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数学 四年级上册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 格式:ppt
- 大小:809.50 KB
- 文档页数:6
教案标题:四舍五入试商法——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试商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试商法进行除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舍五入试商法的概念。
2. 四舍五入试商法的计算方法。
3. 运用四舍五入试商法进行除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舍五入试商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四舍五入试商法进行除法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四舍五入试商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其含义。
3. 讲解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详细讲解四舍五入试商法的计算步骤。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四舍五入试商法在除法计算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的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四舍五入试商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四舍五入试商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试商法这一重要的除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该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四舍五入试商法的计算方法”。
四舍五入试商法是数学除法计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在除数是两位数或三位数时,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计算变得更加简便。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1)(第4课时)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如果你用一个3位数除以另一个3位数,得到的商是2.356,那么在做四则运算时要怎样处理这个商呢?二、引入新知识在课前预习中,同学们已经思考了“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问题。
接下来,老师将讲解如何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小数的特点:小数是一种有限的分数,即小数有分数的形式,而除法就是一种分数的运算。
所以,在进行除法时,我们得到的商可能是一个有限的小数,也可能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会采取一个更为简便的方式,将这个小数精简为一个比较好计算的数。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当我们想要计算这个小数时,我们可以先将小数后面的位数省略掉,得到一个更简单的数。
这个方法就是“四舍五入”法。
三、运用方法“四舍五入”法就是指:如果要保留小数点后n位,那么我们先找到小数点后第n+1位的数(称为“截止位”),然后将它与小数点后第n位的数进行比较。
如果截止位的数大于等于5,那么将小数点后第n位的数加1;如果截止位的数小于5,那么直接舍去小数点后第n+1位。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将2.356这个小数精简到小数点后2位,那么我们就要找到小数点后第3位,即第5位,这个数字为6。
因为6大于5,所以我们需要将小数点后第2位的数字5加1,得到2.36。
再比如,如果要将4.99999精简到个位,那么同样我们需要将小数点后第2位的数字进行比较。
因为9大于等于5,所以我们需要将小数点后第1位的数字加1,即将4.99999“四舍五入”为5,使得结果更加精简。
四、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例题:如果我们用129除以56,得到的商是2.30357,将这个商精简到小数点后2位,应该得出什么结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得出结果后提交给老师检查。
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8页,第6题,并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教课内容:二、教课目的:1、学生掌握“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当作靠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2、学生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初商过小要调大,初商过大体调小)。
3、经过知识间的迁徙类推,浸透辩证唯心主义。
三、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除数个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两位数除法。
教课难点: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四、教课过程(一)复习铺垫1、笔算:84÷20=196÷40=商写在哪位上?为何?2、下边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你怎么想的?)20×()<84 30 ×()<16040×()<310 50 ×()<42060×()<550 70 ×()<62880×()<380 90 ×()<71060×()<262 80×()<4533、揭题:这节课我们持续来学习笔算除法。
(二)研究新知1、出示例2情境图列式:84÷21=1)你们敢不敢自己试一试。
2)学生相互沟通3)反应:除数21靠近20,把它看作20,4个20是80,靠近84又小于84,因此商4,把4与21相乘,正好等于84,说明商4适合。
(为何要把21当作20?)(4)变一变:84÷23学生试试以后议论:也把23当作20试商,把23乘4的积大于84怎么办?(调小)最后还要注意什么?(看一看余数能否比除数小)假如除数的个位是1、2、3的两位数除法你能够运用什么方法来试商?(四舍)2、出示出示例2情境图列式:196÷39=(1)学生试试议论:为何要把39当作40?39乘4得156比196小40,余数比除数大了又怎么办?(调大)2)说想法:把39当作40,商4。
4乘39得156,196减156得40。
余数40比除数39大,说明商4小了,就要改商5。
5乘39得195,196减195余1比除数小,说明商5适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四舍五入试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四舍五入试商》,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除以三位数。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中,可以先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从而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运算,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但学生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困难的情况。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以及如何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除以三位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例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三位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教学法和练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两位数除以三位数的除法运算。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中,可以先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从而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转化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用整十数除的试商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2.能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除数是非整十数的计算,运用四舍五入法使除数变成整十数进行思考。
这是运用已有知识进一步拓展思路去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学生应该能轻松掌握。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除数接近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和调商。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用整十数除的试商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2.能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4.1.2学时重点经历除数接近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探索过程。
4.1.3学时难点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4.1.4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四舍五入试商1.拿出预习作业1、2、3,小组交流,错的订正。
2.全班交流:由组长组织本组学生汇报预习成果,其他组员注意倾听,补充。
3.导入: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除法,除数都是整十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活动2【讲授】四舍五入试商1.小组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
2.全班交流自己小小组的学习情况,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及时进行互动对话。
问:商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预设学生回答:把除数32看成30,想:96里最多有3个30;3.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学生回答:a:商“3”必须和除数32相乘,不能和30相乘。
余数要比除数小。
b:如果在口算3与32相乘时担心出错,可以在草稿纸上用竖式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习题
一、基础题
1.估算下面各题
482÷62 628÷72 558÷79 418÷62
二、综合题
1.打字员正在打篇文章共有1160个字,每行字数为29,最多能排多少行?
2.同学们跑步,跑了1480米,用了11分钟,大约每分钟跑多少米?
3.全校同学去春游,共1025人,每辆车坐48人,大约需要多少辆车?
4.有一份稿件,有1220字,如果排成五号字,每行31个字,可以排成多少行?如果排成四号字,每行22个字,可以排成多少行?
三、提高题
用估算检验下面的题目算的对吗?
12080÷40=32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8 9 7 7
二、综合题
1.1160≈1200,29≈30,1200÷30=40(行)
2.1480≈1500,11≈10,1500÷10=150(米)3.1025≈1000,48≈50,1000÷50=20(辆)
4.1220≈1200,31≈30,1200÷30=40(行)三、提高题
不对30×40=1200。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4课时用四舍五入法试商(一)
教学内容:
第12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
2、在学会试商的基础上尝试让学生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初步学会计算的方法;
3、通过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试商算理。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并提高估算能力。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二、学习过程1.复习,竖式计算326÷50 96÷32 326÷53 200÷4369÷20 520÷60 670÷33 258÷432.观看课本第18页,看懂图意,说说你发现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四年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需要怎样列式?自己试着解决这些问题?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共享。
3. 272÷34怎样笔算?、(1)你是把34看作多少来试商,估计商是多少。
(2)根据估计的商试能计算吗?把34看作30来试商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初商会偏大?商9和除数34的积是306,比被除数大,这说明什么?4.观看课本第19页,看懂图意,说说你发现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四年二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需要怎样列式?自己试着解决这些问题?252÷36怎样笔算?(1)你是把36看作多少来试商,估计商是多少。
(2)把36看作40来试商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商会偏小?商6和除数36的积是216,比被除数小,可余数是36,这说明什么?5.观察竖式,准确说出商30 4 20 3 30 5 50 62 7 )8 1 24)6 7 32)1 5 6 53)3 0 9 54 7 2 1 6 0 3 1 8 27 2 8 4 2 6 0思考:1)用什么方法试商,出现了什么情况.2)怎么样调商.。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四舍五入试商》教案4一. 教材分析《4、四舍五入试商》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取近似值的不准确而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
2.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讨论交流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出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计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舍五入试商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讨调商方法的过程,了解把除数看作比它小的整十数试商时,可能出现初商偏大的情况,学会调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解决计算中出现的新问题,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调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掌握调商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今天我们来探讨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应该如何进行计算?(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讲解例题例三:一本书有96页,小云每天看32页,她几天可以看完?提问:除数32接近几十?指导:32接近30,可以把32看作30来试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提问:试商的3要和哪个数相乘的积作减数,为什么?指导:试得的商是不是合适,还得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计算时要用3与除数32相乘,因为小云每天看32页,所以3天实际看了3×32页,而不是3×30页。
2.试一试教材第12页“试一试”提问:39接近几十?可以把39看作几十来试商?指导:39接近40,,可以用40来试商。
提问:试商的4和多少相乘作减数?3.小结(1)提问:例三和“试一试”中的除数都是30多,为什么一个除数被看成30试商,一个除数被看成40试商?(2)小结:当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时,为了求商方便,我们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最接近的几十来试商,试得的商要与原来的除数相乘,所得的积作减数与被除数相减求余数。
4.练习巩固(1)教材第12页“练一练”说一说:每道题分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说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
(2)教材第15页练习三第1题提问:把除数看成几十来试商用的是什么方法?(3)教材第15页练习三第2题指导:每天播放儿童电视剧的时间是3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