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弯心直径支辊间距心角度
- 格式:xls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9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 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冷弯是桥梁钢材的重要工艺性能,用以检验钢材在常温下承受规定弯曲程度的弯曲变形能力,并显示其缺陷。
工程中经常需对钢材进行冷弯加工,冷弯试验就是模拟钢材弯曲加工而确定的。
通过冷弯试验不仅能检验钢材适应冷加工的能力和显示钢材内部缺陷(如起层,非金属夹渣等)状况,而且由于冷弯时试件中部受弯部位受到冲头挤压以及弯曲和剪切的复杂作用,因此也是考察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发展塑性变形能力的一项指标。
所以,冷弯试验对钢材质量是一种较严格的检验。
1.试样试样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
样坯的切取位置和方向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试样应通过机加工去除由于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影响了材料性能的部分。
试样表面不得有划痕和损伤。
方形、长方形和多边形横截面试样的棱边应倒圆,倒圆半径不超过试样厚度的1/10。
棱边倒圆时不应形成影响试验结果的横向毛刺、伤痕或刻痕。
试样的长度应根据试样厚度和所使用的试验设备确定。
当采用支辊式、v形模具式、虎钳式、翻板式等弯曲装置时,可以按照下式确定:式中:l--试样的长度,mm;d--弯曲压头或弯心直径,mm;a--试样厚度或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内切圆直径,mm。
2.试验原理及试验设备冷弯试验是以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试样经受弯曲塑性变形,不改变加力方向,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然后卸除试验力,检查试样承受变形性能。
通常检查试样弯曲部分的外面、里面和侧面,若弯曲处无裂纹、起层或断裂现象,即可认为冷弯性能合格。
弯曲试验可在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进行。
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应配备弯曲装置。
常用弯曲装置有支辊式、v形模具式、虎钳式、翻板式等四种。
上述四种弯曲装置的弯曲压头(或弯心)应具有足够的硬度,支辊式的支辊和翻板式的滑块也应具有足够的硬度。
3.试验步骤以采用支辊式弯曲装置为例介绍试验步骤与要求。
(1)试样放置于两个支点上,将一定直径的弯心在试样两个支点中间施加压力,使试样弯曲到规定的角度,或出现裂纹、裂缝、断裂为止。
一般人对钢筋弯钩后的计算理解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或者说是障碍,仔细读懂(注意是读哦_—o—)上图并结合下面的几条说明来配合理解,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大家看清楚了·O^O:关键是钢筋的直线段与弯折段有一段是“共享"的部分或叫空间或叫投射重叠区,如图(b)—-直线段所包含在内的2.25d与弯起后所包含在内的2.25d是同一部分,这就是关键奥义所在了~~180°弯钩增加6。
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
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
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
5d-2。
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
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 时需要的展开长度.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
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9d+13。
35d-9d=10.35d这个10。
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232–88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lS O 7438–1985《金属材料–弯曲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试验原理、试样、试验设备、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金属材料承受规定弯曲角度的弯曲变形性能。
2 引用标准GB 2975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3 试验原理将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放置于弯曲装置上,以规定直径的弯心将试样弯曲到所要求的角度后,卸除试验力检查试样承受变形性能。
4 符号和名称弯曲试验中使用的符号和名称如下表和图1、图2所示。
5 试验设备5.1弯曲试验可在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进行。
试验机应具备下列装置。
5.1.1应有足够硬度的支承辊,其长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
支辊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5.1.2具有不同直径的弯心,弯心直径由有关标准规定,其宽度应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弯心应有足够的硬度。
5.2厚度不大于4m m的试样,可在虎钳上进行弯曲试验,弯心直径按有关标准规定。
6 试样6.1试验时用圆形、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
弯曲外表面不得有划痕。
方形和长方形试样的棱边应锉圆,其半径不应大于2mm。
6.2试样加工时,应去除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形成的影响区域。
6.3圆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材料作弯曲试验时,如果圆形横截面直径或多边形横截面的内切圆直径不大于35mm,试样与材料的横截面相同。
若试验机能量允许时,直径不大于50mm的材料亦可用全截面的试样进行试验。
当材料的直径大于35mm,则加工成直径为25mm的试样,或如图3加工成试样。
并保留一侧原表面。
弯曲试验时,原表面应位于弯曲的外侧。
6.4当有关标准未作具体规定时,板材厚度不大于3mm,试样宽度为20±5mm。
钢筋弯曲试验方法实施细则1.适用范围1.1本细则适用于实验室进行钢筋弯曲试验以及钢材焊接接头试样的弯曲试验。
1.2本细则按照现行标准GB/T232-2010的方法以及JGJ27-2001、GB1499.2-2007、GB1499.1-2008规定的指标和要求,检验钢材试样的弯曲塑性变形能力。
2.试验设备2.1采用钢筋弯曲机上的支辊式弯曲装置,支辊长度大于试样直径,支辊直径(即弯心直径)为试样规格的1~5倍。
3.试样3.1弯曲试验的试样长度应按试样规格所规定的弯心直径所需的长度加上两端各100mm,长度计算按下式:试样长度L(mm)=弯心直径+试样直径×2.5+100×2 3.2闪光对焊焊接接头应先把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镦粗变形部位加工去除,使之与母材外表齐平。
4.试验方法4.1试验时,室内温度要求10~35℃范围内。
4.2根据标准规定试样所需的弯心直径,选择合适的支辊弯心,安装在固定位置上,再把试件放在两支辊之上(如简图)。
然后开动弯曲机,使支辊②围绕弯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度根据试件作冷弯试验时所规定的弯曲角度而定。
支辊②环绕弯心转动方向支辊式弯曲装置简图4.3弯曲操作时,应缓慢施加弯曲力,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
4.4进行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时,弯心直径与弯曲角度按照JGJ27-2001一2、3、4规定。
4.5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以防试件突然断裂伤人。
5.试验结果评定5.1按照现行标准规定的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度进行冷弯试验后,试样没有发生断裂和弯曲外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定为冷弯合格。
6.试验报告6.1试验报告的内容,除了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度,经冷弯试验后试件的受拉面有无出现裂纹等。
6.2如在试验中试件发生断裂,应记录断裂时的弯曲角度,断口位置和断口形貌。
发现有未熔合等焊接缺陷时,也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钢筋原材检测取样是几根啊?每根多长?钢筋原材料抽检时以60T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尺寸的钢筋为一批,质量不足60T时仍按一批计。
随意抽取两根经外部质量检查和直径合格的钢筋,各截取一个抗拉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进行检验,不得在同一根钢筋上取两根中两根以上同用途的试件。
取样时钢筋端部先截去500mm,再取试样。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规格(mm) "取样长度L(mm)" "标距(5d)L0(mm)" 屈服(KN) 极限(KN) 横截面积速率(KN/S)φ12 296 60 37.89 51.46 113.1 0.5-5φ14 312 70 51.56 70.02 153.9 0.9-9φ16 328 80 67.37 91.5 201.1 1.2-12φ18 344 90 85.26 115.8 254.5 1.5-15φ20 360 100 105.26 142.96 314.2 1.9-19φ22 376 110 127.33 172.95 380.1 2.3-23φ25 400 125 164.45 223.35 490.9 2.9-29φ28 424 140 206.29 280.19 615.8 3.7-37金属材料弯曲试验规格(mm) "取样长度L(mm)" 支辊间距离(mm) "弯心直径(MM)" 弯曲角度φ12 215 72 36 180φ14 227 84 42 180φ16 240 96 48 180φ18 252 108 54 180φ20 264 120 60 180φ22 277 132 66 180φ25 295 150 75 180φ28 357 196 112 180伸长率≥17%(直径为12-25)伸长率≥16%(直径为28-40)伸长率≥15%(直径≥40)注:HRB335钢筋一般一批取三组试件,送试验室,评定根据试验室试验情况而定。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常用建筑钢材的物理力学力学性能试验和钢筋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228—1987《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232—199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3.拉伸试验3.1常用符号及定义1)平行长度Lc: 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的平行长度;2)试样标距: 拉件试验过程中以测量试样伸长度;3)原始标距LO: 实验前的标距;4)断后标距L1: 试样拉断后, 断裂部分断裂处对接在一起。
使其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的标距;5)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δp: 试样标距部分的非比例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表示此应力的符号应附以叫注说明, 例如σp0.2.σp0.01等分别表示规定非比例伸长率为0.2%和0.01%时的应力;6)规定的残余伸长应力δr: 试样卸除拉伸力后, 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表示次应力的符号应附以角注说明, 例如σr0.2表示规定残余伸长里女为0.2%时的应力;7)屈服点σs: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才力哦啊, 试样在实验过程中力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
如力发生下降, 应区分上、下屈服点;8)F屈服点—σsL: 当不计初始瞬间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9)抗拉强度σb: 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10)断后伸长率δ:试样拉断后, 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11)So: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12)Fsl: 下屈服点力;13)Fb: 最大力。
3.2试样横截面积1)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
①矩形试样横截面尺寸(宽度和厚度)应在标距和两端及中间处测量, 选用三处测量横截面积中最小值。
②测量试样原始横截面尺寸的量具应满足表3.2-1要求。
表3.2-1③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值修约到三为有效数字, 修约方法按GB8170-1987执行。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 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钢筋加工中的尺寸与间距要求钢筋加工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环,正确的尺寸与间距要求对于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钢筋加工中的尺寸与间距要求展开讨论,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探索。
一、尺寸要求钢筋的尺寸要求是指钢筋的直径、长度和弯曲角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根据不同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要求,钢筋的直径可以有多种选择,一般较常见的有6mm、8mm、10mm、12mm等。
在选取钢筋直径时,需要根据结构荷载和混凝土覆盖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选择。
钢筋的长度要求主要与构件的实际尺寸有关。
在加工钢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构件尺寸进行预留长度,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连接和固定。
同时,在钢筋加工中,需要注意避免出现过长或过短的情况,以免对整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弯曲角度是指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弯曲的角度。
钢筋的弯曲角度一般不宜超过90度,以免弯曲过度导致钢筋断裂或变形。
在进行钢筋弯曲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钢筋弯曲机械设备,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保证钢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间距要求钢筋的间距要求是指在构件中相邻钢筋之间的距离要求。
钢筋的间距与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紧密相关,在一般情况下,间距应该大于等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的耐久性要求来确定的,一般在20mm 以上。
在施工中,为了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钢筋的间距要均匀且符合设计要求。
间距过大会导致钢筋的有效利用率降低,结构强度下降,间距过小则会造成施工难度增加和钢筋混凝土质量下降。
因此,合理的间距要求是确保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良好黏结和协同工作的重要条件。
三、尺寸与间距的关系钢筋的尺寸与间距是相互关联的。
一般来说,钢筋直径较大时,相应的间距可以适当放大;而钢筋直径较小时,间距则需要适度缩小。
这是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保护层,并均匀分布在构件中,以提高结构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钢筋的尺寸与间距要求,常常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自动化加工设备。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 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 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钢筋制作弯心直径的确定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 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混凝土用热轧钢筋拉伸、冷弯试验、钢筋拉伸试验1.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及带肋钢筋牌号及公称直径、横截面面积(1)钢筋的牌号及其含义)钢筋的公称直径、横截面面积2.组批规则和取样方法(1 )组批规则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
超过60 t的部分,每增加40t (或不足40 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
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 ,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
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
(2 )取样方法(3 )试件要求拉伸试件的长度L,分别按下式计算后截取:拉伸试件:L L o 2h 2h i ;式中:L、L w分别为拉伸试件和冷弯试件的长度(mm);Lo --拉伸试件的标距(mm);h、hi -- 分别为夹具长度和预留长度(mm), hl =(0.5〜1)a;a ---钢筋的公称直径(mm )。
对于光圆钢筋一般要求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不小于350mm;对于带肋钢筋,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一般要求: d 25时,不小于350mm ;25 d 32时, 不小于400mm; 32 d 50时,不小于500mm。
2.主要仪器设备(1)万能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不大于 1 %。
量程的选择:试验时达到最大荷载时,指针最好在第三象限(180°〜270°)内,或者数显破坏荷载在量程的50%〜75%之间。
(2)钢筋打点机或划线机、游标卡尺(精度为0.1mm)等。
3.试样制备拉伸试验用钢筋试件不得进行车削加工,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小冲点或细划线标出试件原始标距,测量标距长度L0,精确至0.1mm,见图-1。
根据钢筋的公称直径选取公称横截面积(mm2)。
1J图-1钢筋拉伸试验试件a—试样原始直径;L0—标距长度;h1—取(0.5〜1)a; h —夹具长度4.试验步骤① 将试件上端固定在试验机上夹具内,调整试验机零点,装好描绘器、纸、笔等,再用下夹具固定 试件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