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素材-人物动态速写-人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17
美术动态人物的课件背景分析:对于人物速写绘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中学美术老师有过很多的尝试和练习。
但大多数都是以老师示范学生绘画为主的学习,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法很难让学生对运动人物速写的绘画产生兴趣。
在二期课改中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的方式渗透到教学中来,尝试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模式轻松而灵活的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是本次课要尝试的重点所在。
人物是绘画题材中比较难画的部分,尤其是对于动态人物的绘画就更难。
初一年级的学生在面对运动的人物绘画时往往望而却步,而大部分老师也有这样的心理,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基本的重心、动态线等造型方法后,通过直观示范再要学生模仿练习,往往很难达到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尝试探究性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在解决问题基础上简单的画出活动中的线描人物速写。
学情分析探究性教学在课堂中我已有多次尝试,因此,学生对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初一的孩子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好动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天性,在这个阶段安排活动人物绘画是比较合适的,但画运动的人物对于初一的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从简单的人物动态速写着手绘画,降低难度,是学生比较能接受的,也能比较顺利的完成作业。
设计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
让学生在美术学科教学中享受有创意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运动人物的基本重心、动态线等知识,并能简单画出体育课上同学们运动的一瞬间。
过程与方法:以探究,活动的形式掌握人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线描人物速写的作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物运动基本规律的学习,学生掌握一定的人物绘画知识,以此热爱美术,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运动基本造型规律及绘画方法教学难点运动中人物的绘画教学方法与策略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互相探讨、模仿、演示等方法掌握人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观察老师示范人物线描速写,独立完成线描速写。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1、《朝元图》是原在我国山西省永济县永乐宫的一幅大型壁画,壁画共计403.34 平方米,画面高 4.26 米,全长 94.68 米,共画天神 286 身,描绘了道教神仙们朝拜的情景。
2、日本画《早春之路》的作者是日本的(东山魁夷),画家以蓝、绿、白等纯净的色彩展现了一个清新如水、静谧致美的自然世界。
油画《桦树林》的作者是俄国的(列维坦),他以一片黄绿色展现了一个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夏天。
3、中国画《金秋》的作者是中国的(林风眠),他用厚重又艳丽的红色、金黄色、橙色、黑色表现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秋天。
油画《冬猎》的作者是尼德兰的(勃鲁盖尔)。
4.一年四季指的是春夏秋冬,我们可以用淡绿、红色或深绿色、黄色或金色、白色这几种颜色形容它们。
5.(红)、(黄)、(蓝)是色彩的三原色。
橙、绿、紫是色彩的三间色。
6、在色彩学习中,我们会把色彩分成冷色和暖色。
冷色是给人以寒冷感觉的色彩。
显得清静、清凉、宽广、寒冷,会使人联想到森林、群山,蓝天、大海。
冷色是(绿色、蓝色、紫色)7、暖色是给人以温暖感觉的色彩,显得鲜艳、热烈、温暖,会使人联想到鲜花、枫林、夕阳,暖色是(红色、橙色、黄色)。
8、法国的马蒂斯的油画《红色的房间》和农民画《腰鼓》以及秘鲁的《安第斯织物》都属于暖色调的作品。
9、法国杜菲的油画《尼斯的英格兰散步大道》,日本福田平八郞的日本画《水》,法国克罗斯的油画《阿西西附近的风景》,荷兰凡高的水彩画《花园里的树丛》都属于冷色调的画。
10、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
例如:红与紫相比,红就暖,紫就冷;紫与蓝相比,紫就暖,蓝就冷。
(此题可能会以判断题出现,如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绝对的【X】)11、点染派是法国画家乔治 . 修拉开创的。
19 世纪末,法国画家修拉对光和色进行了分解,创造出一种用笔触的绘画技法,把原色中的红色一条条涂在画面上,再在红的笔触下面平行地涂上蓝的笔触,站在一定距离看上去,画面的两种色彩恰好混合成紫色。
人物动态速写的步骤人物动态速写按表现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慢写和速写两种类型。
慢写主要表现静止的动态为主,时间比较长。
速写则既可以表现静止的人物动态,也可以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动态,时间可长可短.1、人物动态慢写步骤,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观察 :观察是构成表现形式的基础. 人物动态速写的观察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形体的观察:形体特征首先反映在形体比例上。
人体比例为“立七半、坐五、跪四、盘三半”,具体结构为头顶至脚底,二分之一出为耻骨。
下颌至乳点、乳点至肚脐各为一个头长;躯干为三个头长,兼宽为二个头长;上肢为三个头长,其中上臂约一点三个头长,前臂约一个头长,手约零点七个头长;两臂伸展与人体等高;大腿为二个头长,小腿包括脚在内为二个头长,脚为一个头长。
(见图)(下面的是一种共性的参考基准。
人物个性比例特征却经常体现在高矮胖瘦上,瘦长着常显头小腿长,而胖矮者往往头大腿短,观察时候要对人物的客观认知中看出差异,并在表现中强调这些差异)形象特征的观察:人物的头部比例结构,古人称为“三停五眼”。
头部长度的二分之一处是眼睛的位置;有眼睛至头顶为五等份,最上一份处为发际;有发际至下颌分为三等份即为三停。
一停处为眉毛的位置;二停处为鼻子的位子.头部正面的最宽处左右分为五等份,颧骨至外眼角为一眼宽;二眼中间为一眼宽,(鼻翼也为一眼宽)故称之为五眼.鼻子至下颌的三分之一处是嘴巴的位置;耳的长度为眉毛至鼻底的距离相等。
(如图)动态特征的观察:运动规律构成了动态特征,运动规律的静止动态特征中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1)重心与支撑面:重心是人体重量的中心,是支撑人体的关键;支撑面是支撑人体重量的面积,指两脚之间的距离。
重心的位置在人体骶骨与脐孔之间,由脐孔往下引一条垂直线,称为重心线;重心线的落点在支撑面之内,人体则可依靠自身的支撑;如在支撑面以外,则不能依靠自身支撑。
(如图)由此构成了静止动态的三种基本动态特征.重心落在支撑的一只脚上,称为单脚支撑动态;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称为双脚支撑动态;重心落在两脚两脚即支撑面外,人体要保持平衡,则要依靠辅助物体支撑,称为有辅助支撑点的动态。
人物速写人物动态训练动态训练动态速写表现要点画好速写人物包含着很多因素,如:人体比例的准确性,人体力度的方向,头、颈、躯干、臀部、手臂、腿部之间的方向变化,外形用线的松紧变化。
通常在表现完整形体时,首先要根据动势特征概括出整体的外形轮廓,再进行深入的刻画。
头、颈、肩的关系是人物写生中最易出现问题的部位。
初学者由于缺乏整体观察的意识,往往不注意头与肩的位置和形态的变化。
头部在人物写生中是把握形体特征最基本的比例单位,又是把握动态特征最基本的坐标。
同时,在艺术表现中又是最为传神的部位,头部位置不对,则全身各部位的结构位置关系以及动态扭转也不会准确。
衣纹变化与人体动态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人体结构和动态决定了衣纹的变化,衣纹的变化也反映出人体结构与动态。
衣纹的“虚”与“实”往往反映出人体动态特征。
随着人体的动态变化,着衣人体的衣服,总是一部分紧贴人体,而另一部分处于“空悬”状态。
我们将紧贴人体部分称为“实线”;而将不贴人体的部分称为“虚线”。
如人体自然坐姿时,大腿上侧、膝关节外侧及小腿内侧下部的衣纹,即是紧贴人体部位的实线。
而大腿下侧、膝关节内侧和小腿前侧下部的衣纹,即是处于悬空状态的虚线。
掌握衣纹实线与虚线的概念十分重要:一是衣纹的实线是人体结构的反映,即是说人体结构规律决定着衣纹衣线的位置及其状态,必须从人体结构出发才能抓准具有实质意义的衣纹,并使衣纹的表现真实、可信;二是人体动态的结构部位总是通过衣纹实线反映出来,抓准了衣纹实线,也就抓住了人体的动态。
要想将动态速写训练画好,必须学会抓住和表现“动态线”。
动态线是人体中表现动作特征的主线,一般表现在人体动作中大的体积变化关系上。
侧面表现人物时,动态线往往体现在外轮廓的一侧;正面表现人物时,动态线主要表现在脊椎和四肢的变化上。
抓住动态线对于画好动态速写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画好动态线呢?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动态线是因人体动作变化产生的,它是外形上最明显、衣服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复习题1.《鸢尾花》是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
作者是(荷兰)人,《鸢尾花》是他188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
这幅画中的鸢尾花,其上下分开,既起到(稳定画面)的作用,又使花儿富有动感。
2.《君子兰》是一幅中国画,是现代画家(赖少其)的作品。
从君子兰生动的姿态中,能感知其线条的(流畅)与(韵律)之美,体会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用线条描画植物:一、(线描勾画),二、(深入完成)。
4.用线描的方法写生植物时要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要注意花和叶有(高低)、(疏密)、(穿插)、(遮挡)等变化。
5. 用线条描画植物要注意线条的(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6.《云南风景》这幅画是1978年袁运生(线描)的作品。
该作品采用横构图,以(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丰富的线条表现了植物的茂盛和特有的美感。
7.人物动态的画法的步骤和方法是:首先(观察人物动态),接着(用动态线描绘人物结构和姿态),最后(用较为生动的线条具体刻画人物)。
8.《溜冰去》这幅版画是(杨永青)1982年创作的。
9.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画面安排要突出主题,(人物动态)应生动,可画出简单环境。
10.表现人体的灵活动作和优美的姿势,不一定要用很多(繁琐)的造型方法。
用铁丝缠绕出人体(动态),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11.《瑞马雄风》是现代雕塑家(张昌)的作品。
12.青玉给你的感受是(光滑温润,细腻典雅);石材给你的感受是(苍老古朴,粗犷雄浑);不锈钢给你的感受是(飘逸灵动,线条流畅);金银给你的感受是(华丽富贵);陶给你的感受是(绚丽多彩)。
泥、陶:比较粗糙塑料:光滑金、银:精致、高贵、光滑、现代感。
陶制品:光滑、色彩雍容华丽石材:质朴、粗糙、有力;13.(汉代)青玉的马头,(汉代)石材的立马,(现代)不锈钢的瑞马雄风,(唐代)金银的舞马衔杯纹银壶,(唐代)陶的三彩马。
人物动态速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美术基础教程》第四章“人物速写”部分,具体包括人物动态的观察与表现方法,人体比例与结构的基础知识,以及动态线条的把握。
重点讲解站立、坐姿、行走和跳跃等常见人物动态的速写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人物动态速写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能够准确、快速地捕捉到人物动态,并运用线条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的捕捉与线条的流畅表现。
教学重点:人体比例、结构在动态中的变化及其表现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示范用速写本、多媒体设备。
学具:速写本、铅笔、橡皮、画笔、速写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不同动态的人物速写作品,引发学生对人物动态表现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展示作品,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在速写中如何表现人物的动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人物动态速写的基本原则。
解析人体比例与结构的基础知识。
3. 实践示范(15分钟):现场演示站立、坐姿、行走和跳跃等动态的速写步骤。
指导学生观察动态中的关键线条和比例关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示范,尝试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业点评与讨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强调人物动态速写的关键点。
提供课后拓展练习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动态速写基本原则2. 人体比例与结构基础知识3. 动态线条的捕捉与表现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校园生活”为主题,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动态进行速写。
2. 答案要点:动态生动、线条流畅、比例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周围的人物动态,多进行速写练习,提高自己的动态表现能力。
《人物动向速写》教课设计任课教师:孙秀兰讲课地址:四楼艺术班课时: 1 课题:人物动向速写参照教材:《动画速写》《人物速写》教课目标与要求:1、掌握人体构造和运动规律,领会其动作特色。
2、认识人物的肢体语言。
3、掌握人物动向速写的方法和规律。
教课要点与难点:1、人体构造和人物的运动规律。
2、人物动向速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1、画板、画纸2、范画教课过程(解说、慢写、作业讲评等)1、历年高考速写的评分标准:2、优异作品赏识引入主题,如何表现运动中的人物。
本节课内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因素一、速写的分类:人物动向速写按表现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慢写和速动向速写两种类型。
慢写主要表现静止的动向为主,时间比较写的分类有长。
速写则既能够表现静止的人物动向,也能够表现运哪些动中的人物动向,时间可长可短。
,教课过程二、速写的察看步骤:静止动向一般是指对一准时间内相对静止的动向所进行的速写。
如睡觉的姿势,专心看书的姿势或模特摆出的某种相对静止的姿态等。
察看是组成表现形式的基础。
人物动向速写的察看能够从以下四方面下手。
1、形体的察看立七、坐五、盘三半”,2、形象特色的察看:“三停五眼”。
什么是静止的动向速写?要修业生掌握动向速写的绘画方法,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不断地去调整。
3、动向特色的察看:运动规律组成了动向特色,运动规律的静止动向特征中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1)重心与支撑面(2)动向线:(3)形体转折:4)动向线:5)头、颈、肩的关系:教课过程动向速写切忌八面玲珑,而重申分清主次抓住要点。
“三大部位”是指头(颈)、胸部和髋部;所谓“三大关节”是指肩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
抓住了“三大多数”和“三大关节”不单能正确掌握形体的整体动向,包含衣纹在内的归纳弃取也就有了确实可信的依照。
4、衣饰特色的察看:要掌握形体构造、形体动向和衣纹关系,擅长抓住要点性的、能充足表现动向特色的衣纹予以表现,而不要被那些琐碎的有时产生而与动向没关的衣纹所诱惑。
第3课快乐的人教学目标1、了解线材的特点,发现生活中各种线材的美感,能用线材造型方法表现快乐的人物动态。
2、学生在观察、体验、分析、创作人物动态过程中,体会缠、绕、等线材方法。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和用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搜集整理和组织身边的线材,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教学难点:大胆、夸张地表现生动的人物动态,以及对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学生欣赏一组组人物照片,给我们什么感觉?2、——很快乐,很轻松3、揭题,学习快乐的人。
二、大家一起来快乐1、播放现代音乐,大家跟随音乐一起动起来2、大家快乐吗?说说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3、——手舞足蹈,扭来扭去4、出示,老师画的动感火柴人三、玩木头人游戏选择8位同学玩游戏老师喊口令:学生以各种不同是造型定格瞬间其余学生画出一两个不同的人物动态1、展示、评价学生人物造型练习2、小结:一下子呈现了这么多造型生动、有趣的人物造型。
不过还有小缺陷,不够完美,你们感觉呢?谁能说说四、变魔术——感受新奇1、教师出示线材作品一、二2、现在感觉怎样?——更生动、有趣,更加夸张,更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气息!俨然是一件简单、精美的艺术品!五、欣赏约瑟芬.贝克(动感雕塑)1、作品中的人物是女性还是男性,有什么特点?2、——是女性,带着耳环,项链等,四肢简化成一条线。
艺术家概括了人物的特点,夸张了人物的比例,更好地体现出人物动态之美。
六、挖掘探讨1、在我们生活中,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2、出示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是用是么方法制作的?分析、感受3、教师师范。
讲解工具的使用及注意点。
4、作品欣赏五、学生共同制作六、作业展示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