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病媒生物国标读解
- 格式:ppt
- 大小:443.00 KB
- 文档页数:15
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C级标准
注:1、室内抽样量如有缺项以餐饮店填补。
2、防鼠设施要求:①箅子和地漏:缝小于10mm;②门:缝小于6mm,木门包皮;③管线孔洞、排风扇网眼≦6mm;④1楼或地下室窗户玻璃无破损。
注: 1、采样勺指数:对大中型水体,包括池塘、湖泊和河流,沿岸每隔10m,用采样勺取水,阳性勺占取样勺的百分比。
2、蚊虫的停落指数:
①评价人在公园、花房 、汽修厂 、轮胎集放地 ,暴露右小腿 ,上午8:00~10:00或 16:00~18:00观察在0.5h内腿上蚊虫的停落数 ,计算蚊虫停落指数(停落蚊数/人次)。
②评价人在居民区、单位 、公共场所等外环境 ,暴露右小腿 ,日落后0.5h,观察在0.5h内腿上蚊虫的停落数,计箅蚊虫停落指数(停落蚊数/人次)。
注:孳生地:指存在适宜于蝇类孳生的腐败动物、腐败植物、人粪、禽畜粪和生活垃圾的容器或地点。
注:①以上样本如有缺项以餐饮店填补,每个居(家)委会入户检查10户居民。
②成若虫侵害率:在100间房间(以15m2/间折算)或100处空间发现蜚蠊成虫或若虫的阳性间(处)数,以百分率表示。
③卵鞘查货率:在100间房间(以15m2/间折算)或100处空间内发现蜚蠊卵鞘的阳性间(处)数,以百分率表示。
④蟑迹查获率:在100间房间(以以15m2/间折算)或100处空间内发现蟑迹的阳性间(处)数,以百分率表示。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5月4日发布了并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795、23796、23797、23798—2009)(以下简称《病媒监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了并于2012年4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7770、27771、27772、27773—2011)(以下简称《病媒控制水平》)。
上海市爱卫会办公室、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为各区县、各街镇及各社会PCO公司相关人员组织了培训,广大专业人员和基层防制员一致反映两个国标系列很好,使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和效果,全国进一步有了一个因地制宜并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为方便大家学习和应用,本文特把《病媒控制水平》和《病媒监测方法》两个国标系列中相关的核心内容,用列表形式作一编排和解读,供广大防制员参用。
在全面学习国标基础上,能将核心内容学习好、掌握好、执行好,进一步提升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国标区域控制指标控制等级水平A级B级C级GB/T 27770-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城镇防鼠设施合格率≥97%≥95%≥93%室内鼠密度阳性率≤1%≤3%≤5%外环境鼠密度:路径指数(处/1000m)≤1处≤3处≤5处单防鼠设施:0/≤300/≤200/≤10制水平鼠类位不合格间数/房间数1/>301/>201/>10室内鼠密度:0/≤600/≤300/≤20阳性间数/房间数1/>601/>301/>20外环境鼠密度:活鼠和鼠洞、鼠尸等鼠迹000GB/T 27771-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城镇小型积水蚊虫密度:路径指数(处/1000m)≤0.1处≤0.5处≤0.8处大中型水体蚊虫密度:采样勺指数(阳性勺数/采样勺数)≤1%≤3%≤5%蚊幼(蛹)数/阳性勺≤3只≤5只≤8只外环境蚊虫密度:成蚊停落指数(成蚊数/人次)≤0.5只≤1只≤1.5只单位各类和水容器阳性数000各类坑洼积水阳性数000GB/T 27772-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城镇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成蝇000室内蝇类孳生地000室内成蝇密度:有蝇房间阳性率≤3%≤6%≤9%阳性房间蝇密度蝇数/阳性间≤3只≤3只≤3只室外孳生地阳性率≤1%≤3%≤5%防蝇设施合格率≥98%≥95%≥90%单位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成蝇000室内成蝇侵害率:有蝇房间数/房间数0/≤100/≤301/11-300/≤601/31-60≤3/31-601/61-100≤3/61-10≤6/61-100室内成蝇密度:只/间3只3只3只国标区域控制指标控制等级水平A级B级C级GB/T 27773-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城镇成若虫侵害率:≤1%≤3%≤5%平均每阳性间小蠊大蠊≤5只≤2只≤10只≤5只≤10只≤5只卵鞘查获率:≤1%≤2%≤3%平均每阳性间卵鞘数只≤2只≤4只≤8只蟑迹查获率:≤3%≤5%≤7%单位成若虫侵害率:0/≤60≤1/≤60≤2/≤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1/>60≤2/>60≤3/>60卵鞘查获率:0/≤60≤1/≤60≤2/≤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1/>60≤2/>60≤3/>60蟑迹查获率:0/≤60≤2/≤60≤3/≤60阳性间数/检查房间数≤2/>60≤3/>60≤5/>60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相关内容的解读国标监测方法操作步骤密度计算GB/T23798-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鼠迹法器具:手电筒镊子计步器室内鼠密度:检查房间内鼠迹,如鼠尸、鼠爪印、鼠粪、鼠咬痕、鼠洞、活鼠等。
创卫病媒生物防制知识讲座讲义创卫病媒生物防制第一部分认识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除四害→病媒生物防制→卫生有害生物防制→有害生物防制卫生有害生物:老鼠、蟑螂、苍蝇、蚊虫、臭虫、跳蚤、蚂蚁、螨虫、虱子、白蚁、书虱、衣鱼等。
现在的四害:老鼠、蟑螂、苍蝇、蚊虫。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防制病媒生物为什么要防制病媒生物一、病媒生物对人类有很多危害病媒生物对人类有很多危害病媒生物对人类有很多危害病媒生物对人类有很多危害:1. 叮咬、吸血或骚扰人群,咬坏物品,在工农业中造成损失。
2. 传播疾病,危害群众健康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共36种,其中13种为媒介生物性疾病: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钩体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布病、炭疽、狂犬病、血吸虫病、丝虫病。
预防控制好病媒生物,就能有效降低媒传疾病的发生。
二、关系到城市形象和发展环境一个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好坏由多种因素决定,但病媒生物占据着重要地位,试想在垃圾横行,老鼠满街窜,苍蝇、蚊子到处飞,蟑螂到处爬的城市环境条件下,老百姓能过好日子吗?能够实现宜居的目标吗?外商还会来投资吗?外地人还会来旅游吗?因此,病媒生物控制,三、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1、《传染病防制法》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还规定了农业、水利、林业、铁路、交通、民航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控制病媒生物工作中的职责。
……防蝇、防鼠、防虫……的设备或者设施.3、《病媒生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案征求意见稿第10条规定“公共场所应当配备有效的鼠、蚊、蝇、蟑螂和其它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设施”。
未配备(第三十七条)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5、《重庆市爱国卫生条例》(2003.06)第16、17、18、19条都是除四害相关规定,其中第16条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应按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要求进行灭杀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的活动,消除其孳生环境条件。
病媒生物培训教材病媒生物从字面上说,应包括能够传播疾病的一切生物,但目前通常是指传播人类疾病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我国的传统和习惯,爱国卫生系统关注的病媒生物,目前主要为居民区中常见的鼠类、蚊、蝇、蟑螂、蜱、螨、蚤、虱、白蛉等,是一类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生物。
一、病媒生物及其危害1、传播疾病由其作为媒介传播的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占我国法定传染病的1/3左右,如: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西尼罗热等。
这些传染病的发病人数约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人数的5%-10%,但死亡数占30%-50%,危害相当严重。
2、骚扰病媒生物的骚扰除直接叮咬可造成轻度外伤外,多数情况下可对人体精神和情绪方面产生影响,甚至有时会损害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形象,后果相当严重。
3、损物由鼠类损坏建筑、家具,咬坏电器引发火灾,横越开关造成短路,甚至撕咬文件、文物和票据,后果难以准确估量。
蝇类和蜚蠊也取食人的食物,虽然食量远少于鼠类,微不足道,但污染面大,遗留不愉快的气味,使人类不能食用。
二、监测内容鼠类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蝇类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蟑螂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蚊虫密度监测:监测户住宅周围环境进行。
三、监测方法鼠类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23798-2009)鼠迹法进行;蝇类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23796-2009)成蝇目测法进行;蟑螂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23795-2009)目测法进行;蚊虫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23797-2009)幼虫容器指数法进行。
(一)鼠类密度监测—鼠迹法【器具】手电筒,镊子。
【理解要点】鼠迹法的调查主要用肉眼观察,但在光线昏暗的室内或一些角落需要用手电进行照明。
对于一些肉眼不容易判断的鼠迹,如小家鼠的鼠粪、鼠毛等,需要取样后仔细鉴别加以确定,因此需要配备镊子等工具。
病媒生物培训教材病媒生物从字面上说,应包括能够传播疾病的一切生物,但目前通常是指传播人类疾病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我国的传统和习惯,爱国卫生系统关注的病媒生物,目前主要为居民区中常见的鼠类、蚊、蝇、蟑螂、蜱、螨、蚤、虱、白蛉等,是一类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生物。
一、病媒生物及其危害1、传播疾病由其作为媒介传播的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占我国法定传染病的1/3左右,如: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西尼罗热等。
这些传染病的发病人数约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人数的5%-10%,但死亡数占30%-50%,危害相当严重。
2、骚扰病媒生物的骚扰除直接叮咬可造成轻度外伤外,多数情况下可对人体精神和情绪方面产生影响,甚至有时会损害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形象,后果相当严重。
3、损物由鼠类损坏建筑、家具,咬坏电器引发火灾,横越开关造成短路,甚至撕咬文件、文物和票据,后果难以准确估量。
蝇类和蜚蠊也取食人的食物,虽然食量远少于鼠类,微不足道,但污染面大,遗留不愉快的气味,使人类不能食用。
二、监测内容鼠类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蝇类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蟑螂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蚊虫密度监测:监测户住宅周围环境进行。
三、监测方法鼠类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23798-2009)鼠迹法进行;蝇类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23796-2009)成蝇目测法进行;蟑螂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23795-2009)目测法进行;蚊虫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23797-2009)幼虫容器指数法进行。
(一)鼠类密度监测—鼠迹法【器具】手电筒,镊子。
【理解要点】鼠迹法的调查主要用肉眼观察,但在光线昏暗的室内或一些角落需要用手电进行照明。
对于一些肉眼不容易判断的鼠迹,如小家鼠的鼠粪、鼠毛等,需要取样后仔细鉴别加以确定,因此需要配备镊子等工具。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5月4日发布了并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795、23796、23797、23798—2009)(以下简称《病媒监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了并于2012年4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7770、27771、27772、27773—2011)(以下简称《病媒控制水平》)。
上海市爱卫会办公室、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为各区县、各街镇及各社会PCO公司相关人员组织了培训,广大专业人员和基层防制员一致反映两个国标系列很好,使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和效果,全国进一步有了一个因地制宜并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为方便大家学习和应用,本文特把《病媒控制水平》和《病媒监测方法》两个国标系列中相关的核心内容,用列表形式作一编排和解读,供广大防制员参用。
在全面学习国标基础上,能将核心内容学习好、掌握好、执行好,进一步提升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相关内容的解读。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5月4日发布了并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蝇类、蚊虫、鼠类》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795、23796、23797、23798—2009)(以下简称《病媒监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了并于2012年4月1日实施《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的4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7770、27771、27772、27773—2011)(以下简称《病媒控制水平》)。
上海市爱卫会办公室、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协会为各区县、各街镇及各社会PCO公司相关人员组织了培训,广大专业人员和基层防制员一致反映两个国标系列很好,使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和效果,全国进一步有了一个因地制宜并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为方便大家学习和应用,本文特把《病媒控制水平》和《病媒监测方法》两个国标系列中相关的核心内容,用列表形式作一编排和解读,供广大防制员参用。
在全面学习国标基础上,能将核心内容学习好、掌握好、执行好,进一步提升病媒生物控制效果评价
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的解读
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相关内容的解读。
病媒生物国家标准
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载体,包括蚊子、苍蝇、蜱虫等。
它们可以通过叮咬或传播病原体来传播疾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制定病媒生物的国家标准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病媒生物的监测和评估是制定国家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疾病传播的风险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标准应明确监测方法、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病媒生物的防控措施也是国家标准的重要内容。
包括病媒生物的生境管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国家标准应对这些防控措施进行规范和指导,确保防控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国家标准还应包括对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监测和预警要求,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另外,病媒生物的应急响应和应对措施也是国家标准需要考虑的内容。
一旦发生疫情或疾病传播风险增加,需要有针对性的应急响应和控制措施。
国家标准应包括病媒生物疫情监测、紧急处置、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要求,以便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防控工作。
总的来说,病媒生物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病媒生物的监测、防控和应急响应,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病媒生物国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体系,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病媒生物防制标准及要求那个闷热的夏夜,闷热的房间,闷热的心。
防治病媒生物的刘师傅,穿着那件油腻腻的工作服,推门而入,满头大汗,像是刚从蒸笼里爬出来。
“刘师傅,这蚊子真多,你们怎么还不来?”李阿姨坐在沙发上,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苍蝇拍,那神情,就像是拿着一把利剑,誓要将这些“害虫”斩尽杀绝。
刘师傅擦了擦汗,笑眯眯地说:“李阿姨,不是我们不重视,实在是病媒生物防制标准及要求太过严格了。
要保证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病媒生物对人体的危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李阿姨瞪大了眼睛,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什么标准?什么要求?刘师傅,你能说得具体点吗?”刘师傅点了点头,从包里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文件:“李阿姨,这个是病媒生物防制标准及要求,您看看。
”李阿姨接过文件,翻了几页,眉头紧锁:“这上面都是些什么专业术语,我看得头都大了。
”刘师傅笑了笑:“李阿姨,您别急,我来给您解释。
首先,病媒生物指的是那些能传播疾病的生物,如蚊子、苍蝇、老鼠等。
防制病媒生物,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降低这些生物对人体的危害。
”“那这些标准又是怎么回事?”李阿姨问道。
刘师傅指着文件上的一行字:“这个标准要求,对于不同类型的生物,有不同的防制方法。
比如,对于蚊子,我们要采取防蚊、灭蚊、杀蚊卵等多种手段,确保蚊子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那这些方法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李阿姨好奇地问。
刘师傅滔滔不绝地说:“首先,我们要对环境进行评估,找出蚊子的滋生地。
然后,我们可以采取物理方法,比如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蚊子进入室内。
化学方法,比如使用杀虫剂,消灭蚊子的幼虫和成虫。
生物方法,比如引入天敌,降低蚊子的数量。
”李阿姨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她想起了什么:“刘师傅,那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还有哪些病媒生物呢?”“除了蚊子,还有苍蝇、老鼠、蟑螂等。
这些生物都能传播疾病,所以,我们要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
”刘师傅回答道。
李阿姨点了点头,她突然觉得,刘师傅并不是那个只会埋头苦干的人,他还有着一颗关爱居民的心。
创卫病媒生物防制知识讲座讲义创卫病媒生物防制第一部分认识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除四害→病媒生物防制→卫生有害生物防制→有害生物防制卫生有害生物:老鼠、蟑螂、苍蝇、蚊虫、臭虫、跳蚤、蚂蚁、螨虫、虱子、白蚁、书虱、衣鱼等。
现在的四害:老鼠、蟑螂、苍蝇、蚊虫。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防制病媒生物为什么要防制病媒生物一、病媒生物对人类有很多危害病媒生物对人类有很多危害病媒生物对人类有很多危害病媒生物对人类有很多危害:1. 叮咬、吸血或骚扰人群,咬坏物品,在工农业中造成损失。
2. 传播疾病,危害群众健康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共36种,其中13种为媒介生物性疾病: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钩体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布病、炭疽、狂犬病、血吸虫病、丝虫病。
预防控制好病媒生物,就能有效降低媒传疾病的发生。
二、关系到城市形象和发展环境一个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好坏由多种因素决定,但病媒生物占据着重要地位,试想在垃圾横行,老鼠满街窜,苍蝇、蚊子到处飞,蟑螂到处爬的城市环境条件下,老百姓能过好日子吗?能够实现宜居的目标吗?外商还会来投资吗?外地人还会来旅游吗?因此,病媒生物控制,三、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1、《传染病防制法》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还规定了农业、水利、林业、铁路、交通、民航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控制病媒生物工作中的职责。
……防蝇、防鼠、防虫……的设备或者设施.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案征求意见稿第10条规定“公共场所应当配备有效的鼠、蚊、蝇、蟑螂和其它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设施”。
未配备(第三十七条)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5、《重庆市爱国卫生条例》(2003.06)第16、17、18、19条都是除四害相关规定,其中第16条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应按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要求进行灭杀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的活动,消除其孳生环境条件。
国家卫生城市检查标准(病媒生物防制)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及评价依据相关数据满分实得分9.0 病媒生物防制9.1 组织管理查阅资料,现场抽查。
1、市、区爱卫会制订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得1分;市、区爱卫办有专职人员,各部门、街办、近郊乡镇有专(或兼)职人员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得1分(1项不合格扣0.3分)。
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满足工作需要得3分(未纳入预算扣2分,不足扣1分)。
2、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单位责任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建立日常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制度,有防制措施、有上级检查、有工作记录得2分(1项不合格扣0.5分)。
3、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原则,城市公共区域(公园、绿地、建筑工地、垃圾站点、公厕、排水沟、河道、市政管井等),社区、单位、家庭(垃圾站点、厕所、下水道、食堂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得3分(发现1处孳生地扣0.5分);有孳生地调查报告和环境治理工作总结得2分(1项不合格扣1分)。
4、使用药物、器械科学合理,有药械采购凭据、有消杀记录、有效果评估得2分(1项不合格扣0.5分,使用违禁药物不得分)。
对PCO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防制效果进行监测考评得1分(1项不合格扣0.3分)。
5、重点单位(场所)按规范设置防蚊蝇、防鼠设施,有监督检查,有保障达标措施得2分(1项不合格扣1分)。
6、市、区疾控中心承担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设区市每年至少开展鼠、蚊、蝇、蟑螂中一类抗药性监测,有专项监测经费,监测方法规范,掌握当地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和消长规律,结果及时上报爱卫会得5分(1项不合格扣1分)。
查近三年资料,每得(扣)分点为该项三年总分,如一年不合格,则扣该项分值的1/3。
100.040.05.02.05.03.02.05.09.09.1.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及评价依据相关数据满分实得分9.2 现场检查7、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有图片、有声像、有资料得1分;分级分类型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技术培训,有会议通知、有教材、有记录得1分(1项不合格扣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