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设计给水泵站工艺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91
目录一、综述 (2)1.1泵站概括 (2)1.2原始资料 (2)二、水泵机组的选择 (3)2.1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3)2.2 水泵机组的选择 (4)三、水泵机组基础设计 (9)四、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计算 (10)五、泵房形式的选择及机械间布置 (12)六、吸水井设计 (12)七、泵房工艺标高及尺寸的确定 (13)7.1 工艺标高 (13)7.2 泵房尺寸 (15)八、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 (15)九、附属设备的选择 (17)9.1计量设备 (17)9.2起重设备 (17)9.3排水设备 (17)9.4通风设备 (17)某城镇给水工程第二泵站工艺设计说明一、综述1.1泵站概括某中小型城市,其最大日用水量为60800(m3/d),需要设计一中等规模的二级泵站(满足城市全部生产和生活用水)。
城市管网中有水塔,但其调节能力有限,并且整个供水扬程不是很高,因此本设计采用多台水泵并联工作的方法以得到更好的满足供水要求。
由于所需水泵较多,占地面广,但吸水条件较好,故本泵站采用半地下式,自灌式吸水,泵房呈矩形。
1.2原始资料1.最大日用水量 60800m3/d2.消防用水 70L/s3.经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后(1)最大用水时泵站所需扬程为61.4m,其中几何压水高32.9m。
在选择泵时最大扬程需要加上2m站内水头损失和1m安全水头,则H=61.4+2+1=64.4m(2)最大传输时泵站所需扬程为75.4m,其中几何压水高42.2m。
在选择泵时最大传输所需扬程需要加上2m站内水头损失和1m安全水头,则H=75.4+2+1=78.4m(3)最大传输用水加消防时泵站所需要扬程为69.7m,其中几何压水高度26m。
在选择泵时最大用水加消防需要加上2m站内水头损失和1m安全水头,则H=69.7+2+1=72.7m(4)清水池至泵站址的水平距离为120m,此段水力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5)泵站处地面标高78m(6)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76m(7)地下水位标高68m,可不考虑地下水位影响(8)冰冻深度1.5m,可不考虑管道埋深二、水泵机组的选择2.1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用水曲线确定送水泵站工作制度,分两级工作:最大用水与最大转输:从7:00到20:00,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
取水泵站工艺设计说明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一、目的和要求1、加深理解和巩固《水泵和水泵站》所讲授的内容。
2、掌握给水泵站工艺设计的步骤、方法和内容。
3、提高设计计算及绘图能力。
4、熟悉并能应用一些常用的设计资料及设计手册。
5、培养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取水泵站工艺扩大初步设计三、设计资料1、设计流量5万米3/日(不包括厂内自用水),水厂自用水系数α=10%。
2、泵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卫生规定。
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地形已确定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从吸水井中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从江中取水,取水头部到吸水井间自流管的长度为200米。
3、水源洪水位标高为90.25米(1%频率),枯水位标高为75.50米(97%频率),常年平均水位为81.75米。
4、净化场混合井水面标高为109.05米,取水泵站到净化场输水干管全长为100米。
5、水厂为双电源进线,电力充分保证。
四、设计内容及成果1、设计内容取水头部,自流管;水泵机组及其平面布置;吸水井、泵房平面及高度;吸、压水管道;泵房辅助设备;输水干管。
2、设计成果设计成果包括两大部分。
(1)设计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字体工整,简明扼要,内容完整,其它内容包括:设计概述;取水头部和自流管的设计计算;取水泵站流量和扬程的确定;水泵机组和电机的选择及布置;吸压水管的设计计算及布置;泵站辅助设备的选择;泵站平面及高度的确定。
(2)、设计图纸图纸以A3图纸为主,其它内容包括:取水头部和泵站工艺的平、剖面图,主要设备材料表。
图面要整洁,一定要求工程字体。
五、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为二周。
六、指导教师2目录一、流量的计算 (4)二、取水头部 (4)三、自流管的设计 (4)四、设计扬程估算 (5)五、水泵机组的选择及平面布置 (5)六、机组尺寸的确定 (7)七、吸、压水管道的设计 (7)1)吸水管2)压水管八、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 (8)1.吸水管路中水头损失∑hs2.压水管路水头损失 hd九、泵房辅助设备 (9)1.计量设备2.引水设备3.排水设备4.通风设备5.起重设备十、泵站各部分标高的确定 (10)十一、泵房平面尺寸确定 (10)- - 3一、流量的计算泵站的自用水系数a=1.1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Qr=aQd/T所以设计流量Qr=1.1×50000/24=2291.7m3/h=0.6366m3/s二、取水头部:取水头部采用箱式Fo =Q/vK1K2Fo——进水孔或格栅面积(m2)Q——进水孔设计流量(m3/s)v——进水孔设计流速,无冰絮时采用0.4~1.0m/s,现取0.4m/sK1——删条引起的面积减少系数,K=b/(b+s),b为删条净距,一般采用30~120mm(现取40mm),s为删条厚度,一般采用10mm。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的详细说明。
加压泵站是用于提高给水系统水压的设备,主要由泵、管道和控制系统组成。
2. 施工方案概述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步骤:1. 地质勘探和选址:进行地质勘探,确定加压泵站的最佳选址。
2. 设计和采购:根据需求设计加压泵站的结构和设备,采购相关材料和器具。
3. 土建施工: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和混凝土浇筑等。
4. 设备安装:安装泵、管道和控制系统等设备。
5. 电气系统安装:进行电气系统的布线和安装。
6. 调试和验收:对加压泵站进行调试,并进行相关验收测试。
7. 报告和交付:编写施工报告,并交付给业主。
3. 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1.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安排合适的人力和资源。
2.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遵守相关法律和法规,保护环境和资源。
4. 定期进行施工进度检查和质量检测。
5.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处理突发事件。
4. 资源和费用预算根据加压泵站的规模和要求,计算所需资源和费用预算。
资源包括人力、材料和设备等。
费用预算包括施工费用、设备采购费用和维护费用等。
5. 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常见的风险包括工程延期、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等。
6. 施工质量控制制定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等。
确保施工过程和成果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7.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8.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的概述和要点,包括施工步骤、安全措施、资源预算、风险评估和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可进一步详细制定施工方案,并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和结果质量达标。
给水加压泵站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目标:
本方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给水加压泵站的施工提供指导。
其目
标是使施工过程尽量安全、高效,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设计步骤:
1.初步设计:根据工程需求确定加压泵的型号和数量,并选定
最佳的泵房设计。
2.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的结果,设计出泵房的平面图、
立面图和施工剖面图,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泵房的基础设计。
3.施工准备工作:确定施工队伍配置、施工设备的选择和资料
的准备等。
4.材料选购:按照设计需求,选购加压泵、管道和阀门等相关
材料。
同时,要检查材料质量和保证供货时间。
5.现场施工: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注意现场安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6.试运行和调试: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行和调试,确保运行稳定和正常。
设计要点:
1.加压泵的选择:应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数量,同时考虑泵房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运行成本等。
2.泵房的设计:应根据加压泵的数量和型号确定泵房的结构和面积,并保证其安全和可靠性。
3.管道的敷设:管道敷设应遵循管道规范,保证管道连通性和密封性。
4.阀门的选择:应根据管道设计和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阀门。
5.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验收和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
总结:
本方案从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试运行和调试等方面综合考虑,注意安全、质量和效率,以确保给水加压泵站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证。
给排水工程中的泵站设计规范要求泵站是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设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一系列规范要求,以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以下是给排水工程中泵站设计的主要规范要求。
1. 泵站选址要求泵站的选址应遵循以下要求:- 地势平坦:泵站应选在地势平坦的区域,以便于泵站的布置和运行。
- 交通便利:泵站应位于交通便利的位置,以便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 临近供电源和水源:泵站应尽量选址在供电源和水源附近,确保泵站运行所需的电力和水资源供应稳定。
2. 泵站结构要求泵站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建筑布置合理:泵房建筑布置应方便设备安装、维护和操作,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排烟和防潮等条件。
- 设备布置合理:应根据工程需求,合理布置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确保泵站运行的顺畅和高效。
- 结构牢固:泵房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抗震、抗风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 泵站设备要求- 泵的选型要合理:根据工程需求、水质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泵,确保其性能稳定、高效。
- 设备的数量要合适: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等参数,确定所需设备的数量和配置,以满足给排水系统的需求。
- 设备的布置要合理:泵的布置应方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操作,并具备良好的排水和排气条件。
4. 泵站管道系统要求- 管道设计应合理:根据设计流量、扬程、管道材料等因素,合理选择管道的直径和材质,以减少阻力和泄漏。
- 管道布置应合理:管道应尽量缩短长度,减少转弯和弯头数量,以降低能耗和压力损失。
- 管道的连接要可靠:管道连接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密封可靠。
5. 泵站电气系统要求- 电气设备应符合规范:泵站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电气安全规范,包括线路、开关箱、电机等。
- 配电系统应可靠:泵站的配电系统应具备备用电源和过载保护等功能,以确保泵站正常供电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6. 泵站自动化控制要求- 控制系统可靠性要高: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包括监测、控制和调节等功能,以实现对泵站设备的自动化操作。
给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给水泵与泵站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给水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泵站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技能目标则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泵的选型、泵站的设计和运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给水泵与泵站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提高他们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泵站的组成和运行方式,以及泵的选型和泵站的设计。
首先,介绍给水泵的分类,包括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然后详细讲解各种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接着,介绍泵站的组成,包括泵房、水池、管道、阀门等,并讲解泵站的运行方式和维护保养。
最后,讲解泵的选型依据和选型方法,以及泵站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步骤。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给水泵与泵站的理论知识。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还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给水泵与泵站》,参考书《给水工程》,多媒体资料包括泵的原理动画、泵站工程案例视频等,实验设备包括离心泵、轴流泵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给水泵与泵站的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作业主要包括课后练习和小组讨论报告,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考试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检验,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给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任务某厂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流量7万m 3/d ,要求远期发展到10万m 3/d ,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拟采用自流管从江中取水。
水源洪水位标高(1%频率)、枯水位标高(97%频率)、净水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室外地面标高、自流取水管长度及泵站至净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都已知。
试进行泵站工艺设计。
基础数据表分组流量(万m 3/d)标高(m)长度(m) 近期远期 地面 枯水位 洪水位 净水构 筑物水位 自流管 输水管 171022.3515.7024.20 36.702002500二、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1.设计目的1)结合课程所学内容,使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训练相结合,从而课程内容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
2)初步学会如何在搜集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制定给水泵站设计方案。
3)通过设计、计算、资料检索、阅读文献,提高绘制图纸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设计要求1)认真学习有关技术规定,严格按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2)课程设计应满足初步设计深度对设计文件的要求。
3)设计成果以图纸的形式展示,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1.设计内容1)确定泵站工艺流程 2)合理选择水泵并布置泵房 3)详细进行工艺计算4)绘制泵房设计图纸(包括泵房及吸水井平面图、剖面图) 2.时间安排1)领会设计任务,借阅相关规范及设计手册,确定工艺流程 1天 2) 初步选择水泵机组及泵房布置 1天3)根据泵房布置,绘制泵房平面布置草图,绘制水力计算图并进行计算 3天4)精选水泵机组及辅助设备,确定泵房平面尺寸和高度1天5)修改草图,绘制泵房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3天6)整理设计报告书,准备答辩。
1天四、教材及参考书目1.姜乃昌. 《泵与泵站》(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3.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给水加压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二、工程范围三、施工组织1.人员组织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组织协调施工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施工队伍由高级工程师、施工员、技术工人等组成。
2.物资准备按照施工计划和需求,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物资,包括水泵、管道、电气设备、工具等。
3.施工方法(1)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干燥、无杂物。
(2)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泵房基础,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3)管道施工: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制定管道施工方案,采用管道焊接、连接等方法进行施工。
(4)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水泵和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5)电气布线:合理布置电气线路,确保设备正常供电。
(6)调试运行: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四、施工安全1.设置施工安全标志,明确施工区域,保证工人安全。
2.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方案,进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3.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期间人员、设备的安全。
4.要求工人必须佩戴相关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5.设立专人负责检查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实,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施工进度1.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工期。
2.施工前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
3.制定施工专业工序标准,详细划分施工任务,分配责任。
4.定期召开施工会议,及时了解施工进度,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5.根据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六、质量控制1.施工前,编制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质量要求。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每个工序施工完毕后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设立专人负责每个工序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处理。
5.及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异议,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
七、环境保护1.施工现场应设置垃圾箱,及时清理施工产生的垃圾。
送水泵站设计()摘要泵站是为水提供势能和压能,解决无自流条件下的排灌、供水和水资源调配问题的唯一动力来源,是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的重要工程措施和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送水泵站也称为二级泵站,其作用是净水构筑物净化后的水输送给千家万户。
本设计主要是送水泵站,根据设计资料,通过流量和扬程,反复分析比较,参考水泵型谱图,最终选择300S58型水泵五台,四台工作,一台备用。
由钢管水力计算表,吸水管管径选择D=500mm,压水管管径选择D=400mm,输水干管D=600mm。
根据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和水泵H S的条件,确定泵房为矩形半地下式。
水泵机组采用单排横向排列形式布置泵房左端设一进出设备的大门,控制室、配电室、值班室设在泵房右侧地上一层。
水泵间距2.5m,水泵与配电设备间距2.5m,水泵距大门口7.0m;水泵距吸水管侧墙2.0m;泵房长21.0m,宽7m,高6.0m;清水池长11.0m,宽2.6m,高7.0m;将吸水井长度确定为12m,吸水井宽度最终调整为2.7m,吸水井高度为2.8m。
字数不够关键词送水泵站;参数;泵房;辅助设备;设计计算;IDesign of water pump station()AbstractPump station is to provide potential energy water and energy, under no-flow conditions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water supply and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in single power source. Pump station is to address important measures of floods, droughts and water shortages and realizing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of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Also known as the second-stage pumping station of water pumping st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structures whose role is to purify water after being administered to millions of households.This design is mainly a water pump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data through the flow and lift, repeate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refer to the pump-spectra before choosing the type 300S58 pumps five.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pipe form, select D=500mm suction pipe diameter, pipe diameter selection D=400mm, water pipe D=7600mm. Under the pool minimum water level elevation and water pump HS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ump room is rectangular half-underground. Pumps with single row of transverse arrangement features pumping stations left one in and out of the door, control room, switch room, call room located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umping station on the ground floor. Water pump 2.5m interval, water pumps an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spacing 2.5m, pumps from the gate of 7.0m side wall of water pump from the suction pipe 2.0m. Pumping station 21.0m, width 7m, high6.0m, and clear water ponds 11.0m, width 2.6m, high7m. The suction wells length of 12m. Wells eventually adjusted to the width 2.7m, wells is2.8m.IIKey words: The pumping station; Parameter; Pump room; Auxiliary equipment; Design computingIII目录1前言 (1)1.1 泵 (1)1.2泵站 (2)1.3送水泵站 (7)2设计内容 (9)2.1设计资料 (9)2.2工艺流程 (9)2.3设计内容 (9)3设计计算 (12)3.1水泵机组的选择 (12)3.2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13)3.3选择水泵 (13)3.4水泵机组的基础设计 (16)3.5水泵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设计 (18)3.6布置机组 (19)3.7吸水井的设计 (22)3.8各工艺标高的设计 (22)3.9复核水泵和电机 (24)3.10消防校核 (24)3.11辅助设备的选择 (25)3.12泵房形式、建筑高度和平面尺寸的确定 (27)4.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IV1 前言1.1 泵1.1.1 泵的定义和作用从能量的观点来看,泵是一种能量转换机械,它将动力机的机械能量转给液体。
给水提升泵站施工工艺给水提升泵站是用于提升和输送供水的设施。
以下是一般的给水提升泵站施工工艺步骤,这可能会因具体项目和设计而有所不同:1. 设计审查:在施工之前,进行设计审查以确保所有工程图纸和规格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这包括对泵站结构、设备、管道布局等的审查。
2. 场地准备:进行泵站的场地准备,包括清理、平整地面,确保场地符合施工和设备安装的要求。
3. 基坑开挖:开挖用于容纳泵站设备和管道的基坑。
基坑的深度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基础施工:进行泵站基础的施工,确保基础牢固并能承受泵站设备和结构的负载。
5. 结构建设:包括泵站建筑物和设备支架的建设。
确保建筑物符合设计标准,提供足够的空间安置泵、阀门、仪表和其他设备。
6. 管道安装:安装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其他相关管道。
管道的连接和密封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7. 设备安装:安装水泵、阀门、仪表和控制系统。
设备的安装应按照制造商的规范和建议进行,并确保设备的正确操作。
8. 电气系统:安装电气设备,包括电动机、电缆、控制盘等。
确保电气系统符合安全标准,并能有效地控制和监测泵站运行。
9. 系统测试: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进行泵站系统的测试,包括设备运行测试、管道系统压力测试、安全系统测试等。
10. 调试和调整:对泵站进行调试和调整,确保各个部分协调工作,系统运行稳定。
11. 培训和文件归档:对使用和维护泵站的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归档相关施工文件和设备手册。
以上步骤是一般性的给水提升泵站施工工艺。
在具体项目中,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许可、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的法规要求。
确保项目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同时与监理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保持沟通,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第1节 绪论1.1 泵站的设计水量为(6.8)万m 3/d 。
1.2给水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1.2.1 根据用水曲线确定二泵站工作制度,分两级工作。
第一级,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2.7%)。
第二级,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48%)。
1.2.2 城市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为270m,建筑层数5层,自由水压为24m 。
1.2.3 给水管网平差得出的二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4.1m 。
1.3 清水池所在地地面标高为264.6m ,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3.8m 。
1.4 城市的最高温度为(36.9摄氏度)最低温度为(5.2摄氏度) 1.5 站所在地土壤良好,地下水位为(3.1m)。
1.6 泵站具备双电源条件。
第2节 水泵机组的初步选择2.1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泵站一级工作时的设计工作流量泵站二级工作时的设计工作流量s L h m Q /./%..722254917622105334==⨯⨯=Ⅱ泵站一级工作时的设计扬程m ..h h H H c 55125132412Z 0==泵站内Ⅰ++++++=∑∑其中 c Z —地形高差(m );0H —自由水压(m);∑h —总水头损失(m);∑泵站内h—泵站内损失(初步估计为1.5m )。
2.2 选择水泵可用管路特性曲线进行选泵。
先求出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中的参数,因为m H ST 362412=+=,所以5222595123602513m /s ./.Q /h h S =+=+=∑∑)()(泵站内,因此225936Q SQ H H ST +=+=。
为了方便日后水泵的管理和维修,选择三台同样型号的水泵,互为备用,第一级工作时两台水泵并联工作,第二级工作时一台水泵单独工作。
列表1,管路特性曲线关系表。
表1:管路特性曲线关系表根据上述分析反复比较水泵特性曲线,有两个方案如下: 方案一:选择300S58型水泵并联时,工况点(见M 点)kW P ,.%.,m .H ,h /m .Q 300783384651818533====%=,总泵ηη单泵时,工况点(见N 点)kW P ,.%.,m .H ,h /m Q 16086868434211763====%=,总泵ηη方案二:选择12Sh9型水泵并联时,工况点(见M 点)kW P ,.%.,m .H ,h /m .Q 360379181951718703====%=,总泵ηη单泵时,工况点(见N 点)kW P ,.%.,m .H ,h /m .Q 175155881941911383====%=,总泵ηη两种方案的比较:在两者轴功率差不多的前提下,显然300S58效率更高,最终确定选择300S58型水泵三台,互为备用,工况点见上述。
给水厂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给水厂泵与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性能、选型、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给水厂泵与泵站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掌握不同类型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
3.熟悉泵的选型、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
4.理解给水厂泵与泵站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要求。
5.能够运用泵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参数解决实际问题。
6.具备泵的选型、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
7.能够分析和解决给水厂泵与泵站运行中的故障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给水厂泵与泵站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2.增强学生对水厂泵与泵站安全、节能、环保的认识。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介绍泵的定义、分类和性能参数,包括流量、扬程、功率、效率等。
2.泵的类型和工作原理:讲解不同类型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如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螺杆泵等。
3.泵的选型、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介绍泵的选型依据、安装要求、运行维护方法和管理工作。
4.给水厂泵与泵站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讲解给水厂泵与泵站的设计原则、施工要求、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5.泵站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泵站工程案例,探讨泵站在给水工程中的应用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泵的基本概念、原理、性能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泵与泵站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泵站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泵站在给水工程中的应用和优化。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泵的性能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学生就泵与泵站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与泵站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给排水工程中的泵站设计与运行泵站是给排水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将水从低位抽升到高位的任务,以确保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就泵站设计与运行进行探讨,包括泵站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以及日常运行与维护等方面。
一、泵站的基本原理泵站是通过利用泵将水从低位抽升至高位的设施。
泵的作用是通过旋转机械能将电能或其他能源转化为液体或气体的动能,从而实现水的抽升。
泵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压力差,将低压水体推向高压区域,从而驱动液体流动。
泵站通常由泵、管道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管道系统起到输送与分配水流的作用,而控制系统则对泵站进行监控与调节。
二、泵站设计的要点1.水质特性:在泵站设计中,需要对待排水的水质特性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水质的不同会对泵的材质选择、防腐措施以及运行方式等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2.泵站布置:泵站的布置应符合工程的实际要求,以确保泵站的正常运行。
通常情况下,泵房应尽量靠近水源,以减小管道的长度和压力损失;同时,泵站的布置还需要充分考虑运维人员的操作与维护便利性,避免出现死角或不便维修的情况。
3.泵的选型:在泵站设计中,需要根据给排水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泵型。
泵的选型应综合考虑泵站的扬程、流量、运行效率以及经济性等因素,以提高泵站的性能和运行效率。
4.安全性设计:泵站的安全性设计是泵站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点。
包括泵房的防水、防爆、防火设计,以及配备紧急停泵、过流保护等安全设备。
同时,还需要对泵站进行综合安全评估,确保运行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三、泵站的日常运行与维护1.运行监测:泵站的日常运行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监测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察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2.定期维护:泵站的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包括泵的清洗、润滑、密封件的更换等。
同时,还需要对泵房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以保障泵站的正常运行。
3.运行记录:针对泵站的运行情况,需要建立详细的记录,在每次运行中记录运行参数、操作情况以及异常事件的处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