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系统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20.13 KB
- 文档页数:3
某新开发小区智能化系统使用说明1、信息网络系统1.1集约化综合布线系统针对小区的结构化布局情况,对小区的布线采取分块化的方式,分为园区主干布线系统、楼栋干线布线系统、家庭综合布线系统三个部分。
各个布线系统自成体系,采用统一的接线箱方式,集中管理,便于日后的线路维护。
1.2小区宽带接入系统小区宽带接入应用系统包括网上教育、网络游戏、VOD点播、网上购物等。
2、小区安全管理系统2.1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小区周界防越报警系统--一旦有人非法翻越小区围墙(即因红外线被阻断),系统立刻将报警信号传送到管理中心,同时显示报警区域的平面位置,蜂鸣器鸣响,提示值班人员赴现场处警。
区域入侵防盗报警系统--重要的区域或设备间安装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晚上或白天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起到安全防范,及时发现警情,使财产免遭损失。
报警联动控制--电视监控系统可与报警系统联动进行图像跟踪及记录,当监控中心接到报警时,监控中心图像视屏上立即弹出与报警相关的摄像机图像号。
2.2电视监控系统大门电视监控--由于大门是人员出入的主要通道,所以需在大门处安装摄像机,并进行录像备查。
园区电视监控--园区内主要通道及周界需要安装摄像机,以确保夜间安全。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采用先进的数字监控系统与传统矩阵相结合,配合电视墙实时反映小区内外的情况,对报警信号进行即时处理,录像备查;通过网络可实现远程监控;并对住宅楼的可视对讲及家庭报警信息进行处理。
2.3小区访问对讲系统户内分机与单元门主机进行可视对讲--户内分机可以对来防者的身份进行辨别确认、并对单元门进行电动开锁,在配有报警模块的情况下,可作为室内家庭防盗报警的报警信号的接收装置,并对其进行设防和撤防。
户内分机与物业管理主机进行可视对讲--物业管理主机可以同所有的户内分机(即住户)进行对话,并伴有图像显示;同时所有的住户可以与物业管理中心人员进行对话,在紧急情况下,他可以向物业管理中心进行紧急求救,物业管理中心主机能知道呼叫分机的住户在哪栋楼哪单元具体的门牌号。
多媒体智能化系统概述多媒体智能化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智能化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用于实现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展示的系统。
它通过融合多种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虚拟现实等,实现对多媒体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展示,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和个性化的服务。
多媒体智能化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娱乐、医疗、交通、安防等。
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智能化系统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互方式,通过动画、视频、音频等手段,生动有趣地呈现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在娱乐领域,多媒体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身临其境的游戏和娱乐体验。
在医疗领域,多媒体智能化系统可以结合医学影像分析、智能诊断等技术,提供医生辅助诊断,改善医疗服务。
多媒体智能化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媒体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显示。
多媒体数据采集技术可以通过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获取图像、视频、音频等数据。
多媒体数据存储和传输技术可以通过云存储、网络传输等手段,实现数据存储、共享和传输。
多媒体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包括图像处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算法,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多媒体数据显示技术可以通过显示器、投影仪等设备,将多媒体数据以视觉、听觉等方式呈现给用户。
多媒体智能化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全面化。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智能化系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多媒体智能化系统将更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多媒体智能化系统也会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物联网、区块链等,实现更高级的功能和应用。
总之,多媒体智能化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实现对多媒体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展示,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和个性化的服务。
它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医疗、交通、安防等领域,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智能化、个性化和全面化。
XX中学智能化系统设计说明2011-10目录第1章前言 (5)1.1工程概况 (5)1.2工程范围 (5)1.3施工参考依据 (5)1.4设计原则 (6)1.5总体要求 (6)第2章计算机网络系统 (6)2.1计算机网络子系统建设 (6)2.1.1总体要求 (6)2.1.2系统技术要求 (7)2.1.3系统产品技术要求 (7)2.2出口防火墙 (8)2.3接入层交换机 (8)第3章综合布线系统 (8)3.1系统建设要求 (8)3.2配线子系统 (8)3.3干线子系统 (9)3.4设备子系统 (9)3.5进线间子系统 (9)第4章会议室系统 (9)4.1系统概述 (9)4.2大会议室设计 (9)4.3报告厅设计 (10)4.4阶梯教室 (12)第5章综合机房工程 (12)5.1机房装饰 (12)5.2机房UPS (13)5.3机房监控 (13)第6章公共广播系统 (14)6.1系统音源 (14)6.3声音传输及切换 (14)6.4终端扬声器 (14)第7章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15)7.1设计需求 (15)第8章有线电视系统 (15)8.1系统概述 (15)8.2设计依据及指标 (15)8.2.1设计依据 (15)8.2.2系统设计指标 (16)8.3系统结构设计 (16)8.3.1信号接收端(信号源) (16)8.3.2同轴传输网络 (17)8.3.3用户终端 (17)8.4安装点位表 (17)第9章综合管路系统 (17)9.1概述 (17)9.2线槽设计原则 (18)9.3电线管设计原则 (18)第10章教室(普通教室、全配置教室)系统 (19)10.1系统概述 (19)10.230个全配电子教学系统教室要求 (19)10.3简配教室(60间) (20)第11章室内体育馆系统 (20)11.1系统概述 (20)11.2智能场馆系统 (20)11.2.1馆管理 (20)11.2.2设备管理 (21)11.3LED显示系统 (21)第12章综合安防控系统 (22)12.1系统概述 (22)12.2系统结构 (22)12.3.1视频图像的存储 (22)12.3.2视频图像的显示 (24)12.3.3控制中心系统 (24)12.4无线巡更系统 (24)12.4.1设计本系统的目的 (24)12.4.2系统设计 (24)12.4.3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25)12.5教室视频管理(本次只实施管路部分) (25)第13章一卡通系统 (25)13.1系统概述 (25)13.2 系统管理 (26)13.3 发卡系统 (26)第1章前言1.1 工程概况XX中学学校规模:100个班,5000名学生,5000名学生住校,规划总用地面积:280798.2平方米,合421.2亩,总建筑面积:129093.7平方米(含地下车库建筑面积3638.6平方米)。
智能化系统包含哪些一、概述1.1智能化系统的定义智能化系统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技术等,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和应用的一种高度集成、高度自动化的系统。
1.2智能化系统的分类智能化系统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医疗系统、智能能源系统、智能物流系统等。
1.3智能化系统的特点智能化系统具有高度集成、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高度可靠性等特点。
1.4智能化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更加集成化、更加网络化、更加绿色化、更加人文化等方向发展。
二、智能化系统的核心技术2.1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智能化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方面。
硬件技术包括处理器技术、存储技术、输入输出技术等;软件技术包括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编程语言技术等。
2.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智能化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两个方面。
有线通信技术包括光纤通信技术、电缆通信技术等;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微波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
2.3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是智能化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控制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执行器技术等。
2.4技术技术是智能化系统的灵魂,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等。
三、智能化系统的应用3.1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利用智能化技术对交通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以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污染等目的的系统。
3.2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是指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安全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等目的的系统。
3.3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是指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家居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以提高家居舒适度、便利性、安全性等目的的系统。
3.4智能医疗系统智能医疗系统是指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医疗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以提高医疗质量、效率、安全性等目的的系统。
智能化系统简介一、视频监控系统1、系统架构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视频采集部分、数字网络传输部分、监控中心应用平台组成。
2、系统功能(重要性)1)现场标清、高清画面的实时监控,远程管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2)图像回放调查、明确事件责任,增加生产线人员的责任心;3)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3、应用背景1)企业保卫部门、生产管理部门;2)智能建筑、建筑群;3)公安交通部门;4)平安城市。
4、主要系统设备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设备包括模拟摄像机、高清网络摄像机、云台、视频管理主机、视频存储主机、编码器、解码器、大屏幕展示单元等。
二、机房系统1、机房系统重要性机房是数据中心的基础平台;机房是信息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基本保障。
2、机房系统架构(包括主要设施、设备模块)3、必须考虑部分1)装修部分的防静电地板、天花吊顶、门窗改造;2)配电部分的UPS配电、市电配电;3)防雷接地;4)综合布线;5)普通空调制冷三、大屏幕展示系统(一)大屏幕拼接系统大屏幕拼接系统目前市场主推2中产品:1)等离子大屏幕拼接系统;2)液晶大屏幕拼接系统。
1、应用背景1)企业(单位)调度中心;2)企业(单位)安防监控中心;3)企业(单位)形象展示中心2、等离子大屏幕与液晶大屏幕的应用区别1)液晶大屏幕分辨率较高,但拼接缝隙较大(6-10mm),整体性价比较好,适用于安防监控中心等;2)等离子大屏幕具有显示效果好、拼接缝隙小(小于3mm)等特点,但成本较高,适用于调度中心、形象展示中心。
3、主要系统设备主要系统设备包括大屏幕、图形拼接处理器、矩阵等。
(二)L ED大屏幕展示系统LED大屏幕展示系统包括表贴全彩LED、双基色LED、单基色LED。
1、应用背景1)企业(单位)信息发布;2)企业(单位)产品宣传;3)企业(单位)形象展示2、系统功能区别1)表贴全彩LED:画面平滑细腻,视角大,彩色图案效果好;2)双基色LED:早期产品,彩色图案失真,适用于文字信息发布,优点是成本较低;3)单基色LED:早期产品,趋于淘汰,不推荐。
智能化系统集成简介及应用智能化系统集成是指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系统,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功能。
智能化系统集成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工业生产、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农业等。
下面从几个典型领域来介绍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领域,智能化系统集成可以应用于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集成在一起,可以实现对生产线的连续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汽车制造厂可以利用智能化系统集成来实现对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每辆汽车的质量。
在城市管理领域,智能化系统集成可以应用于城市交通流量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可以采集车辆的实时信息,再通过智能算法分析,可以得出道路上车辆的流量情况,并通过控制信号灯等设备来调节交通流量,以减缓拥堵情况。
另外,智能化系统集成还可以用于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通过识别车牌等方式,实现对停车场的空车位进行监测和管理。
在医疗卫生领域,智能化系统集成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通过将医疗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并通过智能算法分析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故障。
另外,智能化系统集成还可以应用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通过集成各种医疗信息系统,实现对医疗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农业领域,智能化系统集成可以应用于农作物的自动化种植和养殖。
通过集成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再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自动调节灌溉、施肥和光照等参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智能化系统集成还可以应用于畜禽养殖中,通过监控和控制饲料和水的供给,实现对畜禽养殖环境的优化管理。
总结来说,智能化系统集成是将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系统,应用在各种领域中。
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说明书智能化面板如图1所示:图1在上图中,第一排为时间显示,依次为天、时、分、秒,左面显示屏为设备运行状态显示屏,右面为操作键盘,下面小黑点为复位键,⊙为报警灯,键盘具体排列如图2所示:取消启动012休眠关机345电压离子泵678恒温接收机综合器9+/-时间移相←→同步控制背景↑↓确认图2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键盘的操作方法:图中所示数据随设备状态而定。
1.电压参数显示按电压键,状态显示屏显示设备各部分电压值,如图3:图3上图中:V1为总电源电压,正常工作范围为23-25V,电压不在此范围将显示出错,并给予报警。
V2、V3为自动调谐器、流量控制器、恒温控制器的两组电源电压,V2正常工作范围为14V-16V,V3为-14V--16V。
V4为智能化监控系统、接收机、自动调谐器电源电压。
正常工作范围为7-9V。
C F V为C场电压,正常工作范围为14-16V。
O S C V为电离源直流工作电压,工作范围为10-22V,一般为18V左右。
O S C I为电离源直流工作电流,工作范围为150-900m A。
2.离子泵参数显示按离子泵键,显示屏显示如图4所示:图4上图中:I O N V为离子泵高压,正常工作范围为2K V-5K V。
I O N I为离子泵电流,正常工作范围为 1.0-4.5m A,随流量的改变而改变。
F L U X为钯管加热器电压,正常工作范围为1-22V。
F L R 为流量设定,范围为0-4.8V 。
3. 恒温控制电压参数显示按恒温键,显示屏显示如图 5:图 5恒温部分各参数工作范围均为1-22.8V 。
下面列出了各个参数的涵义。
T H B 真空罩底部恒温加热电压 T H C 真空罩中部恒温加热电压 T H D 真空罩顶部恒温加热电压 N E C K 颈部恒温加热电压O V N 1 外炉中部和顶部恒温加热电压 O V N 2 外炉底部恒温加热电压I S O L 隔离器、前置放大器恒温加热电压4. 接收机参数显示按下接收机键,显示屏显示如图 6所示:图 6 上图中:I F L 为接收机中频信号电平,设备正常工作时应在 1.5V -4.5V 之间,通常为 3.5V 左右。
智能化系统(部分系统)说明
一、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智能专网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系统、智能专网系统、网络控制系统、以及所有基于TCP/IP协议的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由终端(面板、模块、水晶头),网络线缆(五类线、六类线),网络配线架(24/48口数据配线架),理线架,接入交换机(24/48口接入交换机)以光模块通过光跳线跳接光纤配线架以光纤链路接入到区域汇聚交换机光模块口(24/48纯光口三级可网管汇聚型交换机,汇聚整个区域内所有接入交换机)再跳接到光纤配线架以光纤链路跳接到园区核心交换机以实现整个园区网络的物理链路。
在园区核心网络机房,为了实现整个网络的安全与数据通信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我们必须对整个网络进行组网构建。
我们每一台终端不论是PC、PAD、手机、还是计算机都是需要一个固定的地址才能接入到互联网,进行网络访问,但是网络运营商只能给我们提供的地址只有一两个,那么我们只能运用路由器给我们所有的终端分配地址,因此我们的系统就需要一台核心路由去支撑业务,支撑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当然接入外网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不能因为访问互联网而受到网络病毒的侵害,因此防火墙不能缺少。
现在社会互联网接入已经成为任何企事业单位不能缺失的部分,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强。
我们的网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计算机互联网和智能专网。
计算机互联网主要负责所有无线终端、有线终端、办公终端以及游客终端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智能专网主要负责安全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BA系统、电力监控系统、自动计费系统、电梯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数字集群系统、票务系统、会议系统、公共及应急广播系统、时钟系统、智能信息发布系统及LED控制与信息发布系统。
整个网络系统担负着我们所有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所有的核心设备都以一主一备一冗余的方式进行配置。
而且所有的设备缺一不可。
共需要四台核心交换、四台核心路由、四台防火墙、四台负载均衡。
二、语音通信系统
语音通信系统的布线需求由综合布线系统实现。
办公、会议及后勤区域语音通信采用用户自设程控交换机方案,本项目内部通信语音交换机初装容量暂按为200门配置;语音通信交换机设于能源中心首层网络机房内。
程控交换机通信效率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展商及内部工作人员的通信需求,同时面向未来、面向综合业务、面向多媒体应用,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扩展性。
因此数字程控交换机应具有设备交换能力强、无阻塞、维护方便、软件功能丰富,能满足前台服务和后台管理多种业务的需要。
本项目内部数据网络与运营商公网间数据接入可采用路由器方案,提供数据/语音集成、VPN及多协议路由解决方案。
该系统由终端(语音面板、模块)、语音线缆(三类线或电话线)、语音配线架(110配线架)、大对数市话电缆(200对市话电缆)、语音配线柜(F02配线柜)、和控电话交换机组成,其中任何设备不可缺少。
三、公共及应急广播系统
系统采用网络传输的方式,信源及控制管理设备位于消控中心内。
采用分布式设计,音频输出单元与功放位于园区各单体建筑内就近连接其所对应的扬声器,以利于降低线损。
网络型音频处理主机在数字广播系统中是控制与处理的核心设备,可实现实时的热备份功能,备份机和多台主工作机同时在网络上工作,备份机通过网络与多台主机之间进行相互通信,当发现备份机和某台主工作机彼此的端口出错或是失去联
系时,备份机就会自动上传并编译相应的程序,代替主机进行工作。
做到完全无人职守的实时的热备份。
该项目因为每个展厅内空间较大因此需要多台功放来实现声场部署以解决声压问题。
但空间过大又必须要考虑到混响问题。
该系统由终端扬声器(吸顶喇叭、音柱)、数字网络功放、分区控制器、前置放大器、智能播放器、强切电源、话筒、监听器、智能专网到消防控制室。
四、无线对讲系统
该系统能向漫游在整个建筑物内而不在办公室或管理用房内的办公人员或物业管理人员及时提供外部或内部不间断的电话通信,以提高电话通信接通率并向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该系统的室内收发基站分别安装在各层经仪器测绘后的合适位置。
采用异频半双工中转的通信方式,系统要求具有完善的集群调度功能,要求运行稳定、可靠、故障弱化能力强,本工程采用400HMz低频段的无线调度系统。
无线对讲系统覆盖范围:所有展厅及其他展馆房间,包括夹层、楼梯、地下室、展馆内工作区域、展馆外围、登陆厅、停车场及相关区域;电磁场覆盖面之强度须优于150V/m而没有杂声及干扰,或为当地无线电委员会认可之强度;系统采用TDMA多址方式,即1个载波提供2个通话信道,本系统要求为4载波系统,提供8路信道,其中1路做为控制信道,提供7路语音信道;系统须具备一定的可扩容性,满足后期终端的增加;系统通信中心设在登陆厅一层园区综合指挥控制中心内,对讲信号有效覆盖区域,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天馈系统,保证信号在建筑物的公共区域及经常活动的区域(包括各设备机房内)有效、均匀、稳定地覆盖;工作区域信号覆盖率达到95%及以上,信号覆盖区域接通率98%。
系统构成主要由PDT商业数字小集群基站、集群对讲机、基站信号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射频电缆及分合路系统、室内天线和室外天线等为组成,同时系统需要配备网管系统,进行系统的用户和设备管理工作。
本系统在综合指挥中心放置信号源主机,通过信号分布系统进行信号覆盖,系统的网管设备安装在指挥中心的电脑内,与基站通过IP网络相连。
五、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根据本工程建筑特点,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能源中心首层设置总控室,在各展厅、主登录厅、会议中心等首层设置分控室,且分控室能独立完成该分控区域的安全防范功能,并采用数字系统架构,系统主机预留扩展借口。
视频监控系统由摄像机、POE交换机、智能专网、硬盘录像机、工作站、监视器、智能专网、能源中心安防控制室、存储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视频矩阵、拼接控制器、拼接大屏、工作站等设备组成。
视频监控系统等所有前端设备的供电均由安保中心统一提供。
安保中心先供220V 交流电至各弱电间,再由各弱电间的电源模块变压后供给前端设备。
供电的参数为AC24V/DC12V等。
安保中心内设置安防系统专用配电柜(带UPS)。
220V交流电由此配电柜引至各展厅内各个弱电间内的分配电箱。
安保中心内的控制及存储设备由带UPS的配电柜供电;显示设备由普通配电柜供电。
前端摄像机、防盗报警探测器、地址模块、门禁控制器、读卡器等设备由弱电间内配电箱供电。
六、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根据国家及广东省有关的节能条文及措施设置,系统主要对楼内的电量(建筑能耗管理系统中的电力分项计量由电力能量管理系统EMS实现,系统通过与EMS主服务器间的网络连接获取电力能耗数据)、水耗量、燃气量、集中供热(冷)耗电量、集中热水供应量、可再生资源等的节能分析,综合能耗管理,能耗费用管理,账单管理、用电设备能耗分析、单位面积综合能耗计算、节能检查。
通过对
楼内的能源消耗进行能耗实时监控,实现能耗超标预警、节能潜力分析、设备运行工况分析、设备维修优化方案分析等,以达到建筑物节能增效的目的。
同时可将分类能源消耗数据信息向上级部门上传。
考虑到会展中心各展厅展位数量众多,运维难度很高,为便于厘清展会运营与展厅物管责任界面,提高管理效率,在建筑能耗管理系统中配置一套展商能耗计量收费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针对展厅内展览用电、用水、用气能能耗参数进行统计,可向展会运营方提供参展商能耗数据。
能源管理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能量表、电表、水表)、数据中转站(接口网关)等设备通过智能专网组成。
所采集和分析处理的数据可通过网络上传至上一级的数据中心内。
数据采集子系统由监测建筑中的各计量装置、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采集软件系统组成。
数据中转站接收并缓存其管理区域内监测建筑的能耗数据,并上传到数据中转站内。
数据中转站采集并缓存其管理区域内监测建筑的能耗数据,完整转发给上一级数据中心。
七、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各展厅、公共走道、门厅等公共活动空间均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调光或开关量控制满足不同功能的灯光场景控制需求,营造舒适的照明环境,同时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节能和管理,并通过通讯接口与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联网。
系统由工作站、智能照明编程器、可编程开关控制器、控制面板、遥控器、手持式编程器、接入网关及网络设备等部件组成。
系统采用集中分布式和双总线结构,并且有网络控制功能,控制方式更加灵活,系统安全系数高。
在能源中心安防控制中心内设置灯光控制主机。
八、机房工程
本项目机房工程包括消防安防控制中心、网络通信机房、弱电总控室和各类会议室及功能厅的控制室等。
机房是各类信息的中枢,是保证网络和计算机等高级精密设备能长期而可靠运行的基础,同时为机房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而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满足会展中心智能化系统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在各智能化系统机房均采取UPS集中供电方式。
为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以及在恶劣的外界环境下能够正常的工作,机房工程根据不同场所分别设置机房配电及照明系统、机房空调、机房电源、防静电地板、防雷接地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和机房气体灭火系统等。
系统支持标准的网络传输协议,能实现本地和远程监视和操作,可按权限配置远程管理及操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