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
- 格式:pptx
- 大小:94.98 KB
- 文档页数:9
简述无形资产的分类以下为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1.无形资产的概念无形资产是一个在会计学、经济学、资产评估等学科和专业领域均被广泛使用的概念。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执业准则--无形资产》(中评协〔2017〕37号)将无形资产定义为特定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持续发挥作用并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常见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销售网络、客户关系、特许经营权、合同权益、商誉等。
《国际评估准则》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一种能通过经济属性来证明其自身价值的非货币性资产。
它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为所有者产生经济利益”。
包括营销相关类、客户或供应商相关类、技术相关类、艺术相关类等可辨认无形资产和商誉这一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特征:1.特定主体拥有或者控制;2.不具有实物形态;3.能持续发挥作用并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
无形资产两个显著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能持续发挥作用并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
2.无形资产的分类(1)按取得方式分类,可分为自创无形资产和外购无形资产。
自创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通过自行研究、开发、设计或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
例如自创专利权、自创商标权、自创技术秘密等。
客户关系是企业为达到其经营目的,主动与客户建立起的某种关系,故属于自创无形资产。
外购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从外部购入或接受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
企业从外部购入的无形资产是指以货币资产或可以变现的其他资产相交换,或以承担债务方式从企业外部获得的无形资产,如外购专利权、外购商标权、外购技术秘密及著作权等。
(2)按照是否可以辨认分类,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可辨认无形资产是可分割的,即能够从实体企业中分离或拆分出来,并且可以单独进行或与一个相关的合同、一项可辨认资产或负债共同出售、转让、许可使用、租赁或交换,如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专有技术、销售网络、客户关系、商业特许权、合同权益、域名等。
无形资产评估准则
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是指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的一套标准和方法。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无形的、非物质的资产,如商标、专利、版权、商誉等。
这些资产虽然没有实物形态,但对企业的价值和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是为了保证评估的公正、准确和可靠。
评估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评估的过程包括资产鉴定、价值评估、风险评估等环节,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和评估师进行操作。
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评估结果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评估结果可以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最后,评估结果可以为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提供重要的依据,提高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无形资产评估准则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特点进行调整和适用。
评估的结果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和分析,以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估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评估结果可以为企业的决策、财务报表、融资和投
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中外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比较研究作者:吴继兴来源:《商业会计》2013年第16期摘要:无形资产评估是资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无形资产的种类繁多、特点复杂、不易把握,易产生认识偏差与法律纠纷,无形资产评估是国内外评估界公认的专业性强、难度高、风险高的评估领域。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及其他国家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比较,学习借鉴国外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有益之处,完善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
关键词: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一、准则概况(一)中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2001年,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工作重新启动,在启动之初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对无形资产评估执业准则和规范的重视。
依据《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我国先后在2008年修订和发布了《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和《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2010年发布《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2011年发布《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准则和指导意见。
至此基本形成了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二)国际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为适应国际评估行业的发展需要,改变国际评估准则过去偏重不动产评估的状况,努力实现国际评估准则的综合化发展,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于2000年版《国际评估准则》中增加《评估指南4——无形资产评估》,首次将无形资产评估纳入国际评估准则的规范体系,自2000年7月1日起生效。
这是无形资产评估国际化的重大发展。
(三)美国评估准则(白皮书)美国USPAP虽然在结构上没有专门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但在《准则9——企业价值评估》、《准则10——企业价值评估报告》中,具体规范了企业权益和无形资产两个方面的评估业务,从操作和披露两个角度规范企业价值和无形资产评估程序。
美国USPAP关于无形资产评估的规定开创了制定无形资产评估准则的先河,不仅反映了美国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水平,也对无形资产评估在国际上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成为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制定无形资产评估指南的参考蓝本。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能够用于生产或提供商品、服务、租赁或经营环境资产的无形权益。
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影响,对于企业的增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不易衡量的特点,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相对较为复杂且困难。
为了规范无形资产评估工作,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其《无形资产》准则中明确了无形资产的评估要求和指导原则。
该准则对于认定和评估无形资产提供了明确的执业准则,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公信力和准确性。
无形资产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形资产的认定。
在评估开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哪些资产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
根据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无法观察或实体化;其次,具备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
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的资产,才能被认定为无形资产,并进行后续的评估工作。
第二,无形资产的计量。
无形资产评估的核心问题是对无形资产的计量。
根据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的计量应基于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并参考市场价格、现金流量和成本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权衡。
在计量时,还需要考虑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维持能力等因素,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评估报告的编制。
评估报告是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成果之一,其编制应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
报告应包含评估对象的详细信息、评估方法和过程、评估结果及分析、评估师的专业意见和声明等内容。
评估报告应尽量客观、准确,并附加合理的解释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有关资产价值和风险的准确信息。
第四,评估师的职业道德。
评估师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工作时,应遵守职业道德的规范。
评估师应具备独立、客观、公正、保密的原则,并不受他人影响或利益的干扰。
评估师还应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以保持专业的能力和素质。
综上所述,无形资产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准则进行。
评估师在进行评估工作时应根据准则的要求,客观、准确地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并编制出符合要求的评估报告。
附件1: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行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拥有或者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持续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无形资产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第四条涉及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水域使用权等的评估另行规范。
第五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六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与无形资产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可以参照本准则。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七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并考虑其他评估准则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具备无形资产评估的相关专业知识及评估经验,具备从事无形资产评估的专业胜任能力。
第九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不得以预先设定的价值作为评估结论。
第十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充分考虑评估目的、市场条件、评估对象自身条件等因素,恰当选择价值类型。
第十一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获取充分信息,并确信信息来源是可靠的,利用的信息是恰当的。
第十二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合理使用评估假设和限定条件。
第十三条当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缺乏执行特定评估业务所需的特殊专业知识和经验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协助工作,但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信专家工作的合理性。
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对评估过程中所引用的专家意见或者专业报告的独立性与专业性进行判断,恰当引用专家意见或者专业报告。
第三章评估对象第十四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接受无形资产评估委托时,应当要求委托方明确评估对象,应当关注评估对象的权利状况及法律、经济、技术等具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