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出版物出版-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
- 格式:pptx
- 大小:419.85 KB
- 文档页数:26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1.选题策划的概念和步骤概念: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具有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保障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以及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等重要作用。
基本步骤:基础准备(对各种信息筛选和选择利用)选题设计: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
选题论证:目的是凭借集体的智慧,对编辑提出的选题从主旨、内容、形式、市场前景、可行性、主客关条件等诸多方面作全方位论证。
选题优化:指编辑要根据选题论证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在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甚至校样处理等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选题不断予以修改和完善。
2.编辑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和采集的方法。
(1)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社会发展信息;科学文化信息;出版业市场信息(包括出版动态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作者信息;读者信息。
(2)信息采集的方法: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文献检索;关注大众传媒;人际交往;专业市场调查。
3、信息采集的要求和信息的处理。
(1)要求:真实性;针对性;综合性;预见性。
(2)处理:筛选;加工;存储;使用。
3、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编辑在选题策划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出版物内容与形式的设计;出版物面试时的市场预测;选题的实施方案设计。
(1)图书内容与形式的设计:内容:主题设计、体裁设计。
形式:书名、篇幅、开本、装订样式、和版面形式的设计。
(2)市场预测:读者需求情况、同类出版物情况、选题特色。
(3)实施方案的设计:作者的落实、时间安排、成本与定价预测、宣传计划、营销策略。
(4)选题报告的内容:选题名称,提出选题的原因、依据及目的,选题价值、选题形成的过程、选题的内容及形式设想,读者对象,拟请的作者,与同类出版物的比较、时间安排、效益预测、市场营销建议,其他方面情况。
4.选题论证与优化的要求。
选题必须经过集体论证才能正式列入选题计划,这是保证出版物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一、出版和出版学内容包括:出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向、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出版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途径。
(一)基本要求1.掌握出版的定义和要素。
2.熟悉出版过程的特点。
3.了解出版与社会的关系。
4.掌握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向、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5.了解出版学的发展概况。
6.熟悉出版学的概念。
7.熟悉出版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8.熟悉进行出版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二)考试内容1.出版的定义和要素。
2.出版过程的特点。
3.出版与社会的关系。
4.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向、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5.出版学的发展概况。
6.出版学的概念。
7.出版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8.进行出版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二、编辑和编辑学内容包括:关于编辑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于编辑人员的总体要求;编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途径。
(一)基本要求1.了解编辑的定义和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2.了解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3.掌握编辑工作的特点。
4.掌握编辑过程的主要环节。
5.了解编辑工作的社会功能。
6.掌握对编辑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7.熟悉编辑学的概念。
8.熟悉编辑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9.熟悉进行编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二)考试内容1.编辑的定义和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2.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3.编辑工作的特点。
4.编辑过程的主要环节。
5.编辑工作的社会功能。
6.对编辑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7.编辑学的概念。
8.编辑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9.进行编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三、图书编辑业务内容包括:图书编辑工作的总体程序以及各个具体环节的主要内容和操作要求;图书辅文的基本知识;图书重印与再版的知识以及操作要求。
(一)基本要求1.了解关于信息采集的知识。
2.掌握关于选题策划的知识。
3.掌握关于组稿的知识。
4.掌握关于审稿的知识。
5.了解签订出版合同的知识。
第十一章 数字出版产品设计与内容组织11.1 本章知识框架11.2 大纲要求内容包括:数字出版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电子书设计的主要内容。
数字出版产品的稿件组织和素材采集。
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编审。
一、基本要求1.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基本设计流程。
基本设计流程数字出版产品设计方法 电子书阅读设备与产品设计 电子书设计 电子书功能设计 电子书内容版式设计 稿件组织 数字出版产品内容采集素材采集 审稿任务审稿 审稿制度 外审审稿结论及稿件处理数字出版产品内容编审 编辑加工校异同 校对的基本功能校对 校是非 校对基本制度及职责 数字出版产品设计与内容组织2.掌握电子书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
▲3.了解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素材采集。
4.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审核要求。
5.掌握数字出版产品内容素材的编辑加工要求。
6.熟悉数字出版产品的校对。
【说明】标有“▲”号的,为从事数字出版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没有任何标记的,为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应考内容。
二、考试内容1.数字出版产品的设计流程。
2.电子书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
3.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素材采集。
4.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审核。
5.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素材编辑加工。
6.数字出版产品的校对。
11.3 要点详解专题一数字出版产品设计方法考点一:数字出版产品的基本设计流程(掌握)数字出版产品设计就是将数字出版产品由抽象的策划到具体的形象化的处理过程。
数字出版产品设计流程图见图11-1-1。
图11-1-1 数字出版产品设计流程图1.数字出版产品的产品定位、内容需求和功能需求(见表11-1-1)表11-1-1 数字出版产品的产品定位、内容需求和功能需求图11-1-2 数字出版产品内容需求结构图图11-1-3 数字出版产品功能结构图2.交互设计(见表11-1-2)表11-1-2 交互设计。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知识梳理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第一节选题策划概述一、选题策划的概念编辑工作在进行审稿环节之前,要经历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三个环节。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信息采集的方法:1)出版物交易所调研2) 文献检索3) 关注大众传媒4) 人际交往5) 专业市场调查第二节选题策划的内容一、选题的内容和形式内容:(1)主题设计:选择确定为哪些读者提供什么样的知识信息(2)体裁设计:确定提供知识信息的具体方式形式:(1)书名设计(2)篇幅(3)开本(4)装订样式(5)版面形式二、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设计:1) 作者的落实2) 时间安排3)成本与定价预测4) 宣传计划三、营销方案四、成本预测与定价估计第三节选题立项一、选题的申报1) 选题名称2)提出选题的原因3)选题形成的过程4) 主要内容5) 拟请的作者6) 落款二、选题的论证一级论证、分级论证三、立项选题的管理四、选题的优化第四节选题计划一、选题计划的内容与类型二、选题计划的结构三、选题计划的特点四、选题计划的制订与调整第五节组稿一、组稿的方式个别约稿、社会征稿、群体集稿二、组稿的步骤三、组稿的落实第二章图书编辑第1节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一、审稿制度三审制初审: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职责:1. 通读全稿、全面审查、研究书稿2. 分析书稿优缺点,作出评价3. 写审稿意见复审: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人员职责:1. 通读全部稿件2. 审核、判断初审意见,表明态度;解决初审遗留问题3. 提交复审意见终审: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职责:1. 审查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要求,作出综合评估2. 形成终审意见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
可以增加审次和人数,不可随意减少环节。
二、外审送有关主管部门,送有关专家审核,不属于三审制的组成部分。
解决送审单位无法判断、解决的专业问题;不是修改文字,解决枝节问题。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内容包括:选题策划的概念和基本步骤;为选题策划作准备的信息采集;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选题的论证与优化;选题计划;组稿的方式、步骤和落实。
(一)基本要求1.掌握选题策划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2.熟悉编辑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范围和信息采集的要求。
3.掌握信息采集的方法和信息处理的步骤。
4.掌握关于图书选题策划的知识。
5.掌握选题谁与优化的要求。
6.了解选题计划的特点及其制订与调整。
7.了解选题计划的内容、类型和结构。
8.掌握组稿的方式和步骤。
9.熟悉组稿的落实。
(二)考试内容1.选题策划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2.编辑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范围以及信息采集的要求、方法和处理步骤。
3.图书选题策划和选题报告的撰写。
4.选题论证与优化的要求。
5.关于选题计划的基本知识。
6.组稿的方式、步骤和落实。
第二章图书编辑内容包括: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编辑加工整理与审定发稿;发稿后的编辑工作;图书辅文;图书重印和再版。
(一)基本要求1.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审稿的知识。
2.熟悉出版合同的签订。
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编辑加工整理的知识。
4.掌握稿件加工整理后送交审定的要求和稿件整理、稿件发出的工作要点。
5.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校样处理的知识。
6.熟悉样书检查的要求和编辑需做的图书宣传工作。
7.了解图书辅文的概念和作用。
8.掌握图书辅文的种类及其撰写要求。
9.熟悉编辑在图书辅文方面需做的工作。
10.了解重印和再版的概念及意义。
11.熟悉重印和再版的条件。
12.掌握重印、再版的程序要求。
13.了解重版率的概念。
(二)考试内容1.关于审稿制度、稿件质量评价和审稿结果处理的知识及其应用。
2.外审的作用、责任和稿件送外审的条件。
3.出版合同的签订。
4.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
5.稿件加工整理后的工作内容。
6.校样处理的要求及其应用。
7.样书检查的要求和编辑需做的图书宣传工作。
8.图书辅文的概念、作用和编辑在这方面需做的工作。
9.图书辅文的种类及其撰写要求。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第六章书刊印制关于教材修改情况一、教材新增加的内容1、新增了第七节“书刊印制质量的检查”2、新增了“折页”二、教材修改的内容1、“关于书刊印刷企业的管理规定”作了部分修改2、“书刊印刷常用计量单位和纸张用量的计算”作了部分修改3、“订书方式”作了部分修改三、新老教材对比第一节书刊印制概述一、书刊印制的概念(与去年有所不同,要引起注意)印刷: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复制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和工艺过程。
书刊印刷:指以图书、期刊等为主要产品的印刷。
书刊印制:指根据作品原稿印刷并把印刷的产物加工制成图书、期刊的整个过程。
二、书刊印制的三个阶段及内容印前制作阶段-----是按照已作整体设计的书刊原稿制作出印版的阶段;印刷阶段-----是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复制到纸张上的阶段;装订阶段-----是将已经印有图文的书页加工成册的阶段。
在书刊印制全过程中,印刷处于中心地位。
三、印刷的五大要素1、原稿:可以分为文字原稿、线条原稿、图像原稿2、印版:可以分为凸版、平版、凹版、孔版。
要求掌握各类印版的特点。
3、承印物:是指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4、印刷油墨:一般由色料、连结料、填充料与助剂组成。
5、印刷机械:掌握印刷机的分类(1)按印版分类:有凸版、平版、凹版、孔版印刷机(2)按承印纸张大小分类:有全张、对开、四开、八开印刷机(3)按一次印刷颜色的种数分类:有单色、双色、多色印刷机(4)按输纸方式分类:有单张纸、卷筒纸印刷机。
四、书刊印制的工艺过程1、一般的书刊印制工艺过程2、数字化打样、直接制版的书刊印制工艺过程3、数字化印刷的书刊印制工艺过程4、网络出版物的书刊制作工艺过程第二节国家关于书刊印制的管理规定一、印刷经营活动指的是:包括经营性的排版、制版、印刷、装订、复印、影印、打印等活动。
二、书刊印刷企业的设立程序(1)向所在地省级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审核批准后获取注明书刊印刷业务经营许可证;(2)持印刷经营许可证向公安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3)持印刷许可证和特种行业许可证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方可开展书刊印刷业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选题计划的内容一般分为“总则”和“(C )”两部分。
A.文字说明B.分则C.列题D.财务预算2.使一个好选题成为一部好作品的关键是(B )。
A.有大量的宣传投入B.选择最合适的作者C.编辑有扎实的文字功底D.装帧设计精美3.要求编辑处理校样时(C )是不恰当的。
A.进行通读检查B.处理校对的疑问和建议C.誊录采纳作者的全部修改D.调整图片、表格位置4.图书辅文不包括( D)。
A.注释B.参考文献表C.封面宣传语D.引文5.下列句子中,专业名词的使用不符合国家所颁规范的是(C )。
A.近年来,胎儿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B.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C.镭射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D.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母婴传播的概率在90%以上6.某图书先在甲出版社出版并重印一次,而后在乙出版社出版。
乙社所出该书的版次和印次应标为(A )。
A.第1版第1次印刷B.第1版第3次印刷|C.第2版第1次印刷D.第2版第3次印刷7.某期刊总社的下列行为中,不必报请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是(C)。
A.将两种同类刊物合并为一种B.将一种中文版期刊改成中英文双语版C.出版合订本D.将一种期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8.期刊市场定位的基本要素不包括(D )。
A.内容定位B.风格定位C.读者定位D.仓储定位9.期刊编辑对每一期刊物都要进行( D)。
A.栏目设计B.风格设计C.专题策划D.作品组配10.期刊的编辑工作,不包括(C )。
A.在初校样上设法减少某篇文章所占版面B.写作导引文字C.统一全刊各篇文章的一级标题格式D.统一全刊各篇文章所附参考文献表的格式11.书刊的左右居中标题,如果标题长度已达到版心宽度的(A ),字间不再加空。
A. 1/2B.1/4C.1/6D.1/812.选择书刊装订样式时,通常不会有( D)的做法。
2018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真题(中级)(总分:265.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拟订图书选题进度计划时,编辑主要根据()等来安排适当的时间段。
(分数:1.00)A.作者学历高低B.投资金额多少C.印厂规模大小D.内容篇幅大小(正确答案)解析:拟订图书选题进度计划要根据书稿的内容难易、篇幅大小、编辑力量的多少和制作生产的复杂程度等,安排长度适当的时间段。
2.关于选题论证,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编辑策划的选题须经过集体论证才能确定是否立项B.选题可先在编辑室论证,通过后再在全社论证会论证C.若论证会对某个选题的意见不一致.可以由社长或总编辑决定该选题是否立项D.选题具有商业机密性,所以论证会不能让本出版社以外的人员参加(正确答案)解析:3.选题计划是按照()而形成的选题的组合。
(分数:1.00)A.编辑室申报时问B.一定的编辑思想(正确答案)C.专题出版计划D.选题论证要点解析:4.关于三审制,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初审要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重点核实相关专业知识B.一般稿件,复审可以抽查部分内容;重点稿件,复审要通读全稿C.复审应由具有编审或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承担(正确答案)D.终审主要审查稿件的框架和结构解析:A,初审要在通读全稿基础上,对稿件的政治导向、思想倾向和价值,稿件的具体内容、体例、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稿件优缺点,对稿件质量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B,复审要通读全部稿件,以对稿件有一个全面把握。
C,复审人员有职称和职务的双重要求。
D,终审主要审查稿件的政治导向与思想倾向。
5.关于编辑加工,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1.00)A.编辑加工与审稿两者职责、要求、标准不同B.编辑加工与审稿可同时进行(正确答案)C.编辑加工过程中先要审核稿件D.编辑加工与审稿都要注意理解作者原稿编辑加工应该在稿件经过审稿决定采用并且签订了出版合同后开始,必须在审稿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与审稿同时进行。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课程讲授选题策划概述编辑的选题策划工作,是作者(精神创作劳动)与读者消费需求之间的一座桥梁。
如果选题策划工作做好了,能够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出版市场就会繁荣昌盛;相反,则会出现恶性循环。
一、选题策划经历的三个环节信息采集(基础)、选题策划(优化)和组稿(实体化)(06年真题)5.信息采集是( )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
A.编辑加工 B.审稿 C.选题策划D.校样通读二、选题策划的概念(“掌握”内容)1.概念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理解:“创造性活动”。
作品是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编辑将设计与选择的“作品”来推向读者,也是创造性劳动。
注意点:“主客观条件”的结合。
不要理解为选题策划就是编辑主观意愿去设计与选择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2.选题的类型按规格分: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单项性选题按重要性分:重点选题和一般选题按时机分:计划内选题(08年奥运选题)计划外选题(08年汶川地震选题)3.作用(1)有助于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比例分配:选题内容的比例分配,决定出版物内容,也就决定了方向。
保证三农图书的比例,就是要符合出版方向。
方向:在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规定要求许多出版社出版三农图书的比例。
审批过程:选题策划报告的审批过程,也是考量出版物内容是否符合社会效益要求,是否能够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的过程。
(2)能够保障出版生产秩序选题的策划、比例的分配,尤其是策划报告中对于图书印刷数量、发行方式与规模的规定,有利于出版社提前有组织地分配全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易中天《读城记》估计印制册数、印时间、资金数额、营销手段等,关系到出版社的运作秩序。
(3)能够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理解两层:编辑层面:选题策划本身是优化、精心论证选题好不好的过程。
管理层面:选题策划报告的审批,可减少编辑层面的失误。
(4)能够塑造和保证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选题策划大多在出版单位品牌定位的指导方向下进行,能够保证品牌形象。
2023年中级出版考试大纲
2023年中级出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科目与考试形式
考试科目为《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出版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要求考生掌握出版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出版工作的实际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出版发展史、出版物分类、出版物市场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2. 编辑工作实务:包括选题策划、稿件组织与审核、编辑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3. 校对工作实务:包括校对符号的使用、校对流程等方面的知识。
4. 市场营销与发行:包括出版物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发行渠道等方面的知识。
5. 版权与知识产权:包括版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以上内容,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题型与分值分配
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其中,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判断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概念和规定的理解,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某一问题的全面理解和分析能力,案例分析题则主要考察考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具体分值分配如下:
1. 单项选择题(20分)
2. 多项选择题(20分)
3. 判断题(15分)
4. 简答题(20分)
5. 论述题(15分)
6. 案例分析题(10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或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网查阅更准确的信息。
2019年出版专业资格《中级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八)一、选择题1.电子出版物的策划包括( )等内容。
A.制作素材的准备B.链接设计C.多媒体设计D.加密手段的选择确定E.视频、音频处理专用工具软件的设计2.电子出版物的包装设计包括( )等的设计。
A.塑料盒面封和底封B.外包装盒C.条码色彩D.说明书E.纸袋3.光盘复制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检测工序,包括( )等内容。
A.检查光盘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B.检测材料品质C.检查光盘的物理规格D.检查光盘表面的印刷质量E.抽样检测产品的运行状况4.互联网出版机构应( )。
A.在其网站主页上标明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编号B.对其出版物内容进行审查C.实行编辑轮值制度D.向用户提供不少于20天的免费试用期E.备份记录出版的作品内容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内容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若因作品署名顺序发生纠纷,事先又无约定,则可按( )确定署名顺序。
A.创作作品付出的劳动多少B.作品排列先后C.作者职务高低D.作者姓氏笔画E.作者年资高低6.著作权侵权纠纷可通过( )途径解决。
A.调解B.仲裁C.诉讼D.行政复议E.投诉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发行( )。
A.含有《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禁止内容的出版物B.各种非法出版物C.侵犯他人著作权或者专有出版权的出版物D.出版行政部门明令禁止出版、印刷或者复制、发行的出版物E.各种进口出版物8.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的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包括( )等。
A.考试未结束提前离开考场B.互相交换试卷、答题纸、答题卡、草稿纸等C.未在试卷上填写个人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D.本人离开考场后,在该考试未结束前,出卖试卷答案E.让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9.王选院士于2006年2月13日因病逝世,他( )。
A.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B.发明了数字打样技术C.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D.被誉为“当代毕昇”E.发明了汉字的“五笔字型输入法”10.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中包括( )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