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平时作业题(华理2017)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15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据库题库及答案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据库知识,题库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源。
本文提供一些常见的数据库题目及其答案,希望对读者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在关系数据库中,用于描述记录之间的关系的是:a) 表格b) 行c) 列d) 键答案:a) 表格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a) 数据的存储和管理b) 数据的查询和分析c)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d) 数据的安全性控制答案:a) 数据的存储和管理、b) 数据的查询和分析、c)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d) 数据的安全性控制3. 关系数据库中,用于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属性被称为:a) 主键b) 外键c) 候选键d) 索引答案:a) 主键4. 数据库的范式用于描述数据库的结构是否符合某种规范。
以下哪一项不是数据库的范式:a) 一范式b) 二范式c) 三范式d) 四范式答案:d) 四范式5. 在SQL语句中,用于插入新记录的关键字是:a) SELECTb) UPDATEc) INSERTd) DELETE答案:c) INSERT二、填空题1. 在关系数据库中,每一行都代表一个________。
答案:记录2. 数据库中具有相同属性的记录集合被称为____________。
答案:表3. 在关系数据库中,用于检索某一部分记录的语句是________。
答案:SELECT4. 数据库设计中常用的三个范式依次是一范式、二范式和__________。
答案:三范式5. 数据库表中,用于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属性被称为________。
答案:主键三、应用题1. 请列举至少三种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类型,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采用表格的形式组织数据,具有高度结构化和强一致性的特点。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数据库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关系模型中,用来表示实体的是( )A、字段B、记录C、表D、指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二维表的每一行的所有数据称为一个元组,相当于一条记录,代表一个实体2、格式属性是给字段()数据时设置的样式。
A、初始值B、当前值C、输出D、输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初始值是设置默认值属性,输入是设置有效性规则和输入掩码3、窗体通过来显示字段信息,以类似填空的格式输入数据。
( )A、宏B、模块C、表D、控件正确答案:D4、已知“邮政编码”字段为6位数字,对其设置掩码,正确的是( )A、######B、999999C、D、0000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必须是6位数字,因此就必须为000000。
5、下列关于Access 2010说法正确的是()A、Access 2010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系统B、Access 2010默认创建的文件的扩展名是.mdbC、Access 2010数据库可以作为应用软件的数据库,也可以作为WEB页的数据库D、Access 2010数据库中的数据只能本机访问,不能被其他计算机访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ccess 2010是数据库管理系统,默认扩展名是.accdb,其数据库既可以被本机访问,也可以被其他计算机访问。
6、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
A、笛卡尔积B、交C、并D、连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运算结果是通过R表和S表共同的属性B的值进行的连接运算。
7、下列不是关系术语的是( )A、元组B、属性C、分量D、数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关系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一列称为一个属性,一个单元格称为一个分量。
8、在关系模式中,如果属性A和B存在1对1的联系,则( )A、A→BB、B→AC、AB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9、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是()A、1:1B、1:nC、m:nD、n: 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一个教师可以教多名学生,一个学生可以被多个教师教,因此两者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
2017年上半年数据库管理工程师真题+解析上午选择题1、CPU执行算术运算或者逻辑运算时,常将源操作数和结果暂存在()中。
A.程序计数器(PC)B.累加器(AC)C.指令寄存器(IR)D.地址寄存器(AR)答案:B寄存器是CPU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CPU内部的临时存储单元。
寄存器既可以用来存放数据和地址,也可以存放控制信息或CPU 工作时的状态。
在CPU中增加寄存器的数量,可以使CPU把执行程序时所需的数据尽可能地放在寄存器件中,从而减少访问内存的次数,提高其运行速度。
但是寄存器的数目也不能太多,除了增加成本外,由于寄存器地址编码增加也会增加指令的长度。
CPU中的寄存器通常分为存放数据的寄存器、存放地址的寄存器、存放控制信息的寄存器、存放状态信息的寄存器和其他寄存器等类型。
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指令的地址。
令当程序顺序执行时,每取出一条指令,PC内容自动增加一个值,指向下一条要取的指令。
当程序出现转移时,则将转移地址送入PC,然后由PC指向新的程序地址。
程序状态寄存器用于记录运算中产生的标志信息,典型的标志为有进位标志位、零标志位、符号标志位、溢出标志位、奇偶标志等。
地址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堆栈指示器、变址寄存器、段地址寄存器等,用于记录各种内存地址。
累加寄存器通常简称为累加器,它是一个通用寄存器。
其功能是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执行算术或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
例如,在执行一个减法运算前,先将被减数取出放在累加器中,再从内存储器取出减数,然后同累加器的内容相减,所得的结果送回累加器中。
累加器在运算过程中暂时存放被操作数和中间运算结果,累加器不能用于长时间地保存一个数据。
指令寄存器:一般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地址寄存器:一般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以方便对内存的读写操作。
2、要判断字长为16位的整数a的低四位是否全为0,则()A.将a与0x000F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B.将a与0x000F进行"逻辑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FC.将a与0xFFF0进行"逻辑弄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D.将a与0xFFF0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F 答案:A要判断数的最后四位是否都为了0,应该将最后四位与1进行逻辑与运算,其它数位与0做逻辑与运算,最后判定最终的结果是否为0;因此得出与a进行逻辑与运算的数:前12位为0最后4位为1,即0x000F逻辑或运算:0或0=0;1或0=1;0或1=1;1或1=1;逻辑与运算:0与0=0;1与0=0;0与1=0;1与1=1;3、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有无条件传送、中断、程序查询和DMA方式等。
数据库平时作业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引论1.不属于逻辑数据模型的是(A)A E-R模型B 关系模型C 网状模型D 层次模型2、用户看到的现实系统的、描述实际领域的情况的模型是(A)A E-R模型B 关系模型C 逻辑模型D 物理模型3、 MS SQL Server是(D)。
A. 数据库B. 数据库系统C. 数据处理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4、下面没有反映数据库优点的是(A)。
A. 数据面向应用程序B. 数据冗余度低C. 数据独立性高D.数据共享性高5、表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一般使用(C)。
A. 用户活动图B. 数据流图C. E-R图D. 流程图6、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MS和DB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7、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DBA和各种应用四个部分。
8、用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模式有:外模式、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
9、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三个发展阶段。
10、概念模式是用逻辑数据模型对一个单位的数据的描述。
第二章数据模型1.不属于关系数据模型中的概念是(B)A .主键B 系C 关系D 属性2.有关系:R(A,B,C)PK=A S(D,A) PK=D,FK=A,参照于R的属性A。
关系R和S的元组如图1所示。
指出图1关系S中违反关系完整性规则的元组是( B )A (1,2)B (2,null)C (3,3)D (4,1)3.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B)A 实体完整性约束B 引用完整性约束C 一般性完整性约束D 关键字完整性约束4. 在关系运算中,化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C)。
A. 投影B. 选择C. 笛卡尔乘积D. 加5. 从关系中挑选满足条件的记录的运算称为(A)。
2017年数据库试题及答案 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B、E-R图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2.在数据库技术中,为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的结构被划分成用户级、()和存储级三个层次。
A、概念级B、外部级C、管理员级D、内部级3.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4.关系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是指()。
A、能唯一决定关系的字段B、不可改动的专用保留字C、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D、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5.当关系模式R(A,B)已属于3N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一定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B、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C、一定属于BCNFD、A和C6.SQL 语言中,条件“年龄BETWEEN 20 AND 30”表示年龄在20 至30 之间,且( ) A.包括20 岁和30 岁 B. 不包括20 岁和30 岁C.包括20 岁但不包括30 岁D.包括30 岁但不包括20 岁7.为了使索引键的值在基本表中唯一,在建立索引的语句中应使用保留字( )A.UNIQU EB.COU N TC.DISTINCTD.UNION8.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不包括( )A 交 B. 除 C.投影 D.连接9.关系模式分解的无损联接和保持函数依赖两个特性之间的联系是( ) A.前者成立蕴涵后者成立 B. 后者成立蕴涵前者成立C.同时成立,或者同时不成立 D.没有必然的联系10.把ER 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的( ) A.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数据模型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三部分组成。
2.数据冗余可能导致的问题有和修改麻烦。
3.关系数据库中基于数学上两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
4.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数据库、定义基本表、定义视图和。
数据库平时作业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引论1.不属于逻辑数据模型的是(A)A E-R模型B 关系模型C 网状模型D 层次模型2、用户看到的现实系统的、描述实际领域的情况的模型是(A)A E-R模型B 关系模型C 逻辑模型D 物理模型3、 MS SQL Server是(D)。
A. 数据库B. 数据库系统C. 数据处理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4、下面没有反映数据库优点的是(A)。
A. 数据面向应用程序B. 数据冗余度低C. 数据独立性高D.数据共享性高5、表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一般使用(C)。
A. 用户活动图B. 数据流图C. E-R图D. 流程图6、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MS和DB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7、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DBA 和各种应用四个部分。
8、用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模式有:外模式、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
9、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三个发展阶段。
10、概念模式是用逻辑数据模型对一个单位的数据的描述。
第二章数据模型1.不属于关系数据模型中的概念是(B)A .主键B 系C 关系D 属性2.有关系:R(A,B,C)PK=A S(D,A) PK=D,FK=A,参照于R的属性A。
关系R和S的元组如图1所示。
指出图1关系S中违反关系完整性规则的元组是( B )A (1,2)B (2,null)C (3,3)D (4,1)3.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B)A 实体完整性约束B 引用完整性约束C 一般性完整性约束D 关键字完整性约束4. 在关系运算中,化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C)。
A. 投影B. 选择C. 笛卡尔乘积D. 加5. 从关系中挑选满足条件的记录的运算称为(A)。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大作业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时间:2022年4月26日目录1. 作业要求 (3)2. 概述 (5)2.1. 项目背景 (5)2.2. 编写目的 (5)2.3. 开发环境 (5)3. 需求分析 (6)3.1. 可行性分析 (6)3.2. 经济可行性 (6)3.3. 操作可行性 (6)3.4. 用户体验性 (7)3.5. 功能需求 (7)3.6. 性能需求 (7)3.7. 安全与保密性 (7)4. 功能模块设计 (8)4.1. 系统功能概述 (8)4.2. 功能模块图 (8)4.2.1. 用户角色功能划分 (8)4.2.2. 模块分布图 (9)4.3. 功能模块分析 (9)4.4. 业务流程分析 (13)4.5. ER模型图 (15)5. 数据库设计 (16)5.1. 数据库设计概述 (16)5.2. 数据表及数据字典设置 (16)5.3. 数据表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界面设计 (25)7. 关键技术 (32)8. 结束语 (34)9. 参考文献 (35)1.作业要求1.1.内容购书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某购书中心需建立一个信息管理数据库来存储管理以下信息(最少要求):*购书中心信息包括购书中心编码,名称,总经理,运营费用。
*购书中心内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有部门号、部门主管姓名、地址,电话及每个月的部门运营费用。
*每个部门有多个员工,每个员工有员工号、姓名、年龄、性别,职位及月工资。
*每个部门销售不同类型的书籍,书籍有编号、书名、规格,采购成本和零售价格、批发价格。
*书籍采购自出版商,出版商有编码,名称,联系电话,联系地址。
*所有的书籍存在商场购书中心或仓库中。
*购书中心有多个仓库,仓库有仓库号,仓库管理者姓名、电话及仓库的运营成本。
1.在SQL SERVER中,从游标中读取记录使用FETCH语句2.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中,在数据库中还可以存放程序,因为这种程序以数据库对象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所以称为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可以避免在网络上传输大量无用的信息或原始数据,只需要传输调用存储过程的指令和数据库服务器返回的处理结果;把完成某一数据库处理的功能设计为存储过程,则可以在各个程序中反复调用,从而减轻程序的编写工作量;可以利用存储过程间接实现一些安全控制功能。
在存储过程中不可以使用创建数据库对象的语句(数据定义语言,如CREATE TABLE等各种CREATE 语句)3.触发器是一类特殊的存储过程,它在满足某个特定条件时自动触发执行。
分为DML(数据操作语言)触发器、DDL(数据定义语言)触发器和LOGIN触发器。
4.DML触发器分为插入触发器、删除触发器和更新触发器三类。
触发器的三个要素:表、触发的事件、采取的动作。
5.当在某些表上发生数据操作时可以及时在线提示或发送电子邮件给用户,以引起用户的关注;触发器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对相关的表进行修改。
例如,对父表的修改,可以引起对子孙表的一系列修改,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简单的可以通过参照完整性的级联功能完成);触发器可以禁止或撤消违反数据完整性的修改(一般可以用参照完整性约束完成);触发器可以强制定义比CHECK约束更加复杂的约束,特别是跨表的约束则只能使用触发器来实现。
6.安全性措施的层次:物理层、人员层、操作系统层、网络层、数据库系统层。
7.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身份识别的3个层次:系统登录、数据库访问、数据操作。
8.数据库用户的分类:系统管理员用户、数据库管理员用户、数据库对象用户、一般用户。
9.事务(Transaction)是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性质之一,是管理数据库运作的一个逻辑单位。
多个用户的应用要同时正确运行,需要用事务来控制(并发控制);为了保证不丢失数据,也需要事务来控制(恢复控制)。
1.模式分解的准则:模式分解具有无损连接特性,模式分解能够保持函数依赖特性。
无损连接是指分解后的关系通过自然连接可以恢复成原来的关系;保持函数依赖分解是指在模式的分解过程中,函数依赖不能丢失的特性,即模式分解不能破坏原来的语义。
2.如果R(U,F) ∈1NF,并且R中的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关键字,则R(U,F) ∈2NF 。
3.如果R(U,F) ∈2NF,并且所有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关键字,则R(U,F) ∈3NF 。
4.关系模式R(U,F) ∈1NF,X→Y是F上的任意函数依赖,并且Y不属于X,U 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R(U,F) ∈ BCNF 。
5.如果要求分解保持函数依赖,那么模式分解总可以达到3NF ,但是不一定能达到BCNF ;6.如果要求分解具有无损连接的特性,那么一定可以达到BCNF ;7.如果要求分解既保持函数依赖、又具有无损连接的特性,那么分解可以达到3NF ,但是不一定能达到 BCNF 。
8.数据库设计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定义。
广义的定义是指基于数据库的应用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它包括应用设计和数据库结构设计两部分内容。
狭义的定义则专指数据库模式或结构的设计。
9.数据库设计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和数据库的支撑环境(包括DBMS、操作系统、硬件),设计一个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效率较高的数据库。
信息需求是指在数据库中应该存储和管理哪些数据对象;处理需求是指需要进行哪些业务处理和操作,如对数据对象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统计等操作。
10.数据库设计步骤: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11.概念模型设计的结果是得到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或称概念模型。
(1)先设计面向全局应用的全局概念结构的初步框架,即先建立起整个系统的总体框架;(2)然后根据部门或功能划分成局部应用;(3)依据划分后的局部应用完成局部E-R图的设计;(4)最后将局部E-R图合并、转换成全局E-R图,完成概念模型的设计。
设计一个图书管理系统。
要求:1.完成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2.完成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3.数据库系统的实现。
答:1.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1、问题的提出: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
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2、系统的业务功能分析: 1)建立读者类,实现对读者编号、姓名、所在单位等信息的描述。
2)建立书籍类,实现对图书的编号、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价格、采购日期、单价、数量、金额、版次、分类号、ISBN等信息的描述。
3)建立用于记录借书情况的类,实现输入读者编号和书籍编号后成功借书的描述。
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3、需完成的功能 1) 图书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2) 实现借书功能。
3) 实现还书功能。
4) 能方便的对图书进行查询。
5)管理员进行借书者用户进行管理2.完成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3、数据库系统的实现1、初始数据录入主要为用户信息与图书信息,用户信息可以同步学校本身的用户管理系统,或者手工录入。
图书信息则需要进行手工录入。
2、功能调试测试借阅和归还流程。
3、备份功能验证验证备份功能是否正常。
2017年数据库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要保证数据库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A、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射C、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D、内模式2.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C、数据冗余很高D、数据独立性高3.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联系类型是()A、多对多B、一对一C、多对一D、一对多4.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型是()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E-R模型5.对数据库并发操作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A、读出“脏数据”B、带来数据的冗余C、未被授权的用户非法存取数据D、破坏数据的独立性6.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用户程序与DBMS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7.数据库的网状模型应满足的条件是()A、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无双亲,也允许一个节点有多个双亲B、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节点C、有且仅有一个节点无双亲,其余节点都只有一个双亲D、每个节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8.子模式是()A、模式的副本B、模式的逻辑子集C、多个模式的集合D、以上三者都对9.数据库的()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A、安全性B、完整性C、并发控制D、恢复10.事务的原子性是指()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它事物是隔离的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SQL语言提供数据库定、数据控制、等功能。
2.数据库保护问题包括:、完整性、故障恢复和并发控制等方面。
3.关系代数中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连接和。
4.数据库中常用的四种文件组织方式是:顺序文件、索引文件、散列文件和。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据库系统原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面不属于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特点的是A、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B、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C、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D、数据面向应用2、关于外部模型的描述,叙述不正确的是A、逻辑模型是外部模型的一个逻辑子集B、外部模型独立于硬件,依赖于软件C、外部模型反映了用户使用数据库的观点D、外部模型是对概念模型的支持3、下面不属于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任务的是A、把概念模型转换成逻辑模型B、确定数据存放位置C、设计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接口D、评价逻辑模型4、在关系模型中,对于完整性规则叙述错误的是A、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B、外键和相应的主键可以不同名,只要定义在相同值域上即可C、外键和主键不可以是同一个关系模式D、外键值是否允许空,应视具体问题而定5、下面不属于关系模式设计问题的是A、插入异常B、删除异常C、不可重复读D、数据冗余6、如果X→Y,Y→A,且Y不能函数确定X,A∉Y,那么称X→A是A、平凡数据依赖B、传递依赖C、局部依赖D、完全依赖7、如下两个关系R1和R2,下列运算能得到关系R3的是R1A、R+(R-S)B、R-(R-S)C、R-(S-R)D、S-(R-S)9、是SQL查询语言中,用于两个子查询执行差操作的运算符是A、EXITSB、INTERSECTC、EXCEPTD、UNION10、SQL语言中条件“年龄BETWEEN 20 AND 30” 表示年龄在20至30之间,且A、包括30岁但不包括20岁B、不包括20岁和30岁C、包括20岁但不包括30岁D、包括20岁和30岁11、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A、事务管理子系统B、完整性子系统C、并发控制子系统D、回复管理子系统12、下列不属于并发操作带来的问题的是A、不可重复读B、丢失更新C、读脏数据D、修改异常13、在SQL Server2000中,记录了所有SQL SERVER 2000的系统信息、登录账号、系统配置设置等信息的是A、Master数据库B、Model数据库C、Pubs数据库D、Tempdb数据库14、PowerBuilder9.0中,用来实现数据库内、数据库之间,甚至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快速的数据转换的是A、数据窗口画板B、数据库画板C、数据关岛画板D、查询画板15、在对象联系图中,表示对象类型之间的超类与子类联系(从子类指向超类)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过程5个部分。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 数 据 库 》试卷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考试形式:闭卷;选择题、 数据库(DB ),数据库系统(DBS )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之间的关系是()。
A. DBS 包括DB 和DBMSB. DBMS 包括DB 和DBSC. DB 包括DBS 和DBMSD. DBS 就是DB ,也就是DBMS、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
A. 模式B. 物理模式C. 子模式D. 内模式、 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 )。
A. 名称B. 属性C. 对象D. 概念4、假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R-S)表示的是()。
A.R∩SB.R∪SC.R-SD.R×S5、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
A.更新视图B.查询C.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表D.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视图6、设关系数据库中一个表S的结构为S(SN,CN,grade),其中SN为学生名,CN为课程名,二者均为字符型;grade为成绩,数值型,取值范围0-100。
若要把“张二的化学成绩80分”插入S中,则可用()。
A. ADD INTO S VALUES(’张三’,’化学’,’80’)B.INSERT INTO S VALUES(’张三’,’化学’,’80’)C. ADD INTO S VALUES(’张三’,’化学’,80)D. INSERT INTO S VALUES(’张三’,’化学’,80)7、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1NFB.2NFC.3NFD.BCNF8、X→Y,当下列哪一条成立时,称为平凡的函数依赖()。
A.X ∈YB.Y∈XC.X∩Y=ΦD.X∩Y≠Φ9、以下()不属于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存取控制技术B.视图技术C.审计技术D.出入机房登记和加防盗门10、下述SQL命令中,允许用户定义新关系时,引用其他关系的主码作为外码的是()。
2017 年秋季学期马哲平时作业一、客观题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B)A、运动B、静止C、规律性D、可知性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实践是指(C)A、人们主观的活动B、人们的一切运动C、人们改造、保护和恢复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D、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C)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A、它的矛盾性B、它的可知性C、它的物质性D、它的存在性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A)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8.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A)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9.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C)A、矛盾特殊性原理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10.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A、事物的相对性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事物的变化D、人的自觉能动性11.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A)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1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D)A、大学的研究严重脱离社会的需要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和目的C、科学发展具有独立的一面D、人类实践是一个能动的过程1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D)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B)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C)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绝对观念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神秘天意的启示16.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作用机制的基础是(B)A、社会根本性质B、社会物质基础C、社会基本矛盾D、社会存在17.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活跃的因素是(C)A、经济基础B、生产关系C、生产力D、上层建筑1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B)A、人的技术很全面B、人的各方面素质和潜能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得参加D、人民群众都发展一致19.社会形态是(D)A、社会存在各个方面的统一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C、国体和政体的统一D、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2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B)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环境和社会本身的关系问题D、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关系问题二、主观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的内容是怎么样的?答:(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数据库平时作业题(华理2017)数据库平时作业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引论1.不属于逻辑数据模型的是( A )A E-R模型B 关系模型C 网状模型D 层次模型2、用户看到的现实系统的、描述实际领域的情况的模型是( A )A E-R模型B 关系模型C 逻辑模型D 物理模型3、 MS SQL Server是( D )。
A. 数据库B. 数据库系统C. 数据处理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4、下面没有反映数据库优点的是( A )。
A. 数据面向应用程序B. 数据冗余度低C. 数据独立性高D.数据共享性高5、表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一般使用( C )。
A. 用户活动图B. 数据流图C. E-R图D. 流程图6、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MS和DB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7、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各种应用四个部分。
8、用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模式有:外模式、内模式。
9、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10、概念模式是用逻辑数据模型对一个单位的数据的描述。
第二章数据模型1.不属于关系数据模型中的概念是( B )A .主键B 系C 关系D 属性2.有关系:R(A,B,C)PK=A S(D,A)PK=D,FK=A,参照于R的属性A。
关系R和S的元组如图1所示。
指出图1关系S中违反关系完整性规则的元组是( C )A (1,2)B (2,null)C (3,3)D (4,1)3.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 C )A 实体完整性约束B 引用完整性约束C 一般性完整性约束D 关键字完整性约束4. 在关系运算中,化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 C )。
A. 投影B. 选择C. 笛卡尔乘积D. 加5. 从关系中挑选满足条件的记录的运算称为( A )。
第4场数据库原理(本)一、单项选择题1、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AOA、外模式B、概念模式C、内模式D、存储模式2、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B问题而引入的。
A、提高查询速度B、插入、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C、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D、并发事务控制3、SQL语言是C。
A、高级语言B、编程语言C、结构化查询语言D、宿主语言4、下述哪一条是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D—oA、日志B、授权C、备份D、封锁5、下述那条是安全性遭到破坏的情况CoA、用户读取未提交事务修改过的“脏”数据B、由于系统断电而破坏了数据库中的数据C、用户非法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D、丢失更新问题6、数据库后援副本的用途是_C。
A、安全性保障B、一致性控制C、故障恢复D、数据的转储7、如果事务Tl获得了数据对象D上的排他锁,那么_CoA、Tl对D只能读不能写B、TI对D只能写不能读C、另一个事务T2对D既不能读也不能写D、另一个事务T2对D只能读不能写8、视图建立后,在数据字典中存放的是_CoA、查询语句B、视图的内容C、视图的定义D、产生视图的基本表的定义9、数据库的完整性是DoA、数据的正确性B、数据的独立性、可控性C、数据的一致性D、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10、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战失,这种情况称为COA、介质故障B、运行故隙C、系统故隙D、事务故隙11、数据库设计中,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即确定关系、索引、聚簇、日志、备份等数据的存储安排和存储结构,这是数据库设计的—DoA、需求分析阶段B、逻辑设计阶段C、概念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12、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一C。
A、模式与外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级映射D、三级模式13、写一个更新到数据库中,与写一个表示这个更新的运行记录到日志中是两个不同的操作,这两个操作的顺序安排应该B。
数据库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 数据库系统B. 文件系统C. 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2.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 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B. 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C.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D.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3. 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 数据B. 数据模型C.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D. 信息4.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 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B. 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C. 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 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5.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S和DBM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6.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A.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B. 一组硬件C. 一组系统软件D. 既有硬件,也有软件7.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A. 文件的集合B. 数据的集合C. 命令的集合D. 程序的集合8.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是()。
A. 命令系统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系统D. 操作系统9. 由计算机硬件、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
A. 文件系统B. 数据库系统C. 软件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10. 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接口是()。
A. 数据库集合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C. 操作系统OSD. 计算机中的存储介质11. 在DBS中,DBMS和OS之间关系是()。
数据库平时作业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引论1.不属于逻辑数据模型的是( A )A E-R模型B 关系模型C 网状模型D 层次模型2、用户看到的现实系统的、描述实际领域的情况的模型是( A )A E-R模型B 关系模型C 逻辑模型D 物理模型3、 MS SQL Server是( D )。
A. 数据库B. 数据库系统C. 数据处理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4、下面没有反映数据库优点的是( A )。
A. 数据面向应用程序B. 数据冗余度低C. 数据独立性高D.数据共享性高5、表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一般使用( C )。
A. 用户活动图B. 数据流图C. E-R图D. 流程图6、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MS和DB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7、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各种应用四个部分。
8、用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模式有:外模式、内模式。
9、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10、概念模式是用逻辑数据模型对一个单位的数据的描述。
第二章数据模型1.不属于关系数据模型中的概念是( B )A .主键B 系C 关系D 属性2.有关系:R(A,B,C)PK=A S(D,A) PK=D,FK=A,参照于R的属性A。
关系R和S的元组如图1所示。
指出图1关系S中违反关系完整性规则的元组是( C )A (1,2)B (2,null)C (3,3)D (4,1)3.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 C )A 实体完整性约束B 引用完整性约束C 一般性完整性约束D 关键字完整性约束4. 在关系运算中,化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 C )。
A. 投影B. 选择C. 笛卡尔乘积D. 加5. 从关系中挑选满足条件的记录的运算称为( A )。
A. 选择运算B. 投影运算C. 联接运算D.笛卡尔运算6. 同一关系模型的任两个元组值( A )。
A. 不能全同B. 可全同C. 必须全同D. 以上都不是7. 已知关系R如图1所示,可以作为R主键的属性组是( B )。
RA B C D1 2 3 41 3 4 52 4 5 61 4 3 41 3 4 73 4 5 6图1A. ABCB. ABDC. ACDD. BCD8.关系R有4列属性,关系S有6列属性,则R×S有____10___列属性。
9.有关系:课程表(课程名,课程号,学分,开课时间,上课老师),其中,课程名不重复,在此关系中能作为键是课程名,课程号。
10.简答题:外键的充要条件及其作用?答:外键的充要条件:1) FK和K的取值域是一样的;2) 对于R中任何一个元组t,要么t[FK]上的值为null,要么存在R'中的元组t',使得t[FK]=t'[K]。
作用:形成关系(表)与关系(表)之间的联系11. 简答题:什么是实体完整性约束?举例说明。
答:每个关系应有一个主键,每个元组的主键的应是唯一的。
这就是实体完整性约束。
如关系:student(学号,姓名,性别)中,有一个主键“学号”,每条学生记录的学号都不同,这是就关系student中的实体完整性约束。
12.简答题:设有如图示的关系R,计算R4=ПA,B(σB=b1(R))R4为: Aa1a2 B b1 b113.简答题:有如下关系代数表达式, DNO分别是EPM的PK和DEPT的FK,Пσmanager=’001’(DEPT))请将其转化成相应的SQL语句。
ПENO(EPM σmanager=’001’(DEPT))= ПENO(σmanager=’001’(EPM╳DEPT)) SELECT ENO FROM EMP, DEPT WHERE DEPT.MANAGER=‘001’ AND EMP.DNO=DEPT.DNO14. 假设ABC房地产公司聘用多名业务员负责房地产的销售业务;每名客户可以多次或一次购买多套住房,每套住房有唯一的标识(房间号);每套房产交易都要签定合同,合同的实例如图2所示(1)试为ABC房地产公司数据库设计一个优化的E-R模型,要求标注连通词,可以省略属性;(2)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要求写出每一个关系的主键和外键(如果有)。
1.答:2.客户(身份证号,客户姓名,联系电话,地址,邮政编码)主键:身份证号业务员(业务员代号,业务员姓名,电话号码)主键:业务员代号房间(房间号,居室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单位,金额,合同号)主键:房间号外键:合同号合同(合同号,日期,付款方式,总金额,身份证号,业务员代号)主键:合同号外键:身份证号,业务员代号15.图中显示一张交通违章处罚通知书,根据这张通知书所提供的信息,(1)设计一个E-R模型(可省略属性);(2)将这个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要求标注主键和外键。
(本大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交通违章通知书:编号:TZ11719姓名:×××驾驶执照号:××××××地址:××××××××××邮编:××××××电话:××××××机动车牌照号:××××××型号:××××××注:一张违章通知书可能有多项处罚,例如:警告+罚款答:司机(驾照号,姓名,地址,邮编,电话) PK=驾照号 机动车(牌照号,型号,制造厂,生产日期) PK=牌照号警察(警察编号,姓名) PK=警察编号处罚通知(编号,日期,时间,地点,驾照号,牌照号,警告,罚款,暂扣,警察编号) PK=编号FK=驾照号,牌照号,警察编号第三章1.已知成绩关系如图所示。
执行SQL 语句: SELECT COUNT (学号) FROM 成绩WHERE 分数>60查询结果中包含的元组数目是( B )A .1 B.3 C. 5 D. 42. SQL 语言中,删除一条记录的命令是( A )。
A. DELETEB. DROPC. CLEARD. REMORE3.SQL 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 B ) A. DELETE B. DROP学号 课程号 分数 S1 C1 80 S1 C2 55 S2C1null S2 C270 S3 C3 90C. CLEARD. REMORE4.授予用户Jean可以查询帐户表的权限,使用的SQL语句是( A )A. GRANT SELECT ON 帐户 TO JeanB. GRANT SELECT TO Jean ON 帐户C. GRANT SELECT TO帐户 ON JeanD. GRANT SELECT ON Jean TO 帐户5. 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了一个表S:CREATE TABLE S(S#CHAR(6)NOT NULL,SNAME CHAR(8)NOT NULL,SEX CHAR(2),AGE INTEGER);今向S表中插入如下行时,( B )可以被插入。
A. (‘991001’,‘李明芳’,女,‘23’)B. (‘990746’,‘张为’,NULL,NULL)C. (NULL,‘陈道’,‘男’,32)D. (‘992345’,NULL,‘女’,25)6. 如下面的数据库的表中,若职工表的主键是职工号,部门表的主键是部门号,SQL 操作不能执行是( B )。
图1A. 从职工表中删除行(‘025’,‘王芳’,‘03’,720)B. 将行(‘005’,‘乔兴’,‘04’,750)插入到职工表中C. 将职工号为‘001’的工资改为700D. 将职工号为‘038’的部门号改为‘03’7. 假定学生关系是student(S#,SNAME,SEX,AGE),其属性为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关系course(C#,CNAME,TEACHER),其属性为课程号,课程名,教师;学生选修课关系是sc(S#,C#,GRADE)其属性为学号,课程号,成绩。
若查询年龄为20岁的男生的学号和姓名,将涉及到的关系为( D )。
A. studentB. student,courseC. student,scD. student,course,sc8.SQL语言中对数据库的权限进行操作的命令主要有 grant 和 revoke 。
9.设关系STUDENT(SNO,SNAME,SEX,BDATE,HEIGHT),其中属性含义依次为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关系COURSE(CNO,LHOUR,CREDIT,SEMESTER),其中属性含义为课程号,课时,学分,开课时期,关系SC(SNO,CNO,GRADE),其中含义为学号,课程号,成绩。
(1)试用SQL语句完成以下查询:查询有一门以上(含一门)三学分以上课程的成绩低于70分的学生的姓名。
(2)将上述命令转换为关系代数表示达式。
(3)查询缺成绩的学生的姓名、缺成绩的课程号及其学分数。
(4)查询每门课程选课的学生人数、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和平均成绩,并按学生的课程号排序。
(5)生成一个女学生成绩临时表FGRADE,表中包括SNAME,CNO,GRADE三个属性。
(1)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course,sc where credit>3 and grade<70 and student.sno=sc.sno and o=o(2) ПSNAME(σs.sno=sc.sno and o=o and credit>3 and grade<70 (STUDENT×COURSE×SC))(3) select sname,o,credit from student, course ,sc whe re grade is null and student.sno=sc.sno and o=o(4) Select cno,count(sno),max(grade),min(grade), avg(grade) from sc where group by cno order by cno(5) 二步:第一步:CREATE TABLE FGRADE(SNAME VARCHAR(8) NOT NULL,CNO CHAR(6) NOT NULL,GRADE DEC(4,1) DEFAULT NULL);第二步:INSERT INTO FGRADE SELECT SNAME,CNO,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SEX=‘女’;10.设有关系EMP(ENO,ENAME,SALARY,DNO),其中各属性的含义依次为职工号、姓名、工资和所在部门号,以及关系DEPT(DNO,DNAME,MANAGER),其中各属性含义依次为部门号、部门名称、部门经理的职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