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
1981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地区性的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阶段。
接着,1988年,中国成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这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迈出了更大的步伐。
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证券市场仍然十分落后和不完善。
缺乏专业人才、交易规范、信息传递渠道以及监管制度是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此外,当时的中国也缺乏市场经济的理念和法制基础,这使得证券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受到限制。
为了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1990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证券法的颁布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规范了证券市场的交易行为。
进入21世纪,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2001年,中国成立了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交易所,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投资者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热情也与日俱增。
2005年,中国引入了股票指数期货和股指期权,这为证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机会。
2018年,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并推出了沪港通和深港通等交易机制,这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不仅为国内经济提供了大量融资渠道,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风险管理工具。
然而,中国证券市场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市场波动性较大,存在较高的风险;另一方面,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内幕交易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中国证券业发展历史自1980年开始改革开放担负了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使命,证券市场开始初步形成。
1872年,由李鸿章发起的“官商督办企业”——轮船招商局成立,是中国最早的股份制企业。
民国时期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推动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
1918年,经北洋政府批准,成立了“北平证券交易所”,这是全国第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证券交易所。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决定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1949 年6 月1 日,经过改造的天津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1950 年1 月30日,经过改造的北京证券交易所重新开业。
国民经济恢复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贯彻,天津市证券交易所于1952 年7 月22 日关闭,并被并入天津投资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于1952 年10 月关闭。
1984年11月,飞乐音响公开发行了我国第一只股票,由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开始代理发行,发行市场逐步开始形成。
1986年9月,沈阳信托投资公司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先后办理股票的柜台交易,标志着二级交易市场也开始慢慢形成,是中国证券正规化交易市场的开端。
1988年,上海先后成立海通、万国和振兴等3家证券公司。
1990年11月26日,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并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成为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1年4月11日,我国另一家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宣告成立,并于同年7月3日正式营业。
1990年至1991年,相继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标志着我国全国性证券市场的诞生。
全国统一监管市场的形成1993年12月29日,《公司法》颁布。
1995年《商业银行法》以及1999年7月《证券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金融业正式由混业经营进入到分业经营的阶段,四大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开始脱钩。
中国股市发展行情回顾摘要:一、中国股市的历史背景二、中国股市的行情回顾1.1990 年代初的股市行情2.2000 年代初的股市行情3.2010 年代的股市行情三、中国股市的未来展望1.政策影响2.经济发展趋势3.投资策略正文:中国股市发展行情回顾中国股市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间的行情也是波澜壮阔,不少投资者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收获了财富,也有不少人在其中沉浮。
回顾中国股市的发展行情,对于理解中国股市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股市的历史背景中国股市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80 年代末和1990 年代初,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银行融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应运而生,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1990 年12 月19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标志着中国股市的诞生。
二、中国股市的行情回顾1.1990 年代初的股市行情1990 年代初,中国股市刚刚起步,市场规模较小,投资者主要是国有企业。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股价普遍偏高,导致股市行情波动较大。
此外,由于相关法规和监管制度不完善,股市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现象。
2.2000 年代初的股市行情2000 年代初,中国股市逐步走向成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者结构逐渐多元化。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盈利水平提高,股市行情也逐步走高。
2007 年,中国股市迎来了历史最高点,上证综指达到了6124 点。
然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全球股市陷入恐慌,中国股市也受到影响,出现了大幅下跌。
3.2010 年代的股市行情2010 年代,中国股市进入了震荡调整期,市场波动幅度加大。
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另一方面,股市制度不断完善,监管力度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行情呈现出区间波动的特点。
2015 年,中国股市再次出现剧烈波动,上证综指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然后又迅速下跌,市场风险暴露无遗。
中国股市的发展从改革开放思想提出到市场经济的建立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不仅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金融市场也从没有到有、单一到多元,中国的股市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从飞乐音响到上海深圳交易所成立,到股权分置改革到创业板到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证券市场在推进我国企业改革、募集资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重要部分。
一、我国股市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四个阶段新中国证券市场三十几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见证中国股市一书将中国股市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为探索、发展、规范与跨越。
探索阶段(1978 ~ 1992)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大地上全方位的改革方针,划经济的全面转型推动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
在论“资”论“社”中,80年代的债券市场起步了,到柜台交易的出现,再到沪深两市的先后建立,再到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启动证券市场的第一次大发展,推动的中国证券市场的起锚。
发展阶段(1993~1998),在总结了证券市场初期监管不足、法律漏洞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国务院在1992年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证监会从体制保障了证券市场的基础。
证券市场由区域性市场向着全国性市场迈进,证券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投资主体不断丰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形成了全国性的统一管理,推进了国际的发展步伐和证券市场。
规范阶段(1999~2004)《证券法》施行,确立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规范的总体框架。
对证券市场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探索。
国有股减持,为全流通做准备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度过渡到核准制。
上市公司治理和规范成为中国证监会的工作重心。
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有条件受理,司法救济大门开启。
呼之欲出的问题股权分置、股市尚属单边市。
跨越阶段(2005 -2012)证券市场法律体系逐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取得成效。
实行新老划断,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快速恢复,上市公司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解放,证券交易所停业。
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
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设立了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和证券交易所。
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
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
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
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延中实业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 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
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
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概况总结(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1、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概述1984年,上海市政府批准发布《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部分优质企业被纳入股份制试点。
为了适应国债发行和交易以及股份制试点改革的需要,我国的证券市场应运而生。
1984年11月18日,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
1986年9月26日,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成为我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
1987年9月,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并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业,成为建国以来大陆地区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此外,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并于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设立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同时,我国证券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规模迅速扩大,业务范围也迅速扩张。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证券行业逐步走向规范经营、风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了较为良好的发展基础,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证券市场规模显著扩张,市场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
2004年至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从1,377家增长至3,033家,复合增长率为6.80%。
截至2017年6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280家。
与此同时,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末的3.72万亿元上升至2016年12月31日的54.75万亿元。
截至2017年6月30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达57.62万亿元。
伴随着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和市值的提升,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日趋活跃,沪深两市股票总成交额从2004年全年的4.15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全年的127.12万亿元。
截至2017年6月30日,沪深两市股票总成交额达51.91万亿元。
伴随着我国A股市场成交量的日趋活跃,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持续提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规模从2004年的642.77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19,583.16亿元,债券市场募集资金规模从2004年的27,983.73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363,638.96亿元。
激荡三十年中国股市年变迁史1980年代,中国股市处于探索期。
当时的股票市场还比较小,只有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
股票价格并不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交易也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0年代是中国股市的崛起之时。
1990年,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14家公司在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
此后,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到股票市场,股市的总市值在20世纪90年代增长了数十倍。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也促进了中国股市的发展。
国外的资本开始进入中国股市,投资者在国内外之间交替进行交易。
2007年底,中国股市的市值已经达到了4.70万亿元(人民币)。
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股市也受到了波及。
在2009年初,中国股市的市值下降了大约60%。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刺激市场,但股市仍然没有完全恢复。
2010年代是中国股市的波动之时。
2015年上半年,股市进入了疯狂的牛市,但到了6月份就暴跌了30%。
政府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来稳定市场,但这也引起了对干预市场的争议。
同年12月,中国股市重挫,导致全球经济担忧加剧。
中国股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刺激。
一些政策旨在鼓励创业公司进入市场,另一些旨在限制股市波动。
例如,国务院提出了“创业板”的概念,以支持初创公司。
2018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科创板,以支持高科技企业。
政府还限制了一些市场机构的活动,以降低市场波动。
到2021年,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市之一。
股票市场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和挑战。
但从整体来看,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了一支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力量。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初期。
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在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资本市场也开始逐渐建立和发展。
1986年,中国证券交易所成立,该交易所作为我国股票市场的主要交易场所,开始运作。
创业板于1990年成立,成为全国第一个创业板,并在之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其他几个地方证券交易所。
同时,商业银行也开始提供证券经纪服务,从而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在证券市场的初期阶段,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薄弱,市场监管不够完善,这导致了市场乱象频生。
1992年,在股票市场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后,我国颁布了《证券法》,该法律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进入21世纪,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200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为了我国两个法定的证券交易所,这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式成熟和规范化。
2005年,中国证监会成立,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发展。
证监会的成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并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后,我国证券市场不断推出新的制度和产品,加强监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2007年,我国首批创业板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200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股票期权市场,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的投资工具。
2014年,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一波繁荣期。
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推动下,股市进入了疯狂牛市,股指一度突破5000点。
然而,随着市场风险的逐渐暴露,2015年股市出现了大规模的崩盘,证券市场遭遇了严重的挫折,监管机构也对市场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革。
经过了这次风险事件的洗礼和反思,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现在,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形成了由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多个板块组成的完整市场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中国证券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演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在那个年代,股票市场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仍是新事物。
但实际上,中国关于股票投资的经历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在国内建立起来。
中华民国政府在当时进行了相应的监管和管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证券市场则被重新组织。
在建国初期,政府直接管理了证券市场,但这种模式很快就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股票市场被关闭了。
此后,证券市场仅在存在于较少数量的股份制企业中存在,例如“人寿保险”和“贵州茅台酒厂”。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证券市场重新出现。
1981年,中国股份制企业允许自行发行股票和债券,开始了新的征程。
在1980年代末期的时候,许多人认为,股票和其他证券在中国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1990年代中期,中国探索并接纳了国际上认可的证券市场模式。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复盘开业,深圳证券交易所随后于1991年开业。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逐渐成熟,初步制定证券法的政策也应运而生。
1991年,中国证券法实施,使得准入制度可以得到保障,并为保护投资者和监管市场创造更多的机会。
证券法实施后,中国证券市场被纳入到了有监管的状态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
随后,证券局作为证券监管机构也随之成立,并如今已发展为中国证监会。
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最大程度的改革。
这一年,股票市场开始面向全球市场实行试点。
同时,自由流通股票也成为了可行的投资模式。
增强投资人保护也在这里得以增加。
这些自由化举措使得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速度显著加速。
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涵盖了股票、债券、期货等多种领域。
虽然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演变非常丰富,但它不仅仅是一个发展了几十年的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证券市场也呈现出不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尤其是在中国十四五计划中,通过推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结合的股债桥构造,加快构建区域内国际一流的金融中心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结合中国证券市场评述我国上市公司的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与问题
3.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建议与展望
正文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自 1990 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我国证券市场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证券市场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1.政策主导型市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受到政府政策的直接影响。
政策调整和改革往往能引起市场行情的波动。
2.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我国证券市场与银行体系紧密相连,银行资金在证券市场中占有较大比重。
3.市场投资者结构以散户为主: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以散户为主,缺乏成熟的机构投资者。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与问题
1.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长: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长,目前已经超过 4000 家。
2.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虽然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公司存在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等问题。
3.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许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建议与展望
1.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严惩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等行为。
2.培育长期投资者:鼓励发展机构投资者,培养长期投资理念,降低市场波动性。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总之,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