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观察评价量化表DOC
- 格式:docx
- 大小:15.04 KB
- 文档页数:5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教学的维度时间讲课人观察人课题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复习视角观察点结果统计评价反思①本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交代学习目标,然后围绕目标进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三维目行教学设计,以一根直尺与一个标,体现课堂民主化,开发了学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三角板为载体,贯穿整个课堂生思维能力。
②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注重了学生环节学生 ? 的差异。
教师课前导入不到 4 分钟;然后课时分配合理充分发挥了以学③不同环节 /行为 / 内容的是边学边练,让学生由易到难地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 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兴趣十理念。
足。
教师以设疑、解疑;从现实到模教师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①怎样讲解 ? 讲解是否有型,从一种方法到一题多解的思生活出发,体现出了建模的数学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内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 清晰 /结构 /契合主题 / 简容,节奏合理,语言简洁,符合语言较为简练,实用,有利于学洁/语速 / 音量 /节奏 ) ?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认真生接受。
听讲。
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重在题目板书的重点应该是数学思想与②板书怎样呈现的 ? 是否的一题多解,在板书时把重要的方法或重要的知识点,学生的板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知识点和辅助线板书在黑板上,演可以放在靠边的位置上。
呈示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主要是使用几何画板展示图示,几何画板的使用熟练,实用性③媒体怎样呈现的 ? 是否然后抽象出几何图形,让学生进强,合理有效,值得学习。
一步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适当 ? 是否有效 ?应用于生活,并进一步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课堂上教师实时指导,鼓励性语教师融入到学生中间,体现以学动作(如走动、指导等)是言多,肢体语言丰富,有利于教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怎样呈现的 ? 是否规范 ? 是学。
理念利于教学。
否有利教学 ?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教师提问分布广根据学生自身提问面广、难易适中。
中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课人姓名:评课人单位:课题名称:
对体现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数学思维活动的设计
①课堂设问有思维价值。
②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③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
④设问的语言准确富于启发性。
⑤注重教学过程的质疑与反思。
(2)数学方法观点的教学
①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清楚。
②数学方法观点载体贴切。
③数学方法观点提炼到位。
④数学方法观点揭示深刻。
⑤数学方法观点应用落实。
(3)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①对数学美的揭示准确生动。
②数学史料运用得当。
③数学中的应用深刻灵活。
④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深入。
⑤数学建模的教学恰当有效。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教学的维度时间讲课人观察人课题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复习视角观察点结果统计评价反思①本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 交代学习目标,然后围绕目标进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三维目行教学设计,以一根直尺与一个标,体现课堂民主化,开发了学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三角板为载体,贯穿整个课堂生思维能力。
②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注重了学生环节学生 ? 的差异。
教师课前导入不到 4 分钟;然后课时分配合理充分发挥了以学③不同环节 / 行为 / 内容的是边学边练,让学生由易到难地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 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兴趣十理念。
足。
教师以设疑、解疑;从现实到模教师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①怎样讲解 ? 讲解是否有型,从一种方法到一题多解的思生活出发,体现出了建模的数学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内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 清晰 / 结构 / 契合主题 /容,节奏合理,语言简洁,符合语言较为简练,实用,有利于学简洁 / 语速 / 音量 / 节奏 ) ?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认真生接受。
听讲。
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重在题目板书的重点应该是数学思想与②板书怎样呈现的 ? 是否的一题多解,在板书时把重要的方法或重要的知识点,学生的板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知识点和辅助线板书在黑板上,演可以放在靠边的位置上。
呈示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主要是使用几何画板展示图示,几何画板的使用熟练,实用性③媒体怎样呈现的 ? 是否然后抽象出几何图形,让学生进强,合理有效,值得学习。
一步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适当 ? 是否有效 ?应用于生活,并进一步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如走动、指导等)是怎样呈现的 ? 是否规范 ? 是否有利教学 ? 课堂上教师实时指导,鼓励性语教师融入到学生中间,体现以学言多,肢体语言丰富,有利于教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学。
理念利于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评价量化表执教:课题:班级:时间:评价目标评价要素评价结果A B C A BC得分教师教学目标10%目标设定1、根据年级学情,制定出了具体、明确的知识目标。
对知识的广度、深度把握合理。
754目标的操作性2、发展目标基于知识目标且切实可行,同时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21教学内容15%情境创设1、充分依据教材知识,设计了具有生活化、趣味性,教学性于一体的教学情境。
543学习资源处理2、选取的教材资源充分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典型性。
3213、能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
754组织教学25%教学指导的有效度1、教学环节的设置体现循序渐进原则,梯度合理,能向不同程度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543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主要学习形式。
7653、课堂约定有效,调控得当,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引导得法,鼓励不同的解法和思路。
432过程调控的有效度4、练习有针对性、开放性,容量恰当,及时反馈,能对教学进程中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5435、恰当运用多媒体等不同形式的呈现方式。
432学生学习行为30%学生参与的广度1、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注意力集中,参与面广,有90%以上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
151311学生参与的深度2、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正确表达,质疑问难,个性得到张扬。
5433、合作学习中,分工清楚,合作意识强,交流参与面80%以上,小组成员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086学习效果20%知识目标达成度1、学生掌握了知识,答问、板演、练习正确率高。
流程性检测正确率应在80%以上。
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5129发展目标达成度2、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情感,培养了探索精神、创新意识。
543简要评语听课人:。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精选
评价指标一: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是否紧密贴合学科标准和教学大纲?
2. 教学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地设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 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能力?
4.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有序,结构合理,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评价指标二: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
2. 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活泼,能够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
3. 教学方法是否独具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4. 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引导性,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
评价指标三:教学环境
1. 教学环境是否整洁、安静,有利于学生的集中精神?
2. 教学环境是否舒适、温馨,能够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放松?
3. 教学环境是否充满活力和秩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研究和互动?
4. 教学环境是否提供了足够的研究资源和设备,便于学生的研究和实践?
评价指标四:教学效果
1.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学生的研究成绩是否有所提升?
2. 教学效果是否可见,学生的研究兴趣、动机和态度是否积极向上?
3. 教学效果是否可持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4. 教学效果是否综合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各方面能力是否得到促进?
以上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精选量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和运用。
请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和教学大纲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确定,避免在实践中因评价标准不准确而产生误导。
**。
中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评课人姓名:评课人单位:课题名称:
讲课人姓名:讲课人单位:
对体现中学数学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数学思维活动的体现
1提出有数学特点的问题
2学生拥有足够的思维时空
3准确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
4注重学习过程的质疑与反思
(2)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1领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2准确地提炼与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3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1感受数学的美学价值
2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
3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4数学建模的教学恰当有效
课堂教学评价基本登记评定办法。
初中数学如何评课听课、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同行之间最高层次的对话,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听课、评课这一活动,能促进教师自觉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改善数学学习过程,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有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的逐步形成;能把教师静态的个人行为转化为动态的学术讨论,把授课时的隐性思维凸显成教育理论平台上的显性思维,把个人经验和集体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形成坦诚直言、追求发展的教研文化。
显然在新课程标准下,评课已不再是“重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完成,技能是否掌握”等单一的知识目标观,也不再是“板书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合理”等片面的艺术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评课,要求教师不但能发现问题,分析课堂教学行为背后隐藏的观念,而且能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课前目标设计、课堂实施过程、课后跟踪反馈等内容进行多角度、多视点的审视。
1.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应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科学性:指教学目标的制定符合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
全面性:指目标的多元化,既要有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要有思想品质的教育。
层次性:反映在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四个层次上。
在传授基本数学思想程度上有渗透、介绍、突出之分。
根据以上三性,评课时可从以下四点加以评价。
(1)能否对照课标,确定知识的要求;(2)对四种能力的要求是否符合教学实际;(3)是否含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4)是否体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教学内容的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而现行的数学课本反映了数学的逻辑体系,而不是数学的认识体系,因此在不违背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尽可能按照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进行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观察评价量化表
DOC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授课教师:课题:评课人:项目权重评价要点评分等级ABCD教学目标(0.1)1、符合新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54322、符合教材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5432教学内容(0.15)1、能驾驭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54322、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的。
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5432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以支持学生的学习,注意本学科和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5432教学过程(0.3)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109862、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角色。
开展有效学习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109863、师生
关系和谐,情知交融,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体现个性。
10986教学方法(0.2)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321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有探究性。
43213、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43214、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
43215、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4321教学效果(0.15)1、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54322、全面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54323、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
5432教师素质(0.1)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
4321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具和引导学具操作。
32113、善于组织教学,有教学机智、调控能力强。
3211总得分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授课教师:课题:评课人:项目权重评价要点评分等级ABCD教学目标(0.1)1、符合新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54322、符合教材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5432教学内容(0.15)1、能驾驭教材,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54322、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的。
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5432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以支持学生的学习,注意本学科和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5432教学过程(0.3)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109862、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角色。
开展有效学习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109863、师生关系和谐,情知交融,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体现个性。
10986教学方法(0.2)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321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有探究性。
43213、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43214、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
43215、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4321教学效果(0.15)1、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54322、全面达到教
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54323、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
5432教师素质(0.1)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
4321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具和引导学具操作。
32113、善于组织教学,有教学机智、调控能力强。
3211总得分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授课教师:课题:评课人:项目权重评价要点评分等级ABCD教学目标(0.1)1、符合新课标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54322、符合教材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5432教学内容(0.15)1、能驾驭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54322、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的。
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5432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以支持学生的学习,注意本学科和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5432教学过程(0.3)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109862、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教师是学
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角色。
开展有效学习活动,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109863、师生关系和谐,情知交融,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体现个性。
10986教学方法(0.2)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321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问题设计严谨、合理、有探究性。
43213、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43214、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
43215、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4321教学效果(0.15)1、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54322、全面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54323、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
5432教师素质(0.1)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
4321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具和引导学具操作。
32113、善于组织教学,有教学机智、调控能力强。
3211总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