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
- 格式:doc
- 大小:864.00 KB
- 文档页数:13
DDR2 controller的参数设置Memory setting:Output clock pairs: 差分时钟CK、CK#的对数,这里为1对,被两片当ddr2公用Total Memory chip selects: 片选信号CS的个数,这里为1个,被两片ddr2公用Total Memory interface DQ width: DQ信号的总数,这里为32Memory burst length: 突发读取长度,ddr2 HPC支持4、8两种,这里选择4。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为半速接口,本地的突发长度是接口处得四分之一,如果是全速接口,本地的突发长度是接口处的二分之一。
Memory burst ordering:支持sequential和interleaved(交叉)两种,这里选择sequential。
Enable the DLL in the memory devices:Memory drive strength setting:Memory on-die termination(ODT) setting: handbook的glossory中的解释是A memory vendor device feature equivalent to Altera’s OCT.它是为了信号完整性在ddr2 SDRAM内建的终端匹配电阻,典型值有75、150、50om,查阅ddr2 SDRAM手册,这个值是由EMR(Extended Mode Register)命令确定的,并且该值要与FPGA的OCT相等。
这里选择50om,详细内容参考我找到的资料ODT function on DDR2 SDRAM。
Memory CAS latency setting: handbook中的定义是Sets the delay in clock cycles from the read command to the first output data from the memory.它也是与DDR2 SDRAM器件有关的参数,简称CL,它是由DDR2 SDRAM的模式寄存器中的被编程的值决定的,这里设为4。
内存BIOS优化设置现在内存容量虽然增加了,但我们有时还是觉得系统可用资源很紧张,这是因为Windows对内存的管理采取了默认方式,如果你想进一步发挥大容量内存的性能和增加系统稳定性,就要采取一些必要的优化措施。
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使用心得谈谈如何在BIOS中进行优化设置。
1.SDRAM Timing:内存存取时间设置通常情况下,在开机启动过程中,支持SPD的BIOS会自动读取内存SPD芯片中的信息,并按照SPD内的预设值来设置内存的存取时间。
不过,现在大多数主板都提供了自定义内存参数功能,为了让内存最大限度地发挥性能,你可以在BIOS 中对内存参数进行手工设置,方法是: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Advanced Chipest Features”设置菜单,找到关于SPD的选项,选择“User Define(用户自定义)”项,即不选“By SPD”。
2.SDRAM CAS Latency:内存信号延迟对SDRAM内存而言,CAS信号延迟时间的长短对内存性能的影响很大。
普通的兼容内存一般只能在CL=3的模式下工作。
不过,如果你的内存品质比较好,则可以在CL=2下能正常工作。
这时如果BIOS没有正确读取SPD芯片中的信息,且在BIOS中的“SDRAM CAS Latency”项的设置为“3”,那内存中的数据就会以大于出厂设定值的延迟周期被读取,此种情况下会导致CL=2内存模块以CL=3的模式工作,当然系统性能也会相应下降。
3.DRAM Clock:内存异步设置采用VIA芯片组的主板可以支持内存异步工作模式,这样就可以使系统工作在100MHz外频下,而内存却工作在133MHz下,这样性能自然提高不少。
关于内存异步设置的方法很简单,在BIOS中找到“DRAM Clock”选项,该项有三种设置:“HOST CLK”代表内存的工作频率等于系统外频。
如果系统外频是100MHz,那么会看到“HOST CLK+33MHz”选项,选中即可设置内存的工作频率为133MHz。
DDR2内存时序调节方法DDR2内存已经成为目前绝大部分用户的标配产品,而如何合理设置DDR2的参数就成为了不少用户(尤其是菜鸟用户)的最想了解的地方。
当你超频的时候,如何平衡内存频率和参数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合理选取内存频率,什么参数才是带来最高性能呢?相信这些问题是目前最多用户最想了解。
其实要了解这些东西,首先要明白DDR2内存在BIOS中的参数设置情况。
因为要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并不只是简单超频CPU外频,调高内存频率这么简单,将一大堆数字合理地分配和组合才是最为重要的。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DDR2内存主要按频率来划分,譬如DDR2 533、DDR2 667、DDR2 800就是消费者最常见的产品(注:部分厂商推出DDR2 1000高频DDR2内存,但这些DDR2内存在市场上并不多见,而价格昂贵,所以我们就暂时不讨论一些超频型DDR2内存)。
在这三款内存产品当中,就数DDR2 667内存最为多人购买,因为它同时具备了性能、价格、兼容性这些特点,而DDR2 533已经逐步被DDR2 667所取代。
如果您的内存为镁光D9颗粒,请直接参考本站《镁光小D9内存超频调教全攻略》,如果您是DDR内存,请参考本站《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 至于目前频率较高DDR2 800也逐渐成为玩家购买的对象,因为Intel双核心平台对高频DDR2内存有着极大需求,要发挥酷睿2最大威力,一条高频率、可运行高参数的DDR2内存是非常重要的。
鉴于AMD AM2处理器内置了DDR2内存控制器,所以AM2平台的DDR2设置方法与Intel平台有着不同。
最稳当的DDR2内存设置方法,就是在主板BIOS当中将DDR2的设置参数设为By SPD,而这个选项也是最安全的DDR2内存设置方法。
不过这个设置最大缺点是,没有将内存的潜力发挥出来,只是用安全换来相对较低的性能。
如果你想超频手中的DDR2,那么By SPD选项将不是你的设置的地方,手动调整才是你的手段。
bios里怎么调整内存频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如何在bios里调整内存频率的方法,供大家学习和使用。
找到“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 选项然后会看到一个“DRAM Clock”选项,将鼠标光标定位到这里并回车,然后会出现内存频率设置选项200是 DDR400的实际频率同等核心频率下,DDR2的实际工作频率是DDR的两倍。
这得益于DDR2内存拥有两倍于标准DDR内存的4BIT预读取能力。
换句话说,虽然DDR2和DDR一样,都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延和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拥有两倍于DDR的预读取系统命令数据的能力。
也就是说,在同样100MHz的工作频率下,DDR的实际频率为200MHz,而DDR2则可以达到400MHz。
这样也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在同等工作频率的DDR和DDR2内存中,后者的内存延时要慢于前者。
举例来说,DDR 200和DDR2-400具有相同的延迟,而后者具有高一倍的带宽。
实际上,DDR2-400和DDR 400具有相同的带宽,它们都是3.2GB/s,但是DDR400的核心工作频率是200MHz,而DDR2-400的核心工作频率是100MHz,也就是说DDR2-400的延迟要高于DDR400。
其他bios里调整内存频率的问题。
1.内存同步超频对于内存超频而言,根据不同主板,可以采用不同的超频方案,同时内存超频又与CPU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内存超频的实现方法有两种:一是内存同步,即调整CPU外频并使内存与之同频工作;二是内存异步,即内存工作频率高出CPU外频。
2.内存异步超频在内存同步工作模式下,内存的运行速度与CPU外频相同。
而内存异步则是指两者的工作频率可存在一定差异。
该技术可令内存工作在高出或低于系统总线速度33MHz或3:4、4:5(内存:外频)的频率上,这样可以缓解超频时经常受限于内存的“瓶颈”。
3.增加电压帮助超频内存频率提升了,所以内存功耗也随之增加,但在默认情况下,主板BIOS中内存电压参数是被设置为内存标准频率的数值,通常来说,为了确保内存超频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增加内存电压,很多主板BIOS 设置中都提供了内存电压调节功能,同时内存电压调节级别一般以0.05V或0.1V为档次逐渐调节,内存电压参数调节越细微,对超频越有帮助。
内存超频tref等小参设置
对于超频和调整内存方面的设置,涉及到硬件和操作系统级别的调整,建议在进行这些设置之前谨慎操作,并确保您具有相应的硬件知识和经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置和注意事项:
1. 超频设置:
- 在BIOS或UEFI设置中启用超频功能。
- 设置CPU主频、倍频、电压等参数进行超频。
- 注意超频可能会增加组件的温度和功耗,需要合理降低风险。
2. 内存频率和时序设置:
- 进入BIOS或UEFI设置,找到内存设置选项。
- 设置内存频率为所需的数值(以MHz为单位)。
- 调整内存时序参数,如CAS延迟等,以优化性能。
3. 系统稳定性测试:
- 在进行超频和内存设置后,进行系统稳定性测试,例如使用Prime95、MemTest86+等工具。
- 检查系统是否运行稳定,没有过热或崩溃问题。
- 如果出现问题,可能需要降低设置或增加散热措施。
4. 温度和散热管理:
- 进行超频和提升内存频率后,组件的温度可能会升高。
- 确保计算机有良好的散热系统,如风扇、散热器等。
- 检查CPU和GPU的温度,确保在安全温度范围内运行。
请注意,超频和调整内存设置可能会导致硬件损坏、数据丢失等风险。
建议
事先备份重要数据,并谨慎操作。
此外,超频和修改内存设置可能会违反某些硬件保修条款,请查阅相关硬件制造商的指南和支持文档。
ddr4时序参数(原创版)目录1.DDR4 时序参数简介2.DDR4 时序参数的组成3.DDR4 时序参数的作用4.DDR4 时序参数的调整5.总结正文一、DDR4 时序参数简介DDR4(Double Data Rate 4)是第四代内存模块的标准,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功耗。
在 DDR4 内存模块中,时序参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到内存模块的性能。
二、DDR4 时序参数的组成DDR4 时序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延迟(Delay):延迟是指内存模块在接收到读写请求后,需要等待的时间。
它包括 tDQ(数据传输延迟)、tRCD(行到列延迟)、tRP(预充电延迟)等。
2.插槽(Row)和列(Column):插槽和列是指内存模块中的存储单元。
插槽是指内存模块的物理排列方式,列是指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
在 DDR4 中,每个插槽可以包含多个列。
3.读写操作(Read and Write Operations):DDR4 时序参数还包括读写操作的相关参数,如 tRD(读取延迟)、tWR(写入延迟)等。
三、DDR4 时序参数的作用DDR4 时序参数对于内存模块的性能至关重要。
它们决定了内存模块在执行读写操作时所需的时间,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正确的时序参数设置可以提高内存模块的稳定性和性能,而错误的设置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或性能下降。
四、DDR4 时序参数的调整为了获得最佳的性能,需要根据实际硬件和应用需求,合理调整 DDR4 时序参数。
通常,可以通过主板的 BIOS 或内存控制器的软件工具进行调整。
调整时序参数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不当的调整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或性能下降。
五、总结DDR4 时序参数是内存模块性能的关键因素,它包括延迟、插槽和列、读写操作等参数。
合理的时序参数设置可以提高内存模块的稳定性和性能,而不当的设置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或性能下降。
内存条频率怎么调
调整内存条频率可以使用BIOS设置或者专业的超频工具。
具体步骤如下:
1. 进入电脑的BIOS界面,通常可以通过按下电脑开机时显示的按键(如DEL、F2等)来进入BIOS。
2. 在BIOS界面中,找到相关的频率或超频选项,可能被称为"DRAM Frequency"、“Memory Clock”、“Memory Frequency”等。
3. 选择合适的频率值,通常以MHz为单位,可以根据内存条的规格来选取。
注意,内存条频率不能超过其规格所支持的最大频率,否则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4. 保存设置并退出BIOS界面,电脑将会重新启动并应用新的内存条频率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频率调整可能会导致电脑运行不稳定甚至崩溃,所以在进行频率调整前,请确保了解自己的设备和内存条的规格,并谨慎操作。
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日期:2006-07-08 上传者:赵磊来源:同样的CPU,同样的频率设置,为什么别人的运行效率就比我的高呢?为什么高手能以较低CPU频率跑出更好的测试成绩呢?问题的关键就是内存参数的调校。
在一般的超频中,只会调整一些基本参数,比如某超频报告中会说到内存运行状态为“520MHz、3-4-4-8 1T”,那么除频率外后5个数字就是基本参数。
还有一系列参数被称之为“小参”,能起到辅助调节作用,当调节基参后仍无法提高频率,或者性能提升不明显后,调整“小参”往往会得到令人意外的惊喜。
以下我们根据基本参数与小参分别介绍调校方法。
基本参数介绍目前的内存还是使用类电容原理来存储数据,需要有充放电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延迟是不可避免的。
在BIOS中,所有关于内存调节的参数其实都是在调整这个充放电的时序。
受颗粒品质影响,每种内存的参数几乎都不完全一样。
面对这些参数,我们必须先了解其原理才能在以后的调节中做到信手拈来。
以下我们讲解一些重点参数的含义。
CLCL全称CAS Latency,是数据从存储设备中输出内存颗粒的接口之间所使用的时间。
一般而言是越短越好,但受于制造技术和内存控制器所限,目前的最佳值是2。
从图中,我们能够直观的看到CL值变化,对数据处理的影响。
虽说在单周期内的等待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实际使用时,内存每秒要400M次以上的周期循环,此时的性能影响就相当明显了。
RAS与CAS内存内部的存储单元是按照行(RAS)和列(CAS)排成矩阵模式,一个地址访问指令会被解码成行和列两个信号,先是行地址信号,然后是列地址信号,只有行和列地址都准备好之后才可以确定要访问的内存单元。
因此内存读写第一个延迟是RAS到CAS的延迟,从行地址访问允许到读、写数据还有一个准备时间,被称为RAS转换准备时间。
这也就是为什么RAS to CAS参数对性能影响要大于RAS Precharge的原因。
Tras内存预充电和有效指令之间的时间差。
内存超频时序设置参数
内存超频时序设置是一项比较高级的操作,需要了解一定的电脑硬件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进行内存超频时序设置之前,需要先备份重要的数据和系统文件。
以下是内存超频时序设置参数的中文说明:
1. 内存频率:即DDR3、DDR4等内存频率设置,一般情况下选择最高频率即可。
2. CAS时序:CAS时序是指列寻址延迟时间,一般情况下,越小越好,但是太小会影响内存稳定性。
4. 时序1、时序2、时序3:这三个参数是内存超频时序设置中比较重要的参数,需要根据硬件配置和软件环境进行调整。
5. Command Rate:即指写入时序,一般情况下选择较低值即可,但也要考虑内存稳定性。
6. DRAM Voltage:即内存电压,一般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电压提升内存频率和运行稳定性。
但是过高的电压也会损坏内存条和主板等硬件。
7. Termination Voltage:即终端电压,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对内存超频和运行稳定性都有较大的影响。
总之,在进行内存超频时序设置之前,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环境,同时也要不断地进行实验和测试,以确保内存超频设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日期:2006-07-08 上传者:赵磊来源:同样的CPU,同样的频率设置,为什么别人的运行效率就比我的高呢?为什么高手能以较低CPU频率跑出更好的测试成绩呢?问题的关键就是内存参数的调校。
在一般的超频中,只会调整一些基本参数,比如某超频报告中会说到内存运行状态为“520MHz、3-4-4-8 1T”,那么除频率外后5个数字就是基本参数。
还有一系列参数被称之为“小参”,能起到辅助调节作用,当调节基参后仍无法提高频率,或者性能提升不明显后,调整“小参”往往会得到令人意外的惊喜。
以下我们根据基本参数与小参分别介绍调校方法。
基本参数介绍目前的内存还是使用类电容原理来存储数据,需要有充放电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延迟是不可避免的。
在BIOS中,所有关于内存调节的参数其实都是在调整这个充放电的时序。
受颗粒品质影响,每种内存的参数几乎都不完全一样。
面对这些参数,我们必须先了解其原理才能在以后的调节中做到信手拈来。
以下我们讲解一些重点参数的含义。
CLCL全称CAS Latency,是数据从存储设备中输出内存颗粒的接口之间所使用的时间。
一般而言是越短越好,但受于制造技术和内存控制器所限,目前的最佳值是2。
从图中,我们能够直观的看到CL值变化,对数据处理的影响。
虽说在单周期内的等待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实际使用时,内存每秒要400M次以上的周期循环,此时的性能影响就相当明显了。
RAS与CAS内存内部的存储单元是按照行(RAS)和列(CAS)排成矩阵模式,一个地址访问指令会被解码成行和列两个信号,先是行地址信号,然后是列地址信号,只有行和列地址都准备好之后才可以确定要访问的内存单元。
因此内存读写第一个延迟是RAS到CAS的延迟,从行地址访问允许到读、写数据还有一个准备时间,被称为RAS转换准备时间。
这也就是为什么RAS to CAS参数对性能影响要大于RAS Precharge的原因。
Tras内存预充电和有效指令之间的时间差。
对于DDR内存而言,一般是预充电命令至少要在行有效命令50000ns(BIOS中显示为5)之后发出,标准是在70000ns~80000ns,此数值不可过大或过小,否则就会影响到内存运行的稳定性。
总结一下就是:CAS Latency 决定了接收寻址命令到数据进行真正被读取所花费的时间。
RAS to CAS决定了行寻址至列寻址之间的延迟。
RAS Precharge则决定了相同行寻址中不同工作的转换间隔。
Tras控制了内存预充电和有效指令之间的时间差。
而真正关系到内存性能的也就是CAS Latency、RAS toCAS和RAS Precharge三个延迟参数。
在很多超频报告中,一般会说明内存参数为X-X-X-X,例如3-4-4-8,就是表明这个系统的内存参数设置为CL=3,RAS to CAS=4,RAS Precharge=4,Tras=8。
Command RateK8处理器的出现使得内存控制器第一次被整合进了CPU,其控制能力也得到了最大化加强。
这就使得一些以前鲜为人知的延迟选项得以公开,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首命令延迟” Command Rate。
DDR内存在寻址时,先要接收CPU的指令,然后才是行激活与列地址的选择。
这个参数的含义就是指内存在接收CPU的指令之前的等待时间(此时间过后就是CL 延迟),单位是时钟周期T。
很显然,这个等待时间是越短越好。
但当随着主板上内存模组的增多,控制芯片组的负载也随之增加,过短的命令间隔可能会影响稳定性。
至于Comma nd Rate对系统性能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会在后面进行详细的对比测试。
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日期:2006-07-08 上传者:赵磊来源:CPC Enable这个参数就是大家所说的Command Rate 1T。
Tcl 2对于其他颗粒来说,放宽会达到更好的稳定性以求更高的频率,而BH5/UTT颗粒设为3会导致无法开机;Trcd 2、Tras 5、Trp 2、Tref Auto,上述为BH5/UTT的标准设置。
如果这样可以稳定的话,我们还可以把Trfc进一步调低,BH5/UTT最低为12,设置为15会更加稳定,这个参数对Su perPI的影响很大。
此外,没有提到的参数请不要擅自改动。
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日期:2006-07-08 上传者:赵磊来源:为了帮助初涉超频的玩家尽快熟悉超频内存要用到的参数,我们以G.SKILL 1GB GH 内存参数设置为例进行讲解,希望能给大家在超频过程中带来些许帮助。
测试选用了NF4平台,主板为DFI Lanparty NF4-D。
LanParty系列是DFI专为超频玩家打造的主板,可谓K8平台超频最强板。
而Opteron146 采用90nm的工艺制程,大多在风冷状态下达到2.8G堪比AMD单核王者FX57。
性能自不用说,DFI主板的品质也是十分有保证的,这种组合可以保证测试的稳定性。
下面我们来看下这次测试的主角――G.SKILL 1GB GH 512MB×2双通道包装采用华邦UTT颗粒,在默认2.7V~2.9V的超低电压下有着默认DDR400 2-2-2-5的低延迟的时续。
启动进BIOS后,首先要调节HyperTransport(下文简称HT)频率,HT频率与CPU 频率类似,分为倍频和外频两部分。
HT总被很多人误解成系统总线FSB,所以不少人总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把HT超至一个比较高的状态。
HT超频对于性能的影响微不足道,而且HT频率的提高会影响整个超频的成败。
事实上许多超频失败的情况,都是由于在超频时没有降低HT倍频造成的。
为了超频的稳定,我们首先将HT倍频降为x3,C&Q关闭,CPU电压请根据体质设定为1.450v,内存电压加至3.3v,“DRAM+03V If it’s not 3.2V”设为Enabled。
高压是BH5/ UTT颗粒独有的特性,你不用担心3.3v会太高,这才是刚刚起步。
电压对内存超频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并不是越高越好,有时候甚至是违反常理的。
比如早期的BH5在2-2-2-5 4V 可以稳定运行所有测试软件,而近期的UTT加到3.9v反而不能进系统,这些只有自己多试验才会发现。
BH5/UTT推荐3.3v~3.6v电压,BH5上限可到4v,UTT略低为3.8v。
超频过程中请做好内存散热,以烧毁硬件设备,而且不建议在高电压下长期超频运行。
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日期:2006-07-08 上传者:赵磊来源:CPC Enable这个参数就是大家所说的Command Rate 1T。
Tcl 2对于其他颗粒来说,放宽会达到更好的稳定性以求更高的频率,而BH5/UTT颗粒设为3会导致无法开机;Trcd 2、Tras 5、Trp 2、Tref Auto,上述为BH5/UTT的标准设置。
如果这样可以稳定的话,我们还可以把Trfc进一步调低,BH5/UTT最低为12,设置为15会更加稳定,这个参数对Su perPI的影响很大。
此外,没有提到的参数请不要擅自改动。
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日期:2006-07-08 上传者:赵磊来源:DRAM Drive Strength跟DRAM Data Drive Strength这两个参数对稳定性至关重要,BH5/UTT的话用5或3是稳定的。
接下来是Max Async Latency,这又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对稳定性跟性能影响比较大,放宽这个参数会比较稳定,但影响性能,一般保守用8,不稳定的话用9,最紧是7。
Read Preamble Time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保守设5.5,最小是4(比较难跑),放宽这个参数会得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不过性能下降也是相当可怕的。
另外,不要盲目的把read premable和max async time调得太紧,反而会影响效能。
IdleCy cle Limit用256,稳定的话用16,以8和16为最佳。
Dynamic Counter用Enable。
两个B ypass使用16x 7x,最紧8x 4x。
32 Byte Granulation这个参数对频率和性能的影响很明显,有时甚至会超过Command Rate,有些卖家在销售“保超”条的时候会将此值设为Enabl e,以牺牲性能换取频率的提升。
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日期:2006-07-08 上传者:赵磊来源:经过一番调校,内存性能可以提高多少呢?下面就是运行SuperPi超频后的性能表现。
Opteron 146 OC 2.7G,如果内存异步运行DDR400默认设置,运行1M SuperPi用时为34s。
如果优化内存参数到DDR540 2-2-2-2 Trc=7 Idle Cycle Limit=16,运行Super PI 1M位会30s。
测试均未对系统做任何改动,对操作系统精通的老手经过进一步的系统优化会跑出更高的效能。
上述参数为笔者多次调校总结,希望会给有BH5/UTT的玩家在超频带来帮助。
可能有朋友会问了,这提升的4s能起到多大作用?对日常应用会有明显改善么?呵呵,刚才可能有一点忘了说,就是小参的调节主要用于极限超频,是玩家挑战记录时才会用的手法。
如果时日常的超频,以追求稳定性、性价比为主的超频,那么小参可以根本不用理会,只要调节基参就好了。
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日期:2006-07-08 上传者:赵磊来源:关于每个小参的选项意义,下面用表格来系统整理一下:教你如何调整DDR内存参数日期:2006-07-08 上传者:赵磊来源:看到这里有些玩家会抱怨:我没有DFI主板,那该怎么调内存参数呀!没关系,由于A64的内存控制器是集成进CPU内部的,所以就可以使用通用软件对其进行调节。
A64 Tweaker就是这样的一款软件,由世界最强超频网站XTREMESYSTEMS.O RG开发,能对内存延迟、时序及功能选项加以全面调节,有些功能甚至超过了DFI的BIO S。
此款软件的选项命名与DFI主板BIOS十分相似,对于稍有经验的超频玩家来说。
上手并不困难。
此外,它还支持实时参数调试,这就省去了频繁重启保存BIOS的麻烦。
但A64 Tweaker有时会出现假死的现象,为了弥补这个bug,近期又推出了a64info软件。
A64info在内存调试原理上与A64TWEAKER一样,但其加入的CPU信息检测和频率计算功能却是前代软件所不具备的。
在项目上,TREF与DFI BIOS中的设定值相同,而且还能在系统中调整DATA DRIVE STRENGTH。
针对Intel平台,也有专门的内存参数调节软件MemSet。
MemSet软件可用在Intel支持双通道内存的主板上,从865到975X均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