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 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215.50 KB
- 文档页数:19
产业组织理论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与厂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门新兴应用经济学分支。
第一节SCP分析框架:理论渊源与方法论特征一、产业组织l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l 从竞争状态来说明产业内部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核心是产业组织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l 提问:竞争与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二、竞争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l 长期以来,竞争机制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最好方式;保护和促进竞争的政策,就成了各国经济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l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论述了竞争机制促使社会福利的增加,通过“invisible hand”自发调节经济运行。
l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说,这实际上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雏形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市场行为。
l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由于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人、财、物等资源会自动地从资源分配过多、价格下跌的产业向资源分配不足、价格上涨的产业转移,同时又不断地从经济不善、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向效率更高的生产者转移。
l 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三、规模经济、垄断与“马歇尔冲突”l 20世纪初英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基础上,将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分析。
l 马歇尔重点研究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l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n 生产量的扩大推动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n 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节约n 生存能力的增强n 竞争会促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企业集中导致生产集中和企业规模扩大,从而导致垄断因素的增强——与竞争的初衷是矛盾的n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其结果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加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第三章市场集中度1. 简述一般集中与市场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答: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都表示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都对市场竞争状态有一定影响。
但是二者所描述的范围与意义不同。
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
意味着少数大企业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经济事务拥有较高的影响力。
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中卖者或买者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特定市场的竞争状态和效率。
需要指出的事,一般集中度并不必然与市场集中度相关,也就是说较高的一般集中度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性的缺失。
2. 辨析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答:市场集中度描述市场的集中程度,而产业集中度描述产业的集中程度。
大多数人认为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语,那么产业集中度就是市场集中度。
部分人认为产业集中度特指供给方面“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群中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此时产业集中度不同于市场集中度。
不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相互间转换产品品种的能力较强,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产业集中度对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影响。
3. 使用多种集中度指标,试计算某产业集中度。
答:略举几例如下:4. 试列举一些高集中度产业、中等集中度产业和低集中度产业。
答: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学期,不同学者对划分高集中度产业、中集中度产业、低集中度产业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认为,大型民用客机、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属于高集中度产业,服装制造、采掘等产业属于中等集中度产业,餐饮、酒店服务等产业属于低集中度产业。
5.试列举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市场集中度的某一产业,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下表描述了20XX年世界主要产钢国家粗钢产业集中度。
韩国、意大利等国粗钢产业集中度很高,印度、德国、巴西、日本等国较高,而中国很低。
各国之间市场容量的差异以及影响企业规模的其他因素是导致各国产业集中度出现一定差异的根本原因,例如技术原因或者基本条件包括市场规模、规模经济、稀缺资源、市场增长速度等,政府政策包括反垄断法、专利执照关税配额、并购政策、管制政策等,企业战略包括兼并、限制性行为、产品差异化等。
第三章 产业结构优化(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ing)3.1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2 产业结构高级化3.3Outline: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1.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不断升级的过程,在 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优化 的衡量标准不同;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是产业间 协调发展和最高效率原则。
3.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资源配置 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 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 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供给结构 优化需求结构 优化国际贸易 结构优化 国际投资 结构优化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需求结构包括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
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利用外资或外来投资)。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实施产业政策三、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通过平均利润规律的作用,使资源按社会需要在部门间转移,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竞争规律的作用,使各产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朝着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国家宏观调控部门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产业政策为依据,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进行经常监督和调控,对不符合产业结构优化要求的经济行为,采取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手段及时加以调整。
国家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指导,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