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常用剂型及其对原药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可溶性与溶胶状乳油直径<0.1μm乳浊状油珠直径0.1-1μm农药原药的含量一般为20%-50%①性能影响:原药纯度,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及化学稳定性最为重要;②品种选择:油溶性的或极性小的也太远要加工成乳油合理;③含量确定:一般为20%-50%①选择原则:根据原药的理化性质选择溶解度大,对人畜毒性低,对作物安全,来源丰富,价格便宜,对环境和贮存安全的溶剂或混合溶剂;②用量:首先取决于原药的物理状态。
若为液态原油,溶剂用量较少。
对于固态原料,用量较多。
其次,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总之,尽量少用。
对原料要求形态粒子大小有效成分含量对原药要求对填料(稀释剂/载体)要求润湿剂无乳化剂,分散剂①必要的表面活性:可使乳油在水中能自动乳化分散,喷散到作物或生物表面能很好润湿,展着,加速药剂对作物的渗透性,对作物不产生药害;②对农药原药应具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③不应增加原药对哺乳动物的毒性或降低有害生物的毒杀效力。
在用量上是在保证如有质量的前提下越少越好,一般不超过总重量的15%。
稳定剂原料要求助剂①检查所有设备是否正常,物料经过的各单元设备和管道是否干燥,清洁;②准确计算投料量,顺序为先投入大部分溶剂,然后依次投入原药-乳化剂-其他助剂和剩余助剂;③过滤意比例的水稀释,以适应不同容量喷雾和不同加工过程使用方法液滴微细。
其半径在0.01-0.1µm之间。
油珠粒径通常为0.7-20µm ,比较理想的是1.5-3.5µm在保证活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
卫生防疫用微乳剂为0.1%-2%,农用微乳剂为5%-50%.一般在30%以下在保证活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
卫生防疫用微乳剂为0.1%-2%,农用微乳剂为5%-51%.1、熔点小于60. 0℃;2、具脂溶性,水中溶解度应小于0. 1% (1000mg/L)以下,添加的少量溶剂不水溶;3、在水中能长期稳定;4、与其它农药混合时,原药间无化学变化。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农药原料合成的液体产物为原油,固体产物为原粉,统称原药。
绝大多数农药原药由于其理化性质和有效成分含量很高而不能直接使用,实践当中,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目前,常用的农药剂型有以下几种:1.乳油(EC)乳油主要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组成,在有些乳油中还加入少量的助溶剂和稳定剂等。
溶剂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释农药原药,帮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动性等。
常用的有二甲苯、苯、甲苯等。
农药乳油要求外观清晰透明、无颗粒、无絮状物,在正常条件下贮藏不分层、不沉淀,并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药效。
原油加到水中后应有较好的分散性,乳液呈淡蓝色透明或半透明溶液,并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不产生沉淀,不析出油状物。
稳定性好的乳液,油球直径一般在0.1~1微米之间。
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剂型,但由于乳油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施用后增加了环境负荷,所以有减少的趋势。
2.粉剂(DP)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
有些粉剂还加入稳定剂。
填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等。
对粉剂的质量要求,包括粉粒细度、水分含量、pH值等。
粉粒细度指标,一般95%~ 98%通过2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30毫米;通过3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10~15微米。
通过325号筛目(超筛目细度),粉粒平均直径为5~12微米。
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小于1%。
PH 值6~8。
粉剂主要用于喷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喷雾。
3.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混合加工而成的。
可湿性粉剂对填料的要求及选择与粉剂相似,但对粉粒细度的要求更高。
湿润剂采用纸浆废浆液、皂角、茶枯等,用量为制剂总量的8%~10%;如果采用有机合成湿润剂(例如阴离子型或非离子性)或者混合湿润剂,其用量一般为制剂的2%~3%。
对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应有好的润湿性和较高的悬浮率。
悬浮率不良的可湿性粉剂,不但药效差,而且往往易引起作物要害。
常用农药品种及使用技术(一)杀虫剂1.阿维菌素阿维菌素为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又叫齐螨素、齐墩螨素、7051杀虫素、爱福丁、爱力螨克、爱比菌素、害极灭、虫螨克、虫螨光等。
常用剂型有1.8%、0.9%、0.6%、0.5%、0.3%、0.2%、0.1%乳油。
(1)理化性质及特点原药为黄白色至白色结晶粉,难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常温下稳定,但光解迅速。
该药剂对人畜毒性高,对鱼类、蜜蜂高毒,对植物安全。
阿维菌素对昆虫和螨类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即将孵化的卵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无内吸杀虫作用。
喷雾后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受降雨影响小。
在土壤内易被吸附,不能移动,并且被微生物分解,在环境中无积累作用。
(2)使用方法防治二斑叶螨,用0.9%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在害螨发生期喷雾。
防治山楂叶螨,用0.9%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在害螨发生期喷雾。
防治桃潜叶蝇,用0.9%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在害虫潜叶初期喷雾。
(3)注意事项第一,该药剂为高毒农药,使用是应注意安全。
因对鱼类、蜜蜂高毒,应注意避免污染鱼塘。
花期不要喷布。
第二,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2.Bt乳剂(苏云金杆菌)Bt是一种细菌性杀虫剂,常用剂型有乳剂(含活芽孢100亿个/毫升)、可湿性粉剂(含活芽孢100亿个/克)。
(1)性能及特点Bt能产生内、外两种毒素,主要是胃毒作用,害虫吞食进入消化道产生败血症而死亡,具有安全无毒、对作物无药害、不杀伤天敌等优点。
我国生产的Bt乳剂中大多加入0.1%~0.2%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加快害虫死亡速度,并能增防效。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可用来防治果树上的刺蛾、尺蠖、毒蛾、天慕毛虫等多鳞翅目害虫。
在低龄幼虫期使用,治虫保叶效果较好,使用浓度为500~1000倍液均匀喷雾。
(3)注意事项Bt乳剂或可湿性粉剂杀虫速度缓慢,用药时间应比化学农药提前两到三天,不能和内吸性杀虫剂或杀菌剂混用,但可和低浓菊酯类农药混用,可提防效。
农药常见剂型有哪些
农药的剂型是指原药经加工后而形成的小同制剂的形态。
原药是指从工厂里消费出来而未加工的农药原药加工成不同剂型主要是为了便于应用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各种剂型根据其特点和技术要求有固定用法不能随意改变。
常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烟剂、乳油、悬浮剂、水剂等。
农药剂型的开展很快其种类和用处也越来越多。
除上述农药剂型外还有缓释剂、漂浮剂、片剂、糊剂、饵等剂型。
粉剂是农药原药和填料〔如滑石粉、陶土、高岭土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过粉碎制成的一定细度均匀混合的农药剂型。
粉剂不能被水潮湿形成悬浮液不能喷雾使用。
粉剂以用于喷干粉、拌种和土壤处理防治病虫害。
拌种用的粉剂也称为拌种剂比一般粉剂更细可以结实地黏附在种子外表。
其特点是施用简便不受水源限制但施用时在植物外表黏着性差易污染周围环境用药量大残效较短在果树等高大作物上应用效果较差。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用来防治各种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的选择对于农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农药剂型主要包括液体剂型和固体剂型。
液体剂型有悬浮剂、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溶液等。
悬浮剂是将固体活性成分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浑浊的液体,它通常需要摇匀后使用。
乳剂是活性成分和润湿剂、稳定剂等混合后形成的悬浊液,可以直接稀释后使用。
可湿性粉剂是将固体活性成分和湿润剂、助剂等混合后制成的粉末,可以在水中悬浮后使用。
水分散粒剂是将活性成分和分散剂、填充剂等混合后制成的颗粒,可以在水中悬浮后使用。
溶液是将活性成分直接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液体,可以直接使用。
固体剂型有粉剂、颗粒剂、片剂和胶体等。
粉剂是将活性成分和填充剂、助剂等混合后制成的粉末,通常需要在使用前稀释后喷雾。
颗粒剂是将活性成分和填充剂、助剂等混合后制成的颗粒,通常需要在使用前溶解或悬浮后使用。
片剂是将活性成分和填充剂、助剂等混合后压制成片状,通常需要在使用前溶解或悬浮后使用。
胶体是将活性成分通过凝胶法制成胶状物,可以直接使用。
使用农药的方法根据不同农作物和病虫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对于农作物的叶面喷雾方法,可以选择使用悬浮剂、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溶液等液体剂型。
喷雾时要注意药液的均匀性和渗透性,以确保药液能够均匀覆盖叶片,并且能够渗透到病虫害所在的部位。
喷雾时要避免高温、强风和日照等不利条件,以避免药液挥发或流失。
对于土壤处理方法,可以选择使用颗粒剂和溶液等剂型。
颗粒剂和溶液可以直接施加在土壤中,颗粒剂需要根据土壤性质选择适合的悬浮剂或溶剂进行溶解或悬浮后使用。
土壤处理时要注意药液的深度和均匀性,以确保药液能够充分渗透到土壤中,达到防治效果。
在混土施药方法中,一般可选择使用颗粒剂和可湿性粉剂等固体剂型。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底苗和移栽前,将药剂和土壤混合均匀后施用。
主要农药剂型一、粉剂(dustable powder,DP)由原药、填料(或载体)和少量其他助剂经混合、粉碎、再混合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细度的粉状制剂,有效成分含量通常在10%以下。
二、粒剂(granule,G)由原药、载体和少量其他助剂通过混合、造粒工艺而制成的松散颗粒状剂型,有效成分含量在1-20%之间。
三、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s,WP)是含有原药、填料或载体、润湿剂、分散剂以及其他辅助剂,经混合、粉碎工艺达到一定细度的粉状剂型。
其含量通常在10%-50%,也可以达到80%以上四、可溶性粉剂(soluble powder,SP)由水溶性原药、填料和其他辅助剂助剂组成,在使用浓度下有效成分能够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的粉状剂型。
有效成分一般在50%以上,有的高达90%。
五、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s,WG)由原药、润湿剂、分散剂、隔离剂、稳定剂、黏结剂、填料或载体组成。
有效成分一般在50%-90%之间,多在70%以上六、水悬浮剂(aqueous suspension concentrate)不溶于水的固体原料与润湿分散剂、黏度调节剂及其他助剂和水经湿法研磨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黏稠、可流动的悬浮体型剂。
有效成分含量在5%-80%之间,多数在40%-60%之间七、乳油(emulsifiable concentrate,EC)由原药、有机溶剂、乳化剂和其他助剂组成的一种均相透明的油状液体,使用时将其稀释到水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供喷雾用。
含量可在1%-90%之间,一般在20%-50%之间。
八、水乳剂(emulsion in water,EW)是亲油性液体原药或低熔点固体原药溶于少量水不容的有机溶剂以极小的油珠(<10um)在乳化剂的作用下稳定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不透明的乳状液。
水乳剂的含量一般在20%-50%之间九、微乳剂(microemulsion,ME)是由油溶性原药、乳化剂的水组成的感官透明的均相液体剂型。
农药生产许可证剂型
农药生产许可证是指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允许企业生产特定类型农药的许可证书。
而农药的剂型是指农药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剂型形式。
农药剂型通常包括液剂、固体剂、气剂等多种类型。
首先,液剂是指农药制剂中的液态剂型,常见的包括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
乳剂是将农药原药与乳化剂、溶剂等混合制成的乳状液体制剂,适用于喷雾或灌溉。
悬浮剂是将农药原药悬浮在液体中形成悬浮液制剂,常用于叶面喷雾。
可湿性粉剂是将农药原药与填料、分散剂等混合制成的粉末制剂,适用于农作物的喷雾处理。
其次,固体剂是指农药制剂中的固态剂型,常见的包括粉剂、颗粒剂、片剂等。
粉剂是将农药原药制成的细粉末与填料、粘合剂等混合制成的固体制剂,适用于撒布或喷雾。
颗粒剂是将农药原药制成的颗粒状固体与填料、粘合剂等混合制成的固体制剂,适用于土壤施用或种子处理。
片剂是将农药原药制成的片状固体制剂,适用于种子处理或土壤施用。
最后,气剂是指农药制剂中的气态剂型,常见的包括烟雾剂、气雾剂等。
烟雾剂是将农药原药与燃烧剂混合制成的烟雾状制剂,适用于室内杀虫。
气雾剂是将农药原药与推进剂混合制成的气雾状制剂,适用于室内或室外喷雾。
总的来说,农药的剂型多种多样,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农作物、病虫害及施药方式。
在申请农药生产许可证时,企业需要明确申报所生产农药的剂型,并严格按照许可证所列剂型进行生产。
中国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原母药原药TC母药TK液体剂型水剂AS微囊悬浮剂CS 可分散液剂DC 乳油EC水乳剂EW 微乳剂ME油剂OL悬浮剂SC可溶液剂SL超低容量剂UVL 滴加液MA固体剂型干悬浮剂DF粉剂DP细粒剂FG颗粒剂GR大粒剂GG微粒剂MG 可溶性粒剂SG 可溶性粉剂SP 水分散粒剂WG笔剂CA可湿性粉剂WP可溶性片剂WT用于种子处理的剂型干拌种剂DS悬浮种衣剂FS种衣剂SD湿拌种剂WS其他剂型气雾剂AE块剂BF缓释剂BR电热蚊香液EL电热蚊香片EM电热蚊香浆ET烟剂FU乳膏GS压缩气体制剂GA 丸剂PT毒饵RB喷射剂SF片剂TA追踪粉TP熏蒸剂VP主要剂型一、乳油EC二、微乳剂ME三、水乳剂EW四、可湿性粉剂WP五、可溶性粉剂SP六、水分散粒剂WG一、乳油(一)、乳油的概念乳油是农药基本剂型之一,它是由农药原药按规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农药专用乳化剂而制成的均相透明油状液体,加水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优点:加工过程简单、设备成本低、配制技术容易掌握,有效成分含量高,储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药效高。
缺点:使用大量的易燃、有毒有机溶剂,加工储运安全性差,使用时气味大,对环境相容性差。
因此乳油的发展方向是高浓度乳油,部分代替有机溶剂的水基型制剂。
(二)、乳油的加工工艺1、组分及要求:凡是液态或在常用有机溶剂中易溶解的农药原药一般均可加工成乳油;对水溶性较强的原药,加工成乳油较为困难,需使用助溶剂。
原则上,乳油含量越高越经济。
溶剂对原药起稀释和溶解作用,要求对原药溶解度大,与原药相容性好,来源丰富成本低,闪点高,常用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化合物。
乳化剂是乳油配方筛选的关键,常用复配乳化剂,多为非离子型与阴离子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的混合乳化剂。
助剂能提高溶剂对原药的溶解能力,常用的如醇类、酮类、乙酸乙酯。
2、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工艺流程:主要设备:(1)调制釜,这是加工乳油的主要设备,它是一种带夹套的搪玻璃反应釜或不锈钢反应釜,釜上装有搅拌器、电动机、变速器和冷凝器。
河南农业2016年第1期(上)NONG YAO YU ZHI BAO农药与植保喷雾,绝不能像粉剂一样直接喷洒。
可湿性粉剂克服了粉剂的漂移性,而且药效也比粉剂高。
相比乳油还可以制成高浓度制剂,只要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即可,不需要溶剂,节省了成乳油高左右。
:1.加工时不需要任何有机溶剂,对环境无污染。
2.加工和使用时无粉尘,对操作者安全。
3.分散度高,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悬浮剂具有可湿性粉剂和水乳剂的优点,被称为“划时代”的新剂型,它以价廉的水为分散介质,也不需要用量很大、要求严格的填充剂,是代表当前农药制剂技术发展方向的一类重要剂型,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农药制剂中有竞争力的新剂型。
(三)水分散粒剂:简称WG 水分散粒剂是一种加水后能迅速崩解并分散成悬浮液的粒状制剂。
剂型优势:1.崩解性、分散性、悬浮性好。
2.有效成分含量高达90%。
3.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流动性好、计量和使用方便。
4.贮运安全、包装费低。
避免了可湿性粉剂在使用时的粉尘对操作者和环境的污染、毒害等缺点。
水分散粒剂药效与乳油相当。
因此,水分散粒剂兼有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的优点。
高质量浓度水分散粒剂是未来农药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传统剂型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农药活性成分的活性,并存在着对施药者有毒性、使用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对哺乳动物产生不良影响等诸多问题,这就迫使人们去开发新的替代剂型。
剂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农药的效果和应用。
农药的剂型正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及省力化的方向发展。
一些安全、经济、省力的剂型正在研究并已有应用,他们将更多地代替那些对环境污染严重、毒性高、用量大的剂型。
农药剂型的特点及新剂型的优势滴灌、渗灌,严禁大水漫灌,可以减低棚室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根据蔬菜生长的需求进行肥水管理,不盲目施肥水,保证蔬菜的产量。
在棚室内温度、湿度的调节上,要求实行放腰风,不放脚风,以防闪苗。
(五)合理用药床土消毒可选用恶霉灵(土菌消)、甲霜灵、代森锰锌等药剂,也可以用太阳能消毒。
常见农药剂型和特点乳油(EC)乳油是由不溶于水的原药、有机溶剂苯、二甲苯等和乳化剂配置加工而成的透明状液体,常温下密封存放两年一般不会浑浊、分层和沉淀,加入水中迅速均匀分散成不透明的乳状液。
制作乳油使用的有机溶剂属于易燃品,储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乳油的特点是:药效高,施用方便,性质较稳定。
由于乳油的历史较长,具有成熟的加工技术,所以品种多,产量大,应用范围广,是目前中国乃至东南亚农药的一个主要剂型。
乳油的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在20%~90%之间。
注意:乳油剂型中的有机溶剂,对苹果、梨的幼果有刺激作用,可使果面皮孔增大,降低果面光洁度,建议套袋前尽量不要施用,尤其是一些敏感树种和品种。
乳油在现阶段是使用效率最高的剂型.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是用农药原药、惰性填料和一定量的助剂,按比例经充分混合粉碎后,达到一定粉粒细度的剂型.从形状上看,与粉剂无区别,但是由于加入了湿润剂、分散剂等助剂,加到水中后能被水湿润、分散、形成悬浮液,可喷洒施用.与乳油相比,可湿性粉剂生产成本低,可用纸袋或塑料袋包装,储运方便、安全,包装材料比较容易处理;更重要的是,可湿性粉剂不使用溶剂和乳化剂,对植物较安全,在果实套袋前使用,可避免有机溶剂对果面的刺激。
悬浮剂(SC)悬浮剂又称浓悬浊剂,流动剂,水悬剂,胶悬剂。
难溶于水的固体农药与助剂经过研磨、分散在水介质中的悬浊液。
连续相为水。
特点是:粒度细,一般粒径0。
1~3μm,悬浮率高,药效比可湿性粉剂好;不用有机溶剂,挥发性小、毒性低、对人畜安全;不易燃易爆,贮运安全,可用飞机喷药。
为防止产品分解、沉淀、结块、冻结等,需加稳定剂、防冻剂等。
悬浮剂是农药原药和载体及分散剂混合,利用湿法进行超微粉碎而成的粘稠可流动的悬浮体。
是由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借助某些助剂,通过超微粉碎比较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种颗粒细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液固态体系.悬浮剂通常是由有效成份、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和水等组成。
常用农药剂型种类农药原料合成的液体产物为原油,固体产物为原粉,统称原药。
绝大多数农药原药由于其理化性质和有效成分含量很高而不能直接使用,实践当中,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目前,常用的农药剂型有以下几种:1.乳油(EC)乳油主要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组成,在有些乳油中还加入少量的助溶剂和稳定剂等。
溶剂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释农药原药,帮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动性等。
常用的有二甲苯、苯、甲苯等。
农药乳油要求外观清晰透明、无颗粒、无絮状物,在正常条件下贮藏不分层、不沉淀,并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药效。
原油加到水中后应有较好的分散性,乳液呈淡蓝色透明或半透明溶液,并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不产生沉淀,不析出油状物。
稳定性好的乳液,油球直径一般在0.1~1微米之间。
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剂型,但由于乳油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施用后增加了环境负荷,所以有减少的趋势。
2.粉剂(DP)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
有些粉剂还加入稳定剂。
填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等。
对粉剂的质量要求,包括粉粒细度、水分含量、pH值等。
粉粒细度指标,一般95%~ 98%通过2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30毫米;通过3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10~15微米。
通过325号筛目(超筛目细度),粉粒平均直径为5~12微米。
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小于1%。
PH值6~8。
粉剂主要用于喷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喷雾。
3.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混合加工而成的。
可湿性粉剂对填料的要求及选择与粉剂相似,但对粉粒细度的要求更高。
湿润剂采用纸浆废浆液、皂角、茶枯等,用量为制剂总量的8%~10%;如果采用有机合成湿润剂(例如阴离子型或非离子性)或者混合湿润剂,其用量一般为制剂的2%~3%。
对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应有好的润湿性和较高的悬浮率。
悬浮率不良的可湿性粉剂,不但药效差,而且往往易引起作物要害。
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制剂的物理形态和化学性质的总和,常用剂型有液态剂型、固态剂型和气态剂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药常用剂型及其应用。
一、液态剂型1. 悬浮剂:悬浮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均匀地悬浮在溶剂中,形成悬浮液。
悬浮剂具有悬浮性好、便于使用、剂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悬浮剂有苏力菌素、石硫合剂等。
2. 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其他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制剂。
可湿性粉剂具有分散性好、使用方便、储存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等。
常见的可湿性粉剂有敌敌畏、乐果等。
3. 浸膏剂:浸膏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溶于溶剂中,形成胶状或膏状的制剂。
浸膏剂具有均匀性好、渗透力强、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常见的浸膏剂有溴硫磷、氯硫丹等。
4. 可溶性液剂:可溶性液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透明或微浑浊的制剂。
可溶性液剂具有药效快、吸收率高、处理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毒病、杂草等。
常见的可溶性液剂有吡蚜灵、草甘膦等。
二、固态剂型1. 粉剂: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粉末状制剂。
根据粒径的不同,可分为超微粉剂、微粉剂和粗粉剂。
粉剂具有药效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粉剂有杀菌粉、硫磺粉等。
2. 颗粒剂:颗粒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颗粒状制剂。
根据颗粒粒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型颗粒剂、粉型颗粒剂和块状颗粒剂。
颗粒剂具有药效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颗粒剂有杀虫剂、杀菌剂等。
3. 片剂:片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成型形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具有溶解速度慢、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片剂有杀虫片、除草片等。
4. 微胶囊剂:微胶囊剂是指将农药活性成分包裹在微胶囊中,形成液态或固态的制剂。
微胶囊剂具有释放控制、药效持久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农药的分类、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农药常识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我们了解农药的分类,就能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具体农药品种的性能、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知识,从而让农药发挥更多地积极作用。
农药品种很多,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按主要用途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气雾剂等。
1、杀虫剂(含杀螨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螨类(蜘蛛)。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口器进入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例如,敌百虫是典型的胃毒剂,其药液喷在蔬菜叶片上,菜青虫、小菜蛾的幼虫嚼食菜叶吃进药剂,可引起中毒死亡。
②触杀剂:药剂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大多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及很多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具有强烈触杀作用,药液喷洒在虫体上即可发挥作用。
③熏蒸剂:某些药剂可以气化为有毒气体,或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通过昆虫的气门及呼吸系统进入昆虫体内发挥作用使虫草体中毒死亡。
如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的熏蒸腹作用很强,可以在密闭的空间形成一定浓度而杀死该空间的昆虫。
④内吸剂:药剂施用后通过叶片或根、茎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后被输导到其他部位,如通过蒸腾流由下向上输导,以药剂有效成分本身或在植物体内代谢为更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发挥作用。
内吸剂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氧化乐果可防治蚜虫。
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保护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之前喷施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即使病菌再来也侵染不了植物。
如波尔多液,福美类和代森类及有机硫杀菌剂等。
②治疗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植株以后施用,可以抑制病菌生长发育甚至致死,可以缓解植株受害程度甚至恢复健康。
农药常用剂型及其对原药的要求
任庆华-制剂办公室
备注:
设计和选择一个农药剂型要考虑很多因素。
1.农药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
形态、熔点、溶解度、挥发性、水解稳定性、热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是决定农药加工成哪种剂型的最主要因素。
如易溶于水的可加工成水剂,但是某些农药在水中稳定性差,则不能加工成该剂型,可加工成固体剂型或油相剂型。
2.农药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方式。
农药的加工剂型要和该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相协调,以提高生物活性。
3.靶标生物的生物特性。
每种有害生物都有其本身的生物特性。
一种原药可以加工成多种剂型用来防治某一有害生物,但是其中必有一种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
如,防治柑橘蚧壳虫,以渗透性强的油剂或者乳油效果最好。
4.使用技术的要求。
使用方式、使用目的、使用环境的不同要求,决定了不同的剂型。
如超低容量喷雾应选择油剂或高浓度乳油。
5.剂型的安全性、环保性和剂量转移的问题
当然,要成功推出一个农药产品还要考虑剂型加工成本、市场竞争力、以及产品寿命等众多因素。
因此,农药活性物质选择适合的剂型是一个多学科相关联的问题,是必须经过多方面研究和实验得出的。
但是在决定农药加工剂型的众多因素中,最先考虑也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就是活性成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