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C、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D、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E、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烧侧凹陷中正确答案:C8.足厥阴肝经的起始穴位是A、期门B、涌泉C、章门D、大敦E、隐白正确答案:D9.不属于神阙穴主治病证的是A、虚脱、中风脱证B、身体虚弱C、便秘、脱肛D、水肿、泄泻E、食谷不化正确答案:E10.首创“奇经八脉”一词的古典医籍是A、《针灸甲乙经》B、《伤寒杂病论》C、《阴阳十一脉灸经》D、《黄帝内经》E、《难经》正确答案:D11.治疗热证时宜选用A、荥穴B、合穴C、经穴D、井穴E、输穴正确答案:A12.“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的经脉是A、足太阳膀胱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阳明胃经D、手太阳小肠经E、足少阳胆经正确答案:E13.孕妇禁针的穴位是A、至阴B、申脉C、肾俞D、膈俞E、承山正确答案:A14.根据主客原络配穴法,治疗咳嗽兼便秘应选用A、太渊、列缺B、合谷、列缺C、太渊、偏历D、支沟、照海E、合谷、偏历正确答案:C15.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通里B、阴郄C、内关D、郄门E、间使正确答案:C16.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起于A、面部B、三焦C、中指之端D、胸中E、小指次指之端正确答案:E17.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的腧穴是A、血海B、三阴交C、公孙D、阴陵泉E、悬钟正确答案:B18.针灸被传到欧洲大约开始于A、公元10世纪B、公元20世纪C、公元6世纪D、公元16世纪E、公元18世纪正确答案:D19.下列何穴属于足阳明胃经A、上关B、听宫C、听会D、下关E、耳门正确答案:D20.睛明穴针刺不当易引起A、眼内出血B、外伤性气胸C、延髓损伤D、膀胱损伤E、晕针反应正确答案:A21.承山是通过哪种联系治疗肛门疾患的A、络脉B、经别C、经脉D、皮部E、经筋正确答案:B22.在人体内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孙络B、经别C、别络D、皮部E、浮络正确答案:A23.膀胱经的合穴是A、委中B、至阴C、昆仓D、承山E、京骨正确答案:A24.患儿,男,7岁。
最全经络试题a型选择题【1】下述哪本书的出现,说明经络学说已基本完成?a.《足臂十一脉灸经》b.《阴阳十一脉灸经》c.《经脉》d.《黄帝内经》e.《脉经》答案d【2】《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经脉》的成书时代大约是:a.新石器时代晚期b.周代c.春秋战国d.秦汉时期e.以上都不是答案b【3】马王堆帛书《经脉》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缺少的是:a.手厥阴心包经b.手太阴肺经c.手少阴心经d.足少阴肾经e.足厥阴肝经答案c【4】《针经》一般是指:a.马王堆出土的《帛书》b.《素问》c.《灵枢经》d.《针灸甲乙经》e《针灸大成》答案c【5】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就是:a.《阴阳就是以脉灸经》b.《灵柩学》c.《明堂孔穴针灸吕坤》d.《肢臂十一脉灸经》e.《针灸甲乙经》答案e【6】继《内经》以后,在针灸医学方面,不但是一次总结,而且其了承先启后作用的著作是:a.《难经》b.《针灸甲乙经》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d.《十四经发》e.《针灸大成》答案b.【7】《针灸甲乙经》的作者就是:a.葛洪b.王叔和c.华佗d.孙思邈e.皇甫谧答案e.【8】《针灸甲乙经》就是将那几本书汇聚而变成的?a.《素问》、《灵柩》、《明堂孔穴》。
b.《明堂孔穴》、《针灸吕坤》、《黄帝内经》。
c.《针经》、《刺法》、《黄帝内经》。
d.《素问》、《灵柩》、《明堂孔穴针灸吕坤》。
e.《刺法》、《经脉》、《黄帝内经》。
答案d.【9】我国第一个绘制彩色经络图的医家是:a.秦承祖b.甄权c.孙思邈d.甄立言e.滑伯仁答案c【10】我国现存最早针灸医案(诊籍)的作者就是:a.华佗b.翁c.郭玉d.淳于意e.程高答案d提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已载淳于意的诊籍25则,其中有针灸诊籍数则。
【11】现存最早的腧穴学专著就是:a.《黄帝内经明堂TNUMBERKC》b.《明堂孔穴针灸吕坤》c.《铜人腧穴针灸经图》d.《金兰循经》e.以上都不是答案c【12】第一个针灸铜人铸造于:a.元朝b.金朝c.宋朝d.唐朝e.明朝答案c【13】我国第一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学家:a.皇甫谧b.王执中c.王惟一d.窦汉卿e.毕岚答案c【14】首先明确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学家就是:a.杨太素b.孙思邈c.王冰d.王焘e.滑寿答案e提示\十四经\出自滑寿《十四发挥》。
山东中医药大学《经络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经别B.经筋C.正经D.奇经E.别络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络脉B.孙络C.浮络D.别络E.经脉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经别B.经筋C.皮部D.经脉E.别络5A.皮部B.别络C.正经D.奇经E经别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浮络B.孙络C.别络D.经筋E.奇经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十五别络B.浮络C.孙络D.正经E.奇经8A9A10A11A E.足少阳胆经12A E.肺脾胆经13A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少阴经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太阴肺经D.足厥阴肝经E.手少阴心经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C.上下贯注D.循环贯注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太阳经B.厥阴经C.冲脉D.任脉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督脉B.带脉C.任脉D.阴维脉E.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冲脉与任脉B.足阳明与足少阴C.阴维脉与阳维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E.手太阳与手少阴21.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足少阳胆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阴肺经E.足少阴肾经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B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D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24.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手足阳明经B.手足太阴经C.手足太阳经D25A.足阳明胃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厥阴肝经D26AD27A E.足太阴脾经28A29A30A 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D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经络是运行,联络,沟通的通路。
经络学说考试题及答案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通和能量传递的路径。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连接人体内脏器官和体表的通道,通过这些通道,气血得以在体内流动,维持生命活动。
下面是一些关于经络学说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题目一:请简述经络学说中的“经”和“络”的区别。
答案:在经络学说中,“经”指的是主要的通道,它们是气血运行的主要路径,有固定的路线和分布规律。
而“络”则是指细小的分支,它们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连接着经脉和各个组织器官。
经脉负责传输气血,而络脉则负责将气血输送到更细小的区域。
题目二:请列举出中医中常见的十二正经,并说明它们各自的作用。
答案:十二正经是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它们分别是:- 手太阴肺经:调节呼吸,影响肺气。
- 手阳明大肠经:与大肠功能相关,影响消化。
- 手少阴心经:与心脏和精神活动相关。
- 手太阳小肠经:与小肠吸收功能相关。
- 手厥阴心包经:与心脏保护和情绪调节有关。
- 手少阳三焦经:涉及体内水液的调节。
- 足太阴脾经:与消化吸收和血液生成相关。
- 足阳明胃经:与胃的消化功能有关。
- 足少阴肾经:与生殖系统和水液代谢有关。
- 足太阳膀胱经:与尿液生成和排出有关。
- 足厥阴肝经:与情绪调节和血液储存有关。
- 足少阳胆经:与胆汁分泌和情绪调节有关。
题目三:什么是“子午流注”?它在中医中有什么作用?答案:“子午流注”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经络气血运行规律的一种说法,它认为人体的气血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会沿着不同的经络流动。
这种理论认为,气血的流动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吻合,因此在特定的时间进行治疗可以更好地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的效果。
题目四:请解释“任脉”和“督脉”在中医中的重要性。
答案:任脉和督脉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两条重要经脉。
任脉被称为“阴脉之海”,它起于会阴,上行经过腹部,最终到达口唇。
任脉主要负责调节阴经的气血,与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它起于尾骨,沿着脊柱上行至头部。
中医经络试题多选及答案1. 中医经络系统是指人体内传导气血的通道,其中包括主要经络和配合经络。
下列哪个不是主要经络?a) 手太阴肺经b) 足少阳胆经c) 手阳明大肠经d) 足太阳膀胱经答案:b) 足少阳胆经2. 经络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导演变的场所。
以下哪种情况能够导致经络病变?a) 血液循环不良b) 情绪波动c) 长时间不运动d) 营养不良答案:a) 血液循环不良3.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不仅仅在身体表面存在,还与内脏器官相互联系。
下列哪个经络与脾脏关联最密切?a) 手太阴肺经b) 足阳明胃经c) 足太阴脾经d) 手少阴心经答案:c) 足太阴脾经4. 经络的病理状态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中医疗法调理。
下列哪种方法最适合用于经络调理?a) 饮食疗法b) 草药疗法c) 精油按摩d) 针灸疗法答案:d) 针灸疗法5. 中医经络理论中,有一种特殊的经络叫做任脉。
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任脉是阳经b) 任脉主要分布在背部c) 任脉是阴经d) 任脉与足厥阴肝经相关答案:c) 任脉是阴经6. 中医经络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穴位叫做"四大排泄"之一。
以下哪个经络不包含在"四大排泄"之中?a) 少阴肾经b) 太阴心经c) 少阳胆经d) 太阳小肠经答案:b) 太阴心经7. 经络的病理变化在中医理论中有一种特殊概念,叫做"经脉痹阻"。
以下哪种情况最容易导致经脉痹阻?a) 寒冷湿气侵袭b) 情绪紧张c) 营养不良d) 长时间不运动答案:a) 寒冷湿气侵袭8. 经络系统在中医理论中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密切相关。
以下哪个脏腑与足阳明胃经最相关?a) 肝脏b) 脾脏c) 肺脏d) 胆脏答案:b) 脾脏9. 中医经络调理可以通过锻炼身体、保持情绪稳定等多种途径实现。
以下哪种锻炼方式最适合经络调理?a) 太极拳b) 瑜伽c) 有氧运动d) 快走答案:a) 太极拳10. 中医经络系统的理论和应用可以帮助检测、预防和治疗人体疾病。
经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经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 A. 由上至下- B. 由下至上- C. 由内向外- D. 由外向内答案:B2.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任脉?- A. 神阙- B. 气海- C. 曲池- D. 关元答案:C3. 手三阴经的起始点是:- A. 手指端- B. 肘部- C. 肩部- D. 胸部答案:A4. 足三阳经的走向特点是:- A. 从足走向头- B. 从头走向足- C. 从足走向手- D. 从手走向足答案:B5. 经络学说中,"经"与"络"的区别在于:- A. 经是主干,络是分支- B. 经是分支,络是主干- C. 经是穴位,络是经络- D. 经是经络,络是穴位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其中“经”指的是________,而“络”指的是________。
答案:主干;分支2. 十二经脉中,与肺经相表里的是________。
答案:大肠经3.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经过________,上行至头顶。
答案:腹部4.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________条主要的经络。
答案:十二5. 经络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气血运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答案: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述了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和规律。
经络不仅连接着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还承担着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抵御外邪和传递病理信息的作用。
通过经络的调节,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 描述手太阴肺经的走向和主要穴位。
答案: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经过胸部,沿手臂内侧上行至手部。
主要穴位包括中府、云门、天府、尺泽等,这些穴位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调节肺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基础经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几条主要经络?A. 12条B. 14条C. 16条D. 18条答案:A2. 手太阴肺经起于何处?A. 手指尖B. 胸部C. 腹部D. 足底答案:A3. 足阳明胃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调节脾胃功能B. 调节心肺功能C. 调节肝肾功能D. 调节心肾功能答案:A4. 任脉和督脉分别位于人体的哪个部位?A. 前面和后面B. 左侧和右侧C. 上面和下面D. 内侧和外侧5.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A. 风池穴B. 心俞穴C. 肺俞穴D. 肝俞穴答案:A6. 手少阴心经的原穴是什么?A. 神门穴B. 太溪穴C. 太冲穴D. 太白穴答案:A7. 足少阳胆经的起始穴位是?A. 瞳子髎B. 足窍阴C. 丘墟穴D. 太冲穴答案:A8. 经络中的“经”和“络”有何区别?A. 经是主干,络是分支B. 经是分支,络是主干C. 经和络都是主干D. 经和络都是分支答案:A9. 以下哪个穴位属于手厥阴心包经?B. 外关穴C. 足三里D. 太溪穴答案:A10. 经络学说中,哪个经络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A. 肝经B. 胆经C. 脾经D. 肾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________。
答案:通道2. 经络系统中,________是主要的经络,________是次要的经络。
答案:经脉;络脉3. 手三阳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________。
答案:手阳明大肠经4. 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________。
答案:足厥阴肝经5. 经络学说中,________是人体最大的经络,贯穿人体前后。
答案:督脉6. 经络学说中,________是人体最大的阴脉,贯穿人体前后。
答案:任脉7. 经络学说中,________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经络。
答案:阴经8. 经络学说中,________是调节人体肢体运动功能的经络。
《经络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经别B.经筋C.正经D.奇经E.别络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络脉B.孙络C.浮络D.别络E.经脉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经别B.经筋C.皮部D.经脉E.别络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A.皮部B.别络C.正经D.奇经E经别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浮络B.孙络C.别络D.经筋E.奇经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十五别络B.浮络C.孙络D.正经E.奇经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阴跷脉B.阳跷脉C.足三阴经D.经别E.浮络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十五别络B.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D.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A.浮络B.孙络C.经筋D.别络E.皮部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厥阴肝经D.足阳明胃经E.足少阳胆经12.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心肝肾经B.胆胃三焦经C.心肺心包经D.心胆小肠经E.肺脾胆经1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肝胆肾经B.肝脾胃经C.肾膀胱胃经D.脾胃肾经E.脾肝肾经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少阴经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太阴肺经D.足厥阴肝经E.手少阴心经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C.上下贯注D.循环贯注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太阳经B.厥阴经C.冲脉D.任脉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督脉B.带脉C.任脉D.阴维脉E.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冲脉与任脉B.足阳明与足少阴C.阴维脉与阳维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E.手太阳与手少阴21.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足少阳胆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阴肺经E.足少阴肾经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B.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厥阴肝经E.足阳明胃经24.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手足阳明经B.手足太阴经C.手足太阳经D.手足少阴经E.手足少阳经25.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A.足阳明胃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26.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A.心经、脾经、肝经、胃经B.胃经、肝经、冲脉、任脉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27.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足少阴肾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D.足少阳胆经E.足太阴脾经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A.印堂穴B.神庭穴C.大椎穴D.百会穴E.关元穴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A.别络B.经别C.奇经D.经筋E.手少阴心经30.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A.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B.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D.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E.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经络是运行,联络,沟通的通路。
第三章经络一、单项选择题1、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形式是A、循环流注B、手足贯注C、左右贯注D、上下贯注2、“一源三歧”的奇经是指A、冲、任、带脉B、任、督、带脉C、冲、任、督脉D、督、冲、带脉3、全身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是A、三焦B、肺、脾、肾C、十二经脉D、奇经八脉4、有加强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与调节作用的经络是A、十二经筋B、十二皮部C、十五别络D、奇经八脉5、下列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督脉C、阴跷、阳跷脉D、阴维、阳维脉6、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的经脉是A、任脉B、冲脉C、督脉D、带脉7、手三阴经的走向为A、胸走手B、手走头C、头走足D、足走腹8、足三阳经的走向为A、胸走手B、手走头C、头走足D、手走胸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十二正经B、十二经筋C、十二经别D、十二皮部10、能够起到机体的卫外屏障作用的是A、十二经脉B、十五别络C、十二经筋D、十二皮部二、多项选择题1、十二经脉循行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手指端B、胸腹中C、头面部D、足趾端E、躯干部2、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经脉交接于A、手指末端B、胸中C、足趾D、头面部E、下肢内侧3、奇经八脉之所以称为奇经,主要是因为A、分布不如十二经脉规则B、相互之间无表里关系C、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D、与肝、肾、脑等脏器联系密切E、与女子胞联系密切4、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的经络是A、阴维脉B、阴跷脉C、阳维脉D、阳跷脉E、十二正经5、属于奇经八脉的是A、任脉B、络脉C、督脉D、阴维脉E、带脉三、填空题1、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的通道。
2、经络是和的总称。
3、冲脉被称为和。
4、被称为“阳脉之海”的是。
5、被称为“阴经之海”的是。
6、经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7、分布于四肢外侧后缘的经脉是。
8、“十四经”中除了十二经脉还包括和。
9、起于胁下,围腰一周,能约束纵行诸脉的脉是。
10、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和的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
山东中医药大学《经络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奇经八脉 B.十二经别 C.十五别络 D.十二经筋 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经别 B.经筋 C.正经 D.奇经 E.别络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络脉 B.孙络 C.浮络 D.别络 E.经脉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经别 B.经筋 C.皮部 D.经脉 E.别络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A.皮部 B.别络 C.正经 D.奇经 E经别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浮络 B.孙络 C.别络 D.经筋 E.奇经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十五别络 B.浮络 C.孙络 D.正经 E.奇经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阴跷脉 B.阳跷脉 C.足三阴经 D.经别 E.浮络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皮部 E.奇经八脉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A.浮络 B.孙络 C.经筋 D.别络 E.皮部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12.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心肝肾经 B.胆胃三焦经 C.心肺心包经 D.心胆小肠经 E.肺脾胆经1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肝胆肾经 B.肝脾胃经 C.肾膀胱胃经 D.脾胃肾经 E.脾肝肾经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E.少阴经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厥阴肝经 E.手少阴心经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 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 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直线贯注 B.手足贯注 C.上下贯注 D.循环贯注 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太阳经 B.厥阴经 C.冲脉 D.任脉 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冲脉与任脉 B.足阳明与足少阴 C.阴维脉与阳维脉 D.阴跷脉与阳跷脉 E.手太阳与手少阴21.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足少阳胆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阴肺经 E.足少阴肾经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B.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 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 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手阳明大肠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阳明胃经24.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手足阳明经 B.手足太阴经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少阴经 E.手足少阳经25.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26.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A.心经、脾经、肝经、胃经 B.胃经、肝经、冲脉、任脉 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 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 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27.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足少阴肾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阴脾经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A.印堂穴 B.神庭穴 C.大椎穴 D.百会穴 E.关元穴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A.别络 B.经别 C.奇经 D.经筋 E.手少阴心经30.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A.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 B.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 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D.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E.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经络是运行,联络,沟通的通路。
2.经络,是和总称。
3.经脉包括、和。
4.经络系统由、、、组成。
5.络脉由、和组成。
6.正经有十二,即和,合称为十二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
7.十二经脉中,手经行于,足经行于;阴经行于四肢,属,阳经行于四肢,属。
8.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为:手三阳经行于部;足三阳经之经行于胸腹面,经行于背面,经行于侧面。
手三阴经均从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
9.《灵枢·逆顺肥瘦篇》说:“手之三阴,从;手之三阳,从;足之三阳,从;足之三阴,从”。
10.别络有条,即各一条,加上、的络脉和之大络。
11.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始于经,依次传至经,复交于经。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20分)1.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络脉组成。
()2.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径路。
()3.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4.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多循行于较浅的部位。
()5.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
()6.手三阴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
()7.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8.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9.手三阴经在上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阴经在前,厥阴经在中,少阴经在后。
()10.足三阳经在下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阳经在前,少阳经在中,阳明经在后。
()11.在头面部没有阴经分布,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
()12.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奇经和经别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
()13.手少阴心经的起点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
()14.足少阴肾经的终点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15.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络大肠属肺,止于食指的桡侧端。
()16.手少阴经起于心中,属心过膈肌络小肠。
()17.奇经络属于脏腑,但分布没有十二经脉那样规则。
()18.奇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
()19.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20.足少阴肾经与足少阳膀胱经相表里。
()四、名词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8分)1.十二经脉之海2.头为诸阳之会3.得气4.经气五、简答题(共22分)1.经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4分)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5分)3.十二经脉有几对表里关系,有何意义?(5分)4.奇经八脉是怎样调节十二经气血的?(4分)5.督脉与脑、髓、肾有何联系?(4分)经络学答案一、选择题1.E 2.C 3.E 4.B 5.D 6.B 7.D 8.D 9.C 10.E11.B 12.C 13.E 14.A 15.D 16.B 17.D 18.E 19.B 20.E21.D 22.C 23.D 24.A 25.D 26.B 27.C 28.C 29.B 30.B二、填空题1.全身气血脏腑肢节上下内外2.经脉络脉3.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4.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5.浮络孙络十五别络6.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7.上肢,下肢内侧,脏外侧,腑8.肩胛,阳明,太阳,少阳。
腋下,腹面9.脏走手手走头头走足足走腹10.十五十二经脉任脉督脉脾11.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四、名词术语解释1.十二经脉之海:指冲脉。
冲脉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胸腹,贯穿全身,分布广泛,为一身气血要冲。
而且,上行者行脊内渗诸阳,下行者行下肢灌诸阴,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2.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三阳和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得气:是指对经穴作针灸或推拿等刺激时,受者局部或沿经络循行部位有酸、麻、胀、重及触电等感觉,而施行者也同时有针下沉紧或吸针等感觉,表示经气已至,治疗有效,故曰“得气”。
4.经气:又称经络之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经络的部分。
经气循经运行,发挥感应传导各种信息以调节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以及抗御外邪侵袭等作用。
1.经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具有四大功能:①沟通联系作用:沟通脏腑与体表、脏腑与官窍以及脏腑之间,经脉之间的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气血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作用。
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答:十二经脉的走向有一定规律可循: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或胸部,交手三阴经。
3.十二经脉有几对表里关系,有何意义?答:十二经脉有六对表里经:即手足阳明和太阴相表里,手足少阳和厥阴相表里,手足太阳和少阴相表里。
相表里的经脉相互属络脏腑,阴经属脏络相表里的腑,阳经属腑络相表里的脏。
既加强了表里两经联系,又促进相表里的脏与腑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
相表里两经及所属络脏腑病理上可相互影响,治疗时可交叉取相表里两经的腧穴。
4.奇经八脉是怎样调节十二经气血的?答:奇经八脉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
当十二经气血满溢时,就会流入奇经,蓄以备用;当十二经气血不足时,奇经中所涵蓄的气血则溢出补充十二经气血,以维持十二经气血的相对恒定。
所以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是以蓄入和溢出方式进行双向性调节的。
5.督脉与脑、髓、肾有何联系?答;督脉循行贯脊络脑,又络肾,与脑、髓、肾有密切联系。
病理上,“脊强反折”、“脊强而厥”以及精冷不育等生殖系统疾患与督脉有关,常可从督脉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